《黃帝內經注證發微》是2017年中醫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帝內經注證發微
- 作者:(明)馬蒔撰
- 類別:醫學
- 出版社:中醫古籍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3月1日
- ISBN:9787515214092
《黃帝內經注證發微》是2017年中醫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黃帝內經靈樞注證發微》是全文註解《靈樞》的最早文獻。其原文依南宋史崧傳本,卷帙則復《九卷》之數。注釋體例與《素問注證發微》同,於醫理與詞義闡釋上較有發揮,更附人體經脈腧穴圖解。馬氏注釋《內經》,採取以經解經的方式,即引《素問》以解《靈樞》,依《靈樞》以明《素問》,從而保證了釋義純正,...
《黃帝內經注證發微》是2017年中醫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黃帝內經》集秦漢以前醫學理論之大成,對後世有著深遠的影響。《內經》包括《素問》《靈樞》兩個部分。明代以前,歷代《素問》研究者不乏其人,而《靈樞》卻“自古無注”。明代醫家馬蒔將《內經》重新分卷注釋,著成《素問發微》《靈樞發微》各...
《黃帝內經拿問注證發微》是明代馬蒔撰注的一本內難經類著作,成書並刊於明萬曆十四年(1586)。內容簡介 自唐王冰次注《素問》並釐訂為二十四卷本後,沿襲至明代,馬氏從《漢書·藝文志》說,乃復舊觀,以九卷合九九八十一篇,每篇首解篇名,次分若干章節,然後分節注證,而不同於以前注家隨旬註解之體例。
黃帝內經臨證發微 《黃帝內經臨證發微》是一本2019年出版的圖書,由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黃帝內經靈樞三家注·下編》沿襲通行本靈樞篇目順序,匯集明代馬蒔靈樞注證發微、唐代楊上善黃帝內經太素、明代張介賓類經三家靈樞注本,依次纂集於相應經文之下。眾多注本中選取最具特色的三家,將其編次成書,集三家之學,補一家之偏,遵仲景”勤求古訓、博採眾方”之精神,讓我輩習醫者跟隨古代醫家輕鬆品讀...
全書九卷,八十一篇,編次與馬蒔《素問注證發微》同。《素問》自唐王冰為注之後,及宋,元,明請名家,迭為論疏,本書為《素問》注述著作較善者之一。全書按《黃帝內經素問》八十篇序列分為九卷,其中卷八第七十《刺法論》,第七十三《本病論》兩篇原闕。張氏於《素問》各篇之首,多先簡解題意,或提要勾...
·匯集明代馬蒔《黃帝內經靈樞注證發微》、唐代楊上善《黃帝內經太素》和明代張介賓《類經》三家《靈樞》注本。 ·集三家之學,補一家之偏,讓讀者跟隨古代醫家輕鬆品讀中醫經典。 ·對學習和精研《黃帝內經靈樞》具有較好的輔助作用,適合中醫藥院校學生、中醫藥從業者及廣大中醫藥愛好者閱讀。 圖書目錄 ...
《黃帝內經紊問節文注釋》是明代黃俅編的一本內難經類著作,刊於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內容
《靈樞》最早的注本,宋元以前不可考,直到明代末年,才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注本,即馬蒔的《黃帝內經靈樞注證發微》,從而開《靈樞》注本之先河,之後注家蜂起,代不乏人。圖書目錄 第一卷 九針十二原第一 本腧第二 小針解第三 邪氣臟腑病形第四 根結第五 壽夭剛柔第六 官針第七 本神第八 終始第...
擔任主編、副主編和整理出版中醫古籍《實用中藥辭典》《中醫文獻導讀》《校勘學》,以及《中醫方劑大辭典》《中華本草》《紊問校釋》《針灸甲乙經校注》《黃帝內經素問》《靈樞經》《素問注證發微》《靈樞注證發微》《婦人大全良方》《先醒齋醫學廣筆記》《劉涓子鬼遺方》《世醫得效方》等30餘部。獲得的科研...
