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天

麥天

【麥天】體現了現代人對田園生活的一種眷戀,對人與自然和諧的一種回味,體現著勞動之樂、親情之美,作者用鮮美生動的語言,譜寫了一曲情深意長的鄉村麥天曲。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麥天
  • 創作年代:未知
  • 作品出處:未知
  • 文學體裁:散文
  • 作者:雷抒雁
作品原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一過清明,綠油油的麥苗就像睡醒吃飽喝足了的孩子,噌噌地往上竄。只幾番風搖雨洗,麥子便揚花了,又幾日暴曬,先前綠氈一般的田地,就顯出些杏黃色了。
從麥子泛出杏黃色,農家的節日就開始了。臨近端午節,路上走親戚的人便多了起來。“麥梢黃,女看娘。”穿得光潔鮮亮的女子,先前有步行的、騎驢的;如今有騎腳踏車、機車的;村子通了公路,也有一招手上了公共汽車的。出嫁的女兒,每每趕在忙前這段空閒走走娘家。母女們,別管多見面,少見面,一聚頭,就有說不完的話。到了飯時,女兒又隨娘入廚,像先前未嫁時,熟盆熟碗地做一頓好飯,孝敬父母。
女人去看娘,男人守在家裡忙麥收前的雜事。開鐮前最後一集是“忙農會”,各類夏收物資一應俱全擠滿市場。縣裡劇團也到集市湊熱鬧,急鑼緊鼓唱《喜開鐮》。樹陰下,男人們汗元棵三個一堆,五個一團,聚在一起聊天。無非是說,今年麥子長得厚,吃苦的日子到了,臉上卻掩不住心裡的喜悅。先前,從甘肅來的麥客,早早就往關中趕。一路上從西往東,跟著麥熟先後,次第割過來,叫趕麥場。如今,麥客少了,一路上都是鮮紅的收割機,突突突地吼個不停,所過之處,留下一地黃亮亮金燦燦的麥茬,散發著濕潤的麥秸香。收麥的時間由此大大縮短,種田人只需跟了機器,張開口袋,嘩嘩裝滿運回家就膠騙立是。
男人雖然不再耍鐮費胳膊,畢竟還是五黃六月,頭頂一團火球,身上汗不斷。早晨起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頭跌進夢鄉,搖不醒叫不應。麥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妻子心疼丈夫,這些天,得把飯食做可口。先是鍋盔、面,只兩頓,男人就說:吃不進去,有些湯水便好。女人另想法子,買些精肉,配上黃花木耳菠菜豆腐,做成酸酸辣辣的臊子;然後,使出看家的本領,把面和硬揉勻擀薄切細,如同俗語說洪欠淚的“薄如紙細如線,下到鍋里蓮花轉”。一碗香噴噴的臊子麵端給男人,看著他三口五口一碗,吸得滋滋溜溜響,女人心裡別提多舒坦!改日,又變了花樣,在瓷盆里泡成酸菜酸湯,再割一把鮮鮮嫩嫩的水芹菜,將那芹菜切碎,配了油、蔥花在鍋里一炒,倒進酸湯,燒滾放涼,細白的麵條澆上這酸菜湯,叫漿水面,熱天吃了,落汗下火。男人吃完一老碗又一老碗,嘴裡吱咂有聲,身上卻硬是不出汗,你說怪不!
新麥入囤,滿屋子都是麥香、饅頭香、鍋盔香。忙了一季的男人,長剌剌躺在炕上,望著麥囤,嘴裡哼著秦腔。想啥?啥都不想,忙活了一年,身子腦子都該歇歇了。偶一抬頭,望見窗外,黑雲朦朦,淅淅瀝瀝落下雨點來,睡意便水一般瀰漫上來。
妻子會在炕頭做些針線活,猛地推一把懶洋洋躺著的丈夫:“去,割二斤肉來,媽媽這兩天該來追節了。”
“追節”,什麼節?“看忙罷”。殼境恥乎回應忙前女看娘,這回該娘看女了。
麥天,一年一度,忙碌著,喜悅著,把農家的日子濡染得鮮鮮亮亮,有滋有味。

