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六甲州(麻六甲(馬來西亞一級行政單位))

馬六甲州(馬來西亞十三個聯邦州之一)

麻六甲(馬來西亞一級行政單位)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馬六甲州(英語:State of Malacca;馬來語:Melaka),簡稱“甲州”,首府馬六甲市(Kota Melaka),是馬來西亞十三個聯邦州之一,位於馬來西亞半島西邊,與森美蘭州柔佛州毗連。面積1720平方千米,2018年總人口92.22萬(包括4.77萬外籍人士),下轄3個縣。

中國明代航海家鄭和率領船隊七下西洋,其中五次駐節馬六甲,將中國絲綢、茶葉、瓷器等產品和先進的生產技術帶到這裡,使馬六甲成為繁榮一時的貿易中心。

馬六甲州最主要的經濟活動為旅遊業及製造業。2017年,馬六甲州州民人均GDP為46015令吉,高於馬來西亞人均GDP。馬六甲州內有馬六甲國際機場,火車站點銜接西海岸線,巴士總站為馬六甲巴士總站和亞羅牙也巴士總站,南北大道是它與其他州屬連線的主要公路。

2008年7月7日,州首府馬六甲市正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六甲州
  • 外文名:英語:State of Malacca;馬來語:Melaka 
  • 別名:甲州
  • 行政區類別:州(馬來西亞一級行政單位) 
  • 所屬地區馬來西亞 
  • 地理位置馬來西亞半島西部 
  • 面積:1720 km(2017年) 
  • 下轄地區:馬六甲中央縣、亞羅牙也縣、野新縣
  • 政府駐地馬六甲市 
  • 電話區號:06
  • 郵政編碼:75xxx至78xxx
  • 氣候條件熱帶雨林氣候
  • 人口數量:92.22 萬(包括4.77萬外籍人士,2018年) 
  • 著名景點荷蘭紅屋
  • 機場馬六甲國際機場
  • 火車站:普羅士邦站、巴登馬六甲站
  • 車牌代碼:M
  • 港口馬六甲港
  • 州元首:敦莫哈末卡立 
  • 首席部長:阿德里 
歷史沿革,馬六甲王國,葡屬馬六甲,荷屬馬六甲,英屬馬六甲,加入馬來西亞,歷史文化,行政區劃,地理環境,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水文特徵,氣候特徵,人口民族,政治,甲州元首,立法議會,行政議會,交通運輸,公路,鐵路,空運,水運,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教育事業,醫療衛生,媒體事業,風景名勝,著名人物,

