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舌狀絛蟲
- 外文名:ligula sp
- 俗稱:麵條蟲
- 寄生:鷗鳥的腸中
- 形態特徵:呈白色的長帶狀
- 分布:黑龍江、內蒙古
形態特徵,生存環境,地域分布,危害及防治,舌狀絛蟲病,
形態特徵
舌狀絛蟲的 裂頭蚴呈白色的長帶狀,成蟲寄生在水鳥,它的蟲卵隨終寄主鷗鳥的糞便一同排到水裡,在水裡孵出鉤球蚴,鉤球蚴在水中自由游泳,被一種細鏢水蚤吞食後,在其體內發育為 原尾蚴。魚吞食了感染有原尾蚴的細鏢水蚤後,原尾蚴穿過魚的腸壁到達體腔,發育為裂頭蚴。病魚被水鳥捕食,裂頭蚴在水鳥腸內發育為成蟲並產卵。蟲卵隨同水鳥的糞便落到水裡,又重新開始其生活史。由於它的寄生,使寄主內部器官受壓而逐漸萎縮,正常機能受到破壞,引起生長停滯,魚體瘦弱;有時裂頭蚴還會破壞魚的腹壁,鑽出體外,這就更快地導致魚的死亡。
生存環境
地域分布
危害及防治
該蟲寄生在魚體內後,造成魚的腹部膨大。主要原因是生有此類寄生蟲的鳥類糞便,感染水裡生物造成的,夏秋兩季的水溫又適合該蟲的生長,所以出現了這種情況。另外,絛蟲病是人畜共患的疾病,該蟲會在魚體內產卵,而誤食被污染的魚體則會對人的健康造成傷害,所以當市民發現魚肚中有此類“活物”後不要倉促食用,而應經過充分處理,確認寄生蟲及其卵清除乾淨後才可食用。
麵條蟲的蟲體會和魚的內臟緊密交錯,導致魚內臟受壓迫而萎縮,致使魚體瘦弱,最後死亡。麵條蟲有時還會從魚腹中鑽出來,魚病情嚴重時,會漂浮水面,腹部向上,行人很容易撈起。但麵條蟲對人體並無交叉性的危害,因此,只要將魚的內臟、魚鱗及寄生蟲清除,煮熟燒透吃,還是沒問題的。
舌狀絛蟲病
由舌狀絛蟲屬(Ligula)和雙線絛蟲屬(Digramma)絛蟲的裂頭蚴寄生於魚類的體腔內引起。
i&2
[症狀] 裂頭蚴寄生於鯽、鯉、鰱、鱅、鯿、鮊等魚的體腔。由於蟲體較大,使病魚腹部膨大,失去平衡;蟲體的擠壓和纏繞,使腸、性腺、肝、脾等器官受到壓迫而逐漸萎縮,使其正常機能受到抑制、破壞,並引起貧血。病魚腹部膨大,用手輕壓有堅硬實體的感覺;常漂浮水面,緩慢遊動,甚至在水面側游或腹部向上;嚴重貧血,生長停滯,失去生殖能力;魚體消瘦,終致死亡。有時裂頭蚴可以從病魚腹部鑽出,直接導致病魚死亡。解剖病魚可見體腔內充滿白色蟲體。
[診斷] 解剖病魚,在體腔內發現蟲體,即可確診。
[預防方法]
1.用生石灰清塘,以殺滅蟲卵及劍水蚤。
2.驅趕食魚鳥類。
3.及時撈出並深埋病魚、裂頭蚴。
[治療方法] 尚無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