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積極搶抓政策和市場機遇,充分發揮我市區位交通和自然資源優勢,加快推動全市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根據省委、省政府相關檔案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鹹寧市推進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
- 頒布時間:2019年12月4日
- 實施時間:2019年12月4日
- 發布單位:鹹寧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全文,印發的通知,政策解讀,
全文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湖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對標國家和省產業發展戰略,統籌推進新能源與新材料、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醫藥健康、智慧型製造、積體電路等六大重點產業發展,加快培育全市產業發展的新增長極,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引領產業發展實現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推動產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
(二)發展定位。
1.產業創新中心。堅持創新驅動,面向國家和省戰略,建設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重大前沿技術研發平台;堅持新興產業集聚,打造具有較強自主創新能力、高度集聚的新興產業集群;堅持創新改革先行,形成創新驅動發展的良好政策環境和制度體系;堅持高端人才匯聚,造就一批國內外頂尖的科學家、企業家和一流團隊,搶占人才高地,提升產業發展“含新量”。
2.先進制造業中心。著力推進產業信息化改造、品質化提升、智慧型化升級,大力發展新模式、新業態、新技術、新產業,培育形成具有國際水平的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在重點領域全國先進制造業發展,提升產業發展“含金量”。
3.融合發展先行區。以健全產業鏈為重點,以提升價值鏈為目標,不斷提升產業融合水平,在一二三產業融合、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軍民融合發展等領域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
4.綠色發展示範區。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堅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和資源利用上線,積極探索創新生態文明建設機制,大力推進長江大保護和沿江生態文明示範帶建設。加快傳統產業低碳化改造,推進新興產業綠色化發展,提升產業發展“含綠量”。
(三)發展目標。
到2022年,重點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2500億元左右,帶動全市初步形成5個千億元產業、10個百億元產業、10個細分行業“隱形冠軍”發展架構。
1.產業水平提檔升級。全市製造業質量競爭力指數力爭達到85,全市技術產業增加值占的比重超過16%。
2.創新能力顯著增強。在農產品加工、電子信息、生命健康、智慧型製造等領域掌握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部分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全社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
3.企業培育富有成效。重點產業累計培育“獨角獸企業”10家、“瞪羚企業”20家以上。規上工業企業達到1200家,上市企業達到3家,培育出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
4.綠色發展提質增效。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水平顯著提升,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和提高,萬元能耗下降到0.45噸標煤以下(不含金盛蘭冶金公司計畫新上項目產能新增能耗),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超過80%。
二、重點產業
(一)新能源與新材料。
1.思路與目標。
堅持新能源大規模利用和分散利用相結合,堅持新能源高效生產和裝備開發相結合,提高新能源保障程度和利用水平。推進石化、冶金、建材向精細化工新材料、金屬新材料和無機非金屬新材料轉型發展。重點發展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複合材料等,建設國家和省新材料研發與生產基地。到2022年,新材料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00億元。
