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官鎮位於漢中市南鄭區西南部,距縣城17公里,地處濂水河上游,東接青樹鎮,南鄰紅廟鎮,北與濂水鎮毗鄰,西北與黎坪鎮、四川桃源鎮交界。地域面積41.95平方公里,轄18個行政村、1個社區居委會、151個村民小組,2010年末總人口2146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718人。鎮政府駐地嶺鎮村,距縣城17公里。轄30個村、1個居委會、274個村民小組。
基本介紹
建制沿革,地理環境,經濟,社會事業,
建制沿革
該鎮歷史悠久,清代為褒城縣黃官巡檢司駐地;民國年間歸褒城縣三區管轄;1961年劃歸南鄭縣,為黃官區公所駐地。1961年為黃官公社、塘口公社、廟壩公社,1984年改黃官鎮、塘口鄉、廟壩鄉。1996年,高石鄉、水井鄉併入黃官鎮,面積42.7平方千米,人口2萬人,轄河坎、嶺鎮、青龍、武營、寶鼎、定金、水井、朝陽、雙喜、桂花樹、五豐、長嶺、潮水、莊子、李家嘴、高石坎、觀音溝、何家溝18個行政村;塘口鄉面積48.9平方千米,人口0.7萬人,轄寨坡、火地溝、武家溝、平橋、杉樹灣、張家灣、新田、鞍子壩、大坪、白岩、曹家坡11個行政村;廟壩鄉面積71.8平方千米,人口0.2萬人,轄長溝、廟壩、龍池、鄧家埡4個行政村。2001年,撤銷廟壩鄉併入塘口鄉,。2011年撤銷塘口鄉併入黃官鎮,並將原屬魏家橋鄉的店子、雲河、梨樹、乾溝、紙坊5個村劃歸黃官鎮管轄。
地理環境
境內交通幹線有漢黎路支線三黃、青黃、黃塘三條公路,有通村公路32條,通組道路96條,平川丘陵道路硬化32條32.6公里,通車裡程83.5公里。有武家溝、南埡口小型水庫2座,塘庫12口,抽水站8處,機井15眼,主要堰渠有西乾渠(黃官段)、軍民堰、長嶺堰、白馬堰共12公里。有變壓器35台,輸電線路25公里,農電改造率95%。
經濟
黃官集鎮形成於民國初期,地處三黃、青黃、黃塘公路交匯處,為漢中通往四川的又一條要道,商業比較繁榮。早期的街道主要有 條,建築多以土木結構為主,下層經營工商業、小手業,上層為居住使用。街區依地勢而建,呈“T”字型布局,為當時縣境西南部農副產品交易市場。主要分老街、新街和水井新村街道等7條,全部硬化亮化,新建供水站、垃圾填埋場,有綜合農貿市場1個,集鎮規劃面積5平方公里,已建成區域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200人,日客流量1萬餘人,醫院、學校、銀行等服務設施齊全。
主要經濟作物有烤菸、茶葉、蠶桑、青藤、油茶、中藥材等。黃官藤編、黃酒、醃菜是黃官的特有產品,在市場中具有較高的知名度,成為全鎮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
黃官集鎮是南鄭縣西南片經濟文化好集市貿易中心,也是陝南地區竹、木、棕、藤、草及其他它農產品的加工銷售的重要集散地,2008年,實現國民經濟總收入1億6千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6831.52萬元,完成財政收入28.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362元。
有水井村等一系列示範村,無論是在衣食住行上都大大加快了生活的節奏。加之,南鄭縣第一屆油菜花會,也在黃官舉行,這也無形中為黃官做了一次旅遊推廣。
社會事業
1993年-2004年建成18個縣級小康村,2008年建成市級平安鎮,完成水井、五豐村縣級新農村示範村建設,實施河壩、觀音溝、寶鼎、李家嘴4村扶貧開發。2009年實施五豐、桂花、雙喜、朝陽、水井5村農業綜合開發。2008年以來建成24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
全鎮有初級中學1所、九年制學校1所、完全國小(附設幼稚園)5所,民辦幼稚園11所,共有教職工158名,在校學生2997人。有黃官中心衛生院1所,標準化村級衛生室21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98%。新建黃官中心敬老院,農村低保453戶1303人,城鎮低保183戶192人,完成2008年地震災害406戶和2009年暴雨災害131戶建房。實施3個村農民體育健身工程,配發8個村文化器材。有線電視新進村入戶8村2600戶,配發電視“村村通”設備5村630戶,安裝遠程教育設備18套。設有郵政、電信支局各1個,電話交換機容量1萬門,固定電話800戶,行動電話1700戶,網際網路80戶。全鎮80%居民住宅為磚混結構,99%的家庭擁有電視, 機車、洗衣機、太陽能熱水器、電磁爐等入戶率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