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陽市渭城區

鹹陽市渭城區

渭城區是1986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1987年5月成立的縣級行政區。位於鹹陽市區東半部,東西長約26.73公里,南北寬17.92公里,全區總面積272平方公里,耕地23萬畝,轄10辦(中山辦、新興辦、文匯辦、渭陽辦、渭城辦、窯店辦、正陽辦、底張辦、周陵辦及北杜辦),41個社區居委會和130個行政村,總人口44萬,其中非農業人口29萬,農業人口15萬,屬典型的城郊型縣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鹹陽市渭城區
  • 所屬地區:鹹陽市
  • 下轄地區:10辦
  • 政府駐地:文林路9號
  • 電話區號:029
  • 郵政區碼:712000
  • 地理位置鹹陽市南部,關中盆地中部,秦都區以東,渭河以北。
  • 面積:272平方公里
  • 人口:44萬
  • 方言:陝西話
  • 氣候條件:屬暖溫帶
  • 著名景點:安國寺、千佛鐵塔、長陵、秦鹹陽宮遺址博物館、唐順陵
  • 機場:西安鹹陽國際機場
  • 火車站:鹹陽火車站
  • 車牌代碼:陝D
概述,區位優勢,文化底蘊,交通,資源,科教,GDP,

概述

渭城區是1986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1987年5月成立的縣級行政區。位於鹹陽市區東半部,東西長約26.73公里,南北寬17.92公里,全區總面積272平方公里,耕地23萬畝,轄9辦1鎮(中山辦、新興辦、文匯辦、渭陽辦、渭城辦、窯店辦、正陽辦、底張辦、周陵辦及北杜鎮),41個社區居委會和130個行政村,總人口44萬,其中非農業人口29萬,農業人口15萬,屬典型的城郊型縣區。

區位優勢

區位優勢明顯。地處關中—天水經濟區和西鹹新區的核心區,《西鹹新區總體規劃》出台後,將渭城區253平方公里納入新區建設範圍,五大新城中的秦漢新城、空港新城主要部分都在渭城轄區,占到渭城總面積的93%,在建設西鹹國際化大都市中有著重要的戰略地位,是“西鹹一體化”建設的橋頭堡和前沿陣地,在承接西安經濟輻射、產業轉移等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

文化底蘊

文化底蘊深厚。曾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封建國家—秦王朝的國都所在地,又是周、秦、漢、隋、唐等13個王朝的京畿之地,文物薈萃,古蹟眾多,素有“天然歷史博物館”之稱。全區現有各類文物點320餘處,其中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處,陝西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個。聞名遐邇的西周陵—周陵、規模宏大的都城遺址—秦鹹陽城遺址、雄偉壯觀的東方“金字塔”群—西漢帝王陵墓區、高大精美的唐陵石刻之冠—順陵石雕、巍峨屹立的中華馳名鐵塔—北杜千佛鐵塔分布區內,特別是建國以來出土的許多珍貴罕見的文物,如秦鹹陽城遺址出土的秦壁畫—駟馬圖、秦詔版、陳爰金幣,漢長陵出土的三千彩繪兵馬俑、皇后玉璽,轟動海內外被譽為“東方維納斯”的漢陽陵彩繪裸體陶俑,漢渭陵出土的玉奔馬、玉鷹、玉熊,北周武帝孝陵出土的天元皇太后璽等文物遺蹟尤為矚目。

交通

西北最大的航空港—西安鹹陽國際機場座落境內,隴海、鹹銅鐵路在此交匯,312國道、208省道、機場高速、福銀高速穿境而過,形成了全國少有、全省唯一的集航空、鐵路、公路“三位一體”的立體交通網路。

資源

資源豐富。黃河的第一大支流—渭河流經轄區,地下水資源蘊藏豐富,總量達11.3億立方米;轄區內有陝西渭河發電有限公司和大唐渭河熱電廠兩大發電企業,年發電能力200億KW·H,具有豐富的電力資源;鹹陽是國家命名的首個“中國地熱城”,渭城處在鹹陽地熱帶之上,地下蘊藏著一條長300多公里、寬80公里的地熱“巨龍”,熱流總量達495億立方米,具有分布面積廣、熱儲條件好、水質佳、溫度高、壓力大、藏量豐富等特點。

科教

科教文衛事業發達。科教力量雄厚,二零二兵器研究所、華星電子廠等100多家科研單位、中省企業及西藏民族學院、鹹陽師範學院、陝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等多家大中專院校坐落區內。農村、社區文化體育設施齊全,民眾性文化體育活動廣泛開展。醫療衛生條件優越,共有醫療機構38家,鹹陽市中心醫院等大型醫院9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10家,為人民民眾健康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GDP

近年來,渭城區委、區政府按照《省市共建大西安》的總體要求,搶抓西鹹新區建設歷史機遇,不等不靠,主動融入,超前服務,及時確立了建設“國際化、現代化、人文化、生態化”大都市新區的宏偉目標和加快“四城一園”(即秦漢新城、空港新城、北塬新城、主城區及組團城市間的現代田園)建設的總體思路,提出了“服務新城就是渭城最大政治和最大利益”的理念,迅速與秦漢新城、空港新城建立了定期溝通、共同招商、共建項目等順暢的協作機制,初步形成了“抱團發展、協同並進”的強大合力。同時,積極實施產業結構調整,新興工業全面崛起,現代都市農業快速發展,高端服務業不斷壯大,產業結構日趨完善,全區經濟社會呈現出又好又快發展的良好局面。全區綜合實力連續6年跨入全省10強區行列,2010年榮獲全省縣域經濟爭先進位獎,2012年由全省24個區第9位躍升為第8位。2012年,全區生產總值完成266億元,增長14.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56億元,增長28%;財政總收入完成87億元,增長25.5%;地方財政收入突破6億元,增長34.4%;城鄉居民收入分別達到28694元、9218元,增長17.3%和17.7%。2013年上半年,全區生產總值完成115.3億元,同比增長12.3%;地方財政收入完成3.9億元,同比增長32%;城鄉居民收入分別達到13164元、5793元,同比增長12.3%和14.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