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井鎮(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鹽井鎮)

鹽井鎮(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鹽井鎮)

鹽井鎮隸屬於雲南省昭通市鹽津縣,位於鹽津縣境中部,處於鹽津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位置。地處東經104°9′50"~104°21′26",北緯27°58′42"~28°10′37"之間。東與四川筠連縣孔雀鄉接壤,南靠廟壩、柿子鄉,西接豆沙鎮、中和鎮,北與中和鎮、落雁鄉、牛寨鄉毗鄰。地勢四周高、中間低,關河南入北出,境內最高點為大黎山主峰,海拔1941米,最低點椒子村撒漁沱,海拔380米。另有:重慶市合川區鹽井街道辦事處 ,湖南省澧縣鹽井鎮。鎮管轄的城鎮人口近4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6349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鹽井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電話區號:0870
  • 地理位置:鹽津縣境中部
  • 面積:230.1平方公里
  • 人口:16349人
  • 車牌代碼:雲C
  • 最高海拔:1948米
  • 最低海拔:370米
  • 距昆明市:618公里
簡介,科技,農業產業化,農村市場,資源環境,特色產業,基礎設施,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新農村建設,招商引資,政務,扶貧開發,

簡介

鹽井鎮位於鹽津縣境中部,處於全縣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位置。東與四川筠連縣孔雀鄉接壤,南靠廟壩柿子鄉,西接豆沙鎮,北與落雁、牛寨鄉毗鄰。
鹽井鎮鹽井鎮
鎮黨政機關坐落於縣城,置於關河兩岸狹窄的斜坡峭壁地帶,最高海拔1948米,最低海拔370米,距昆明市618公里、昭通市145公里、宜賓市123公里;昆水公路、內昆鐵路從南至北穿越過境,1802米隧道穿城而過。1992年“7·13”特大洪災後,在省、市的關心支持和縣委、政府的高度重視、直接組織實施下,開闢和建設了占地41公頃的黃葛槽新區,並在新老城區之間沿昆水公路建成了獨具特色的“十里長街”,使縣城規模不斷擴大,鎮管轄的城鎮人口近4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6349人。
全鎮國土面積230.1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3.97萬畝,其中旱地3.45萬畝,水田0.52萬畝,(農村人口人均不足1畝耕地)。全鎮年平均氣溫為18℃,年降雨量為1226.3毫米,年日照在1927至2000小時之間。鎮轄10村4社區,354個村民小組和30個居民小組;2007年末,全鎮總人口 1 3735 戶5 5248 人,其中農業人口9 418 戶4 0634 人, 少數民族410戶1798人。全鎮共有11個黨總支,72個黨支部, 13 30 名黨員。
就全鎮經濟社會發展現狀而言,鎮情主要有以下特點:
—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商業活躍繁榮。昆水公路、鹽電公路穿境而過,內昆鐵路建成後,在境內開闢了鹽津北站客運站,距黃毛壩火車站只有10公里,康源路、沙坪橋農貿中心、灑漁砣電站等的建設,加之置於全縣的中心位置,又是縣城所在地,周邊縣和毗鄰鄉(鎮)大量的人流、物流將在鹽井鎮集中並進行商品流通。這裡歷來商貿雲集,商貿繁榮,鹽井渡(今縣城)在清朝時就發展成為滇東北與四川西南結合部的政治、軍事、文化重鎮和物資集散地。2007年末,全鎮個體工商戶1750戶。