《黃帝內經靈樞》是2017年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佚名。內容簡介 《中醫文化經典必讀叢書:黃帝內經 靈樞》又稱《針經》、《九針》,是現存早的中醫理論作,約成書於戰國時期。醫經作。是《黃帝內經》的一部分。與《素問》九卷合稱《黃帝內經》。明代馬馬蒔編《靈樞注證發微》,是歷史上全注《...
1.5.2 《增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1.5.3 《素問注證發微》、《靈樞注證發微》1.5.4 《內經吳注》1.5.5 《類經》1.5.6 《內經知要》1.5.7 《素問集注》、《靈樞集注》1.5.8 《素問直解》1.5.9 《素問經注節解》1.5.1 0《素問釋義》1.5.1 1《素問識》、《靈樞識》2 陰陽五行學說 ...
著有《黃帝內經素問注證發微》、《黃帝內經靈樞注證發微》二書。前書刊於神宗萬曆十四年(1586),收《素問》81篇,合為9卷,於原文詞義、醫理逐篇逐段加以註解,在闡發經文精微、補苴唐人王冰注釋罅漏諸方面,貢獻頗大,是繼王冰以後第二注家,為《素問》主要注本之一。後者9卷,補遺1卷,為《靈樞》第一個...
明代馬蒔編《靈樞注證發微》,是歷史上全注《靈樞》的第一人。《靈樞經》,即《黃帝內經·靈樞》,簡稱《靈樞》,是一部中醫理論著作。《素問》與《靈樞》同為《黃帝內經》之組成部分。《黃帝內經》則是現存最早最重要的一部醫學著作,是中醫學理論體系形成和奠基之作。《靈樞經》早期為九卷,八十一篇。南宋...
《瘧論》是戰國時期創作的一篇散文,作者不詳,出自《黃帝內經》。篇名解 馬蒔《素問注證發微》:“瘧,凌虐之義,故名篇。”本篇主要討論瘧病的種類、病因、病機、發作情況、診斷及治療原則等,是論瘧病的專篇,所有名為“瘧論”。本篇要點 一、本篇對瘧病的病因、病理、病狀、治法、等作了詳細的探討。其中...
如馬蒔在《黃帝內經靈樞注證發微》中曰:“知機之道者,唯此一氣而已,猶不可掛以發以間之。”張志聰曰:“靜守於來往之間,而補瀉之,少差毫髮之間,則失矣。”善按:《大戴禮·曾子天圓篇》中言“律居陰而治陽,暦居陽而治陰,律暦迭相治也,其間不容髮。”張介賓曰:“不可掛以發,極言其精不...
此外,歷代全文校注《素問》和《靈樞》的著作也為數不少。唐代楊上善編撰《黃帝內經太素》,首次對《素問》《靈樞》進行分類編次和校訂注釋,此書去古未遠,校注嚴謹通達,有重要的文獻價值。明代,馬蒔著《黃帝內經靈樞注證發微》《黃帝內經素問注證發微》,最早校注《靈樞》全文,在經絡、腧穴和刺法等方面發揮...
《邪客》出自《黃帝內經》,是戰國時期創作的一篇散文,作者不詳。題解 邪客,本篇首揭邪氣客人後產生的不眠證,來說明宗氣、營氣、衛氣的循行與作用,並闡述了治療疾病要“補其不足,瀉其有餘,調其虛實,以通其道,而去其邪”,使“陰陽和得”的道理,故以“邪客”名篇。馬蒔《靈樞注證發微》:“客者...
文章出自《黃帝內經》即《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第四十四》篇。解釋說明 【篇名解】順,按照、依照的意思。氣,此指陽氣。一日分為四時,是說人體陽氣的消長盛衰依照自然界一日中的陰陽消長,一晝夜分成四個階段。本篇主要討論了人與四時相應,故病有朝暮輕重的變化,以及刺有五變以應五時。因篇首先論一日分...
