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天麻丸,中醫方劑名。出自《聖濟總錄》卷二十。具有溫腎陽,強筋骨,養風祛風之功效。主治腎臟氣虛,骨痹緩弱,腰脊酸痛,臍腹虛冷,顏色不澤,志意昏憒。
基本介紹
- 名稱:鹿茸天麻丸
- 出處:《聖濟總錄》卷二十
- 組成:鹿茸、天麻、附子、巴戟天、菖蒲、石斛、乾蠍、萆薢、桂、牛膝、天雄、獨活、丹參、當歸、杜仲、肉蓯蓉、磁石
- 功用:溫腎陽,強筋骨,養風祛風
- 主治:腎臟氣虛,骨痹緩弱,腰脊酸痛,臍腹虛冷,顏色不澤,志意昏憒
歌訣,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附方,
歌訣
鹿茸天麻斛蓯戟,菖桂附蠍獨雄膝;丹參萆薢杜歸磁,溫腎強筋祛骨痹。
組成
鹿茸(去毛,酥炙)二兩(60g),天麻一兩半(45g),附子(炮裂,去皮臍)、巴戟天(去心)、菖蒲各一兩(30g),石斛(去根,銼)一兩半(45g),乾蠍(去土,炒)、萆薢(銼)、桂(去粗皮)、牛膝(酒浸,切,焙)、天雄(炮裂,去皮臍)、獨活(去蘆頭)、丹參、當歸(切,焙)、杜仲(去粗皮,炙,銼)各一兩(30g),肉蓯蓉(酒浸,切,焙)一兩半(45g),磁石(煅,醋淬,細研,水飛過)一兩(30g)。
用法用量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送下。
功用
溫腎陽,強筋骨,養風祛風。
主治
腎臟氣虛,骨痹緩弱,腰脊酸痛,臍腹虛冷,顏色不澤,志意昏憒。
方義
本方用鹿茸、天麻補腎祛風為主藥,配蓯蓉、巴戟、天雄、桂、附補腎溫陽,全蠍、獨活、當歸、丹參養血祛風,石斛、杜仲、牛膝、萆薢強壯筋骨,磁石、菖蒲聰耳強志。適用於腎陽虛,血氣氣衰,風眩頭暈,筋骨酸痛,昏憒耳聾等。
附方
名稱:天麻丸
組成:天麻、附子、巴戟、鹿茸、菖蒲、石斛、蚶娜、萆薢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送下
主治:腎臟氣虛,風邪所中,腰腳緩弱無力,視聽不聰,腰脊痠痛,臍腹虛冷,顏色不澤,志意昏沉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七
名稱:補腎巴戟丸
組成:巴戟、石斛、鹿茸、當歸、白石英、石韋、石長生、桂心、天雄、遠志、菟絲子、白茯苓、鐘乳粉、肉蓯蓉、五味子、牛膝、蛇床子、牡蠣兩、柏子仁、附子、補骨脂、薯蕷、沉香、蓽澄茄、熟乾地黃、黃芪、川椒
用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以溫酒送下,晚食前再服
主治:腎臟氣虛,胸中短氣,胸脅腰腳疼痛,志意不樂,視聽不明,肌肉消瘦,體重無力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七
名稱:乳香丸
組成:乳香、地龍、當歸、桂、烏頭、乾蠍、附子
用法:上為末,用安息香一兩(銼),酒浸一宿,細研,淘濾去滓,慢火煎成膏,同藥末研令勻,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至十丸,空心溫酒送下
主治:傷寒後,腎臟氣虛腰疼
出處:《聖濟總錄》卷三十三
名稱:胡蘆巴丸
組成:胡蘆巴、茴香子、木香、桂心、當歸、附子、阿魏、硫黃、青橘皮、沉香、白豆蔻、桃仁
用法:上為細末,入研了藥令勻,好酒一升半,先熬桃仁膏令稠,拌和諸藥末,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以溫酒送下,不拘時候
主治:腎臟氣虛,下焦積冷,氣攻腹脅脹滿,臍下疼痛,面色青黑,足脛多冷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七
名稱:桃仁丸
組成:桃仁、附子、硫黃、茴香子、木香、高良姜
用法:上為末,用煎醋浸蒸餅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以熱酒送下,不拘時候
主治:腎臟氣虛,觸冒風寒,冷氣卒攻,臍腹疼痛
出處:《太平聖惠方》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