鹽井鎮鹽井鎮
—地理氣候條件特殊,自然資源豐富。境內地勢起伏較大,山勢以高、中山為主。其中無煙煤貯量達1億噸以上,仁和、柏樹、芭蕉、花苞四村規劃開採煤礦11個,年設計能力55萬噸,年產量已達35萬餘噸。—生態環境比較良好,發展潛力巨大。優越的地理氣候條件,造就了良好的生態環境。據調查,全鎮有林地15.2萬畝,占全鎮總面積的59%,其中原始森林達0.2萬畝。使全鎮的發展活力不斷增強,發展前景十分喜人。2007年末,全鎮完成生產總值2.74億元,比上年增長18%。其中農業總產值完成6950萬元,比上年增長22%、工業總產值完成12978萬元,比上年增長22%、第三產業完成7472萬元,比上年增長13.6%。地方財政收入完成800萬元,比上年增長11.7%,糧食總產量完成1269.5萬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1455元、人均有糧312公斤,城鎮居民人均
鹽井鎮鹽井鎮
可支配收入達10622元。
鹽井鎮鹽井鎮
鹽井鎮位於縣城中心地帶,東與筠連縣的孔省鄉接壤,南接柿子鄉,西接豆沙鎮,北接中和鎮。鹽井鎮地處交通要道,鎮境內有縱跨縣城的213國道和內昆鐵路,是鹽津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地勢南高北低,受河流深切、多呈“V”字型地型,最高海拔1948米,最低海拔380米,年平均氣溫17℃,氣候屬中亞熱帶中溫帶濕潤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雲霧多,無霜期300-330天。年平均降雨量1226.3mm,日照率22%,土壤多為黃灰色,是典型的山區農業大鎮。鹽井鎮既貿易重鎮也是農業大鎮。
全鎮總面積228.3平方公里,鎮轄10個村委會,4個社區居委會,260個村民小組,30個居民小組,現有居民16317戶,57830人,其中農業人口41481人,9812戶,以漢族為主,少數民族有苗族、回族、彝族、白族、其它民族。全鎮有耕地面積39775畝,其中地35324畝,水田4451畝,占總耕地面積的11.2%,有林地1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41.6%,經濟作物以蔬菜、茶葉、蠶桑、水果、磨芋為主,糧食作物種植以玉米、馬鈴薯、大豆為主,畜牧業養殖以豬、羊、牛、馬為主。鎮轄8個村完小,一個鎮完小,共有各級各類國小43所,教職員226人,教室151個,衛生院1所,衛生室10所,全鎮現有機關幹部70多人。
鹽井鎮鹽井鎮
鹽井鎮因鎮北半公里處曾有鹽井產鹽得名,鹽井鎮境內蘊藏有豐富的無煙煤、水利、生物等自然資,它有著獨特的自然地理條件和豐富的自然資源。鹽井鎮歷史悠久,文物勝跡甚多,水井街北端黑石溝河邊有清代的“達崎開寒”摩崖;洞天街“石門古道標”,同冶二年李姓所建高橋,橋北端刻記建橋石碑,縣文化館收藏漢代五鐵錢、器皿等出土文物,還發現西漢古墓群。
鹽井鎮鹽井鎮
鹽井鎮以多山著稱,境內有大黎山,雞冠山、九經山、尖子山等,其中大黎山(又名老黎山)縣境名山之一,大黎山“八陣圖”風景奇異,層觀日出,可睨佛光。“八陣圖”(俗稱亂山子),是大黎山奇異風景區,大小山丘星羅棋布,翠竹參天,怪石林,從其間難率方向,一陣風吹霧散,看佛光霞輝,景象萬千,大自然鬼斧神工給大黎山增添了一層神秘風貌。奇峰異谷,重巒疊翠,怪石如林,景象萬千,絢麗的自然風光具有很高的旅遊開發價值。
在鹽井鎮民間,歷有耍龍燈,獅子、牛燈、打蓮槍等習俗,俗稱朝賀,增添節日的喜氣,鎮內盛行佛教,有金蟬寺,大覺寺、黃龍寺、飛來寺、觀音寺香火旺盛。