2.發展方向。
(1)新能源利用。提升新能源裝備製造的自主研發能力和水平,大力推進光伏、儲能電池等電站級儲能材料和裝備研製。積極推動多種形式的能源綜合梯級利用,突破風光互補、高效儲能等新能源電力技術,加速融合儲能、微網套用的分散式能源發展,大力推動綜合能源系統示範工程建設,積極推進新能源分散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
(2)先進電力配套裝備和智慧型電網。加快新能源併網、特高壓交流輸電、柔性直流系統相關技術和控制保護等相關設備研發套用,推動靈活交流輸電、分散式能源併網、智慧型變電站集成、直流配電網等電網相關裝備發展,提升智慧型電網行業系統解決方案能力。
(3)新型功能材料。圍繞信息、生物、能源、環保等高技術領域,發展新能源材料、化學新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新型生物醫用材料、生態環境材料等新型功能材料,重點支持納米材料、智慧型材料、超導材料等前沿材料的研發和產業化,強化材料基礎支撐作用。
(4)高性能複合材料。突破複合材料高效低成本成型、高效自動化成型、低溫固化及新型固化成型等關鍵技術,重點發展非金屬基複合材料。
3.重點布局。
(1)新能源。綜合考慮自然資源、產業基礎、人才技術、環境容量、生產安全等因素,在通山進行核電等新能源開發;在符合開發條件的地區進行風電開發,建設生物質能和熱電聯產;在通山、崇陽等地開發水能。
(2)新材料。以鹹寧區和各縣(市、區)工業園區為載體,創建鹹寧承接武漢新材料科研成果產業化平台,積極對接武漢相關院所、新材料工程(或技術)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以及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台。通過技術滲透,打造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和企業技術中心,突破關鍵共性技術,組織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專項項目,推動科技成果的快速轉化與產業化發展,鼓勵新材料產業向高端延伸。
4.重點企業。
中廣核集團(鹹寧核電)、中廣核新能源湖北分公司(光伏發電)、中國水電顧問集團(風能開發)、中船海裝(風能開發)、浙江運達風電股份有限公司(風能開發)、光谷藍焰(通山)新能源有限公司(生物質熱解聯產聯供)、鹹寧市青源公司(生物質氣化熱電聯產)、鹹寧市靜脈產業園(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中國燃氣控股有限公司(南三縣天然氣、氣化鄉鎮)、武漢喜瑪拉雅光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燃料電池)、深圳市索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材料生產基地)、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海裝風電股份有限公司(鹹寧風電主機及零部件生產基地建設),金盛蘭、海威複合材料、華寧防腐、平安電工、南玻、崇陽釩企等。
(二)電子信息。
1.思路與目標。
圍繞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等重點產業鏈,著力夯實電子信息產業基礎,規模化發展物聯網相關硬體、基礎電子、光電,創新研發積體電路、數字通信等,打造華中電子信息基礎材料基地和光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到2022年,主營業務收入達到500億元以上。
2.發展方向。
(1)基礎電子模組。重點發展以攝像頭模組、顯示模組、聲學組件等環節為骨幹,以電池模組、觸控模組、新型印製電路板和覆銅板材料為支撐,以射頻模組、整機組裝、終端系統環節為導向的消費電子產業鏈,最終形成以新型電子元器件及材料為特色的消費電子及配套產業集群。
(2)新型顯示。重點發展雷射電視、攜帶型投影機、影院級投影機、微型投影機、電子觸控螢幕、軍事用途雷射顯示等配套設備;圍繞武漢、柔性顯示、可摺疊面板等領域,加大招商力度,爭取實現顯示領域突破。
(3)智慧型終端。發展新一代移動智慧型終端產品、可穿戴終端產品及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語音、智慧安防、智慧型家居等領域智慧型終端產品。拓展產品形態和相關套用服務,著力完善終端產品產業鏈,加強整機企業和晶片、器件、軟體企業協同發展。
(4)物聯網相關硬體:重點發展磁電子晶片、低頻和高頻(電子標籤)、光纖光柵感測器、電子式光電互感器、磁感測器、二維條碼、(感測無源光網路)設備等感測設備、傳輸設備和處理設備。大力開展物聯網在智慧型電網、智慧型交通、智慧型物流等方面的推廣套用。
3.重點布局。
依託鹹寧、通城等地,建設國內一流的光通信技術研發基地、新型顯示基地、光纖光纜生產基地、國家網路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等,輻射帶動周邊地區。
4.重點企業。
光谷南科技城、瀛通電子、三贏興電子、維達力電子、光寶科技、湖北鹹寧航星光電子集成科技園等。
(三)汽車及零部件。
1.思路與目標。
