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簡介
鹽鎮鄉位於宜陽縣西北部,為宜陽、新安、澠池、義馬三縣一市結合部,鄉政府駐地距宜陽縣城33公里。全鄉總面積171平方公里,耕地9283公頃,轄36個行政村、225個自然村、417個村民組,總人口7.5萬人。鹽鎮鄉區位優越,交通便利,鄭西鐵路高速專線貫穿全境,S318省道橫貫東西,縣鄉公路、村村通道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
鹽鎮鄉是一個農業大鄉,菸葉是支柱產業,菸葉收入是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土地土質肥沃,多為紅粘土,主要農作物有菸葉、小麥、穀子、豆類、紅薯等。該鄉黨委、政府歷來非常重視農業發展,不斷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為農業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鹽鎮鄉自古即為豫西商貿重地,是豫西地區最大的小雜糧集散地,購銷品種有玉米、花生、黃豆、黑豆、綠豆、芝麻等十餘種,高峰期日收購量在200噸以上。
2014年全鄉移栽菸葉17230畝,累計收購量200.8萬斤,累計投放資金2017萬元,完成收購比例63.46%,居洛陽市植煙鄉鎮之首。在全鄉乾群的共同努力下,先後獲得2014年度支持後進村整頓工作先進單位、2014年度扶貧工作先進單位、2014年度畜牧業發展先進單位、2014年度菸葉生產先進單位、2014年度社保基金繳納先進單位、2014年度防範和處理邪教工作先進集體等一批榮譽稱號,開創了鹽鎮科學發展的新局面。
2015年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目標是:經濟保持快速健康協調發展,國內生產總值達到92760萬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達到10688萬元,其中稅收所占比重達到94%;服務業增加值達到33977萬元;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下;同時,努力完成縣委、縣政府下達的招商引資任務。
機構設定
1、黨政辦:主要負責黨建、宣傳、統戰、精神文明建設和幹部人事管理工作;搞好綜合協調、政務監督、行政後勤、文秘、統計、檔案等工作,承擔鄉人大閉會期間的日常工作。
2、經濟發展辦公室:負責農、林、水、牧、副、漁各業的規劃、生產經營、指導和管理等工作;負責鄉鎮企業的規劃、管理、指導和服務,指導並監督集體經濟的財務管理,負責市場貿易等工作。
3、社會事務辦公室:負責民政、文教、衛生、科技、體育、廣播電視、民族、宗教、老齡、殘疾等工作。
4、村鎮建設發展中心:負責建設、房管、環保、鄉鎮企業服務等;負責規範市場秩序,取締馬路市場、店外經營和機動車占道,增加小城鎮入戶率和開業率,搞好衛生,保證鄉區內全天整潔。
5、文化服務中心:負責綜合文化服務職能。
6、農業服務中心:負責農業綜合服務職能。
7、計畫生育服務中心:負責搞好全鄉人口統計、上報,協助縣計生委徵收社會撫養費,宣傳上級有關政策;負責全鄉育齡婦女康檢,搞好優質服務。
行政轄區
轄大寨、羅村、上莊、鹽鎮、安溝、劉嶺、河上溝、塔泥、周溝、李營、周過、會卦、張村、北冊、趙峪、謝村、柏社、祁莊、古寺、錄化、王坑、席溝、石陵、沙溝、范元、竹元、中峪、克村、賈院、張溝、南窪、李寨、北召、鹽高、西溝、耿溝36個行政村。
轄區代碼
410327203:~200大寨村 ~201羅村 ~202上莊村 ~203鹽鎮村 ~204安溝村 ~205劉嶺村 ~206河上溝村 ~207塔泥村 ~208周溝村 ~209李營村 ~210周過村 ~211會卦村 ~212張村 ~213北冊村 ~214趙峪村 ~215謝村 ~216柏社村 ~217祁莊村 ~218古寺村 ~219錄化村 ~220王坑村 ~221席溝村 ~222石陵村 ~223沙溝村 ~224范元村 ~225竹元村 ~226中峪村 ~227克村 ~228賈院村 ~229張溝村 ~230南窪村 ~231李寨村 ~232北召村 ~233鹽高村 ~234西溝村 ~235耿溝村
歷史沿革
據舊縣誌記載,明代國家在這裡設有食鹽轉運站,每年從山西解池撥一定數量的鹽,官運於此,再分銷各地,故名鹽鎮。另有神話傳說,古代來一鹽豬(象徵出鹽的動物),欲在此地安身,但嫌地方狹小,終日吼叫“臥不下!”一牧童聽煩了,隨口回答:“臥不下,你走吧!”鹽豬抹頭只好到山西解縣落身。故又稱鹽抹(坡頭),因這裡是個較大的集鎮,也叫鹽鎮。