科技

全鎮農業科技主要從良種的推廣與普及,良桑的嫁接、病蟲害的防治以及大棚蔬菜、地膜菜等工程入手。
一是全鎮共就位“兩雜”良種6萬多斤,農業生產資料,農膜、農藥、化肥等農用物資滿足了農業生產的需要,狠抓農技措施的推廣,責任到人實行量化管理,全鎮完成玉米定向移栽11069畝,水稻規範化條栽1000畝,在旱地農業技術綜合運用栽培區內全部使用雜交苞谷良種。在水稻規範化條栽中分別有:蒸氣育秧、薄膜育秧,拋秧。在旱地、水稻豐產區內做到七個統一,即在每一個小片區內做到:統一用種、統一育秧、統一播種時間、統一栽培規格、統一田間管理、統一噴施作物生長調節劑,統一病、蟲、草、鼠的防治。
鹽井鎮鹽井鎮
二是積極推動栽桑養蠶的新路子,大面積的栽桑促進了糧食生產,2006年完成良桑嫁接1000畝。養蠶戶76戶、蠶種576張,純收入收23.8萬多元。還加強了對蠶農的培訓,通過培訓、相互學習,使廣大養蠶戶的科技意識得到很大的提高。在發展中不斷吸取新的養蠶知識,培養和樹立養蠶典型戶,帶動更多蠶農,推動蠶桑產業的不斷發展。冬季農業開發,早玉米1200畝、秋蔬菜6500畝、洋芋8000畝。
三是菜籃子工程,鹽井鎮地處縣城郊,擔負著縣城的菜籃子任務,為解決蔬菜淡季不淡、提高質量、豐富市場需求。政府投入資金,還專門請了技術人員。分別在花苞、芭蕉、高橋、水田、等村建起了標準反季節蔬菜大棚14.9畝,(其中:鄭家壩鋼架大棚11.2畝),即豐富了市場又增加了農民收入,促進了產業發展。
鹽井鎮鹽井鎮
四是畜牧業,畜牧業是鹽井鎮的第二大經濟支柱產業占經濟總收入的41%,2006年全鎮主要從畜禽傳染病的防治、獸藥、飼料的推廣、畜禽圈舍的改善等方面下工夫。完成免疫注射常規疫苗63000頭(其中單苗41000,二聯苗22000頭)免疫注射口蹄疫苗64000頭,注射仔豬副傷寒900頭,同時還搞了防疫試點,常規防疫和口蹄疫防疫,密度均達到100%,提高了科技含量。

農業產業化

鎮黨委、政府為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始終扭住經濟建設這箇中心,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多方徵求意見,制定了符合鹽井發展的經濟工作思路,堅持發展第一要務,以壯大鎮域經濟和促進財政增長、農民增收為重點,在抓好城市工作的同時,更加重視“三農”問題,提出了農村經濟發展要突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兩個重點,致力於在農村產業結構調整上下功夫,以“一村一品”為主題,努力營造地方特色經濟。
鹽井鎮鹽井鎮
一是桃子村蠶桑產業發展的思路是:走公司+基地連農戶的發展模式;工作方法是:領導重視,幹部示範,大戶帶頭,民眾為主,整體聯動;主要措施是:用科技栽桑養蠶,用村規民約管理,用鐵的紀律約束人,用強硬的獎懲營造環境。強化領導,切實加強對蠶桑產業發展的領導,建立具有剛性約束力的責任制,做到層層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將蠶桑生產納入鎮村政績考核範圍,突出重點,著力在務求實效上做文章鞏固和促進蠶桑生產。關鍵在於落實。始終堅持“不貪大、只求實”的原則,而是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鞏固發展好現有的蠶桑基地,做到在鞏固中求發展,在發展中保穩定。始終堅持“建一塊,成一塊,受益一塊”的原則,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實施,統一管理,統一優良品種,統一技術服務指導,統一桑園病蟲害防治等措施,重點抓典型大戶示範。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通過現身說法,培養和調動蠶農的積極性,通過典型事例引導,一大批養蠶大戶脫穎而出。嫁接總面積達到了2100畝,
二是分別在花苞、芭蕉、高橋、水田、等村建起了標準反季節蔬菜大棚14.9畝,(其中:高橋鄭家壩鋼架大棚11.2畝),即豐富了市場又增加了農民收入,促進了產業發展。
鹽井鎮鹽井鎮
三是在水田村發展葡萄園100畝、利用養殖業和外出務工尋找新的經濟成長點。水田百畝葡萄園已初具規模,高橋村鄭家壩11.2畝大棚蔬菜已初見成效,桃子蠶桑大戶倍出,春蠶餵養突破200張。高橋鄭家壩蔬菜產業已取得初步明顯的經濟效益,全鎮畜牧產業健康發展。柏樹、花包等村的經濟林果園改造已納入新農村建設重要建設內容。產業發展態勢良好。椒子村的花菇產業。芭蕉、長溝、花苞等村的養牛產業正在發展。

