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運使司是中國古代的一個鹽務管理機構。其名稱始於元太宗六年(1234)。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鹽運使司
- 釋義:鹽務管理機構
鹽運使司是中國古代的一個鹽務管理機構。其名稱始於元太宗六年(1234)。
鹽運使司是中國古代的一個鹽務管理機構。其名稱始於元太宗六年(1234)。鹽運使司,鹽務管理機構。其名稱始於元太宗六年(1234)。太宗十二年(240)改立提舉榷鹽所。中統四年(1263)又改為都轉運鹽使司。明洪武二年(1...
鹽運使司知事 鹽運使司知事是清代鹽運使司屬官。掌稽校文書等事。官名。清代鹽運使司屬官。掌稽校文書等事。兩淮、廣東鹽運使司各置一人,秩從八品,例由縣主簿升任。另據《皇朝通典》記載,長蘆、河東、兩浙三鹽運使司初亦各設知事一人,後裁撤。
山東都轉鹽運使鹽官名。衙署駐濟南。元中統四年(1263)設定,以中書左右部兼任。至元二年(1336)復設轉運司。六年改轉運司為都轉鹽運使司。至正十九年(1359)廢除。二十二年復立都轉鹽運使司。明代迄清末均未有改變。掌管山東全省及河南商丘等九州縣、江蘇銅山等五縣、安徽宿州的督催、引票行銷和課程完欠等鹽政...
兩浙鹽運使 兩浙鹽運使,駐浙江杭州浙鹽運使署。政績卓著者如:孫詔成等。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其全稱為“都轉鹽運使司鹽運使”,簡稱“運司”。歷任官員 孫詔成,涼州衛人。
大運河·兩淮都轉鹽運使司衙署門廳位於揚州市廣陵區國慶北路251號。文物信息 兩淮鹽運使司衙署門廳位於揚州市廣陵區國慶北路251號。此地原為明清時兩淮都轉運使司衙署,長官為鹽運使。衙署門前舊為運司街(今國慶路),八字門前有東西轅門,南北原建有牌樓,對面有照壁,另有東圈門、南圈門、北圈門,如三星拱衛...
歸兩江總督兼管。鹹豐十年(1860)撤長蘆鹽政,歸直隸總督兼管。各省鹽官,自鹽運司以下,皆受命於督撫。長蘆、兩淮、兩浙、廣東設鹽運使司。河東初設鹽運使司,嘉慶時改以河東道兼辦鹽法事務。福建初為鹽驛道,後改為鹽法道。四川初為鹽茶道,宣統時改為鹽運使司。奉天於宣統三年(1911)添設鹽運使司。
鹽道(即鹽法道與鹽巡道),清朝負責食鹽管制和檢驗的官員。順治二年(1647年),清廷在揚州設立兩淮巡鹽察院署和兩淮都轉鹽運使司。兩淮都轉鹽運使司的長官稱兩淮都轉鹽運使,或運司使,從三品。清朝前期,兩淮鹽區還設定巡鹽御史,是兩淮鹽區的鹽務監察專官,正七品,任期一年。基本信息 劇名:鹽道 體裁:...
河北鹽業生產歷史悠久,是國內外享有盛譽的“長蘆鹽”的發源地和主要產區。早在西周時期,幽州就有魚鹽之利。春秋戰國時期,燕國因有“魚鹽之饒”,成為“渤碣之間”一大商業都會。元統一中國後,大規模擴展河北鹽業,設定河間都轉鹽運使司,所轄鹽場多達22場,鹽產量基本穩定在8萬噸左右。明洪武元年(1368年)與...
明代設廣東、海北鹽課提舉各一員,其下設同提舉、副提舉及各場鹽課司。清初定廣東提舉一員,鹽課大使十三員。康熙八年(1669)改廣東巡海道為廣肇道管理鹽法,次年以驛傳道並鹽法道改為驛鹽道,三十二年又改驛鹽道為鹽運使司,各場灶設大使,其上有分司,皆隸屬於運司。光緒後設局辦理官運。宣統時於省城...
