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川路軍民總管府,元代傣族土司。至元十三年(1276),置麓川路,治所初在今緬甸北境姐蘭,後遷治今雲南瑞麗縣。隸金齒宣撫司,為金齒六路之一。至順元年(1330),置麓川路軍民總管府。至正十五年(1355),與平緬路軍民總管府合併,改置麓川平緬宣慰使司。其地包括今德宏州之隴川、瑞麗兩縣,潞江縣之遮放區,兼及瑞麗江以南一部分。
麓川路一般指本詞條
“麓川”是漢文對傣族聯盟國家“勐卯龍”的譯寫,“勐卯龍”直譯為漢語是“大卯國”,因元朝曾在“勐卯龍”王城所在地“勐卯”(卯地)設立過“麓川路”(省之下...
大理金齒等處宣撫司(後改大理金齒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今瑞麗屬仍屬麓川路...公元1400年以後,明朝逐步“析麓川地”(使麓川平緬宣慰司僅剩今梁河南部、芒市、...
大侯御夷州,雲南土司名。宣德四年(1429,一說三年,1428)置。轄境為今雲南雲縣及附近地區。元時曾為麓川路轄地。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一說永樂元年,1403),析...
思可法,元代雲南“麓川王國”首領。又作思可發。原名剎遠。傣族。其地原為勐卯部,元初建麓川路(今隴川、瑞麗、遮放地,治瑞麗)。後至元六年(1340),麓川路...
元時分屬麓川路、平緬路,1384年以麓川路改置,1441年廢,1444在原地改置為隴川宣撫司,以傣族首領恭項為宣撫使。後恭項濫殺無辜,以多歪孟替之。多氏世襲其職...
其中,南甸路(今梁河)、鎮西路(今盈江)、平緬路(今隴川)、麓川路(今瑞麗)、茫施路(今芒市)屬於今日之德宏。 [4] “勐卯弄”(麓川國)時期公元1312年,“...
勐卯安撫司,明代傣族土司名。古稱“勐卯果佔畢”,意即“產香軟米的地方”。元屬麓川路。明為麓川故地,明朝“三征麓川”後,設隴川、南甸、乾崖三宣撫司,屬...
此戰不僅徹底中止了元末明初雄霸於中南半島的麓川王國的迅速擴張,也使得新生的麓川王國從此一蹶不振,再也無力與明朝抗衡。名稱 定邊之戰 地點 雲南定邊府 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