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麥門冬(去心)二兩,栝樓根、知母(焙)、甘草(炙)、五味子、生乾地黃(焙)、人參、葛根、茯神(去木)各一兩。
用法用量
上㕮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二盞,加竹葉數片,煎至一盞,去滓溫服,日二夜一。
功用
益氣生津。
主治
①《聖濟總錄》:膈消。胸中煩滿,津液燥少,短氣多消。②《醫略六書》:上消屑虛熱,脈虛浮數者。
方義
本方證乃因上消日久,熱勢漸去,氣津兩傷,虛熱內擾所致,故治宜益氣生津,清退虛熱。方中麥門冬、栝樓根、葛根清熱養陰,生津止渴,降低血糖,葛根且能健脾昇陽,助脾升清;知母、生地黃清熱退火,滋陰潤燥,生津止渴;人參、五味子、茯神諸藥益氣生津,健脾止渴;甘草益氣和中調藥。諸藥合用,使虛熱得清,氣旺津復,則口渴多飲、短氣、脈虛浮數諸症可愈。本方選藥精當,組方嚴謹,方中絕大多數藥物如麥門冬、栝樓根、知母、地黃、人參、葛根、五味子等經現代研究證實皆有較好的降低血糖作用,是治療上消熱傷氣陰、津氣兩虧的有效方。
附方
名稱:麥門冬飲
組成:麥門冬(去心,焙)、柴胡(去苗)、防風(去叉)、半夏(湯洗去滑,薑汁制)、赤茯苓(去黑皮)、犀角(鎊)各半兩
用法:上為粗末。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加生薑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主治:傷寒汗後虛煩,心神不寧
出處:《聖濟總錄》卷三十一
名稱:麥門冬飲
組成:麥門冬(去心,焙)一兩,龍齒三分,山梔子仁、玄參(堅者)各半兩,芍藥三分,木通(銼)一兩,人參、茅根各三分
用法:上為粗末。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加生薑半分(拍碎),同煎至七分,去滓,下生藕、生地黃汁各一合,攪勻,食後分二次溫服
主治:傷寒後心忪驚悸,煩熱口乾
出處:《聖濟總錄》卷三十一
名稱:麥門冬飲
組成:生麥門冬(去心)三兩,甘竹瀝三合,小麥二合,知母一兩半,蘆根二兩,生地黃三兩
用法:上銼,如麻豆大。每用半兩,水三盞,煎至二盞,去滓,入竹瀝少許,分二次,食後服
主治:消渴熱盛,煩躁恍惚
出處:《聖濟總錄》卷五十八
功用:清熱化痰,生津止渴,寧神除煩
名稱:麥門冬飲
組成:麥門冬(去心,焙)、白茯苓(去黑皮)各二兩半,人參二兩,遠志(去心)一兩一分,防風(去叉)、赤芍藥各一兩半,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一兩
用法:上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取八分,去滓溫服,一日二次
主治:心虛勞損,喜忘不樂
出處:《聖濟總錄》卷八十六
重要文獻摘要
《中醫方劑大辭典》:“《醫略六書》:虛陽內郁,灼爍肺金,不能生腎水以上朝,故消渴不止矣。人參扶元補肺虛,生地壯水滋真陰,花粉清熱潤燥,知母滋腎退熱,五味收肺氣之虛耗,茯神安心神之虛煩,乾葛升清陽以解郁,竹葉療膈熱以涼心,炙草緩中和胃也。水煎溫服,使金水相生,則津液上奉,而肺氣自雄,水精四布,何患上消之不瘳哉。此保肺生津之劑,為虛陽內郁上消之專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