農村市場

鹽井鎮位於縣境中部,鎮黨政機關坐落於縣城,置於關河兩岸狹窄的斜坡峭壁地帶,海拔464米,距昭通市145公里。昆水公路、內昆鐵路從南至北穿越過境,1802米隧道穿城而過。全鎮國土面積230.1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3.97萬畝,其中旱地3.45萬畝,水田0.52萬畝。全鎮年平均氣溫為18℃,年降雨量為1226.3毫米,鎮轄10村4社區,35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6312戶57736人,其中農業人口41524人,
經濟狀況,區位優勢十分明顯,商業活躍繁榮。內昆鐵路建成後,在我鎮境內分別開闢了客運站,尤其是距黃毛壩火車站只有10公里,鹽津北站就在老縣城,伴隨著鹽電公路的改造竣工和濱江路、沙坪橋農貿中心的建設,加之我鎮置於全縣的中心位置,又是縣城所在地,物流將在我鎮集中並進行商品流通。
鹽井鎮鹽井鎮
生態環境比較良好,發展潛力巨大。優越的地理氣候條件,造就了我鎮良好的生態環境。全鎮有林地15.2萬畝,占全鎮總面積的59%,其中原始森林達0.2萬畝。通過實施長防、中幼林撫育、天然林更新、封山育林、天保、退耕還林等工程,全鎮植被覆蓋率達到52%,森林覆蓋率達到41.8%。加之,特殊的區位交通優勢,獨特的自然地理氣候條件,使鹽井鎮的發展活力不斷增強,發展前景十分喜人。

資源環境

鎮境內自然資源豐富。境內地勢起伏較大,山勢以高、中為主。由於受關河深切,形成了關河東岸和西岸兩大山脈,造就出重巒疊嶂、山勢陡峭、溝壑縱橫的地形地貌,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山地氣候,夏季炎熱,冬季濕潤,四季較為分明。由於特殊的自然地理條件,鑄就了鏡內自然資源比較豐富。礦產資源主要有無煙煤、石灰石、鐵等,其中無煙煤貯量達1億噸以上一是煤炭資源(無煙煤)優勢得天獨厚、儲量大、質量好、易開採、主要分布在鎮境內的花苞、桃子、長溝、芭蕉柏樹、仁和等地,其中柏樹村儲量較大,占全鎮總儲量的70%以上。而且煤質好,具有光澤強易燃燒等點,燃燒時間長火力旺,是理想的炊用燃料。水資源主要以關河為主,開發潛力較大。旅遊資源主要以老黎山為主。森林資源主要有用材林10科14種,經濟林果主要有蠶桑、藤梨、茶葉、五倍子、竹類、黃柏、杜仲、乾果等,還有以蔬菜為主的經濟作物。畜牧業資源主要以生豬、烏骨雞為主,還有牛、羊等其他畜牧業。
生態環境比較良好,發展潛力巨大。優越的地理氣候條件,造就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全鎮有林地15.2萬畝,占全鎮總面積的59%,其中原始森林達0.2萬畝。全鎮植被覆蓋率達到52%,森林覆蓋率達到41.8%。

特色產業

鹽井鎮用抓工業發展的思路,積極推動農業發展,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主要有:
蔬菜產業:全鎮在鄭家壩、張家溝、趕場壩、豆牙溝,建設大棚蔬菜50畝,地膜蔬菜500畝,時鮮蔬菜5000畝,把鹽井鎮打造成新型的無公害蔬菜供應基地。
大力發展蠶桑產業,以桃子的蠶桑基地為依託,抓好蠶農技術培訓,強化蠶園管理,提高科技養蠶水平,做好品種技術的改良,確保養蠶1000張紙,實現養蠶收入40萬。
積極扶持好花菇產業和筍用竹產業,花菇的栽種已位在我鎮椒子和芭蕉推廣,鎮領導班子各村支部書記也遠赴宣威考察花菇的先進栽培技術,它必將是我鎮新興的產業之一,精心組織和安排好長溝上千畝的筍用竹基地建設,管理管護好原有筍山,鼓勵農民承包經濟和擴展竹子的栽種面積,將現有資源和新建資源管好管活,造福百姓。