發揮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優勢,加強協同創新,加強兩化融合,汽車產業轉型升級。到2022年,主營業務收入達到500億元。
2.發展方向。
(1)汽車及零部件。著力引進高端整車生產技術,加快新能源汽車規模發展,提高市場占有率。推進動力總成、先進汽車電子、輕量化材料、模組化開發等關鍵技術研發套用。支持專用汽車企業差異化發展,增加品種,提升品質,塑造品牌。
(2)新能源汽車。依託新能源汽車重大項目,加大研發和創新力度,重點突破“大三電”“小三電”等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瓶頸,推進新能源汽車輕量化技術研究與套用。加速大功率快充設備的研發與推廣。積極推動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產業規模化發展。
3.重點布局。
依託現有汽車產業及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在鹹寧、鹹安、嘉魚、赤壁、崇陽等地布局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在鹹寧、嘉魚等地發展新能源汽車、智慧型網聯汽車,在鹹寧高新區、鹹安等地開發專用車。
4.重點企業。
三環方向機、北辰轉動系統、華舟、嘉魚裕華、赤壁天瑞、興民鋼圈、洪盛模具、湖北恆毅、合加新能源、喜馬拉雅(氫燃料電池)等。
(四)醫藥健康。
1.思路與目標。
依託鹹寧高新區、鹹安、通城等生物產業基地,重點突破一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生物技術,做大做強一批企業和重點產品,提升生物產業影響力,到2022年,主營業務收入達到300億元以上。大力推進康養產業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健康與養老、旅遊、文化、健身、食品等深度融合,不斷催生健康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實現康養多元化服務供給,積極創建國家級康養產業試驗區,到2022年,主營業務收入達到500億元以上。
2.發展方向。
(1)生物製藥。加快發展生物製藥與疫苗、化學創新藥物、現代中藥、新醫藥研發與服務外包等產業;積極對接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通過重大專項實施,打造現代中藥、植物藥、新型醫療器械、生物製造等特色產業集群。
(2)生物農業。重點發展生物育種、農業基因技術、生物獸藥及疫苗、生物農藥、生物肥料、生物飼料等;推進微生物功能基因選擇技術、生物合成基因技術、納米載藥技術套用創新,發展綠色農藥、生物獸藥等產品。
(3)生物醫學工程。開發適應個性化治療、遠程診療需求的高性能醫療器械和裝備,帶動新型生物醫學材料製品產業化發展,加速現場快速檢測的體外診斷及試劑的研發和產業化。
(4)高性能醫療器械。突破性發展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型化的高性能醫療器械,打造特色品牌。充分發揮重點企業在雷射、影像、自動化控制等領域的技術優勢,重點打造高端影像類、雷射類特色醫療器械產品。
(5)健康產業。構建科學健身、健康諮詢與醫療服務三位一體的健康服務體系,推進具備條件的醫療機構開設科學健身門診部,推廣“運動處方”,發揮體育鍛鍊在疾病防治以及健康促進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推動信息技術與健康服務融合創新,建設健康醫療大數據平台,加快移動醫療、遠程醫療等“網際網路+”醫療模式創新,發展個性化的智慧預防、康復、健康諮詢等健康管理服務,以及遠程健康管理、移動健身等移動健康服務。加快開發全方位遠程醫療服務平台、終端設備和個人可穿戴醫療設備,研製數字醫療系統和保健康復等產品。
(6)醫養融合。加強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老年病科建設,做好老年慢性病防治和康復護理;積極支持基層醫療機構向老年護理院、老年康復醫院轉型;支持社會力量舉辦老人護理院、老年康復醫院和提供臨終關懷服務的醫療機構。積極探索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合作新模式,加快推進面向養老機構的遠程醫療服務試點,出台長期照護險政策。
(7)文化體育旅遊。創新體制機制,拓寬融資渠道,加快文化、體育、旅遊等相關基礎設施建設。開發多元化、多層次大健康產品,提供傳媒、演藝、體育賽事、健身服務、休閒旅遊等多維度、多樣化服務,滿足人民民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8)健康食品。重點發展以配方奶粉為代表的高端乳業、優質蛋白和維生素、中藥保健飲品等產業;延伸拓展茶深加工產業鏈,發展保健茶、藥用茶等,擴大油茶種植規模及多領域、多品種深加工能力,建立保健食品研發和生產基地;大力引進國內外休閒食品企業來鹹設立研發和生產基地,重點發展餅乾類、膨化食品類、糖果類等休閒食品產業。緊緊依託紅牛、安利、維力刻等在鹹基地,積極探索飲料產業轉型之路,加大國際飲料行業企業的招商力度,支持在鹹飲料生產企業做大做強,打造世界級飲料生產基地。
3.重點布局。
(1)依託鹹寧和各縣(市、區)生物產業,積極發展生物全產業鏈,在鹹寧布局生物製藥、生物醫學工程、高性能醫療器械等;在鹹安、通城發展生物製藥、精準診療等;其他有條件縣、市發展生物製藥、生物農業等。