歷史沿革

馬六甲王國

馬六甲原為一無名漁村,四處草莽叢生,一片荒涼,位於馬六甲河邊,背山面海,形勢險要,又有便於停泊小船的港灣,海盜出沒,僅有居民數十,多為來自暹羅屬地淡馬錫的難民。 由於土地貧瘠,糧食不足,居民多以捕魚為生。
中國唐代開始,馬六甲海峽成為東西交通孔道。
1402年,來自蘇門答臘的巨港王子拜里米蘇拉(Parameswara)初到馬六甲並建立起馬六甲王朝,其隨從占居民人數的大半。當時印度文化在馬六甲仍有相當大的影響力,當地居民主要信仰佛教或印度教,許多地區甚至仍處自然崇拜。相較於長久盤鋸馬來半島沿海與內陸森林的土著,拜里米蘇拉等人無疑是外來民族。為了穩定國基,和當地土著和睦共處被視為馬六甲立國國策。此外,因其與室利佛逝的淵源,在國防軍事上得到了以海為生的海人(Orang Laut)之絕對效忠和配合。
馬六甲王朝歷史上與中國聯繫密切。明朝滿剌加王國的政治、貿易關係有很大發展。據《明史》記載,1403年(永樂元年)10月明朝尹慶南巡,拜里米蘇拉拜里迷蘇剌)遣使朝貢。1405年9月,中國皇帝明成祖封拜里米蘇拉為滿剌加國王,贈予誥印、彩幣、襲衣、黃蓋,並應拜里米蘇拉請求刻制鎮國石碑。該碑由鄭和於1409年用船載到馬六甲,立於三寶山上(該碑現已下落不明)。
1411年,拜里米蘇拉親自率領妻子和隨從540人朝貢中國,進貢麒麟,明成祖賜黃金相玉帶、儀仗、鞍馬,賜王妃冠服。九月拜里米蘇拉王辭行,明成祖賜宴於奉天門,賜玉帶、儀仗、鞍馬、黃金、白金等。此後,拜里米蘇拉及其子孫曾多次訪問中國。據《明會典》的記載,馬六甲的貢品有四十餘種,其中大部分並非馬六甲的產物,由此推斷馬六甲在當時已經是商賈輻揍之地,舉凡波斯、阿刺伯、印度及馬來群島之珍奇異品,幾乎盡萃於此。
第二任統治者伊斯乾陀沙(Megat Iskandar Shah)為了調和與當地土著的關係,迎娶了巴塞公主,改信伊斯蘭教。第三任統治者斯里馬哈拉加(Seri Maharaja)仿效室利佛逝的遺制,建立起馬六甲典章制度。第五任統治者蘇丹目扎法沙(Sultan Muzaffar Shah)在位時將伊斯蘭教定為國教。
馬六甲的繁榮引來了暹羅的入侵,因拒絕向暹羅進貢,馬六甲王朝遭到暹羅兩次進犯,四朝首相敦霹靂(Tun Perak)派敦他拉尼前往暹羅修好。極力推廣伊斯蘭教的馬六甲後來更取代巴塞(Pasai)成為伊斯蘭教的傳播中心,獲得“小麥加”的美譽。隨著伊斯蘭教勢力的抬頭,印度宗教派與伊斯蘭教教派的爭端逐漸加劇。首相敦霹靂致力於調和兩者的關係,敦霹靂也採用了許多印度的制度,使馬六甲的行政更有效率。該時期是馬六甲王朝的黃金時期。逐漸地,馬六甲海峽取代了克拉地峽(KraIsthmus)地位。馬六甲從漁村成長為該地區最重要的港口,吸引來自爪哇、印度、阿拉伯和中國的商人,作為兩次季風之間中印貿易的停泊點。
