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仲涵(1866年-1924年),字泰源,祖籍福建同安,1866年11月出生於印度尼西亞中爪哇省府三寶壟市,著名印尼華僑企業家。
黃仲涵的父親黃志信曾參加小刀會,後逃亡印尼當店員,1863年3月自己開辦“建源棧”商行。黃仲涵十幾歲就開始協助父親經營商行。1890年開始接替父親經營“建源棧” 。20世紀初,父親逝世,黃仲涵繼承父親產業,成為了響噹噹的“印尼糖王”。靠“一體化發展”的經營要訣,黃仲涵的“糖業帝國”不但頂住了實力強大的荷蘭、日本等同行們的競爭壓力,而且迅速發展壯大,其9家糖廠最高年產量達10多萬噸,占印尼國內消費市場的一半左右,在國際市場上也占有一定份額,甘蔗種植、航運、金融業等具有相當規模。他的私人資產估計為千億荷盾以上,是繼“華商先驅”張弼士之後而早於“華僑旗幟”陳嘉庚的又一華商頂尖巨富,是20世紀初影響最大的華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仲涵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印尼中爪哇省府三寶壟市
- 出生日期:1866年11月
- 逝世日期:1924年7月6日
- 職業:華僑企業家
- 主要成就:被譽為“印尼糖王”
20世紀初影響最大的華商 - 祖籍:福建同安
人物生平
光緒十九年(1893年),黃仲涵將建源公司改組為建源貿易有限公司,除繼續經營米業外,還經營橡膠、咖啡、椰乾、木棉、薯粉、茶葉、胡椒、玉米、花生、植物油等出口貿易。次年起,他以獨到眼光,投資1000萬荷盾,先後創辦5座大型糖廠,擁有蔗園100萬畝。選派有才幹的青年到各國學習先進技術和科學知識,不惜重金聘用外國專家和購置最新設備,採用科學的種蔗製糖方法。民國12年(1923年)建源公司糖產量占華僑糖廠總產量的57%,占印尼榨糖業總產量的17.1%。黃仲涵因而被稱為“印尼糖王”。民國7年,他在克列貝特興辦木薯粉廠,兼生產酒精,年產量達27萬擔,成為東南亞最大的木薯粉廠。
為擴大業務經營,黃仲涵先後在印尼雅加達、泗水、日惹、梭羅等地,新加坡、馬來亞的怡保、檳城以及荷蘭鹿特丹、英國倫敦等地,設立建源貿易有限公司分行或辦事處,而以新加坡與倫敦為貿易中心。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後,業務又擴大到銀行、保險及航海業。他經營建源貿易有限公司長達34年之久,使該公司成為印尼華僑出入口商和批發商中最大的企業。黃氏家族成為東南亞華僑首屈一指的巨富。民國13年,建源貿易有限公司總資產約達2億荷盾,黃仲涵被列為世界第十四位富翁。
建源貿易有限公司的發達,引起荷蘭殖民者的垂涎。民國10年,荷印政府以徵收“戰爭稅”、“雙重收入稅”為由,要黃仲涵繳3500萬荷盾的稅額,同時企圖以7000萬荷盾的價格收購其企業。黃仲涵不願遭受勒索,予以拒絕,憤而遷居新加坡。黃仲涵對公益事業也有較大貢獻。他是三寶壟第一所華僑中學——華英中學(民國5年成立)的擔保人和主要贊助者,捐獻10萬叻幣建造新加坡華僑中學大禮堂,捐建新加坡道南學校一座3層大樓,又獻出80英畝土地建設印尼武吉知馬華僑中學。
黃仲涵熱愛祖國,關心祖國命運。以“軒轅後人”名義,為辛亥革命捐款5萬荷盾,為雲南蔡鍔護國軍捐款2.5萬荷盾,獲國民政府頒贈一等愛國勳章和二等勳章。
民國13年(1924年)7月6日,黃仲涵病逝於新加坡,終年59歲。墓在印尼三寶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