(2)綜合考慮自然稟賦、人才技術、產業基礎、交通條件等因素,構建以各縣(市、區)為支撐的大健康服務網路體系和健康食品生產體系;鼓勵梓山湖和幕阜山區等自然生態稟賦好的地區建設一批康養旅遊示範小鎮、運動休閒特色小鎮,支持有條件的鄉(鎮)建設一批溫泉、爬山、食療、養老等特色康養基地;支持沿長江旅遊景區提檔升級,著力打造長江黃金文化旅遊帶,加快建設長江流域公園城市。
4.重點企業。
福人藥業、穩健醫療、中健醫療、寶仕康藥業、厚福醫療、綠雪生物、欣和生物,真奧金銀花葯業、健翔生物、九靈草生物科技、梓山湖大健康城、康美小鎮、華夏幸福產業新城,紅牛飲料、奧瑞金飲料、安利XS運動飲料、維力刻飲料、今麥郎飲品等。
(五)智慧型製造。
1.思路與目標。
滾動實施“萬企萬億技改工程”,推動鹹寧製造向高端提升,發揮裝備製造的技術和產業優勢,重點布局光電、智慧型機電、機器人、智慧型裝備、應急裝備等領域,建成省內先進的智慧型製造產業中心。推進傳統製造轉型升級,建設一批數位化車間、智慧型化工廠。到2022年,主營業務收入達到500億元以上。
2.發展方向。
(1)光電。發展外延片、晶片、封裝、半導體照明器具以及光電材料生產線,完善產業鏈配套,建立光電產業基地。
(2)智慧型機電。重點發展高效節能機電設備、智慧型機電設備及其關鍵零部件等,做大做強水利水電智慧型型發電機組,發展高耗能領域成套智慧型節能機電設備;重點發展變頻電機、伺服電機、減速機和工業控制系統等智慧型裝備關鍵零部件,加快發展精密研磨設備和數控工具機;配套發展工程機械專用智慧型機電設備,有序發展電子信息、包裝、印刷、紡織等領域專用智慧型裝備。
(3)智慧型裝備。重點發展精密、高速、高效、柔性的數控專用工具機等,配套發展新型工業感測器、智慧型化工業控制系統等核心關鍵零部件。
(4)應急裝備。著重發展應急舟橋、應急機械化橋、應急鐵路站台等軍事裝備,應急碼頭、應急鋼製桁架橋、鐵路應急搶修鋼樑等軍民兩用裝備,以及直升飛機應急停機坪、機場應急跑道、拼裝式停機庫等航空應急搶通工程裝備。發展各種自動跟蹤定位射流等滅火消防裝備以及各種熱氣溶膠滅火消防裝置。
3.重點布局。
以鹹寧為核心區,重點發展雷射、人工智慧、機器人等產業;以赤壁、嘉魚、通城、崇陽為發展區,重點發展高端數控工具機等智慧型裝備。
4.重點企業。
華舟重工、三贏興、海威複合材料、同發機電、一束雷射、華聲機電、華博陽光、志研自動化設備、三六重工、三合機電等。
(六)積體電路。
1.思路與目標。
依託武漢國家存儲器基地,重點發展光通信晶片,努力形成晶片製造為核心、封裝測試與材料為配套的較為完整的積體電路產業鏈。力爭到2022年,全市積體電路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00億元以上。
2.發展方向。
(1)晶片製造。重點推動現有光通信晶片生產線改造升級、產能擴張、規模發展,兼顧其他特色半導體工藝生產線建設,提升先進生產製造工藝對積體電路設計的服務能力。
(2)封裝測試與材料業。加快引進和建設晶片封裝、測試等生產線,加快發展矽片、封裝膠等積體電路配套材料,加強引線框架、合金鍵合線等關鍵材料的研發與產業化。
3.重點布局。
以鹹寧為核心發展區,建設航星光電子集成科技園,重點布局光通信晶片、車用元器件及配套產業等。
4.重點企業。
湖北鹹寧航星光電子集成科技園、光谷南科技城等。
三、實施舉措
(一)制定實施方案。由市直相關部門根據省級重點產業專項發展規劃,配套制定專項產業政策。各地要圍繞專項規劃,按照重點領域和空間布局、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制定本地實施方案。各地各部門要圍繞專項規劃和本地實施方案,制定年度行動計畫,細化工作分工,明確實施時間表、路線圖,逐年逐項落實目標任務。(市發改委負責積體電路、汽車、新能源等方面工作,市經信局負責電子信息、智慧型製造、食品飲料等方面工作,市科技局負責數字、新材料等方面工作,市農業農村局負責農產品加工等方面工作,市衛健委負責健康、醫養等方面工作,市文化和旅遊局負責旅遊、文化創意等方面工作。)
(二)搭建創新平台。打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升級版,進一步系統性最佳化創新創業生態環境。著力推進“雙創”基地建設,搭建全要素、全創新鏈資源集聚的“雙創”服務平台。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大型企業發展“雙創”平台,大力推進省級製造業“雙創”示範平台(企業)建設。支持鹹寧加快發展,推進各縣(市、區)多層次創新示範。大力實施鹹寧市技術創新工程,積極扶持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建設,力爭到2022年建成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30家,30%左右規上工業企業建立研發機構。著力打造科技創新平台,加快建設高校及科研院所,形成10個具有鮮明特色的科學研究中心。強化產業創新體系建設,統籌建設一批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製造業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等高水平創新平台。在通訊晶片、智慧型汽車、智慧型製造等領域組建10個產業創新中心,建成市級以上創新平台50家。實施技術企業培育倍增計畫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工程,力爭全市技術企業達到300家,培育省、市級隱形冠軍示範企業和科技小巨人企業100家。推進創新企業百強工程,培育一批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強的創新型企業。支持企業牽頭建設產業技術戰略聯盟和產業共性技術研發基地。(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科技局、市教育局、市委軍民融合辦、鹹寧和各縣、市、區人民政府。排在第一的為牽頭單位,下同)
