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稈剪貼

麥稈剪貼

麥稈剪貼是傳統民間工藝品。又稱“麥秸剪貼”、“麥稈剪貼”。利用麥秸自然光澤和搶撕成絲的特性,經燙色或染色,用“撕、剪、刻、搶”等特技工藝,或平貼,或直接用麥秸逐層粘堆而成畫面。一般運用國畫形式構圖。嵌貼於鏡框內,作為欣賞品。麥秸畫工藝品,全國很多地區部有生產,以仙桃、哈爾濱、潮州、南陽、浦江和廣西等地生產的較著名。

2014年12月3日,麥稈剪貼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麥稈剪貼
  • 批准時間:2008年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遺產編號:Ⅶ-69
  • 遺產類別:傳統美術
  • 申報地區:哈爾濱、河南清豐,湖北仙桃 
  • 類別民間工藝畫類
歷史源流,仙桃麥稈剪貼,潮州麥稈剪貼,清豐麥稈剪貼,傳承意義,

歷史源流

源於明代中葉,當時的傳統工藝從麥稈團扇蕊剪貼脫胎而來,到清代發展成獨立的特色工藝。據傳是由藝人倪仁吉首創,後曾一度絕跡,至清代同治年間民間藝人金翠娥挖掘製作,得以流傳。每逢春麥收穫季節,民間藝人選麥稈中光潔者,經漂白、染色壓成麥稈薄片,剪貼於白絹或紙板上,用麥秸逐層貼上(堆)成畫面。一般運用國畫形式構圖。嵌於鏡框內,作為欣賞品。也有用麥稈貼作為嫁妝飾物及扇芯等。
建國後,麥稈貼畫的技藝有很大發展,從單一的平面剪貼發展到立體剪貼造型,如立體堆貼成金魚、鴛鴦、錦雞、熊貓等。並有以麥稈工藝製成花瓶的插花及書籤。

仙桃麥稈剪貼

仙桃麥稈剪貼又稱鄧氏麥稈畫,可上溯至隋朝,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麥稈剪貼乃中國一絕,世界獨有,起源於清朝乾隆年間,道光年間傳入沔陽(今仙桃),曾廣泛分布於湖廣,是沔陽麥稈畫的源頭。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逐漸形成以書畫,立體浮雕為主的民間傳統工藝美術。仙桃麥稈剪貼是中國工藝美術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仙桃麥稈剪貼仙桃麥稈剪貼
仙桃麥稈畫經過幾代人的傳承和創新,構圖主要以荊楚文化為背景,以湖北魚米水鄉特色為題材而創作,從單純的平面雕刻發展至半立體乃至全立體的工藝,並且沿用前輩製作工藝,使作品成為既美觀又環保的綠色藝術品。鄧氏麥稈畫大致形成於清同治年間,湖廣沔陽州舉子鄧綽堂(字雅儒)進京殿試,候榜期間盤纏告罄,於郊外取材製作麥稈畫於市,王公大臣爭相購買,聚京舉子莫不驚羨。故進士及第,欽點翰林,編修閒暇研磨此畫技藝,日趨完美,形成一門獨特的藝術秘傳於嗣。辭官歸田後回祖籍,開始在仙桃流傳,並逐步形成與仙桃地區風俗習慣,大眾審美相適應的鄧氏麥稈畫。2013年仙桃麥稈剪貼傳承人鄧友譜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2014年12月3日,仙桃麥稈剪貼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潮州麥稈剪貼

潮州麥稈剪貼畫工藝最初以編織物形式出現。鄉村藝人用剛收割的麥稈,織成籃、笠、桌椅、轎子、扇子、駿馬等小工藝品。後來逐步演化成麥稈剪貼畫。潮州麥稈剪貼畫的題材主要有人物、花卉、鳥獸、水族和山水。表現形式有本色和套色兩種。本色是指麥稈本身的金黃色、棕赤色,通過剪刻,貼在深色襯紙或薄板、綢緞上。套色則是將麥稈染上各種顏色,裁剪後貼上於薄板上,從而產生特殊的藝術效果。麥稈剪貼畫有潮州刺繡的纖細,有中國畫的韻味,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2009年入選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清豐麥稈剪貼

2014年12月3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於公布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通知》(國發〔2014〕59號),公布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153項,其中,河南省18個項目成功入選。清豐縣傳統美術麥稈剪貼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聶氏麥稈畫也是目前在中原地區規模和影響較大、傳承保護優秀傳統文化較好的麥稈畫品種之一,在民俗學、繪畫藝術、民間技藝等方面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此次被列入國家級保護項目名錄,將推動清豐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邁上新的台階,也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助推我縣文化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傳承意義

麥稈畫因其製作材料為麥稈而得名,是一種洋溢著濃厚鄉土氣息的民間剪貼藝術,象徵著吉祥和豐收。所以它是有特殊含義的,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