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捷奧壩位於哈薩克斯坦共和國小阿爾馬金卡(Малая Алматинка)河上,大壩修建的目的是為了保護阿拉木圖城免受土石流的威脅,定向大爆破堆石壩,,。1966~1967年進行第一期工程;1973~1975年進行二期工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麥捷奧壩
- 最終壩高:144m
- 總庫容:1260萬立方米
- 位置:哈薩克斯坦共和國
修建背景,樞紐布置,工程施工,
修建背景
Medeo dam, Медео плотина
小阿爾馬金卡河經常發生土石流,1921年發生的土石流,曾使阿拉木圖市遭到了很大的破壞。專門研究表明,修建麥捷奧土石流防護壩,可系統地實現防治土石流,能夠大大減少土石流對該市的威脅。
樞紐布置
樞紐布置包括:堆石壩,河床臨時導流洞,土石流溢流壩,永久泄水洞和事故檢修水洞等。
大壩為斜牆堆石壩,經過兩期施工,最後總高度為144m,壩頂長530m,頂寬20m。土石流泄流道位於大壩左岸接頭處,底寬10m,頂寬50m,鋼筋混凝土護面,底坎高程在壩頂高程以下15m。永久泄水洞位於左岸,用於泄放河道的經常流量和庫內任何高程從土石流中擠出的水流。進水口分為4層,最上層進水口為4號,經常運用,保證在高程1868~1890m之間泄放流量。下面3層進水口保證高程1821.6~1868.0m之間泄流,最下層1號進水口與事故檢修泄水道結合,進水口均裝設攔污柵。1、2、3號進水口通過平洞、豎井與處於經常運轉情況下的斷面15m、長540m的隧洞相接,再與下游陡槽和靜水池連線。事故檢修泄水洞位於左岸,用作永久泄水洞檢修用。進水口分為3層,流入進水建築物的水流,沿著平洞進入豎井,然後再沿著平洞流到1期大壩的導流隧洞中,最後到消力池中,每一條泄量為30立方米/秒。水庫正常運行條件下,事故檢修泄水洞處於關閉狀態。
工程施工
大壩分兩期施工,第1期是在1966~1967年利用兩次定向大爆破和機械堆築形成土石流防護壩的主體。第2期分兩次施工將壩體加高到設計高程,於1968~1975年完成。1期工程第一次爆破藥包布置在右岸河谷高程以上,總炸藥量5293t,兩排條形藥包,前排4個輔助藥包,藥量1689t,後排一個主藥包,藥量3605t,爆後形成一個高62m、基寬562m、頂寬70m的坍落區,堆築有效石方167萬立方米。第二次爆破是在第一次爆破5個月後進行的,藥包布置在左岸,所用炸藥3942t,布置成兩排條形和弧形,前排5個輔助藥包,藥量1115t,後排5個主藥包,藥量2826t。爆後堆築有效石方85萬立方米,堆築體由62m增加到81m。兩次爆破堆石體底寬562m,共堆築有效石方252萬立方米。在相似條件下,採用機械堆築壩體達到同樣的密實度,每立方米造價4.1盧布,包括機械的維修費,每立方米造價4.5盧布。在工期上,定向爆破壩包括準備工作需9個月,同樣方量用機械堆築需30個月,若地形適合,工期又有限制,採用定向爆破築壩是合理的,設計時要合理地布置藥包,以免破壞壩肩岩體,泄水建築物應布置在爆破中心150~250m以外。二次大爆破未達到設計高程,剩下部分,採用機械堆築至設計斷面。第二期大壩是在1973年進行的,為第一期斷面的擴建。當時考慮了兩個方案:①在已建大壩上游填土,使土石流沉積;②在已有大壩下游填土加厚壩頂。由於後者填築量過大,施工複雜,儘管可靠性較前者為大,但最後予以放棄,採用1號方案。對土石流的顆粒級配及材料的性質進行了專門的研究。通過多年的施工實踐:已固結的土石流可作為重要的建築物的可靠基礎,密度2.2~2.4t/m,具有高抗剪特性,內摩擦角35°~40°。因此先在壩基上游和已填築壩體的上游面就地用重粘土鋪設鋪蓋和防滲層,然後利用土石流淤積體構成上游壩體,最後用機械方法將爆破鬆動岩石把大壩填築到設計高程。壩體埋設了控制、量測儀器,並設定了排水設備。在施工過程中和大壩運轉的第一年經過5~6度地震考驗,大壩未發生任何變形。全部工程於1977年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