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鹽銀
- 拼音:yán yín
- 注音:ㄧㄢˊ ㄧㄣˊ
- 釋義:徵收鹽課所得的銀子
《明史·食貨志四》:“ 萬曆 時與 洪武 同。鹽行境內,歲入太倉鹽課銀三萬五千餘兩。”亦省稱“ 鹽銀 ”。《明史·食貨志四》:“歲入太倉餘鹽銀十二萬...
銀鹽是所有陽離子為銀離子的鹽類的總稱。例如鹵化銀、硝酸銀、硫酸銀等等。...... 氯化銀不溶於水,分子量越高的銀鹽,溶解度越低;它對波長很短的紫色區域及紫外...
本表講述的是有關酸鹼鹽的溶解性口訣,方便大家背誦。...... ① 鉀鈉銨硝酸鹽可溶於水② 鹽酸鹽除銀外全溶③ 硫酸鹽除鋇不溶,鈣銀微溶,其餘全溶...
嘉靖三十二年(1553)依御史黃國用所議,讓鹽場灶戶於正鹽額外煎剩餘鹽,將運司割沒鹽銀扣留八萬二千餘兩給灶戶充工本,增收鹽三十五萬引。時稱“工本鹽”。...
第19章 鹽銀保糧 第20章 二月崇州 第21章 子嗣 第22章 立城擴軍 第23章 三月潼原 第24章 淮東制置使 第25章 雲梯關 第26章 搶灘 第27章 結營 ...
鹽是指一類金屬離子或銨根離子(NH4+)與酸根離子或非金屬離子結合的化合物。如氯化鈉,硝酸鈣,硫酸亞鐵和乙酸銨硫酸鈣,氯化銅,醋酸鈉等,一般來說鹽是複分解反應的...
稅課名。清代鹽課之一種。清制,甘肅省蘭州府屬五州縣,不行引鹽,由民購買土鹽,隨地丁錢糧徵收土鹽稅,稱之“鹽稅銀”。每年額徵銀五百七十四兩零,隨地丁...
稅課名。清代鹽課的雜課之一。清制,於長蘆每年額徵雜課項下,列有筆帖式鹽花銀名目,應徵銀四千六百零七兩零,照例按年咨銷。1 ...
鹽法,國家對食鹽徵稅和專賣榷禁的各種制度。公元前7世紀前期,管仲相齊桓公,“興鹽鐵之利”,由國家統一管理食鹽的生產和銷售,開中國鹽法之始。...
稅課名。清代鹽課之一種。清制,福建省台灣府屬,不行鹽引,由鹽商認納課銀。照例每年額徵鹽埕銀三千一百二十五兩零,贏餘銀六千八百七十四兩零。參見“鹽埕...
運鹽帑本銀,又稱“養灶收鹽帑本銀”。清代撥給地方各鹽場收購余鹽的庫銀。...... 運鹽帑本銀,又稱“養灶收鹽帑本銀”。清代撥給地方各鹽場收購余鹽的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