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山宮皂隸舞

麟山宮皂隸舞

麟山宮皂隸舞,福建省莆田市仙遊縣傳統舞蹈,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皂隸舞”俗稱“鄉人儺”,源於漢代的“儺舞”,也是古代官員出巡時用於鳴鑼開道、耀武揚威的儀式。麟山宮皂隸舞經過一代代民間藝人的傳承,不斷完善,形成了一套完整和獨特的舞蹈表演形式。麟山宮皂隸舞主要活動在楓亭鎮北部區域,是一年一度的元宵出遊和游燈中作為迎神接駕的儀仗和娛神娛人的民間舞蹈,表演時節奏幹練、動作威武,在菩薩出遊時營造莊嚴肅穆的氣氛。表演由“請牌”“開道”“收牌”三個部分組成,表演隊伍17人。

2009年5月31日,“麟山宮皂隸舞”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項目編號Ⅲ-1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麟山宮皂隸舞
  • 批准時間:2009年5月31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 申報地區:福建省莆田市仙遊縣
  • 保護單位:莆田市仙遊縣楓亭鎮麟山宮文物管理所
  • 項目編號:Ⅲ-14
歷史淵源,舞蹈特色,表演隊伍,表演形式,動作特色,相關製品,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麟山宮是一個宮廟群落,由仙遊縣楓亭鎮北部的秀郊、東鼎、東林、荷珠、滄溪、霞安等38個自然村所在的38座宮廟組成,共同祀奉宋代名將楊五郎(尊稱楊太師)等神祇。
麟山宮皂隸舞
麟山宮皂隸舞
麟山宮所在的區域以塔斗山為中心的風景區,有千年古剎會元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天中萬壽塔”、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蔡襄墓”,還有元代狀元林亨祠堂、肖妃墓、朝天寺、三峰陂、滄溪古橋等名勝古蹟。麟山宮內保留了清代著名國畫家林肇棋繪作的龍虎猴鹿鷹鶴和四大天王壁畫。歷史上境內科甲鼎盛,人文薈萃。宋代的上滸、下滸自然村中的進士達13人,兵部侍郎許敦仁、監察御史許稹均為宋代名臣;元代秀郊自然村林亨高中狀元。獨特的地理環境、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澱,促成了“皂隸舞”這一古老民間舞蹈藝術的發展和成熟。
“皂隸”一詞最早見諸於春秋戰國。左傳曰:“士臣皂、皂臣輿、輿臣隸”。後世通稱役於官署出司呵殿、立執刑杖侍立者為“皂隸”。
“皂隸舞”,俗稱“鄉人儺”,是由西漢時期的“儺舞”演變而來,屬於中國古代驅邪除妖的一種民間舞蹈,也是古代官員出巡時用於鳴鑼開道、耀武揚威的儀式。在莆仙戲傳統劇目演出中保留著這種舞蹈的簡單樣式。
麟山宮所在的楓亭,在元代即流行“皂隸舞”。據方誌記載,楓亭朱寨靈應堂始建於元代至治二年(1322),祀奉天妃,每逢上元,出遊境內,必以皂隸開道。由此可見,“皂隸舞”在莆田當地流行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
麟山宮的前身“保和堂”,建於清代道光十九年(1839)。自建堂之後,每年元宵節,境內都舉行規模盛大的出遊和游燈活動,“皂隸舞”作為鳴鑼開道的儀式,為出遊和游燈營造莊嚴肅穆的氣氛。經過七代傳承人的不斷完善,麟山宮皂隸舞形成了獨特和完整的民間舞蹈藝術。

舞蹈特色

表演隊伍

“麟山宮皂隸舞”的表演共17人,其中:旗牌官1人,穿長衫,戴高帽,舞令旗,傳口令,負責指揮;皂隸4人,穿緇衣,著草鞋,扎紅布巾,頭戴平頂將軍帽,每人插一幅一尺長的金色紙花,戴面具,分別裝扮成黑、紅、綠、藍面皂隸,各執一塊皂隸板;伴奏4人,2人敲大鼓,2人吹哨叭(長5尺的低音嗩吶);另有8人,頭戴竹製高冠,手持水火棍,穿古代士兵服,分列兩側,名為“八班”。

表演形式

“麟山宮皂隸舞”表演由“請牌”“開道”“收牌”三個部分組成。開場時,旗牌官立於表演區,四個“皂隸”和“八班”分列兩側,呈八字隊形,當旗牌官揮動令旗,高喊“開路”時,“請牌”開始,首先由黑面皂隸離開佇列,走到楊太師神轎前,把燭牌請出,在大鑼、哨叭的伴奏下,把燭牌放在地上,牌的正面亮出“進香”二字,然後跳回原位。接著,旗牌官雙手揮動令旗,高喊“威乎乎”,眾齊聲呼應,這時紅面皂隸重複黑面皂隸的動作,獨舞向前,把燭牌轉換方位,亮出“參謁”二字。至此,“請牌”完畢。
麟山宮皂隸舞
麟山宮皂隸舞
當旗牌官再次揮動令旗,高喊“威乎乎”時,進行“開道”。眾皂隸齊聲呼應,並舞起皂隸擺,按佇列左右舞動,開道向前,直至燭牌前,才轉身小跑返回原地。皂隸起舞之時,各人右手持竹,左腳踩地,低頭彎腰,吸氣丹田,隨即挺身舉首,大眼滾動,鼻孔冒氣,俱各相對作揖,繼而轉身相背,移步前進,表演動作整齊一致。舞態神奇,肅穆凜然,令觀看之人生畏迴避,紛紛讓開通道。後表演者手持竹牌托地,小跪轎前,平舉竹牌輕而抖彈三下,以示叩禮之意。
最後,旗牌官又高喊“威乎乎”,傳令“收牌”,這時綠面皂隸獨舞向前將燭牌收回原處,舞蹈至此結束。每當出遊和游燈經過各自然村的宮宇以及駐蹕入宮時,皂隸都反覆表演三個部分的舞蹈動作。