據《馬來紀年》記載,明朝皇帝把漢麗寶公主嫁給第六任統治者蘇丹曼速沙(Sultan Mansor Shah),設定華人區(Den China)安頓公主及500名隨從宮女。鄭和七下西洋,五次駐足馬六甲。由於鄭和多次在華人區駐紮,所以被稱為三寶山(Bukit Cina,直譯“中國山”)。這些中國後裔定居馬六甲並與當地土著婦女通婚,形成了獨有的峇峇娘惹(Baba Nyonya)社群。
中國《瀛涯勝覽》記載了馬六甲王朝時風俗,指出“國王、國人皆從回回教門,持齋受戒。其王之扮,細白番布纏頭,身穿細花番布如袍長衣,腳穿鞋,出入乘轎。國人男女方帕包頭。女人撮髻腦後,身體微黑,下圍白布各色手巾,上穿色布短衫。風俗淳樸,房屋如樓閣,所置則不鋪板,但高四尺許,以椰子樹木劈成條片,稀布於上,用藤縛定如平棚樣,自有層次,連床就榻,蟠膝而坐、飲臥灶廁俱在上也。人多以漁為業,用獨木刳舟泛海取魚。”這些習俗在葡萄牙占領馬六甲時仍沒有太大改變。此外,《瀛涯勝覽》對其物產也有詳文記述,指出當地物產有黃速香、鳥木、打麻兒香、花錫、沙孤、茭蔁葉、甘蔗、芭蕉子、波羅蜜、野荔枝(紅毛丹),有蔥、蒜、姜、芥、冬瓜、西瓜,牛、羊、雞、鴨、水牛、鼉龍(鱷魚)和老虎等。
1488年,馬末沙(Mahmud Syah)出任蘇丹,他不理朝政,1499年出任首相的敦墨太希更打壓馬來貴族,派系鬥爭劇烈。最終,馬六甲國殤於1511年。
馬六甲王朝的影響力及重要性,馬來民族政權、政治制度、宗教文化和版圖的確定。馬來民族政權奠定了往後馬來民族在馬來半島主流地位和話語權;馬六甲王朝建國後所制定和採行的朝廷禮儀、典章制度、律法風俗等成為往後各馬來土邦的藍本;第五任統治者蘇丹目扎法沙將伊斯蘭教定為國教,使伊斯蘭教從此在馬來半島定於一尊,形成往後馬來民族與伊斯蘭教不分的局面;馬六甲王朝版圖是形成馬來西亞疆域基礎。

葡屬馬六甲

地理大發現以後,歐人憑其海上優勢,紛紛向海外殖民。16世紀初期,葡萄牙人進入馬來半島,薛魁拉(Diogo-Lopes de Sequiera)要求與馬六甲通商失敗後,葡萄牙駐印度果阿總督亞伯奎(Affonso de Aibuquerque)便在1511年7月25日率19艘戰船進攻馬六甲展開馬六甲圍城戰,同年8月10日馬六甲淪陷。
葡萄牙人在馬六甲建起法摩沙城堡(Porta de Sangtiago)以抵禦馬六甲王朝末位蘇丹馬末沙(Sultan Mahmud Shah)的反攻及控制馬六甲海峽,他們鑄造新幣,採取商業壟斷政策,收取入港稅及貨物進口稅,控制香料貿易。此外,積極傳播天主教,排斥伊斯蘭教,派遣天主教傳教士聖方濟各·沙勿略(St. Francois Xavier)到馬六甲傳教;鼓勵葡兵與當地婦女通婚。行政上,保留了馬六甲官制、甲必丹(Captain)制度,最高行政長官謂太守,最高軍事長官謂司令。
蘇丹馬末沙反攻失敗最終死於蘇門答臘甘巴(Kampar),其長子阿拉烏丁‧利雅沙二世於(Sultan Alauddin Riayat Shah Ⅱ)1536年放棄馬六甲蘇丹稱號,建立柔佛王國,而葡萄牙也承認其柔佛蘇丹身份。
1537年至1636年間,葡屬馬六甲和柔佛王國亞齊國因各自原因互相攻伐,三角戰爭爆發,三方均無絕對優勢可將對方擊敗,三敗俱傷。