基礎設施

鹽井鎮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滇川交通要道,基礎設施較為完善。已建好的內昆鐵路,213國道和在建的水麻高速公路均從我鎮經過,十個村民委員會均可通車,46個自然村大部分已經通車。庫容量達124.2萬立方米的油坊溝水庫位於鹽井鎮的水田村,鹽津縣供電公司的大型變電站位於椒子村。鹽井鎮2006年新建公路24.9公里,維修鄉村公路168.公里,投資20.5萬元修建了長溝河橋,建設飲水工程12件,解決87戶4250人,4113頭牲畜的飲水困難。鹽井鎮電視轉播站,移動(聯通)通訊站基本已覆蓋全鎮,電力供應也基本實現村村通電,其中有的村已完成了農網改造。

人口衛生

鹽井鎮以新型合作醫療為著力點,全面加快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加強“降消”、“脊灰”免疫項目的實施,切實抓好婦幼保健和食品藥品衛生安全,全鎮新型農村作合作醫療農民參事資金32.4萬元,參合率82%,人口與計畫生育工作實行“一把手”,“負責制”,“一票否決”制,以提高計畫生育為率為目標,以一放二扎為主題,以醫學監護為主線,以控制計畫外生育和多孩生育為重點。全鎮2006年完成882例(其中結紮558例,放環324例),人流引產近200例。辦理農業人口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93戶,徵收社會撫養費26萬。人口出生率10.45%,人口自然增長率3.84%,鹽井已實現基本無多孩鎮的目標,全鎮上下正在朝基本無計畫外生育鎮的目標推進。
鹽井鎮鹽井鎮

文化教育

鹽井鎮境內有中學三所,其中兩所設有高中部,有國小43所(其中完小16所,教學點27個),國小入學率99.5%,國中入學率95.9%,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已通過省政府評估驗收,有幼稚園2所。全鎮上下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促進教育事業的全面發展,多方籌措資金,加快新建,改建農村校舍,確保農村孩子有學上,有書讀,鞏固好“兩基”成果,提高“兩基水平”。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增強人民教師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育水平。促進全鎮事業再上新台階。

新農村建設

鹽井鎮水田村陳家坪自然村位於鹽井鎮,距鹽井鎮6.5公里,陳家坪自然村地勢相對較平,農戶住居集中,土質以大黃土為主,土層深厚適宜種植水稻、玉米、蔬菜、葡萄等,全村有人口 57戶,253 人,有耕地216畝,其中種植葡萄60畝。陳家坪全是一派新農村氣象,高高的樓房,寬寬的院壩,屋內飯廳、廚房、廁所都規劃合理,四周綠樹成蔭,每家每戶道路貫通,村容村貌發生明顯變化,生產生活環境較大改善。
鹽井鎮鹽井鎮
未實現新農村建設之前,陳家坪自然村農業基礎設施薄弱,公共事業滯後,陋習多,村民精神文明,物質生活,科技素質都偏低。新農村建設實施後,縣委政府和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積極引入新觀念,新思路,著眼於農村產業化,農村現代化的發展方法,用長遠眼光,發展觀念,新思維搞新農村建設的規劃與設計。同時,按照新農村建設要求,堅持“因地制宜,政府引導,民眾自願,分類指導,典型引路,全面推進”的原則,強化基礎,最佳化產業,選準支柱產業。
鎮黨委政府採取政府引導,民眾參與原則,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尊重農民意願,激發農民民眾建設新農村的內在動力,引導農民民眾走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之路。因勢利導,合理科學規劃,注重實效,突出特點。在建設過程中,以農民需求最迫切的事情入手,分階段,分層次,分標準,領導、幹部幫助出謀劃策,按自身經濟能力完善一系列工程。新農村建設所取得的成績是靠:堅持從實際出發,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的精神。
為便新農村建設取得實實在在成績,我鎮首先在陳家坪自然村內開展調查,結合實際與農戶共商議,注重實效,支持合理科學規劃,戶與戶之間開展工程經驗收交流。現已完成房屋亮化42戶,建設沼氣池57口,改廁、改廚36戶,改廄25戶,硬化、”

