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南德欽寺

黃南德欽寺位於黃南州尖扎縣能科鄉,距縣城馬克唐鎮15公里。該寺建於清康熙二十一年,是尖扎地區最大的格魯派寺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黃南德欽寺
  • 地理位置:黃南州尖扎縣能科鄉
  • 占地面積:100畝
  • 建立時間:清康熙二十一年
簡介,基本概況,轉世活佛,寺內建築,歷史沿革,旅遊信息,

簡介

僧人最多時有500多人,寺主“白佛”,藏語稱“夏茸尕布”,七世“夏茸尕布”在民國初被封為“廣大明智汗王”,八世 “夏茸尕布”曾擔任青海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該寺曾有屬寺40多座,寺內共有赤金度母、檀香木度母、金燈以及歷代活佛靈塔。
黃南德欽寺黃南德欽寺

基本概況

青海省尖扎縣德欽寺藏語稱“德欽彌勒洲”或“吉祥法洲”,青海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青海省尖扎縣西南部。距西寧市140公里。是一處文物旅遊景點和遊覽勝地。德欽寺因屬寺、轉世活佛眾多而著稱於世。寺內現有赤金度母、檀香木度母、金燈及歷代活佛靈塔等文物。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舉行跳欠活動。

轉世活佛

《安多政教史》中記載,第一世夏日倉弟於官秀·袞噶群佩嘉措曾在此築密室長期修煉,後慕名來求教的弟子漸多,形成一座靜房,其轉世阿旺加央華丹,著有《堪欠傳》等多部著作;第三世晉美嘉措(1779 一1839),10歲坐床,學經於隆務寺,曾任隆務寺密宗學院、時輪學院堪布和全寺法台;晉美嘉措有兩個轉世,一為頓珠卻達嘉措,為西藏普布覺活佛弟子,此系統稱之為小德欽活佛。但寺僧中口傳,該寺由出生於今扎毛鄉和日村的第一世洛智合活佛倡建,他是原扎毛部落頭人的外甥,系第一世夏日倉的高徒,初建寺於現址背山,後由其兄遷寺於今址;二世為今河南縣知後茂鄉爾莫合村人,據說精通詩學、聲明、音樂,獲有“班智達”名號,曾創建該寺經堂,管理有方,威望頗高;三世為今澤庫縣和日鄉德欠村人,稱之為“格西乎”;四世為澤庫官秀部落人,年僅18歲;五世為同德拉加部落人;六世群培嘉措,與三世同鄉,曾擴建經堂為100根大柱的大建築,還興建了彌勒殿、龍王殿等殿堂,添置經卷,並建同德德慶寺,歷輩中最有影響;七世洛智合,系果洛康賽部落頭人完慶之子,現任果洛藏族自治州人大副主任。口傳與有關文獻記載不盡相同,尚需進一步考證
黃南德欽寺黃南德欽寺

寺內建築

1958年,德欽寺有大小經堂、彌勒殿、護法殿、龍王殿及麻尼房各1座,僧舍72院,昂欠2院,總建築面積約100畝,寺僧154人,全寺有各類牲畜近萬隻(頭),森林約3000畝。1958 年拆毀,1981年4月批准開放,重建經堂1座46間,伸舍12院 96間,現有寺僧24人。

歷史沿革

始建於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由拉莫三世創建,故一般稱“拉莫德欽寺”,1958年寺院大部分建築被毀。1980年重建,現有大經堂一座,活佛昂欠9座,宿舍136座。寺主活佛稱“白佛”藏語為“夏茸尕布”。康熙四十四年(1705)拉莫三世去京受封,清朝頒發“察罕諾門汗”詔書並封為扎薩克喇嘛康熙五十三年(1714),七世達賴喇嘛封三世拉莫為“阿齊圖諾門汗”。清雍正三年(1725)青海蒙古劃旗定界,白佛所屬部落單獨劃為察罕諾門汗旗,成為貴南、同德西部、貴德南部、尖扎、澤庫、化隆西部以及海北海晏地區的政教雙重統治者。

旅遊信息

省份:青海省
縣區:尖扎縣
景點類型:寺廟
出行方式:參團 自助 自駕
適合人群:家庭 個人 情侶 朋友 老人
遊玩項目:攝影 文化游 觀賞
地址:黃南州尖扎縣能科鄉
建於:清康熙二十一年
僧人:最多時有500多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