明代鹽鎮一帶分屬於北冊保的北三里,明崇禎九年到民國15年(1926)是北二里。民國16年(1927)屬第二區(區政府駐石陵)。民國32年(1943)分屬石陵鄉和柳營鄉(祁莊一帶),宜陽淪陷期間,為日偽宜陽縣第三區,解放初屬柳泉區。1950年改為鎮,仍屬柳泉區(第三區)。1956年改為鹽鎮中心鄉,轄張村、北冊、李營、周溝、祁莊等5個一般鄉。1958年成立鹽鎮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鹽鎮鄉至今。1990年轄22行政村,271村民組,97自然村,8268戶,38858人,其中回族23人,維吾爾族58人,侗族、白族各1人,余為漢族。平均每平方公里455人,人均耕地2.22畝。
全鄉橫跨三條溝,均系西北東南走向,除鹽鎮盆地為淤積土質肥厚外,多為紅黏土質。宜林地5000畝,荒山3000畝左右。全鄉有4座水庫,渠道總長21166米。
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玉米、穀子、紅薯、棉花等,尤以小麥、紅薯馳名。所產紅薯粉條,除自用外,遠銷陝西、青海、新疆、黑龍江等地。
鄉有機械廠、麵粉廠、林場等,年產值10萬多元。公路通於縣城、石陵、鐵門、新安、柳泉等地,並有班車、貨車直抵洛陽市,改變了歷史上交通不變,貨運閉塞的現象。
文教衛生:解放前僅有國小15所,教師50人,1990年有高中1所,教職工20人,學生139人,國中17所,國小78所,中國小教師419人,中國小學生7393人,鄉有影劇院1個,醫院1個,醫務人員16人,診所51個,醫生89人。
1956年設鹽鎮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1997年,面積94.5平方千米,人口4.1萬,轄大寨、劉嶺、周過、席溝、上莊、綠化、塔泥、會卦、趙峪、周溝、北李營、柏社、古寺、安溝、王坑、羅村、祁莊、張村、北冊、河上溝、謝村、鹽鎮22個行政村。2005年,撤銷石陵鄉,其行政區域劃歸鹽鎮鄉管轄,鹽鎮鄉政府駐地不變。
區域特點
鹽鎮是個淺山丘陵區,地形比較複雜,由低山、丘陵、盆地、河谷、川地組成多姿多態的地形地貌。
鹽鎮區位優越,交通便利,S318國道橫貫東西,石鹽路、鹽高路、鹽鐵路、魚祁路、柳鹽路、尋石路等縣鄉公路四通八達,是鹽鎮與外界聯繫的主要通道。2000年以來,藉助國家實施的“村村通”工程的機遇,全鄉36個行政村全部通上了水泥路。
產業結構
鹽鎮為豫西地區最大的小雜糧集散地,小雜糧享譽周邊縣市,購銷品種有玉米、花生、黃豆、黑豆、綠豆、芝麻等十餘種,高峰期日收購量200噸以上。
鹽鎮鄉屬傳統的農業鄉,工業基礎薄弱,種植業、個體工商業、運輸業、外出務工是民眾的主要收入來源。由於地理位置特殊,鹽鎮自古即為商貿重鎮。菸葉作為支柱產業對全鄉經濟成長的貢獻日益加大。
基礎建設
自新農村建設工作開展以來,鹽鎮鄉以村容村貌、路容路貌整治為重點,深入開展“村村整治百村達標暨示範工程”,先後完成了二個市級示範村、六個縣級示範村建設任務,建設社區服務中心二個,文化大院六個,建成通組入戶道路13.5公路,建設沼氣池4500餘座。通過新農村建設工作的開展,使該鄉村容面貌得到極大改善。全鄉有二所衛生院,病床52張,醫務人員52名,36個行政村的村級衛生所已建成。
中學3所,國小20所,
教師280人,學生7701人,教學樓28座,總建築面積26040平方米。鄉衛生院位於鹽鎮東村,占地面積6800平方米,建築面積70000平方米,醫生13名,護士6名,病房12間,
病床24張,衛生院有X光、B超、胃鏡、生化儀、
制氧機、洗胃機、心電監護儀等先進設備,年創收65餘萬元,下設合作醫療所25個。人畜吃水工程176個,受益人口4萬餘人,張村、柏社高產開發園3000畝,塔泥煙水配套工程500畝。2003--2004兩年,全鄉建成通村公路11條,共29.4公里。
資源優勢
鹽鎮盆地土質肥沃,
土質多為紅粘土,主要農作物有小麥、穀子、豆類、
紅薯、菸葉等。鹽鎮自古即為豫西商貿重地,小雜
糧、菸葉享譽周邊縣市。 鹽鎮區位優越,交通便利,距隴海線9.8公里,S318省道橫貫東西,正在建設中的鄭西鐵路高速專線貫穿全境,縣鄉公路、村村通道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
鹽鎮為豫西地區最大的小雜糧集散地,購銷品種有
玉米、花生、黃豆、黑豆、
綠豆、芝麻等十餘種,高峰期日收購量在200噸以上。
經濟狀況
鹽鎮是一個農業大鄉,
菸葉是支柱產業,有“洛陽植煙第一鄉”之稱,植煙面積常年穩定在2萬畝以上。全鄉菸葉生產整體水平明顯提高,2003年,被市政府、市
菸草公司定為“洛陽市菸葉生產示範鄉”。全鄉新建氣流下降式炕房500餘座,發展托盤育苗大棚83個,菸葉生產產業化步伐明顯加快。
糧食收購市場逐年繁榮,鹽鎮已逐漸成為豫西最大的糧食集散地之一,收購品種主要有玉米、花生、大豆、綠豆、芝麻等十餘種,年收購量在10萬噸以上。
畜牧業穩步發展,全鄉已發展養殖專業村5個、中型養殖場5個、科技示範戶25戶,大牲畜存欄9000餘頭,畜牧業年產值達300萬元。
非公有制經濟實現突破性發展,全鄉有工業企業102個,其中小型
