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曲·園父

《鸚鵡曲·園父》是元代文學家馮子振創作的散曲。此曲主要描寫田園生活,曲中菜農的生活方式,表現了隱逸的情趣,帶有理想化的色彩。全曲寫景生動,用典恰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鸚鵡曲·園父
  • 作者:馮子振
  • 創作年代:元代
  • 出處:《全元散曲
  • 作品體裁:散曲
  • 別名:【正宮】鸚鵡曲·園父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正宮】鸚鵡曲·園父
柴門雞犬山前住。笑語聽傴背園父。轆轤邊抱瓮澆畦,點點陽春膏雨。
〔麼〕菜花間蝶也飛來,又趁暖風雙去。杏梢紅韭嫩泉香,是老瓦盆邊飲處。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正宮:宮調名,元曲常用宮調之一。鸚鵡曲:曲牌名,又名“黑漆弩”“學士吟”,入正宮。
⑵傴(yǔ)背園父:駝背的菜農。傴背,駝背。
⑶轆轤:民間一種安裝在井架上絞繞汲水索的起重機具。瓮(wèng):一種盛水或酒的陶器,口小腹大。畦(qí):指菜地。
⑷膏雨:如膏的春雨。俗諺“春雨貴如油”,故稱。
⑸麼:即麼篇,戲曲、散曲術語。連續使用同一曲牌時,後面各曲不再標出曲牌名,而寫作“麼篇”或“麼”。
⑹瓦盆:古時一種粗糙的陶盆。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一個駝背的菜農在山前居住,柴門內雞鳴狗吠,陣陣歡聲笑語。老農用轆轤汲水,抱著瓦罐澆灌田地,雨水貴如油。
〔麼〕菜花間蝴蝶飛來,又在和煦的春風中雙雙飛去。在老瓦盆邊飲酒的地方,泉水清香,韭菜鮮嫩,紅杏枝頭春意濃。

創作背景

元成宗大德六年(1302)冬,馮子振留寓京城,與朋友在酒樓聽歌女御園秀演唱白賁的《鸚鵡曲·漁父》:“儂家鸚鵡洲邊住,是個不識字漁父。浪花中一葉扁舟,睡煞江南煙雨。覺來時滿眼青山暮,抖擻綠蓑歸去。算從前錯怨天公,甚也有安排我處。”其曲優美,只可惜曲牌格律嚴格難循,沒有人能和韻。當時在座諸人知馮子振之才,便舉酒索和。馮子振一時興發,運用各種題材,前後步原韻共作了三十八首。此即為其中之一。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此曲和《鸚鵡曲·農夫渴雨》不同,乃是描寫田園生活的主題。曲中菜農的生活方式,然帶有理想化的色彩。“抱瓮畦”,乃是暗用《莊子·天地》中子貢遇老農的典故:“子貢南遊於楚,反於晉,過漢陰,見一丈人方將為圃畦,黹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搰搰然用力甚多而見功寡。子貢曰:‘有械於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見功多,夫子不欲乎?’為圃者仰面視之曰:‘奈何?’曰:‘鑿木為機,後重首輕,掣水若抽,數如洪湯,其名為槔(“槔”即桔槔,也稱吊桿,乃原始的提水工具)。’為圃者忿然作色而笑曰:‘吾聞之吾師,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機心存於胸中,則純白不備;純白不備,則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載色吾非不知,羞而不為也。’子貢瞞然慚,俯而不對。”
曲家筆下的菜農,顯然具有上古遺風。他一邊欣賞“杏梢紅”,一邊品嘗“韭嫩泉香”,自斟自飲,超然物外。這種忘卻機心、恬淡困適的生活,正是在黑暗現實中屢屢碰壁、找不到出路的元代文人們理想的精神歸宿。而“抱瓮”者,也和“漁”“樵”一樣,成為元曲中經典的隱逸者形象。

名家點評

四川師範大學教授鄧元煊《元曲:彩圖版》:“此曲表現菜農辛勤愉快的勞動和豐收的喜悅。寫景樸實自然,一派生機;寫人形象鮮明,呼之欲出。”

作者簡介

馮子振(1257—1314),元代文學家。字海粟,自號怪怪道人,又號瀛州客,攸州(今湖南攸縣)人,官至承事郎、集賢待制。博學強記,文思敏捷。為文時常伏案疾書,隨紙數多寡,頃刻而盡辭采華麗,用典恰切,美如簇錦。所作散曲內容大多抒寫閒適生活和隱居樂趣,風格清麗透脫。貫雲石在《陽春白雪》序中讚揚其作品說:“海粟之詞豪辣灝爛,不斷古今”。有《海粟詩集》,《全元散曲》錄存其小令四十四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