荷屬馬六甲

1602年,荷蘭首次圍攻馬六甲,此後多次出戰都以失敗告終。1639年,荷蘭與柔佛王國簽訂合作約定,荷蘭於1641年1月輕而易舉占領了馬六甲,成為第二個占領馬六甲的西方國家。
荷蘭主力發展以巴達維亞(Batavia)為中心的東印度群島,在馬來半島僅以錫米壟斷為務。荷蘭殖民政府排拆天主教,但對其他宗教則寬容,並沿用了沿用甲必丹制度。

英屬馬六甲

英國分別在1786年及1819年占領檳榔嶼和新加坡。1824年,英國與荷蘭簽訂《英荷條約》(Anglo-Dutch Treaty)從而取得馬六甲和其他馬來土邦。1826年,英國把馬六甲、檳榔嶼和新加坡合組成海峽殖民地(Straits Settlements),隸屬印度,俗稱“三州府”。1867年,海峽殖民地便直屬英國殖民郁,稱皇家殖民地(Crown Colony)。英國勢力雖然進入馬來半島,但英國採取不干預政策,對其他馬來土邦基本上不聞不問。
1946年,英國將馬六甲、檳城與馬來聯邦(Federated Malay States)和馬來屬邦(Unfederated MalayStates)合併成馬來亞聯邦(Malayan Union),2年後改組馬來亞聯合邦(Federation of Malaya)。

加入馬來西亞

1957年8月31日,馬來亞聯合邦獲得獨立,馬六甲成為其中一州。
1963年9月16日,聯合邦11個州屬和英屬新加坡、砂拉越與北婆羅洲(今沙巴)組成了新的國家即馬來西亞,成為馬來西亞13州屬之一。

歷史文化

“馬六甲”地名的來源有多種說法:
  1. 因樹得名:此說法源自《馬來紀年》(Sejarah Melayu)。話說馬六甲開國君主不容於淡馬錫(Tumasik),北上行至麻坡河棲息,於河邊一樹下驚見追逐鼠鹿之獵犬反被鼠鹿猛踹墜河,認為此乃祥瑞之兆。故問所棲之樹名,答曰馬六甲,因此馬六甲王朝即以樹為名。此外,在印度傳說中世界上的第一棵樹名叫“Amalaka”,傳言該樹擁有神力、健康與財富,馬六甲之名即由此樹而來。在伊里地亞之《馬六甲和南印度見聞錄》(Description of Malacca and Meridional India Cathay)書中謂馬六甲之義為“Myrobalans”,此字乃指馬六甲樹之果實,非指樹而言。
  2. 集會、市集之意:阿拉伯人認為以前在水島(Water Island)之地有一市集,後來遭到暹羅的侵擾而遷至馬六甲河旁之陸地,久而久之蔚為大市集,阿拉伯人稱市集或商業中心為“Malaka”,故馬六甲以之為名。他們也稱馬六甲為“Mulsqah”,意為會面。
  3. 馬來人之國立:祁利尼(G. E. Gerini)認為馬六甲之名乃“malayakolam”或“malayaka”之變形,其義為馬來人之國,他認為在《摩訶婆羅多》已有“malaka”一名,其始泛指馬來半島,後專稱馬六甲。
著錄馬六甲一名最早的文獻,首推1360年的暹羅《王室法典》。中國的載籍由於譯名之不同,而形成多名互見。《星槎勝覽》、《鄭和航海圖》和《海語》稱滿刺加;《瀛涯勝覽》除稱滿刺加,也別稱五嶼;《東西洋考》作馬六甲;《海國聞見錄》作麻喇甲;《海錄》作馬六日甲。歐洲人對馬六甲一名之拼音較漢文更為分歧,但一般通用的是“Malacca”;馬來文為“Melaka”;梵文為“Malaka”;阿拉伯文則為“Malakat”。且而最早把馬六甲介紹給歐洲人的,是一位名叫Ludavico de Varthema的法國探險家。