文章出自《黃帝內經》,即《靈樞·決氣第三十》篇。決,分別、辨別之意。一氣而分為精、氣、津、液、血、脈六名,故名決氣。篇名解 決,分別、辨別之意。一氣而分為精、氣、津、液、血、脈六名,故名決氣。馬蒔《靈樞注證發微》:“決論一氣六名之義,故名篇。”張志聰《靈樞集注》:“此篇論精氣...
文章出自中醫經典《黃帝內經·素問》,即《素問·厥論》篇第四十五。篇名解釋 厥,是氣逆的意思。劉熙《釋名·釋疾病》:“厥,逆氣從下厥起,上行入心脅也。”厥證,是指臟腑經絡氣血逆亂,而致四肢厥冷、厥熱,以及猝倒不省人事等一類病證。本篇專門討論寒厥、熱厥及十二經厥逆等多種厥證的病因病機、...
文章出自《黃帝內經》,即《靈樞·海論第三十三》篇。【篇名解】“海”,是百川匯聚之所,又是生物賴以生存的水分之源。本篇以自然界之東西南北四海為比喻,說明胃、沖脈、膻中、腦在生命活動中的重要性,比為人身之四海,並分述其生理、病理、症狀及治療原則,所以篇名為“海論”。馬蒔《靈樞注證發微》:...
其中,“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合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素問·六節髒象論》);“真氣者,所受於天,與谷氣並而充身者也”(《靈樞·刺節真邪》,以下《靈樞》原文皆引自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8年版《黃帝內經靈樞注證發微》)等,強調了飲食五味、谷氣、水谷之精氣...
《本輸》是戰國時期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作者不詳,出自《黃帝內經》。篇名解 本,推求本源的意思。輸,轉輸也。人身穴位,為氣血遊行出入之處,故稱為輸穴,簡稱輸。《內經》中輸與腧、俞三字通用。因為本篇以論述五臟六腑的諸輸穴為主要內容,故篇名“本輸”。馬蒔《靈樞注證發微》:“本篇輸字,是言推本...
J].中醫藥與亞健康,2012,(8):32 [2]楊上善.黃帝內經太素[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0:755,679,582 [3]馬蒔.靈樞注證發微[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404 [4]張介賓.類經[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2:781 [5]馬蒔.素問注證發微[M].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550-551 ...
所謂“和於術數”,就是根據正確的養生保健方法進行調養鍛鍊,如心理平衡、生活規律、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菸限酒、不過度勞累等。術語介紹 出自《黃帝內經》:“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法於陰陽,和於術數...
對《靈樞》的注釋,採用了明代馬元台全文注釋的《黃帝內經靈樞注證發微》,清代張志聰註解的《黃帝內經靈樞集注》兩家注文;對《素問》的注釋,則採納了唐代王冰重新編次並注釋的《黃帝內經素問》,明代馬元台注釋的《黃帝內經素問注證發微》,清代張志聰注釋的《黃帝內經素問集注》三家之注;對《難經》的注釋,僅...
陰陽離合論出自《黃帝內經·素問》第六篇。陰陽,指陰經和陽經。離,分也;合,並也。本篇討論陰陽離合之數的問題,故篇名《陰陽離合》。正如明·馬蒔《素問注證發微》云:“陰陽者,陰經陽經也。其義論離合之數,故名篇。”對陰陽離合之數,注家有二說:⑴ 認為即一陰和一陽而言。陰經和陽經,離之則...
案晁公武《讀書志》曰:王冰謂《靈樞》即《漢志·黃帝內經》十八卷之九,或謂好事者於皇甫謐所集《內經·倉公論》中鈔出之,名為古書,未知孰是。又李濂《醫史》載元呂復《群經古方論》曰:《內經》,《靈樞》,漢、隋、唐志皆不錄,隋有《針經》九卷,唐有靈寶注《黃帝九靈經》十二卷而已。或謂王冰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