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賽的故事》是由美國作家史蒂芬·金(Stephen King)所著,由張樺、鄒亞翻譯,上海譯文出版社於2008年出版發行的一冊恐怖小說。該書通過一個女人麗賽的視角,講述了了一個普通婚姻中所暗藏的鮮血淋漓、精妙絕倫的故事。
基本介紹
- 書名:麗賽的故事
- 作者:史蒂芬·金
- 譯者:張樺、鄒亞
- 類別:恐怖小說
-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
目錄,麗賽的故事,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編輯推薦,
目錄
第一章 麗賽和阿曼達(老樣子)(1)
第一章 麗賽和阿曼達(老樣子)(2)
第二章 麗賽與瘋子(黑暗愛他)(1)
第二章 麗賽與瘋子(黑暗愛他)(2)
第二章 麗賽與瘋子(黑暗愛他)(3)
第二章 麗賽與瘋子(黑暗愛他)(4)
第二章 麗賽與瘋子(黑暗愛他)(5)
第二章 麗賽與瘋子(黑暗愛他)(6)
第二章 麗賽與瘋子(黑暗愛他)(7)
第二章 麗賽與瘋子(黑暗愛他)(8)
第二章 麗賽與瘋子(黑暗愛他)(9)
第二章 麗賽與瘋子(黑暗愛他)(10)
第二章 麗賽與瘋子(黑暗愛他)(11)
第二章 麗賽與瘋子(黑暗愛他)(12)
第二章 麗賽與瘋子(黑暗愛他)(13)
第二章 麗賽與瘋子(黑暗愛他)(14)
第三章 麗賽和銀鍬(等待風兒轉向)(1)
第三章 麗賽和銀鍬(等待風兒轉向)(2)
第三章 麗賽和銀鍬(等待風兒轉向)(3)
第三章 麗賽和銀鍬(等待風兒轉向)(4)
第三章 麗賽和銀鍬(等待風兒轉向)(5)
第三章 麗賽和銀鍬(等待風兒轉向)(6)
第四章 麗賽和血怖嗚(一團惡蠱)(1)
第四章 麗賽和血怖嗚(一團惡蠱)(2)
第四章 麗賽和血怖嗚(一團惡蠱)(3)
第四章 麗賽和血怖嗚(一團惡蠱)(4)
第四章 麗賽和血怖嗚(一團惡蠱)(5)
第四章 麗賽和血怖嗚(一團惡蠱)(6)
第四章 麗賽和血怖嗚(一團惡蠱)(7)
第四章 麗賽和血怖嗚(一團惡蠱)(8)
第四章 麗賽和血怖嗚(一團惡蠱)(9)
第四章 麗賽和血怖嗚(一團惡蠱)(10)
第四章 麗賽和血怖嗚(一團惡蠱)(11)
第四章 麗賽和血怖嗚(一團惡蠱)(12)
第五章 麗賽和漫長的星期四(怖嗚的站)(1)
第五章 麗賽和漫長的星期四(怖嗚的站)(2)
第五章 麗賽和漫長的星期四(怖嗚的站)(3)
第五章 麗賽和漫長的星期四(怖嗚的站)(4)
第五章 麗賽和漫長的星期四(怖嗚的站)(5)
第五章 麗賽和漫長的星期四(怖嗚的站)(6)
第五章 麗賽和漫長的星期四(怖嗚的站)(7)
第五章 麗賽和漫長的星期四(怖嗚的站)(8)
麗賽的故事
作者:(美國)(Stephen King)史蒂芬·金
譯者:張樺 鄒亞
市場價:¥35.00
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
出版日:2008年
ISBN:9787532746965
版次:1版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
史蒂芬·金幾乎是有生以來第一次以一個女人做了故事的主角,這個女人的身份是已故著名作家的遺孀,而且身上有不少史蒂芬·金夫人的影子,這個女人就是麗賽。麗賽兩年前失去了丈夫,他們一起經歷了二十五年最深厚有時甚至非常恐怖的親密婚姻關係。麗賽知道丈夫過去經常去過的一個地方——那個地方既嚇得他要死又能治癒他的傷痛,既能把他活吞下去又能給他繼續生活下去的信念。輪到麗賽去親自去那個地方,去面對丈夫的群魔……
史蒂芬·金繼在《劫夢驚魂》中將“兄弟情誼”展現得淋漓盡致之後,新作《麗賽的故事》的主題則是“夫妻情深”,著力探索的是“創造力的源泉、瘋狂的誘惑和愛的秘密語言”,被評論界譽為“可能是金迄今為止最具個人色彩、最強有力的巨著”。
作者簡介
史蒂芬·金(Stephen King,1947年9月21日—)他是有史以來作品最多、讀者最眾、聲名最大的作家之一。