明代監察御史(正七品)奉命出巡鹽務時即稱為巡鹽御史,初為臨時差遣,明英宗以後逐漸制度化,其實際地位、職權也逐漸提高,凌駕於都轉鹽運使司之上。清代巡鹽御史,自康熙以後或從內務府直接選任,或者由其他職位上的內務府出身的官員兼任,雖均加監察御史銜,但一般使用原官品級。清中期,巡鹽御史制度被廢除。相關...
《淮北票鹽志略》為兩淮鹽運使司海州分司運判童濂主持編修,魏源、許喬林共同纂輯,於清道光十八年(1838)成書並刻版刊印於世。鹹豐十一年(1861)書版在板浦毀於火。同治七年(1868)八月,兩淮鹽運使司海州分司重新刻版刊印。全套為6冊線裝本。《淮北票鹽志略》以卷、目結構進行記述。計設各圖、改票...
庚申年(1320年),鐵木迭兒再為丞相,謫為山東鹽運使司副使。壬申年(1322年),鐵木迭兒死後,任山南江北道肅政廉訪司廉訪副使。甲子年(1324年),也孫鐵木兒即位,調任汴梁路總管。戊辰年(1328年)因未支持圖帖睦爾繼位,謫於乾寧安撫司安置。庚辰年(1340年),召還大都(今北京)。甲申年(1344年),...
(3)元朝廷各院如宣徽院、太禧宗禋院、太常禮儀院等等,多數總管府、招討使司、宣撫使司等等屬官綿有同知。(4)元兩準、兩浙、福建等處都轉運鹽使司鹽運使的佐官有同知。明朝時,都轉運鹽使司都轉運使的佐官亦有同知。清代的都轉鹽運使司鹽運使有佐官同知,俗稱運同,掌分司產鹽處所,輔助鹽運使與鹽...
考充國史館謄錄議敘鹽大使,中道光丙午1846順天副榜,以同知分發浙江補用軍營出力,升知府。賞頂戴花翎加鹽運使司銜。同治1866年和1871年兩次署理兩浙江南鹽運使,光緒1879年署浙江金衢嚴道,歷充省城書局總辦,資政大夫加二級。平定浙江叛亂後著有《平浙紀略》十六卷,《續資治通鑑長編補拾》六十卷,見《續修...
其中“義字石坊”上面題的是“聖旨”、“樂善好施”,旌表的是鹽運使司棠樾人鮑漱芒。據說,早在清朝前期,朝廷就在棠樾村先後賜建了忠、孝、節三座牌坊,村裡的名流巨富們嫌不足,想湊足忠孝節義四字,好光宗耀祖,流芳百世。於是就將這一想法透露給乾隆皇帝。乾隆答應了這一要求,但要棠樾鮑家鹽商為朝廷...
儀克中(1796—1837)字協一,號墨農,又號姑射山樵,其先山西太平(今山西汾城)人,父官廣東鹽運使司知事,遂為番禺(今廣州)人。生平簡介 少有奇氣,讀書過目成誦。嘉慶二十二年(1817)阮元督粵修《廣東志》以克中為採訪,縋幽跡險剔苔捫碑,多翁方綱金石略記,兩漢所未著錄者。道光十二年(1832)廣東...
河北鹽業生產歷史悠久,是國內外享有盛譽的“長蘆鹽”的發源地和主要產區。早在西周時期,幽州就有魚鹽之利。春秋戰國時期,燕國因有“魚鹽之饒”,成為“渤碣之間”一大商業都會。元統一中國後,大規模擴展河北鹽業,設定河間都轉鹽運使司,所轄鹽場多達22場,鹽產量基本穩定在8萬噸左右。明洪武元年(1368年)與...
商屯又稱鹽屯。屯田的一種。明鹽商為便於邊境納糧換取鹽引而進行的屯墾。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為籌措各邊防軍糧餉,令鹽商向邊地納糧後發給鹽引,憑引支鹽運銷。鹽商圖交糧便利,招募農民在邊境開荒,就地取糧。弘治五年(公元1492年),改為鹽商徑向鹽運使司納銀領引,不再納糧,商屯漸廢。參閱《明史.食貨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