行政區劃

馬六甲州分為三個縣,由四個地方政府管理,州首府為馬六甲市(Kota Melaka):
縣府
地方政府
行政區劃圖
馬六甲中央縣
馬六甲市
馬六甲歷史城市政廳
馬六甲州(麻六甲(馬來西亞一級行政單位))
愛極樂
漢都亞再也市議會
亞羅牙也縣
亞羅牙也
亞羅牙也市議會
野新縣
野新
野新市議會
主要城市為馬六甲市、亞羅牙也縣市(Alor Gajah)、馬日丹那(Masjid Tanah)、野新(Jasin)、萬里望(Merlimau)、普羅斯邦(Pulau Sebang)及愛極樂(Ayer Keroh)。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馬六甲州(麻六甲(馬來西亞一級行政單位))
馬六甲州地圖
馬六甲位於馬來西亞半島西邊,面積1720平方千米(2017年),北部與森美蘭州交接,南部與柔佛州相連,西邊即馬六甲海峽。中心坐標為北緯2°12′,東經102°15′。

地形地貌

馬六甲州地勢較平坦,大部分是平原,只是東境有一些丘陵,州內最高點在聖保羅山。
馬六甲州(麻六甲(馬來西亞一級行政單位))
馬六甲州地勢圖

水文特徵

馬六甲州西部有寧宜河、中部有馬六甲河、東部有吉山河,三條河流皆流入馬六甲海峽

氣候特徵

馬六甲州氣候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型,全年陽光普照。

人口民族

馬六甲州三大族群為馬來人馬來西亞華人馬來西亞印度裔,州內還有峇峇娘惹(早期華人和馬來人通婚的後代)、仄迪人(印度人和馬來人通婚的後代)、葡萄牙後裔等。根據馬來西亞統計局的資料庫,2018年馬六甲州的總人口為92.22萬(包括4.77萬非馬來西亞公民),男女比率為1.01。人口占馬來西亞總人口的2.85%。
2018年馬六甲州人口數據
性別
土著 *
華裔
印裔
其他
非公民
總數
男性(萬)
29.37
10.97
2.59
0.24
3.14
46.32
女性(萬)
30.80
10.72
2.51
0.23
1.64
45.90
總數(萬)
60.17
21.69
5.11
0.48
4.77
92.22
總數百分比(%)
65.25
23.52
5.54
0.52
5.17
100

政治

甲州元首

2004年6月4日,敦莫哈末卡立(Tun Dr Mohd Khalil Yaakob)成為第六任馬六甲州州元首(Yang Di-Pertua Negeri Melaka),為現任甲元首。
馬六甲州(麻六甲(馬來西亞一級行政單位))
甲元首敦莫哈末卡立

立法議會

馬六甲州立法議會(馬來文:Dewan Undangan Negeri Melaka)是甲州立法機構,由28名議員組成的一院制議會。議會選舉一般會和馬來西亞國會下議院選舉同時進行,並每隔約5年舉行一次。
馬六甲州(麻六甲(馬來西亞一級行政單位))
副議長黃和平(左)與議長奧瑪嘉化(右)
在2018年5月9日的第十四屆甲州州選舉中,國民陣線巫統贏得13個州席、剩下的15個州席則由希望聯盟贏得(民主行動黨8席、人民公正黨3席、土著團結黨國家誠信黨各2席)。最終,由希盟以簡單多數執政。
2018年7月,奧瑪嘉化正式上任甲州立法議會議長,副議長為黃和平(甲州首位華裔副議長)。

行政議會

馬六甲州行政議會(Kerajaan Negeri Melaka)是馬六甲州行政機關,由馬六甲州首席部長及行政議員組成,他們都由馬六甲州元首任命。首席部長是州政府的行政支柱,管理全州一切的行政。
馬六甲州(麻六甲(馬來西亞一級行政單位))
甲首席部長阿德里
甲州首席部長(Ketua Menteri Melaka)為阿德里(Adly Zahari),系馬六甲第11任首席部長。
甲州行政議員共11名:
掌管事務
行政議員
政黨背景
經濟、財務、土地與宗教事務
阿德里(Adly Zahari)
誠信黨
工業、貿易及投資事務
拉菲克(Mohd Rafiq Naizamohideen)
土團黨
房屋、地方政府、環境事務
鄭國球(Tek Kok Kiew)
行動黨
旅遊、文化及遺產事務
賈拉尼(Muhammad Jailani Khamis)
公正黨
公共工程、交通及公用事業事務
蘇菲華合(Mohd. Sofi Abdul Wahab)
誠信黨
團結、人力資源、非政府組織與消費人事務
沙米(G.Saminathan)
行動黨
農業、企業發展及農基工業事務
諾依占(Norhizam Hassan Baktee)
行動黨
婦女、家庭發展、社會與原住民事務
林秀凌(Ginie Lim Siew Lin)
公正黨
教育、科學工藝、革新與綠色工藝事務
諾芬迪(Noor Effandi Ahmad)
土團黨
衛生事務
劉志良(Low Chee Leong)
行動黨
通訊、多媒體、青年及體育事務
郭子毅(Kerk Chee Yee)
行動黨
第13任馬來西亞馬六甲州首長:蘇萊曼