招商引資

鹽井鎮積極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將鹽井鎮打造成滇川嶇紐上的經濟強鎮,旅遊大鎮和工業重鎮,鎮黨委、政府制定出許多優厚的投資優惠政策,現已有四川宜賓伊力集團,昆明順豐地產公司等多家外資落戶鹽井,他們開發的撒漁沱電站,康源路商業步行街,經貿小區,沙坪橋農貿中心已經初具規模,讓鹽津的市容市貌及社會基礎設施更加美了,鹽井鎮歡迎八方有志之土前來投資創業,這裡是你們實現夢想與追求的樂土。
佳惠超市
福建商人趙送華投資經濟的佳惠超市,位於鹽井鎮縣大街96號,商場面積300多平方米,是鹽津縣境內目前最大的零售企業,經濟品種多,質量可靠,價格合理。企業現已在普洱鎮開設分店,趙總希望將企業的零售網點擴大到全縣範圍,佳惠超市的宗旨是:服務無止境,實惠看得見。
撒漁沱電站
四川省宜賓伊力集團投資建設的撒漁沱電站位於鹽井鎮仁和村和柏樹村交界處關河上,2004年11月23日動工建設,總投資4.5億元,電站壩高38米,裝機容量6萬千瓦,年發電量2.84億度所發電能經椒子變電站併入雲南供電網,是西電東送的重要組成部分。.電站建成後,年產值5000多萬元.預計2007年12月第一台機組正式發電。撒漁沱電站是我鎮招商引資中規模最大的外資項目,它將帶動我鎮各項產業發展並有積極推動作用。
柏樹煤礦股份有限責任公司
柏樹煤礦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的前身是國營柏樹煤礦,坐落於鹽井鎮柏樹村境內,公司現有員 750人,年生產能力達15萬噸,是雲天化集團的主要供煤企業之一,每年上繳國庫450萬元,公司現正在擬定向更大規模和更多元化方向發展,努力使公司成為全鎮乃至全縣的煤礦龍頭企業。

