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 麥紅吸漿蟲
| 拉丁學名
| Sitodiplosis mosellana(Gehin)
|
中文別名
| 無
| 主要異名
| 無
|
綱 名
| | 拉丁綱名
| Insecta
|
目 名
| 雙翅目
| 拉丁目名
| Diptera
|
科 名
| 癭蚊科
| 拉丁科名
| Cecidomyiidae
|
英文名稱
| wheat midge;wheat blossom midge
| 資料來源
| [7]
|
寄生範圍
| 麥類作物。
|
地理分布
| 青海、寧夏、陝西、河北、河南、安徽;武威、白銀、蘭州、定西、臨夏、甘南、慶陽(寧縣)、隴南。
|
外形特徵
1.成蟲
成蟲呈桔紅色,複眼黑色。雌蟲體長2—2.5毫米,翅展約5毫米雌蟲體長2~2.5mm,密披細毛。雄蟲體稍小。翅一對,膜質,薄而透明,有紫色閃光。後翅是平衡棍。
2.卵
淡紅色,長卵形,肉眼不眼易看清。
3.幼蟲
為橙黃色小組,老熟時體長2.5——3.0毫米,略扁平,有魚鱗狀突起。體眠幼蟲反卷在圓繭內,直徑約1毫米,也有小至0.5毫米的。
4.蛹
長2毫米左右,頭前部有呼吸管一對。蛹色因發育階段不同而有明顯變化,初化蛹時與幼蟲體色相同,臨羽化前複眼呈黑褐色,翅芽深褐,復部淺褐,可據此預報成蟲羽化出土期。
麥紅吸漿蟲與麥黃吸漿蟲形態特徵區別,見形態圖
種類
| 麥紅吸漿蟲
| 麥黃吸漿蟲
|
成蟲
| 體桔紅色
| 體黃綠至橙黃色
|
卵
| 長卵形,末端無附屬物
| 長卵形,末端有柄狀附屬物
|
幼蟲 . .
| 體橙黃色
| 體黃綠色
|
體表有鱗片狀突起
| 體表光滑
|
第8對氣孔不突出體外
| 第8對氣孔向後突出於腹部末端
|
蛹 .
| 腹部桔紅色,頭部的一
| 腹部黃綠色,頭部的一對小毛
|
對小毛很短
| 與前胸呼吸管幾乎等長
|
生活習性
一年一代或多年一代。老熟幼蟲結成圓繭在土中越夏越冬。乾燥時呈土色,很難辨認,需沾水後才能透視其中蟲體。3—4月因雨雪或灌溉使休眠體接觸足夠水分時,幼蟲開始破繭上升到離土面2—3厘米處,直接在土中化蛹,或結成長繭後化蛹,蛹期7—10天。成蟲羽化後先在土面爬行,後在麥莖基部棲息,待翅乾硬後開始起飛。壽命3—4天。白天在麥叢中交尾。雌蟲在早晨或傍晚飛到抽穗而未飛揚花的麥穗上產卵,每處1—2粒,每雌可產卵30—40粒,以護穎內,外穎背面為多。卵期3—7天。幼蟲共3齡,孵化後鑽人麥殼內危害,老熟後,麥殼內有足夠水份濕潤蟲體才能脫出 皮爬出麥殼落地入土,結繭休眠。
發生規律
棲息環境
麥紅吸漿蟲一年發生一代,以老熟幼蟲潛伏在3-7厘米深的土層內結繭越夏越冬,來年春季破繭由土壤深層向表土移動,結繭化蛹,環境不適宜時不結繭。化蛹羽化的遲早因當地氣溫條件而異,但多與小麥生長階段相結合。一般來說當地溫上升到9.8±1.1℃,也正值小麥拔節時,越冬幼蟲破繭上升;當土溫升達12℃以上,小麥開始孕穗時,幼蟲逐漸上升到土表結繭化蛹,蛹期8-12天,在整個化蛹階段,分為前蛹、初蛹、中蛹和後蛹。前蛹期幼蟲頭部縮入前胸,體形變粗短,不甚活動,胸部白色透明,經11-12天羽化為成蟲;初蛹期桔紅色,翅芽短,僅及腹部第一節,眼點無變化。前胸背面,1對呼吸管顯著伸出,經5-6天羽化為成蟲;中蛹期複眼發紅,翅芽由黃色變為紅色,經5-6天羽化為成蟲,後蛹期翅芽由灰色→灰黑色→赫色→黑色,複眼紅→深紅→黑紅→黑色,足及觸角淡黃→淡灰→深灰→黑色,經1-2天即羽化為成蟲。從土壤檢查中根據蟲體顏色分辯幼蟲化蛹過程,正確掌握成蟲羽化出土時期。
