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蓬菜

鹽蓬菜

鹼蓬的別稱,俗稱圓把菜、圓蓬菜、鹽巴菜。葉長10~30毫米、直徑1~3毫米的圓棒狀,生於莖部,咀嚼有鹹味,葉肉嫩。植株高約10~20厘米,土地肥沃則分叉較多,整株為綠色,莖上有紅絲顏色。土地鹽鹼貧瘠則分叉較少,整株為綠色帶紅色。常密生於鹽鹼地。

鹽蓬菜莖葉嫩時採摘可食用,饑荒年代常被人採摘食用。鹽蓬菜本是野草,現在有的地方將其作為蔬菜種植,常用於做餡做餃子、包子等,也可涼拌食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鹼蓬
  • 拉丁學名:Suaeda glauca (Bunge) Bunge
  • 別稱:鹽蓬菜圓把菜、圓蓬菜、鹽巴菜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 :中央種子目
  • :藜科
  • 亞科:螺胚亞科
  • :鹼蓬族
  • :鹼蓬屬
  • 分布區域:廣泛
形態特徵,地理分布,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可達1米。莖直立,粗壯,圓柱狀,淺綠色,有條棱,上部多分枝;枝細長,上升或斜伸。葉絲狀條形,半圓柱狀,通常長1.5-5厘米,寬約1.5毫米,灰綠色,光滑無毛,稍向上彎曲,先端微尖,基部稍收縮。花兩性兼有雌性,單生或2-5朵團集,大多著生於葉的近基部處;兩性花花被杯狀,長1-1.5毫米,黃綠色;雌花花被近球形,直徑約0.7毫米,較肥厚,灰綠色;花被裂片卵狀三角形,先端鈍,果時增厚,使花被略呈五角星狀,千後變黑色;雄蕊5,花葯寬卵形至矩圓形,長約0.9毫米;柱頭2,黑褐色,稍外彎。胞果包在花被內,果皮膜質。種子橫生或斜生,雙凸鏡形,黑色,直徑約2毫米,周邊鈍或銳,表面具清晰的顆粒狀點紋,稍有光澤;胚乳很少。花果期7-9月。

地理分布

黑龍江、內蒙古、河北、山東、江蘇、浙江、河南、山西、陝西、寧夏、甘肅、青海、新疆南部。生於海濱、荒地、渠岸、田邊等含鹽鹼的土壤上。分布於蒙古、蘇聯西伯利亞及遠東、朝鮮、日本。

主要價值

種子含油25%左右,可榨油供工業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