政務

一、鹽井鎮班子成員分管工作
李平華 男,黨委書記,負責鎮全面工作。
羅光華 男,鎮長(黨委副書記),負責鎮人民政府全面工作,分財政、金融、稅務工作,聯繫蠶桑產業。
李其保 男,人大主席,協助書記分管工會、老齡工作,負責鎮人大主席團全面工作和康源路建設,聯繫經濟林果產業的城市管理,掛鈎負責芭蕉村和文興社區。
劉飛 男,鎮黨委副書記、派出所所長協助書記分管政法、綜治、司法和社會穩定工作,負責派出所全面工作,聯繫人口與計畫生育。
徐昌雄 男,鎮黨委副書記,協助鎮長分管人口與計畫生育、衛生和酒漁砣電站、鎮級基礎設施建設,聯繫礦產業,掛鈎負責水田村和黃葛社區。
劉世權 男,鎮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協助書記分管組織、群團(青年、婦女)、宣傳、政協、統戰、民族宗教、信訪、保密工作,負責紀檢、監察、扶貧開發、便民服務中心工作,聯繫蠶桑產業,掛鈎負責桃子村和水井社區。
朱平 男,鎮人民政府副鎮長,協助鎮長分管安全生產、交通、黨政辦、菸草、工商、個體私營經濟、招商引資、鄉鎮企業工作,聯繫礦產業,掛鈎負責仁和村。
唐天國 男,鎮人民政府副鎮長,協助鎮長分管農業(農技、畜牧、農機)、林業、水利、糧食、供銷工作,聯繫以生豬、養牛為主的畜牧業,掛鈎負責長溝村。
周詩彩 女,鎮人民政府鎮長助理,協助鎮長分管教育、民政、環衛環保、集鎮衛生、城建、土管、供電和沙坪橋農貿中心建設,聯繫蔬菜產業,掛鈎負責黎山村和老街社區。
劉祥 男,鎮黨委委員、武裝部長負責武裝部工作,聯繫蔬菜產業,掛鈎負責花苞村。
張平 男,鎮黨委委員,負責宣傳、理論教育、精神文明建設、文化體育、廣播電視、電信、郵政工作,聯繫花菇產業和非公有制經濟,掛鈎負責椒子村。
王朝林 男,鎮黨委委員,協助鎮長分管財政,負責統計、經管工作,聯繫蔬菜產業,掛鈎負責高橋村。
唐昌舉 男,鎮黨委委員負責組織、人事和勞動社會保障工作,聯繫礦產業,掛鈎負責柏樹村。
二、縣政府下達我鎮低保人數 2488人,發配到各村的人數是:黎山256人,花苞190人,桃子190人,長溝188人,芭蕉272人,高橋242人,柏樹250人,水田250人,仁和400人,椒子250人,名單在各村及自然村網頁上公布。
隨著村兩委換屆工作進入尾聲,如何加強村級新班子的黨性修養,強化為民服務的意識成為當下黨建工作的重點。鹽井鎮黨委經研究,決定在全鎮開展鎮級黨員領導幹部深入新一屆村“兩委”講授黨課活動,鎮黨委書記、鎮長、紀委書記、鎮黨委副書記等鎮黨委班子領導都是授課教師,將分別到十個村為村兩委成員講授黨課。鎮黨委書記王勇到柏樹村上黨課是此次活動的首站。
這堂黨課的開篇王勇就講到在村上工作要達到三個標準:一是民眾的標準;二是組織的標準;三是自我的標準。王書記講村幹部作為基層一線的工作者,面對的工作對象是廣大人民民眾,因此在工作中能否得到民眾的認可是衡量自己工作是否合格的首要標準。我們村幹部應當始終堅持思想上尊重民眾、感情上貼近民眾、工作上為了民眾,滿腔熱忱對待民眾的服務意識,主動為貧困民眾、存在困難等需要幫助的民眾開展服務。在深入了解廣大民眾的需求基礎上,做到工作心中有數、難度有把握,平等對待,全心全意為民眾服務,為民眾謀利益,主動幫助生產和生活上有困難的民眾,讓每一位民眾的生活水平都有所改善、思想都有所進步、經濟收入有所提高,能及時有效地享受黨和政府給予的各項優惠政策和資金等幫扶,最大限度地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另外村兩委的工作是否能得到組織的認可,達到組織的要求也是衡量自己工作是否合格的重要標準。村兩委是一級基層黨組織,要爭創先進基層黨組織,努力做到“五個好”,即:領導班子好;黨員隊伍好;工作機制好;工作業績好;民眾反映好。第三個標準是自我的標準,簡單的說就是在工作中做到無愧於心。
黨課中王勇還針對柏樹村在上一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剖析,一針見血的指出了不足之處,並要求每一位村兩委班子成員在認真查找自己過去三年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的基礎上,梳理下一步工作計畫和目標,以書面形式寫出總結,召開有村內知名人士、村民小組長參加的專題民主生活會。
最後王勇語重心長地說:“我們只要做到把村當家來愛護,把老百姓當家人來對待,把老百姓的事情當做自己的事情來做,那么在下一屆村兩委換屆時你就敢當著大家的面宣誓‘我這三年真正做到了無愧於心’,作為你們的班長,我期待看見老百姓在你們交的答卷上畫上鮮紅的勾!”
此次黨課以理服人,以情動人,除了給柏樹村的村幹部帶來黨的修養的洗禮外,更多了心靈的觸動和升華。

扶貧開發

2006年以貧困村為主戰場,貧困戶為對象,堅持“項目到村、資金到戶,立足本鎮實際,充分發揮資源優勢,依託項目拉動,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通過上級扶貧部門的大力支持完成了安居工程144戶。
一是督促完成了尾欠戶未完工程;二是規範完善了報賬工作;三是順利通過了縣扶貧辦、農業局、財政局對全鎮安居工程的檢查驗收,得到了上級部門充分肯定。 有效地改善了我鎮貧困民眾的居住條件,達到了扶貧開發的真正目的。
二是完善了貧困戶貧困人口的建檔立卡工作,通過進一步對全鎮貧困人口的核實,確保了基本表冊的真實、準確。及時將所有貧困人口檔案全部錄入微機,建立了詳實的貧困人口檔案資料。積極爭取了長溝、桃子兩村總投資60萬元的整村推進項目。加強領導、精心組織,保證了項目的有效實施。完成了長溝村新房至梯子村組公路2公里的新修和兩座學生橋的新建,新建夫煙、李子、新房、長伍、柏果五社水池6口、管引3千餘米;改造了桃子村田包至板廠3公里的拖拉機道和蒲草至桃子3公里村組公路,新修灣子至板廠2公里拖拉機道。在長溝村柏果小組建設名優茶園50畝;在桃子村蒲草社發展良種母豬50頭,在彎子實施蠶桑嫁接追肥140畝,在板廠社發展魔芋500畝。全鎮結對幫扶貧困戶76戶304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