麵粉廠15個,機磚廠3個,粉條廠28個,工商戶600餘戶,年創稅50餘萬元。
2004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完成14977萬元,占年度目標任務的122%;財政收入完成348萬元,占年度目標任務的82%;植煙面積21000畝,菸葉稅收達到273萬元,收購烤菸200餘萬斤,菸葉創稅17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100元;
民營企業入庫稅金達到97萬元,占目標任務的136%;完成河上溝、安溝8.8公里四級通村砼路建設任務;投資100萬元,改建500餘座新式炕房;建成5000畝無公害大豆生產基地1個,並初見效益;新建專業市場一個,新增小城鎮人口1100人。獲得“04年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先進單位”、“04年勞務輸出先進單位”、“黨費收繳先進單位”、“黨建先進單位”等榮譽
稱號。
2005年,鹽鎮鄉將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工作總體部署,結合鹽鎮實際,以穩定為前提,重點抓好菸葉生產、勞務輸出、小城鎮經營與管理、招商引資等四項工作,努力實現農民增收、財政增收,推進國民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和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
模範村莊
鹽鎮鄉南窪村 鹽鎮鄉
南窪村位於丘陵地帶,轄5個村民小組,128戶,人口600餘人。
耕地面積1434畝,無礦產和其他資源,該村的特色支柱產業以種植菸葉為主,2007年人均純收入2980元。
鹽鎮鄉中峪村
鹽鎮鄉
中峪村有8個村民小組,291戶,人口1150人,是個農業村,村民以種植小麥、玉米、菸葉為主。
取得成績
2006年,鹽鎮鄉各項工作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1、完成國內生產總值35371萬元,財政收入379.1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600元。
2、種植菸葉27340畝,入庫烤菸206.9萬斤,實現煙稅202.1萬元。
3、新上工業項目5個,引進資金600萬元。
4、協調鄭西鐵路鹽鎮段建設取得較大進展;完成宜新路改擴建工程總量的70%;完成尋石路鹽鎮段三級油路改建工程,於2006年10月20日通車。
5、以村容村貌和路容路貌整治為重點,深入開展“村村整治百村達標暨示範工程”,完成示範村和整治村建設任務。建成
沼氣池569座,是縣分任務490座的116.1%,獲得“沼氣建設先進鄉”榮譽稱號。
6、完成西溝移民搬遷點建設,開發式移民搬遷28戶、140餘人。
7、加大新型農村
合作醫療政策宣傳及落實力度,民眾參合率達90%以上。
8、基礎設施建設:籌資340萬元,完成12個村、21.86公里“村村通”工程;投資18.9萬元,完成鹽鎮鄉主街道附屬設施及綠化工程;籌資10萬元,完成鹽鎮司法所建設工程;投資40萬元,完成鄉機關
辦公樓改造工程;投資20萬元,完成鹽鎮敬老院建設工程;投資80萬元,完成12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任務;籌資40餘萬元,新建人畜吃水及道橋改建工程8處;完成鄉機關和鹽鎮、石陵、塔泥、上莊、劉嶺、周溝、大寨、趙峪8個村遠程教育接收站點建設;籌資45萬元,完成鹽鎮中心衛生院和石陵衛生院改造工程。
9、堅持穩定壓倒一切,切實解決民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紮實開展“平安建設”工作,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能力明顯增強,治安防控體進一步完善,基層基礎工作全面加強,全鄉社會大局穩定。 10、小城鎮經營管理工作進一步加強,門面房入戶率和開業率均達100%,新增小城鎮人口240人,增加就業崗位300個。
11、
計畫生育:完成鄉所達標和36個村室達標任務;配齊了36個村的村級管理員和417名組宣傳員;育齡婦女在冊率達到21%;出生統計準確率達到100%;避孕節育落實率達到100%;發放獨生子女獎勵費18.5萬元,領證率和落實率均達100%;計畫生育事業費投入人均9.8元;全年完成上環512例,結紮387例,引產64例,流產102例。
根據本鄉資源優勢、區域優勢、產業優勢,鹽鎮鄉黨委、政府本著“菸葉富民、商貿興鎮、工業強鄉”的指導思想,抓機遇、促發展,突出“菸葉生產、基層建設、小城鎮經營管理、畜牧業、基礎設施建設、勞務輸出”六項工作,推動全鄉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