作品鑑賞

生活是創作的不盡源泉。試想,一個沒有對家鄉和親人的深愛,一個對家鄉的風土人情觀察得不夠細緻、體味得不夠深刻的作者,如何能夠寫出如此打動讀者的作品?
在這篇散文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生活素材熟練駕馭的能力。作品選取的都是平凡的小事:女兒麥收之前回娘家,農村集市上唱戲,收割機收麥以及收麥時節女人對男人無微不至的關懷,麥收過後的愜意……正是通過這些平凡小事,反映了鄉村廣闊的社會空間,反映了鄉村在向現代化方向發展的一段進程。文中寫道:和店戲兆女看娘的交通工具變了;麥客少了;收麥子用收割機了;收麥的時間縮短了……有人說,這樣一味地歌頌難免有些做作,如今農民的生活依然很苦,城鄉的差距依然很大,城鄉不和諧的因素依然存在。依我看,這些現象我們都不否認,可是我們不能因為這些,就認定農民的生活就是一團糟糕,農民就缺少城裡人所具有的親情、愛情乃至對生活的熱情。作者正是因為有了對農民的熱愛,有了對農民生活深刻的感悟台想晚,才有了這樣一篇情意雋永的美文。
《麥天》一文,最能打動人的除了我們很容易感受到的作者對生活的熱愛,還有鄉下人獨特的濃濃的情意。雖然麥收時節到了,可女兒總也不忘回去看看養育自己的白髮親娘,而麥收過後,老母親要“放下架子”來看女兒了,母女情深啊。純樸的民風,特有的民俗,感染著每一個讀者。而文中所描繪的女人對丈夫的百般體貼,更是體現了中華民族女性的傳統美德,她們沒有甜言蜜語,可她們有一顆美好的心靈,有一雙靈巧的手,她們疼愛自己辛苦勞作的丈夫,把自己滿腔的愛情化作丈夫口中美味的飯菜,化作對丈夫的無微不至的關懷。紙想
《麥天》為我們描繪了一幅質樸的關中風景圖,而這幅圖畫的描繪,正是由於作者技法的高超,使我們讀來深感其內蘊綿長。“一路上都是鮮紅的收割機,突突突地吼個不停,所過之處,留下一地黃亮亮金燦燦的麥茬,散發著濕潤的麥秸香”,作者描寫關中麥收情景,選取了麥天富有代表性的事物;從視覺、聽覺、嗅覺多角度進行描寫,那黃黃的麥浪,鮮紅的收割機過後,看到的是麥茬,嗅到的是麥秸香,明麗的色彩,典型的場景;開篇便運用鮮活生動的語言,讓我們感受到濃濃的鄉土氣息,這濃濃的麥香貫串全文始終;文中還多處運用比擬、比喻等修辭方法,使得文章韻味十足。
文章最後寫道,麥天的忙碌、喜悅“把農家的日子濡染得鮮鮮亮亮,有滋有味”。是啊,麥天裡,農民忙碌勞累,他們灑下的是汗水,收穫的是喜悅。
作者用他飽含深情的語言描繪了那火熱的勞動生活,豐收的喜悅,緊張熱烈後的平和、閒散,鄉土民風的樸實,親情的淳樸與和諧,這些無一不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一曲《麥天》,情深意長,令人回味無窮。

作者簡介

雷抒雁,著名詩人,作家。1942年8月18日出生於陝西涇陽縣。1967年9月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中國作協全國委員會委員,曾任解放軍文藝出版社編輯、詩刊社副主編、魯迅文學院常務副院長等職。出版詩集《沙海軍歌》、《漫長的邊境線》、《雲雀》、《雷抒雁抒情詩百首》等;詩歌《小草在歌唱》獲1979年至1980年全國中青年詩人優秀作品獎;《父母之河》獲全國第二屆優秀新詩獎;《歷史,不會忘記》獲人民日報徵文一等獎;2003年獲詩刊文學獎;2004年組詩《明明滅滅的燈》獲人民文學獎
《麥天》一文,最能打動人的除了我們很容易感受到的作者對生活的熱愛,還有鄉下人獨特的濃濃的情意。雖然麥收時節到了,可女兒總也不忘回去看看養育自己的白髮親娘,而麥收過後,老母親要“放下架子”來看女兒了,母女情深啊。純樸的民風,特有的民俗,感染著每一個讀者。而文中所描繪的女人對丈夫的百般體貼,更是體現了中華民族女性的傳統美德,她們沒有甜言蜜語,可她們有一顆美好的心靈,有一雙靈巧的手,她們疼愛自己辛苦勞作的丈夫,把自己滿腔的愛情化作丈夫口中美味的飯菜,化作對丈夫的無微不至的關懷。
《麥天》為我們描繪了一幅質樸的關中風景圖,而這幅圖畫的描繪,正是由於作者技法的高超,使我們讀來深感其內蘊綿長。“一路上都是鮮紅的收割機,突突突地吼個不停,所過之處,留下一地黃亮亮金燦燦的麥茬,散發著濕潤的麥秸香”,作者描寫關中麥收情景,選取了麥天富有代表性的事物;從視覺、聽覺、嗅覺多角度進行描寫,那黃黃的麥浪,鮮紅的收割機過後,看到的是麥茬,嗅到的是麥秸香,明麗的色彩,典型的場景;開篇便運用鮮活生動的語言,讓我們感受到濃濃的鄉土氣息,這濃濃的麥香貫串全文始終;文中還多處運用比擬、比喻等修辭方法,使得文章韻味十足。
文章最後寫道,麥天的忙碌、喜悅“把農家的日子濡染得鮮鮮亮亮,有滋有味”。是啊,麥天裡,農民忙碌勞累,他們灑下的是汗水,收穫的是喜悅。
作者用他飽含深情的語言描繪了那火熱的勞動生活,豐收的喜悅,緊張熱烈後的平和、閒散,鄉土民風的樸實,親情的淳樸與和諧,這些無一不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這一曲《麥天》,情深意長,令人回味無窮。

作者簡介

雷抒雁,著名詩人,作家。1942年8月18日出生於陝西涇陽縣。1967年9月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中國作協全國委員會委員,曾任解放軍文藝出版社編輯、詩刊社副主編、魯迅文學院常務副院長等職。出版詩集《沙海軍歌》、《漫長的邊境線》、《雲雀》、《雷抒雁抒情詩百首》等;詩歌《小草在歌唱》獲1979年至1980年全國中青年詩人優秀作品獎;《父母之河》獲全國第二屆優秀新詩獎;《歷史,不會忘記》獲人民日報徵文一等獎;2003年獲詩刊文學獎;2004年組詩《明明滅滅的燈》獲人民文學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