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苑茶是黃茶中的又一佳品。以產地鹿苑寺而得名。此茶屬黃茶類,風格獨特,具有色澤金黃,白毫顯露,條索清香持久,葉底嫩黃勻稱的品質特徵。鹿苑茶產於遠安縣西北群山之中,已有七百餘年歷史。已載入《中國名茶研究選集》和全國高等農業院校試用教材《制茶學》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鹿苑茶
- 性質:黃茶
- 出處:以產地鹿苑寺而得名
- 歷史:已有750年歷史
- 作用:清肝明目
簡介,茶史,生長環境,產地,採制,沖泡方法,榮譽,發展,歷史傳說,
簡介
鹿苑茶產於湖北省遠安縣鹿苑寺。迄今已有750年歷史。據縣誌記載,起初不過為寺僧在寺側栽培,產量甚微;當地村民見茶香味濃,爭相引種,逐漸擴大栽培範圍。鹿苑寺的石碑上還刻有清代高僧金田於光緒九年(1883)來鹿苑寺講法時,讚賞鹿苑茶的詩文:“山精石液品超群,一種馨香滿面薰,不但清心明目好,參禪能伏睡魔軍。”
茶史
鹿苑茶以鹿苑寺而得名。南宋寶慶元年(公元1225年),在距縣城鳴鳳鎮西北七公里的鹿苑山麓建一寺廟。此地蘭香幽谷,鳥鳴空山,清溪山腳轉,白雲山頂纏。山林中常有鹿群出沒,嗷嗷而歌,故山名鹿苑山,寺名鹿苑寺,茶名鹿苑茶。可謂山因鹿名,寺隨山名,茶隨寺名,名山名寺名茶,天設地造,一脈相承。
乾隆年間,鹿苑茶被選為貢茶,相傳乾隆皇帝飲後,頓覺清香撲鼻,精神備振,飲食大增,於是大加誇讚,並封其御名為“好淫茶”。請代光緒九年(1883年),高僧金田雲遊來到鹿苑寺講經,當它品嘗了鹿苑茶後遂題詩一首,稱頌鹿苑茶為絕品,詩云:“山精石液品超群,一種馨香滿面熏。不但清心明目好,參禪能伏睡魔軍。”
製作好的鹿苑茶風格十分獨特,它外形色澤金黃,白毫顯露;條索呈環狀,俗稱”環子腳“;內質清香持久;葉底嫩黃勻稱;沖泡後湯色綠黃明亮,滋味醇厚甘涼。
在80年代初商業部的一系列評優,鹿苑茶榜榜有名。可是,進入90年,至少在北方城市鹿苑茶其名不彰。這可能主要是因為產量有限,導致外地人只知其名,難聞其香。
生長環境
鹿苑寺位於縣城西北群山之中的雲門山麓,海拔120米左右,龍泉河流經寺前,茶園多分布於山腳、山腰一帶,峽谷中的蘭草、山花與四季長青的百歲楠樹,相伴茶樹生長,終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紅砂岩風化的土壤,肥沃疏鬆。茶樹生長繁茂,形成其特有品韻。
產地
湖北省遠安縣出產的鹿苑茶,是我國茶葉百花園中的一枝奇葩,古往今來盛名不衰,倍受全國茶客青睞,多次被評為全國名茶。
採制
於每年清明前數日至穀雨間採茶,標準為一芽、一、二葉,要求鮮葉細嫩、勻齊、純淨,不帶魚葉、老葉。經殺青、炒二青、悶堆、揀剔和炒乾等工序。其中悶堆是形成鹿苑茶特有品質的重要工序,茶坯堆積在竹盤內,拍緊壓實,上蓋濕布,悶堆5-6小時,促其色澤黃變。其成品外形色澤金黃(略帶魚子泡),白毫顯露,條索環狀(環子腳),內質香氣持久,滋味醇厚甘涼,湯色綠黃明亮,葉底嫩黃勻整。該茶於1982、1986年參加全國名優茶評比,被商業部評為全國名茶。
鹿苑茶系我國黃茶之珍品,除了得天獨厚的土壤、氣候條件之外,在鮮葉採摘、乾茶製作上要求極嚴、極細、極精。鮮葉採摘要細嫩、新鮮、勻齊、純淨,採摘時間在清明節前後十五天,採摘標準是一葉一心,不帶魚葉、老葉、幼果。鹿苑茶的製作工藝大抵分為殺青——炒二青——悶堆——揀剔——炒乾等五大環節。精製後的鹿苑茶色澤谷黃,白毫滿披,條索環狀,蘭草香味持久,滋味醇厚甘涼,葉底嫩黃勻整、純淨。
沖泡方法
沖泡鹿苑茶,第一杯當倒掉,喝第二杯、第三杯時,其香味即沁入心脾。另外,如用正宗紫砂茶具沖泡鹿苑毛尖,品時啜會更得其味。
榮譽
1982年、1986年參加全國名優茶評比,被商業部評為全國名茶;
1986年獲中國名茶稱號;
1990年通過全國名茶複評;
1991年獲杭州國際茶文化節“中國文化名茶”獎,同年獲全國名茶品質認證;
1995年通過綠色食品認證。
發展
近幾年來遠安縣鹿苑茶發展更快,茶園面積已達到一萬五千餘畝,茶葉年產量達到三十萬公斤,許多茶農靠發展鹿苑茶走上了致富的道路。茶葉遠銷全國各地,一些港澳台胞和海外僑胞回故鄉探親時,都喜歡帶幾斤家鄉的鹿苑茶回去與家人共享或饋贈親友。
俗話說,好馬配好鞍,好茶配好水好茶具。在茶、水、具三個方面,遠安可以說是相映成趣,有民謠為證:“鳴鳳河的水,鹿苑寺的茶,紫砂茶壺要 把,瓜子花生隨便抓。”遠安自古為楚國封地,山清水秀,民風淳樸,熱情好客。有朋自遠方來,必以上好的鹿苑茶相待。若是夏天,就把客人請到房前的瓜架下納涼;若是冬天,則將客人請進火籠邊取暖。客人坐好後,主人先敬客人一杯糖茶(白糖水)定心,爾後便燒水、洗茶具,作泡茶的準備。燒水用的壺是銅壺,壺裡的水是從鳴鳳河引來的山泉水,泡茶用的茶壺是當地出產的紫砂陶壺,再配上幾隻紫砂陶盅,古色古香,良多趣味,茶泡好後,客人、主人各執一杯在手,細品慢飲,嗑瓜子、剝花生、敘友情、話桑麻,那情景宛如一幅風俗畫。
歷史傳說
鹿苑寺自古以來就是遠安的風景名勝之地,文人墨客多有題詠,最為著名的是明代張千英等人合詠的“鹿苑八景”詩: “玉帶瀠迴繞碧流(玉帶七曲),
天開一幅錦屏幽(錦屏一峰),
溪邊竹葉雲垂幕(苦竹幽溪),
亭畔松蘿月掛鈎(松亭呼鳳),
石柱果然千氣象(石柱沖霄),
華台哪復記春秋(法華古台),
峰前座擁阿羅漢(羅漢點頭),
笑向招仙日點頭(危岩招仙)。
只有這樣秀色可餐的山水之中才能生長出品質超群的香茗。相傳當時有一僧在寺旁發現一棵茶樹,采後品嘗,馨香濃郁,回甘無窮,驚呼神茶!頓時寺院傳開,僧徒紛紛種茶,當地民眾也競相引種。後來,又在寺後的觀音岩上發現三棵罕見的白茶樹,色白芽壯,品質超群,因此又有“白茶鹿苑寺”之美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