動作特色

“麟山宮皂隸舞”動作簡練,基本動作有“盤腿跳”“左右跳”“左右望”“左右擺”等,舞態神奇,動作整齊。橫向流動的線條比較多,具有節奏鮮明、動作剛烈、古樸而粗獷,富有造型美的特點。在“開道”時的群舞,動作威武整齊,加上“威乎乎”的吶喊和喇叭聲、大鑼的敲擊,營造了一種“莊嚴肅穆”的威赫氣勢。

相關製品

1、面具
以泥塑成四個面殼模型,用草紙浸水,裱制第一層,再用漿糊裱褙數層,待乾後脫出泥胎,分別繪成紅、黑、藍、綠的四個皂隸面具。然後用金色紙裝飾額前,中飾一金色藍邊的硬紙花,兩側各飾一硬紙製成的彩龍形圖案,頂前系五個紅絨球,上飾彩紙條。
2、道具
(1)燭牌:木製,牌正面寫“進香”,反面寫“參謁”字號,牌上方畫有虎頭。
(2)令旗:木製旗桿,布制旗面,繡金色“令”字。
(3)皂隸板:寬5厘米、長120厘米的4塊毛竹板,每塊漆成紅、黑兩色,紅色一方為板頭,黑色一方為板尾。
(4)水火棍:木製,棍身中部漆紅色、兩端漆白色。
(5)靈台:木製框架上紮上硬木抬槓,成轎狀。框架外綴有黃排穗的紅布圍飾,框架內兩側各垂吊一綢布製成的黃色蓮花幡,將神像置於其內,再將燭牌置於神像前(“進香”字朝前)。
3、服飾
(1)旗牌官:頭戴灰色禮帽,身穿藍色長衫,腳著黑色布鞋。
(2)皂隸:4人分別戴黑、紅、藍、綠色面具(紅、藍面具造型相同,綠、黑面具造型相同),穿黑色半長襟上衣,衣襟、袖口、衣擺飾6厘米寬的紅邊,穿紅色中式襟,系紅色軟腰帶(於腰右側挽結,兩端下垂),扎鑲白邊的天藍色綁腿,腳穿黑布編草鞋。
(3)八班:戴竹編高帽,不戴面具,服飾與皂隸相同。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歷史價值
麟山宮皂隸舞,俗稱“鄉人儺”,傳承了漢代“儺舞”的古典舞蹈藝術和莆仙戲的藝術樣式,承載著民間歷史文化信息和原始記憶,通過以歌舞娛神的形式,使古典舞蹈和民間民俗文化藝術得到較為完整的保存和延續。
學術價值
“麟山宮皂隸舞”保存了漢代“儺舞”和傳統莆仙戲的藝術,對於發掘和研究古典舞蹈、歷史文化和民俗文化具有重要的價值。
實用價值
麟山宮皂隸舞以寺廟文化藝術的方式存在和傳承,成為莆田仙遊當地對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研究“皂隸舞”的歷史淵源、舞蹈藝術和民間民俗文化,對於促進中外文化交流和舞蹈藝術研究具有重要的作用。

傳承狀況

麟山宮“皂隸舞”從清道光十九年起,第一代專業藝術人員和傳承人不詳,第二代傳承人從1901年起,至現代已歷經七代。專業藝術都是以師帶徒,予以傳承。

傳承人物

林炳興,男,漢族,莆田市仙遊縣人,1952年10月出生在仙遊縣楓亭鎮麟山村,2009年9月中旬被定為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麟山宮皂隸舞”第二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為“皂隸舞”第七代傳承人。林炳興1982年跟隨林清為學習麟山宮皂隸舞。1983年即與同門師兄弟參加在麟山宮舉辦的元宵游燈、游神等民俗活動,表演皂隸舞。
麟山宮皂隸舞
林炳興
曾友家,漢族,莆田市仙遊縣人,1954年6月出生在仙遊縣楓亭鎮麟山村。2009年9月中旬被定為福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麟山宮皂隸舞”第二批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為“皂隸舞”第七代傳承人。曾友家1982年跟隨林清為學習麟山宮皂隸舞。1983年即與同門師兄弟參加在麟山宮舉辦的元宵游燈、游神等民俗活動,表演皂隸舞。
麟山宮皂隸舞
曾友家

保護措施

為了讓麟山宮皂隸舞得到更好的傳承,麟山宮內特地成立了一間展覽室,展出皂隸舞表演時穿的衣服、使用的道具等。
1988年,麟山宮皂隸舞入編《中國民間舞蹈集成——福建卷》。

社會影響

主要演出
2016年2月15日(農曆正月初八)下午2時許,麟山宮楊公太師駐駕在梧塘自然村,在龍興宮廣場便上演了一場麟山宮皂隸舞。
2022年2月10日(農曆正月初十),麟山宮皂隸舞在福建湄洲島演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