鸚鵡喙羽病

鸚鵡喙羽病是由鸚鵡喙羽病病毒(PBFDV)引起的,以患病鸚鵡羽毛對稱性萎縮、脫落或異常生長以及某些鸚鵡喙和爪的異常變形為特徵的免疫抑制性傳染病。

基本介紹

整體概述,傳染方式,診斷方法,預防方法,治療方式,

整體概述

血清流行病學調查表明,PBFDV感染廣泛存在於世界各地的野生及籠養的鸚鵡群中,有40多個品種的鸚鵡可感染該病。PBFD 最早發現於20 世紀70 年代中期,1989 年確認其病原為圓環病毒。 PBFDV 直徑為14-20.7 nm,約比CAV小20 %。在CsCl 中的浮力密度為1. 378 g/ ml。病毒核酸大小為1. 7-2.0 kb。PBFDV 經70 ℃處理15 min 或pH3 作用3 h 後可失活。分離自不同種屬鸚鵡的PBFDV 抗原性一致。遺憾的是目前尚未見有PBFDV 細胞培養成功的報導。 鸚鵡感染PBFDV後,病毒首先在羽毛和羽毛囊上皮細胞中增殖,形成嗜鹼性核內包涵體,導致羽毛的脫落和異常生長;還可在法氏囊、胸腺、脾臟、腸道、骨髓等組織的巨噬細胞中形成胞漿內包涵體,導致組織病變,引起機體的免疫抑制。
鸚鵡喙羽病屬於高傳染性病,發病時常見病急或重症,甚至迅速死亡。此疾病首先發現在1970年代中期的南太平洋鸚鵡(south pacific psittacine),症狀為羽毛不規則生長及脫落,鳥喙變形,最後因免疫力降低引發感染而死亡。後來又陸續發現PBFD病毒於超過40種鸚鵡,包括葵花鸚鵡、非洲灰鸚鵡、折衷鸚鵡、愛情鸚鵡、虎皮鸚鵡、亞馬遜鸚鵡、金剛鸚鵡及小鸚哥等。

傳染方式


鸚鵡喙羽病患鳥的血液、羽屑糞便、嗉囊分泌中都可分離出病毒。其中又以羽屑為最重要的散布來源,因此若飼養環境中有感染鳥只,很容易經由羽屑散播。因為幼鳥的免疫系統較不健全,所以容易受到感染,三歲以上的鳥兒大多能有較強的免疫力。因此,若鳥兒具有良好的免疫力,則病毒在入侵鳥體初期可被免疫系統清除而不會發病。

診斷方法


以分子生物PCR檢驗法為靈敏度最高、特異性最好的診斷方式。而研究顯示鳥兒受感染2天的血液中即可偵測出PBFD病毒,即鳥而受到感染在潛伏期以分子生物PCR檢驗法可測得PBFD病毒,遠比其他檢驗方式來的敏感、快速、正確。

預防方法


疾病的管理主要在於預防。 每次新鳥引進,應該與其他鳥進行隔離和PBFD測試。
預防可以使用滅活疫苗,由兩部分組成的疫苗的已經生產,疫苗可以在幼鳥14日齡時就開始使用。 初次接種疫苗後30天再次接種.

治療方式


目前只有藥物支持療法。藥物支持療法僅限於治療已經被病毒感染的鳥只。 個別感染的鳥只有康復和痊癒的情況,但不多見。 如果病症只影響到鳥的羽毛,或者只有其他輕微跡象,通過支持療法可以提高鳥的生活質量。 如果鳥的喙或指甲已經受到影響,在國外,獸醫通常會建議 “安樂死”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