他編過劇本,寫過專欄,執過導筒,做過製片人,還客串過演員。
他的作品總銷量超過三億五千萬冊,超過一百五十部影視作品改編自他的作品,由此創下一項吉尼斯世界記錄。
他被《紐約時報》譽為“現代驚悚小說大師”,更是讀者心目中的“恐怖小說之王”。
他六次榮獲布萊姆·斯托克獎,六次榮獲國際恐怖文學協會獎,1996年獲歐·亨利獎。
他2003年因“繼承了美國文學注意情節和氣氛的偉大傳統,體現出人類靈魂深處種種美麗的和悲慘的道德真相”而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的終身成就獎。
他2007年榮獲愛倫·坡大師獎——終身成就獎。
他以恐怖小說著稱,活脫脫概括了此一類型小說的整個發展沿革,他的作品還包括了科幻小說、奇幻小說等其他小說類型。但他的作品又遠遠超出了類型小說的範疇,他並非一個廉價的恐怖批發商,他的作品深入內心、逼問人性、展現靈魂,它成就的是真正的心理驚悚——他是位不折不扣的文學大師。
媒體推薦
“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普通婚姻中所暗藏的鮮血淋漓、精妙絕倫的故事。在他的筆下,斯科特和麗賽漫長而又充滿激情的婚姻——也暗示所有長期的婚姻關係——變成了一個奇異怪誕又令人著迷的國度,具有了其自身的地理和語言,具有了其自身有關英雄和惡魔的黑暗而又激動人心的編年史,具有了其特有的悲劇、憂傷和榮光”。
——普利茲獎、雨果獎得主,美國當代最重要的嚴肅作家之一麥可·沙邦
編輯推薦
文學大師還是恐怖批發商?
史蒂芬·金出版新作為自己正名
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了史蒂芬·金新作《麗賽的故事》,有評論家認為,這部2006年出版的作品更加清晰地體現出金希望淡化賴以成名的“恐怖”元素,向純文學靠攏的努力。普利茲獎、雨果獎得主,美國當代最重要的嚴肅作家之一麥可·沙邦對此書的盛讚似乎也折射出這種傾向。
史蒂芬·金1947年出生於美國緬因州的波特蘭,他的作品總銷量超過了三億五千萬冊,超過一百五十部影視作品改編自他的作品,他是有史以來作品最多、讀者最眾、聲名最大的作家之一。
然而他本人並不熱衷於僅僅當個“恐怖之王”。如果說史蒂芬·金在2003年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的終身成就獎,是主流文學界對其創作價值的公開承認的話;那么2006年他創作的《麗賽的故事》,則是金淡出“恐怖批發商”的影子,獲“終身成就獎”乃名至實歸的又一力證。
“低俗”還是“崇高”一直是史蒂芬·金心中的寫作情結。1961年他寫了第一部“恐怖小說”,並在中學校園裡大賣。結果被請進校長室,校長數落他:“你明明有才華,卻為什麼老愛寫這些垃圾東西,白白糟蹋天分呢?”這句話困擾了他的整個寫作生涯,四十多年來,他每每面臨自己的“定位偏差”。1982年,已經身列頂尖暢銷作家之列的金,出版了風格迥異的《四季奇譚》(Different Seasons),展現了他除描寫“血流成河”之外對人性的深刻感知。他借其中一篇《屍體》的主人公戈登的口說道:“我的故事太像童話故事了,顯得荒誕不經。……我想知道我所做的這一切是否真有任何意義?”此後的十幾年間,金在各種場合發表“文學不分嚴肅通俗”的言論,並且重拾短篇小說的寫作,於1996年憑發表的《黑衣男子》〔The Man in the Black Suit〕摘下代表短篇小說最高榮譽的“歐·亨利獎”。
1999年,史蒂芬·金遭遇嚴重車禍,幾乎喪命。隔年,他出版了《寫作》(On Writing)一書,以嚴肅而真誠的口吻傳授寫作的秘訣,很有“廉頗老矣”的辛酸。直到2003年,他榮獲美國國家圖書獎的終身成就獎,終於給他的寫作成就蓋棺論定。
然而少年時校長的一席話,以及1999年的車禍,至今還在影響他的寫作。相信讀過這本《麗賽的故事》,能夠對這位文學大師的深刻和創造力有更深入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