(三)打造產業集群。著力在重點產業打造一批新興產業集群。壯大智慧型機電產業集群、電子信息產業集群、軍民融合產業集群等現有優勢產業集群。強化產業鏈配套和延伸,針對性地實施“補鏈”招商,謀劃建設完善5條左右鏈條完備、層次較高、競爭力強的骨幹產業鏈。加快特色新興產業園區建設。加快培育一批研發水平領先、知名度較強、擁有知名品牌、主行銷售收入高的行業企業。開展小微企業上規模、成長型企業上市專項行動,培養一大批“專精特新”高成長性中小企業梯隊。(市經信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文化和旅遊局、市衛健委、市委軍民融合辦、市招商和投資促進局、鹹寧和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四)加強資金支持。積極與省長江產業基金、省高投等合作設立產業發展基金,支持重點產業發展。積極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推進全周期金融服務。加快全市擔保體系建設,充分發揮擔保“穩定器”和“放大器”作用。整合設立鹹寧綠色崛起貸款擔保基金,建立全市綠色產業重點項目庫,支持創新性強、成長性好、科技含量高的重點產業項目。實施上市公司倍增計畫,到2020年力爭實現境內外上市企業數量達到3家。對承辦創業擔保貸款的金融機構實施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政策,對新設和引進金融機構、企業上市(掛牌)、金融業務重大創新等給予獎勵。財政部門在選擇確定專項資金存放銀行時,要把金融機構支持創新型企業發展的貢獻度作為重要考核指標,激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創新型企業的信貸投放。(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市經信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國資委、市人行、鹹寧銀保監分局、鹹寧和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五)培育優勢品牌。完善品牌培育、評價、扶持機制,積極創新培育一批新興品牌。加強品牌宣傳,鞏固提升一批優勢品牌,激活振興一批老字號品牌,積極打造千億級名品名企。完善和落實對創建名牌產品的鼓勵政策,進一步加大馳名商標、地理標誌、行業標準、名優特色產品的培育力度。(市市場監管局,市商務局、市經信局、市發改委、市農業農村局、鹹寧和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六)培養人才隊伍。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落實南鄂英才計畫,深入推進“我選湖北·志在鹹寧”計畫,吸引更多大學生來鹹實習實訓、就業創業,重點制定出台企業人才支持計畫、“鹹寧工匠”培養計畫等各類人才新政,提高“招碩引博”政策待遇,降低人才流失率,支持鹹寧設立人才改革試驗區,積極探索“柔性引才”和“海外引才”模式,加快建設區域性人才高地。保障高校、科研院所用人自主權,賦予教師、醫生、科研人員等更大的流動自主權,打通企事業單位創新人才雙向流動通道。深化校企、校地協同育人機制,鼓勵企業建立高校、科研院所實踐基地,引導行業、企業和用人單位參與高校人才培養。完善科研人員收入分配政策,依法賦予創新領軍人才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技術路線決定權。建立對創新人才的股權、期權、分紅等激勵機制,提高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分享比例。(市委人才辦,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財政局、市人社局、市衛健委、鹹寧和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七)推進重大項目。發揮重大產業項目的支撐和帶動作用,建設5千億元以上的全市重大產業項目儲備庫和建設庫。每年儲備的重大產業項目投資總量必須達到上年度實際完成投資總量的2倍以上,年度可審批和可開工的項目不低於儲備項目數的30%。開展定時、定向、定項調度,統籌推進項目建設。建立入庫項目“綠色通道”機制,相關部門在項目審批、建設用地、項目融資、服務保障等方面優先支持,優先安排新經濟項目配套水電氣等基礎設施建設用地及廊道規劃。建立市、縣兩級領導領銜推進重大項目的工作機制,實行一個項目、一名領導掛帥、一個部門負責、一個專班服務、一個項目秘書的“五個一”包保機制,力爭新開工重大產業項目不少於200個。