交通運輸

公路

南北大道(North-South Expressway)是馬六甲州與馬來西亞半島上其他州屬連線的主要公路,該大道在馬六甲的主要出口位於愛極樂(Ayer Keroh)、亞羅牙也(Alor Gajah)及野新(Jasin)。
馬六甲州(麻六甲(馬來西亞一級行政單位))
馬六甲巴士總站
馬六甲州內主要巴士總站有亞羅牙也巴士總站(Alor Gajah Bus Terminal)和馬六甲巴士總站(Melaka Sentral Bus Terminal),皆有定時班車開到吉隆坡(Kuala Lumpur)、新山(Johor Bahru)及馬來半島其它地點。

鐵路

馬六甲州內有兩一個火車站,即普羅士邦站(Pulau Sebang Railway Station)和巴登馬六甲站(Batang MelakaRailway Station),屬於西海岸線,可北上直達玻璃市州或南下到新加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馬六甲市區有鐵道接通到森美蘭州淡邊,但在日據時期鐵路遭日軍挪用建材建造泰緬鐵路而被廢棄不再使用。
馬六甲州(麻六甲(馬來西亞一級行政單位))
馬六甲單軌火車
馬六甲州內還有單軌火車(Malacca Monorail),全長2.5千米,站點有敦阿里站(Tun Ali Station)、漢都亞站(Hang Tuah Station)及漢惹拔站(Hang Jebat Station)。

空運

馬六甲州內機場有馬六甲國際機場(Lapangan Terbang Antarabangsa Melaka)。
馬六甲州(麻六甲(馬來西亞一級行政單位))
馬六甲國際機場

水運

馬六甲州內主要港口有馬六甲港

經濟

綜述

旅遊業及製造業為馬六甲州兩大經濟支柱。根據馬來西亞統計局的數據,2017年馬六甲州對馬來西亞GDP的貢獻率僅3.1%,州經濟成長率達8.1%。2017年馬六甲州人均GDP為46015令吉,高於馬來西亞人均GDP(42228令吉)。2017年失業率為1.0%。

第一產業

2016年,馬六甲州農業總產值3,529億令吉;占該州GDP比重為10.6%(2015:10.7%),GDP增長率3.7%。2017年,馬六甲州的農業業取得6.8%的經濟成長率,主要由棕櫚油和其他畜牧業推動。

第二產業

製造業
2016年,馬六甲州製造業總產值13,491億令吉;占該州GDP比重為40.7%(2015:40.9%),GDP增長率4.1%。2017年,馬六甲州的製造業取得6.7%的經濟成長率,主要是機動車輛、運輸設備、電氣及電子產品為後盾。
建築業
2016年,馬六甲州建築業總產值813億令吉;占該州GDP比重為2.5%(2015:2.4%),GDP增長率5.6%。2017年,馬六甲州的建築業取得72.2%的負經濟成長率。
採礦和採石業
2016年,馬六甲州採礦和採石業總產值53億令吉;占該州GDP比重為0.2%(2015:0.1%),GDP增長率19.5%。2017年,馬六甲州的採礦和採石業取得7.6%的經濟成長率。

第三產業

2016年,馬六甲州服務業總產值15,206億令吉;占該州GDP比重為45.9%(2015:45.6%),GDP增長率5.1%。2017年,馬六甲州的服務業取得5.6%的經濟成長率,主要由批發零售業及通訊領域牽頭。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基礎教育
截至2019年6月,馬六甲州內有237所國小及77所中學,國小學生人數共8.1086萬,中學學生人數則為6.9911萬。
高等教育
馬來西亞高等教育體系包括公立高校(包括公立大學、公立學院和技術職業學院)和私立高校(包括私立大學、私立大學學院、私立學院和外國大學分校)。公立大學、私立大學、私立大學學院和部分公立學院具有頒發本校大專及大專以上文憑的資格。專科學制2-3年,本科學制3年,碩士學制1-2年、博士學制2-6年。馬六甲州內的高等院校(馬來西亞大學列表)主要有:
馬六甲州(麻六甲(馬來西亞一級行政單位))
馬六甲馬來西亞技術大學鳥瞰圖
1.馬六甲馬來西亞技術大學(Universiti Teknikal Malaysia Melaka):公立大學;
2.瑪拉工藝大學馬六甲亞羅牙也校區(Universiti Teknologi MARA-Alor Gajah Melaka):公立大學;
3.馬六甲理工學院(Politeknik Melaka):公立理工學院;
4.馬六甲萬里茂理工學院(Politeknik Merlimau Melaka):公立理工學院;
5.多媒體大學(Multimedia University):私立大學;
6.馬六甲伊斯蘭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of Islam Malacca):私立大學學院;
7.馬六甲斯里史丹福學院(Kolej Seri Stamford Melaka):私立學院。
華文教育
截至2019年5月,州內共有5所國民型華文中學、1所華文獨立中學:
1.馬六甲培風中學(Pay Fong High School);
2.公教國民型華文中學(SMJK KATHOLIK);
3.聖母女子國民型華文中學(SMJK NOTRE DAME);
4.普羅士邦國民型華文中學(SMJK PULAU SEBANG);
5.馬六甲國民型華文中學(SMJK TINGGI CINA);
6.育民國民型華文中學(SMJK YOK BIN)。