5月下旬土溫升至15℃以上,小麥露臉抽穗,蛹開始羽化為成蟲。6月上中旬土溫達20℃時,小麥抽穗盛期,為成蟲盛發。成蟲以上午7-10時,下午3-6時羽化最盛,羽化後當天就可交尾產卵。因怕強光,早晚活動最盛,中午陽光強時,棲息在麥叢或雜草中,傍晚6-9時,選擇已抽穗而未開花的麥穗產卵。卵多產於護穎、小穗與小穗、小穗與穗軸之間,一生可產卵50粒左右。成蟲壽命短,只活3-4天。成蟲活動的最適溫度20-25℃,30℃以上,15℃以下都不活動,10℃以下死亡。
麥黃吸漿蟲生活習性與麥紅吸漿蟲基本相似,一年一代,以幼蟲在土內越冬,成蟲產卵於麥穗內外穎之間,每處產卵5-6粒,卵期8-10天。老熟幼蟲無偽蛹階段。
影響因子
影響小麥吸漿蟲種群數量的因子:
①與溫濕度的關係:溫度是影響吸漿蟲發育生長的主要因素。越冬幼蟲在土溫達10℃以上時破繭活動,土溫達到15℃化蛹。溫度增至30℃以上,幼蟲恢復休眠,不能化蛹。溫度高至50℃幼蟲即死亡。故幼蟲耐低溫,而不耐高溫,因此,。越冬死亡率低于越夏死亡率。
當溫度條件具備時,在一定階段濕度條件成為一個關鍵因素。越冬幼蟲破繭活動與上升化蛹,必須有足夠的水分和濕度。在此期間雨水多(或灌溉)羽化率就高,反之就低。另外,卵的孵化及初孵化幼蟲的入侵,也需一定濕度。濕度高時,不僅卵的孵化率高,且初孵幼蟲活動力強,容易侵入為害。若干旱,孵化率低,初孵幼蟲常常未侵入到穎殼內就乾死。因此,小麥揚花前後,雨水多,濕度大,吸漿蟲為害也就嚴重。在小麥收割前,幼蟲成熟期遇雨,則容易脫皮,爬出麥穎,落地潛伏,蟲口密度大,來年蟲源多。如果麥收前乾旱缺雨,幼蟲不能脫皮出殼,麥田落入蟲少,下年為害將減輕。故可根據春季和麥收前降雨多少,來預測當年和來年吸漿蟲和發生程度。
②與小麥品種的關係:小麥品種不同,特徵特性各異,如抽穗期的遲早,開花時間的長短,穎殼扣合的鬆緊,子房皮部的薄厚,均與吸漿蟲的產卵、孵化、入侵為害有密切的影響。凡小穗稀鬆,麥殼薄而又合得不緊的利於成蟲產卵和幼蟲侵入;凡小穗緊密,麥殼厚硬、合得緊,或抽穗快而整齊,或抽穗期能避開成蟲盛發期的品種均可減少受害或不受害。
③與土壤條件的關係:小麥吸漿蟲幼蟲在土壤中生活長達10個月以上,土壤結構、性質、含水量及酸鹼度與其發生程度有很大關係。壤土團粒結構好,土質鬆軟,有相當的保水力和滲水性,且溫度變化小,最適宜小麥吸漿蟲的發生。粘土對其生活與發生較不利,砂土更不適宜其生活。
④與天敵的關係:天敵對吸漿蟲的發生有很大抑制作用,已知的天敵有寄生蠅、蜘蛛、螞蟻、寄生峰類的寬腹寄生峰、光腹寄生峰、背弓寄生峰、圓腹寄生峰等。
種群分布
小麥吸漿蟲廣布於亞洲、歐洲、美洲主要產麥區,早在1839年就有成災記載,我國主要分布於北緯30-40°,東經100-120°間的10多個省(區),東北和南方一些省區也有分布;甘肅徽縣、兩當、成縣、秦城、北道、甘谷、秦安、張家川、岷縣、漳縣、隴西、定西、渭源、臨洮、夏河、廣河、永靖、和政、康樂、東鄉、積石山、平涼、涇川、靜寧、靖遠、榆中、永登、古浪、武威等縣(市區)均有發生,其中麥紅吸漿蟲主要分布於嘉陵江上游和渭河、洮河、大夏河及涇河流域低濕區,麥黃吸漿蟲主要分布在積石山及古浪、武威二陰山區。兩種吸漿蟲除為害小麥外,還為害大麥、青稞、燕麥及部分禾本科雜草。受害麥類常造成籽粒秕瘦而減產,輕者減產10-20%,重者減產40-50%,特別嚴重時全部空秕,只留麥草。甘肅解放後40多年歷史經驗表明,凡重視監測和防治時,發生危害就輕,忽視了監測和防治時發生危害就重。
防治方法
農業措施
①因地制宜選用抗蟲豐產品種。
②在重發區,實行輪作倒茬,使害蟲失去寄主;實行土地連片深翻(20厘米),使潛藏的吸漿蟲暴露在外,促其消亡。
藥劑防治
以有機磷農藥防治為主,以蛹盛期(小麥抽穗前)施藥防治最好。
①用甲基異柳磷乳油對水2千克,均勻噴在20千克乾細土的藥粉抖落到地面。
②成蟲期防治:小麥抽穗期揚花前可選用快殺靈、蚜虱淨等藥劑噴霧防治並可兼治蚜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