(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科技局、市招商和投資促進局、市委軍民融合辦、市文化和旅遊局、市衛健委、鹹寧和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八)完善基礎設施。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對接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推動建立保稅物流中心,加快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持續擴大與長江經濟帶沿線城市合作,加快推進鹹寧機場、武漢經鹹寧至南昌高鐵、鹹寧至平江高鐵、鹹寧鐵路貨場搬遷及通港鐵路工程、鹹寧港區等項目建設,完善多式聯運配套,持續降低物流綜合成本,大力提升產業物流保障水平。支持赤壁、崇陽、通山與毗鄰地區在基礎設施、市場建設、公共服務等方面加強合作,支持通城建設內陸地區進口貿易創新示範區,加快推進“通平修”次區域合作示範區建設。著力完善城鄉通信網路設施,加快建設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北斗基站、5G規模組網、骨幹光纖網、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網及城域網等新一代信息網路設施,不斷提升產業信息基礎設施水平。加快推進重點產業領域公總計量、標準、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國家質量基礎設施全覆蓋。探索建設自動駕駛、無人機/無人船測試場、數字工廠、智慧型社區、城市大腦、智慧型家居展廳等套用示範場景。(市交通運輸局,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住建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城發集團、鹹寧和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九)創建智庫聯盟。成立市產業高質量發展智庫團,推進每個產業成立一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充分發揮智庫優勢,深入研究產業發展的戰略性、前瞻性以及熱點難點問題,為產業轉型升級和投資結構調整提供諮詢,為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引進和研發提供指導,為企業新產品推廣提供指導。充分發揮聯盟(協會)的橋樑紐帶作用,推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集聚,加強分工協作,加強行業自律。(按規劃分工)
(十)狠抓協同推進。樹立全市“一盤棋”思想,打破行政壁壘,最佳化產業布局,形成地區合作共贏、部門協同共進的推進機制。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市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市推進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研究部署全市產業規劃、項目謀劃、招商引資、成果轉化等重大問題,每個重點產業安排一名市領導掛帥協調推進。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和三個工作專班,領導小組辦公室、產業規劃和項目謀劃專班設在市發改委,招商引資專班設在市招商和投資促進局,成果轉化專班設在市科技局,其他有關部門抽調專人到專班辦公。各縣(市、區)建立相應組織機構及工作專班。每個季度召開產業發展推進會,加大各地各部門間協調力度,及時發現並解決產業發展遇到的難題。加快制定完善適應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統計體系、績效評估和考核體系,將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列入市政府重點督查事項,定期組織評估,加強考核問責,確保各項措施落地見效。(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科技局、市統計局、市招商和投資促進局、鹹寧和各縣、市、區人民政府)
印發的通知
鹹政辦發〔2019〕33號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鹹寧高新區管委會:
《鹹寧市推進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鹹寧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9年12月4日
政策解讀
一、《方案》起草背景