醫療衛生

截至2019年6月,馬六甲州內有3所政府醫院(Hospital Kerajaan)、88所政府衛生診所(Klinik Kesihatan Kerajaan)、12所社區診所(Klinik 1Malaysia)、30所政府牙科診所(Klinik Pergigian Kerajaan),其中政府醫院包括:
馬六甲州(麻六甲(馬來西亞一級行政單位))
馬六甲醫院
1.亞羅牙也醫院(Hospital Alor Gajah);
2.野新醫院(Hospital Jasin);
3.馬六甲醫院(Hospital Melaka)。
馬六甲州較大的私立醫院包括:Mahkota醫療中心、Pantai Ayer Keroh醫院、馬六甲醫院和南方醫院。

媒體事業

馬六甲州主要的中文報紙:《星洲日報》(Sin Chew Jit Poh,1929年創辦)、《南洋商報》(Nanyang Siang Pau,1923年創辦)、《中國報》(China Press,1946年創辦)、《東方日報》(2003年創刊)、《光明日報》(Guang Ming Daily,1987年創辦)和《光華日報》(Kwong Wah Yit Poh)。這些中文報一般以簡體字為主,也有繁簡字並用的情況。

風景名勝

馬六甲城內以傳統建築最具特色,包括很多中國式的住宅。古代修建的街道依然保存完好。街道曲折狹窄,屋宇參差多樣,很多住房的牆上鑲著圖案精美的瓷磚,瑞獅門扣,鑲龍嵌鳳,處處顯示出馬六甲這個歷史古都的獨特風貌。中國之上是一座大山岡,是馬來西亞保留中國史跡最完整、最豐富的地方。此外還有紀念中國明代航海家鄭和的三寶山 、三寶井、寶山亭等。葡萄牙式古蹟有聖地亞哥古城門和聖保羅教堂等。甚至許多自從葡萄牙占領以來的古代傳統儀式還在進行,例如Intrudu(標誌天主教四旬期齋戒開始的水節)、branyu(傳統舞蹈)和聖cruz(一年一度街頭慶祝的節日)。荷蘭式建築有史達特斯教堂(現為市政廳 ),以及郊外的東奎那教堂為蘇門答臘型式建築,內有柔佛蘇丹的陵墓。
馬六甲州(麻六甲(馬來西亞一級行政單位))
馬六甲市旅遊景點分布
青雲亭(Cheng Hoon Teng):座落於馬六甲區的廟堂街(Temple Street/Jalan Tokong),為馬六甲第一任華人甲必丹鄭芳揚與第二任華人甲必丹李為經發起建設,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兩地歷史最悠久的古廟,是傳揚儒道釋三教的場所。由於主殿供奉觀音大士,故亦稱觀音亭,廟裡還供奉了關帝和天后聖母。青雲亭曾是葡萄牙和荷蘭統治馬六甲時代華人甲必丹的辦事所和解決糾紛的仲裁處,也是華人會議中心。
馬六甲州(麻六甲(馬來西亞一級行政單位))
青雲亭
三寶景區:(1)三寶山:又稱中國山(Bukit Cina)。相傳三寶太監鄭和所率船隊曾在此停留,故留下了這個名字。據《馬來紀年》記載,明朝漢麗寶公主下嫁馬六甲時居住的宮殿也在三寶山。山上擁有1.25萬多座明清代的華人墳墓和兩處非華人墓群,面積103.60英畝這座山丘為馬六甲華人社團擁有;(2)寶山亭(Poh San Teng Temple):又稱三寶廟,位於三寶山南麓,建於1795年,為祭祀亡魂所建。此廟供奉土地神大伯公(福德正神)、虎爺媽祖等,此外廟內有有一尊鄭和青石雕像;(3)三寶井:三寶山原有多口水井,至今遺存兩口。其中位於寶山亭外較大的水井稱為王井(Perigi Raja),又稱漢麗寶井(Hang Li Po’s Well),傳說是蘇丹為漢麗寶公主下令開鑿,曾是當地市民主要飲水來源,荷蘭殖民時期荷人為防備水井被人下毒而築牆防護。另一口較小的水井位於寶山亭後院,為公稱的三寶井(Sam Poh Well);(4)馬六甲僑胞殉難紀念碑(Malacca Warrior Monument):位於三寶山西側,三寶亭旁,紀念碑上面留有蔣中正題的碑文“忠貞足式”四字,當地華人在二戰期間出巨資幫助中國抗日,國民政府為表彰華僑的功績修建了此碑。
聖保羅山區景點
三寶太監鄭和景區
峇峇娘惹古蹟博物館(Baba Nyonya Heritage Museum):博物館位於與雞場街相鄰的麒麟街(Heeren Street),是馬六甲地區的峇峇娘惹人(又稱“海峽華人”)運營的一家博物館,博物館以各種文物展示著峇峇娘惹獨特的傳統習俗和文化。該建築物屬於巴羅克風格,其設計則融合了中國、英國維多利亞及荷蘭風格。
馬六甲州(麻六甲(馬來西亞一級行政單位))
峇峇娘惹古蹟博物館
馬六甲雞場街(Jonker Street):雞場街又稱惹蘭古董街,以多元文化交融著稱,華僑華人寺廟、清真寺、印度廟、基督教堂等建築在這一獨特的國際性街區共存。
雞場街
鄭和文化館(Cheng Ho Cultural Museum):文化館由當地華僑華人出資,在馬六甲鄭和官倉遺址上建成。該文化館總面積8千平方米,共3個樓層,分鄭和在中國、鄭和在馬六甲、鄭和寶船三大部分,鄭和文化館設有明皇宮、馬六甲廳、媽祖宮、科學航海廳、李甲茶館、鄭和寶船、官廠模型、元明瓷器珍藏、鄭和生平木偶戲,以展示600多年來中國文化和馬來文化相互交融的情況。
馬六甲州(麻六甲(馬來西亞一級行政單位))
鄭和文化館
聖保羅教堂(St. Paul’s Church):位於聖保羅山(St. Paul's Hill,又稱葡萄牙城山)的山頂上,是葡萄牙總督阿伯於1521年建立的,是歐洲人在東南亞修建的最古老的天主教教堂。教堂幾經戰亂被毀,但教堂前全身潔白的聖芳濟百雕像,雖歷盡滄桑,面目仍然清晰可見。

