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血(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鹿血,中藥材名。本品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的血液,宰鹿時取血,風乾成紫棕色片狀即成。功能主治為:補虛,和血。治虛損腰痛,心悸,失眠,肺痿吐血;崩中,帶下。①《千金食治》:生血,治癰腫。②《唐本草》:主狂犬傷。鼻衄,折傷,陰痿,補虛,止腰痛。③《日華子本草》:治肺痿吐血及崩中,帶下,和酒服之良。④《日用本草》:補陰,益營氣。⑤汪穎《食物本草》:諸氣痛欲危者,飲之。⑥《綱目》:大補虛損,益精血,解痘毒、藥毒。⑦《醫林纂要》:行血祛瘀,續絕除傷,與山羊血同而性較中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鹿血
  • 漢語名稱:Lu Xue
來源,性味歸經,功能主治,生產區域,藥材性狀,用法用量,藥理作用,相關配伍,相關論述,化學成份,特別說明,

來源

本品為鹿科動物梅花鹿或馬鹿的血液,宰鹿時取血,風乾成紫棕色片狀即成。

性味歸經

①《日用本草》:味甘。
②《醫林纂要》:鹹,熱。

功能主治

補虛,和血。治虛損腰痛,心悸,失眠,肺痿吐血;崩中,帶下。
①《千金食治》:生血,治癰腫。
②《唐本草》:主狂犬傷。鼻衄,折傷,陰痿,補虛,止腰痛。
③《日華子本草》:治肺痿吐血及崩中,帶下,和酒服之良。
④《日用本草》:補陰,益營氣。
⑤汪穎《食物本草》:諸氣痛欲危者,飲之。
⑥《綱目》:大補虛損,益精血,解痘毒、藥毒。
⑦《醫林纂要》:行血祛瘀,續絕除傷,與山羊血同而性較中和。

生產區域

1.分布於東北、華北、華東、華南。
2.分布於東北、西北及內蒙古等地。

藥材性狀

呈不規則的薄片狀,紫黟以,有角質樣光澤,質地堅實,酥脆,氣腥,味甘、鹹。

用法用量

內服:入丸、散,1~2錢。

藥理作用

1.對血壓的影響,給麻醉貓靜脈注射鹿茸血精製劑和鹿茸精製劑,均能使貓血壓降低34%-37%。
2.抗創傷用用,給家兔放血10%和從左側胸腰區削下皮肉0.72-0.75g,造成兔體衰弱和外傷。然後,對照組注射生理鹽水,給藥組皮下注射鹿茸血精0.5ml/kg,每日給藥1次,連續給藥18天,結果表明,給藥組體重增長明顯超過對照組,血漿蛋白含量和紅細胞數也較對照組高,但與對照組無明顯差異。

相關配伍

①調血脈,止腰痛:鹿血,滾酒調,熱服。(《本草新編》)
②治老人心悸、失眠:鹿心血,研細兌酒服。(《四川中藥志》)
③治鼻血時作:乾鹿血,炒枯,將酒淬熏二、三次,仍用酒淬半杯和服之。(《綱目》)

相關論述

1.《千金・食治》:生血。治癰腫。
2.《唐本草》:主狂大傷,鼻衄,折傷,陰痿,補虛,止腰痛。
3.《日華子本草》:治肺痿吐血及崩中,帶下,和酒服之良。
4.《日用本草》:補陰,益營氣。
5.汪穎《食物本草》:諸氣痛欲危者,飲之。
6.《綱目》:大補虛損,益精血,解痘毒、藥毒。
7.《醫林纂要》:行血法瘀,續絕除傷,與山羊血同而性較中和。

化學成份

鹿得動物馬鹿等的血,用頸靜脈穿刺法取3月齡以上的雄、雌鹿的血樣分析,結果是:血清中,γ-谷醯氨轉移酶(γ-glutamyltransferase)19.5u/L,天冬氨酸軒氨酶(glutamicoxalacetictransaminase)43.0u/L,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phosphokinase)197.9u/L,血漿中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0.91u/L,血尿氮(bloodureaN)8.56mol/L,血清葡萄糖(6.9mol/L),磷.75mol/L,碳2.13mol/L。

特別說明

本詞條僅用於中醫藥知識的科普,對於任何形式的野生動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須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