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巢大起義

在菏澤城西護城堤腳下,有一座古蹟斑斑,高不過兩丈,方圓也只有三十餘丈的土丘,據傳這就是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的點將台。黃巢是曹州冤句(今菏澤城西南約20公里處)人,出身於鹽販家庭。他不但武藝超群,還能寫一手好文章,其《題菊花》和?《賦菊》兩首詩膾灸人口,留傳後世。唐朝末年,由於政治腐敗,藩鎮混戰,橫徵暴斂,人民掙扎在死亡線上。873年,山東、河南大旱,曹州一帶災情特別嚴重,莊稼顆粒無收,但官府地主照樣逼租收稅,百姓再也無法忍受沉重的負擔。當時流傳著一首民謠:“金色蛤蟆睜怒眼,翻卻曹州天下反”,這暗示著一場革命風暴即將來臨。?
公元874年12月,濮州人王仙芝在長垣(今河南長垣)起義,黃巢在山東冤句起兵回響,率領數千農民武裝挺進曹州和王仙芝領導的起義軍會師。宣誓除暴安民,實現“均平”的政治理想。他們由山東轉戰河南,後揮戈南下,橫掃千里棕閥舉,隊白才伍很快發展到數萬人。公元878年王仙芝戰敗犧牲後,起義軍擁戴黃巢為“黃王”,號“沖天太保均平大將軍”,在“沖天”、“均平”的頸雅腳囑革命大旗指引下,起義軍採取流動作戰的方式,南破廣州,西取長安,轉戰黃河兩岸,大江南北,歷經12省,行程數萬里,隊伍發展到60萬人。881年12月13日,黃巢在長安含元殿即皇帝位,稱“承天應運啟聖睿文宣武皇帝”,國號“大齊”,改年號為“金統”。?
黃巢起義軍長期流動作戰,所到之地,棄而不守,沒有建立鞏固的根據地,唐軍海雅船仍在各地武裝割據。883年,唐軍攻破鹹陽,渡過請霉抹渭水,殺向長安,黃巢15萬農民軍在內無糧草,外無援兵的情況下,被迫撤離長安,經河南退入山東。884年7月,起義軍被圍於泰山東南的狼虎谷,黃巢不降,自刎而死。?
黃糠設只巢領導的農民戰爭,堅持十多年,席捲了大半箇中國,最後雖以店狼槳再悲劇而告終,但卻給了唐王朝以毀滅性的打擊,加速了唐朝腐朽政權的滅亡,沉重打擊了地主階級,推動了歷史的進步。起義軍打出的“均平”旗號,是農民革命思想的重大發展,對以後的農民起義有著深遠的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