聖地牙哥古城門(Porta de Sangtiago):此古城門是進入愛化摩莎城堡(A Famosa)的四個主要入口之一。靠近聖保羅山的愛化摩莎古城堡為1511年由葡萄牙海軍上將阿布奎克為防範被擊敗的馬六甲王國軍隊的反攻而修築的。1641年荷蘭人入侵馬六甲時整個城堡幾乎被毀,只是留下這個入口。古城門高三十多米,壁上還雕刻著當年葡萄牙軍隊的許多圖案。
馬六甲州(麻六甲(馬來西亞一級行政單位))
法摩沙城堡
葡萄牙廣場(Portugese Square):位於葡萄牙村(Portuguese Settlement)、馬六甲河橋東岸,廣場又名“小里斯本”,是馬六甲乃至馬來西亞的葡萄牙文化集中地。它所在的小鎮多是歐亞族裔,如葡萄牙人與馬來人通婚所留下的後裔。廣場公告板上有列出各種文化慶典活動,節慶日子期間人們會在廣場依循葡萄牙傳統載歌載舞。
葡萄牙廣場
荷蘭廣場(Dutch Square):廣場位於基督堂和紅屋前,主要標誌有維多利亞女皇噴泉(Queen Victoria's Fountain)和鐘樓(Clock Tower)。噴泉建於1901年,而鐘樓建於1886年。
馬六甲州(麻六甲(馬來西亞一級行政單位))
葡萄牙廣場
荷蘭總督府(Stadthuys,市政廳之意):占地4萬9200平方英尺,俗稱荷蘭紅屋,始建於1650年,是荷蘭殖民時期所遺留在馬六甲的紅色建築物,曾先後用來作為荷蘭總督及其幕僚起居的府邸、英國殖民政府行政中心和馬六甲州政府行政中心。建築充分體現了當時的荷蘭風格,是遠東地區最古老的荷蘭遺蹟。整座建築物內設有陳列著馬六甲王朝的各類文物的歷史與民族博物館(History and Ethnography Museum)和鄭和文物紀念廊(Galeri Laksamana Cheng Ho)。
馬六甲州(麻六甲(馬來西亞一級行政單位))
荷蘭紅屋
基督堂(Christ Church):1753年建造,反映荷蘭建築風格。該建築收藏手工製作的教堂長凳,無縫天窗,一個聖經的銅複製品,一塊用亞美尼亞文書寫的基石 ,一件《最後的晚餐》的複製品。
馬六甲州(麻六甲(馬來西亞一級行政單位))
紅樓
聖約翰堡(St. John's Fort):此堡最初是葡萄牙人的私有教堂,是為膜拜施洗者聖約翰而建,後於18世紀經荷蘭人翻修。由於殖民時期他們受到主要來自陸地而非海上力量的侵擾,因此城堡內的火炮全都朝向馬六甲內陸。
馬六甲州(麻六甲(馬來西亞一級行政單位))
聖約翰城堡
聖彼得教堂(St. Peter’s Church):又稱聖伯多祿堂,1710年荷蘭管理時期建造,是馬來西亞最古老的天主教堂。立面和裝飾是東西方建築風格的混合。大鐘是1608年來自果阿。
馬六甲州(麻六甲(馬來西亞一級行政單位))
聖彼得教堂
聖方濟教堂(St. Francis Xavier’s Church):這座哥德式教堂由法國的Paderi Fabre神父建造於1849年,紀念16世紀來到東南亞的天主教傳教士,“東方使徒”方濟各·沙勿略。
馬六甲州(麻六甲(馬來西亞一級行政單位))
聖方濟教堂
清真寺特拉喀拉清真寺甘榜烏魯清真寺、馬六甲海峽清真寺。
馬六甲州(麻六甲(馬來西亞一級行政單位))
馬六甲海峽清真寺
獨立宣言紀念館(Proclamation of Independence Memorial):建於1912年。如今它收藏了馬來西亞獨立前後的照片以及馬來西亞第一位首相東姑阿都拉曼的肖像。遊客可看到所展出的歷史性的檔案、地圖、條約、錄像帶、影片、會議記錄、新聞稿及有關爭取獨立的資料。
馬六甲州(麻六甲(馬來西亞一級行政單位))
獨立宣言紀念館
馬六甲蘇丹故宮(Replica Malacca Sultanate Palace):又稱文化博物館(Cultural Museum),位於馬六甲中區,該館系15世紀馬六甲皇宮的仿真複製品, 展示了馬六甲文化相關的物品及描繪蘇丹宮廷生活。
馬六甲州(麻六甲(馬來西亞一級行政單位))
馬六甲蘇丹故宮
旋轉觀光塔(Taming Sari Tower):此塔位於馬六甲Banda Hilir區的莫迪卡路(Jalan Merdeka),於2008年4月18日落成;塔以傳說中的馬來劍為原型設計,高110米,是馬來西亞國內第一座具備全旋轉結構的高塔。高80米有空調觀光艙,可同時接納66名客人,從觀光艙可以將馬六甲盡收眼底。
馬六甲州(麻六甲(馬來西亞一級行政單位))
旋轉觀光塔
皇家馬來西亞海軍博物館(Submarine Museum):1994年正式對外開放。
馬六甲州(麻六甲(馬來西亞一級行政單位))
皇家馬來西亞海軍博物館
馬六甲海事博物館(Maritime Museum):博物館是一艘1511年11月在馬六甲海岸沉沒的葡萄牙戰船“海上之花”號(Flor de la Mar)複製品,館內展示了馬六甲王朝蘇丹時期、葡萄牙、荷蘭和英國統治時期所留下來的遺蹟文物圖片資料,包括當時的地圖及航海圖等。老舊笨重的貨櫃箱也在展示之列。
馬六甲州(麻六甲(馬來西亞一級行政單位))
馬六甲海事博物館
迷你馬來西亞及迷你東協公園(Mini Malaysia Asean Cultural Park):公園毗鄰愛極樂鎮,距離馬六甲城區僅有兩三千米,公園內的每一處宅院都分別代表著馬來西亞各州的建築風格,內部裝潢、器皿、藝術品、工藝品、傳統服飾等也是根據各州風情而陳設。公園會舉辦每周文化表演和傳統遊戲等活動,以展示馬來西亞文化遺產。
馬六甲州(麻六甲(馬來西亞一級行政單位))
迷你馬來西亞及迷你東協公園
馬六甲動物園(Zoo Malacca):位於愛極樂公路沿線,距離馬六甲城區約13千米,是馬來西亞第二大動物園,總占地面積約為54公頃。此動物園內有上千隻動物,種類超過200個,其中包括印度野牛鬣羚馬來亞虎。動物園於1963年向公眾開放。
馬六甲州(麻六甲(馬來西亞一級行政單位))
馬六甲動物園
森林公園:馬六甲州內的森林公園有丹絨端休閒森林、雙溪烏浪休閒森林、武吉峇株樂巴休閒森林、寧宜紅樹林休閒森林、愛極樂森林公園(Air Keroh Recreational Forest,現為愛極樂植物園)以及武吉士達南甲州公園。
馬六甲州(麻六甲(馬來西亞一級行政單位))
愛極樂森林公園

著名人物

政治


華僑



演藝
歷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