省委省政府印發的《關於推進全省十大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鄂發〔2018〕32號),聚焦積體電路等基礎好、條件優、潛力大的十大重點產業發力,培育壯大全省產業發展的戰略新支撐和新增長極,加快湖北製造向湖北創造轉變、湖北速度向湖北質量轉變、湖北生產向湖北品牌轉變,促進產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到2022年,十大重點產業引領帶動全省形成4個萬億元產業、10個5000億元產業。檔案要求各地要結合實際,組織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細化政策措施,分解落實具體目標任務,狠抓工作落實,切實加快推動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根據市政府部署安排,市發改委牽頭起草了方案初稿,廣泛徵求市直相關部門、鹹寧高新區和各縣(市、區)等單位意見,幾經修改完善後呈報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二、《方案》突出特色和重點
《方案》既對標了國家和省產業發展戰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同時又結合了鹹寧產業發展實際,以統籌推進現代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全域旅遊發展為主線,聚焦以農產品加工、清潔能源、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製造、醫藥健康等“五大千億產業”為重點的“基礎好、條件優、潛力大”的新能源與新材料、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醫藥健康、智慧型製造和積體電路等六類新興產業發力,分別明確了思路與目標、發展方向、重點布局、重點企業,制定了十條實施措施,對於培育壯大全市產業發展的戰略新支撐和新增長極,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引領產業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三、《方案》聚焦六大重點產業
第一部分,主要是從指導思想、發展定位和發展目標三個方面提出了高質量發展重點產業的總體要求。
在發展定位上,主要從建設產業創新中心、先進制造業中心、融合發展先行區和綠色發展示範區四個方面考慮。
在發展目標上,緊緊圍繞加快推動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從產業結構、創新能力、企業培育、綠色發展等方面分別提出若干目標。
第二部分,主要是明確推進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思路與目標、發展方向、重點布局和重點企業。
重點產業具體是新能源與新材料、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醫藥健康、智慧型製造和積體電路等。每個重點產業又涵蓋若干細分領域。
第三部分,主要是提出推進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十大具體舉措。
一是編制專項規劃。市直相關部門制定專項產業政策。各地按照重點領域和空間布局、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制定本地實施方案,明確實施時間表、路線圖,逐年逐項落實目標任務。
二是搭建創新平台。鼓勵和支持企業發展“雙創”平台,推進省級製造業“雙創”示範平台建設。統籌建設一批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等高水平創新平台。
三是打造產業集群。著力在重點產業打造一批新興產業集群,壯大智慧型機電產業集群、電子信息產業集群、軍民融合產業集群等現有優勢產業集群。
四是加強資金支持。積極與省長江產業基金、省高投等合作設立產業發展基金。大力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推進全周期金融服務。整合設立鹹寧綠色崛起貸款擔保基金,支持創新性強、成長性好、科技含量高的重點產業項目。
五是培育優勢品牌。完善品牌培育、評價、扶持、宣傳機制,積極創新培育一批新興品牌,鞏固提升一批優勢品牌,激活振興一批老字號品牌,積極打造千億級名品名企。
六是培養人才隊伍。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落實南鄂英才計畫,制定出台企業人才支持計畫、“鹹寧工匠”培養計畫等各類人才新政,加快建設區域性人才高地。
七是推進重大項目。發揮重大產業項目的支撐和帶動作用,建設重大產業項目儲備庫和建設庫,開闢“綠色通道”,在項目審批、用地、融資等方面優先支持。
八是完善基礎設施。加快推進鹹寧機場、武漢經鹹寧至南昌高鐵、鹹寧至平江高鐵、鹹寧鐵路貨場搬遷及通港鐵路工程、鹹寧港區等項目建設,完善多式聯運配套,提升產業物流保障水平。完善城鄉通信網路設施,提升產業信息基礎設施水平。
九是創建智庫聯盟。成立市產業高質量發展智庫團,每個產業成立一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為產業轉型升級和投資結構調整提供諮詢,為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引進和研發推廣提供指導。
十是狠抓協同推進。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市直有關部門為成員單位的領導小組,研究部署全市產業規劃、項目謀劃、招商引資、成果轉化等重大問題。各縣(市、區)建立相應組織機構及工作專班,強力推進工作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