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學史
2004年發表的使用線粒體
DNA的系統發育分析發現,剪水鸌屬(Puffinus)包含兩個不同的進化枝並且是多系的。 為了創建單系屬,一組物種被移入"
Ardenna"(鸌屬),這是一個由路德維希·賴辛巴赫(Ludwig Reichenbach)於1853年引入的屬,以大鸌作為模式物種。賴辛巴赫引用了義大利博物學家尤利西斯·阿爾德羅萬迪(Ulisse Aldrovandi)在 1603年使用拼寫“Artenna”來表示海鸌。最新的基因組研究已經驗證了“鸌屬”(
Ardenna)和“剪水鸌屬”(
Puffinus)之間的系統發育區別。
形態特徵
該屬模式物
大鸌:體長51厘米,翼展100-118厘米,體重850-950克。背部、上翼和臀部棕色;羽毛上較淺的條紋會產生縮放效果。除了棕色的腹部斑塊和黑色的肩部標記。該物種有一個深黑色的鴨舌帽,後頸深黑棕色和白色,白色後部的尾覆羽隱蔽。尾巴深棕色。臀部白色,除了可變的棕色腹部斑紋(可能很難看到)。除深色後緣和翼尖外,其餘均為白色。尾巴底部有一個白色的“馬蹄形”。
鳥喙黑色,腿和腳粉紅色,但外側至跗骨和外腳趾為黑色。深灰色的喙。類似的科里猛鸌的喙蓋不太明顯,喙較淺,翼尖下有更大的深色區域。
棲息環境
鸌屬是一些遠洋海鳥物種。通常在大陸架上覓食,大部分時間都在海上度過,但返回陸地繁殖。在沿海和島嶼岸邊的洞穴和岩石縫隙中及壁架上築巢,鳥巢通常隱藏在茂密的植被下。生存的海拔高度達200米。
生活習性
在夜間進食,以避免被比它大的海鳥襲擊,並在返回陸地時保護自己免受捕食者的侵害。日落後就起飛了。在水面上成群結隊捕魚時非常吵鬧。通常用鳥喙在水面下捕獲獵物,也在飛行中覓食,下降到水面附近,並且在游泳時也可能將整個頭部浸入水中。
該屬物種不會潛水。有時可以與其他鸌科鳥類混群進食。當夜幕降臨,鳥群很活躍,鳥兒從空中飛過時很吵。聲音的個體差異和聲音的曲調幫助它們找到自己的洞穴,但在海上通常是安靜的。
以磷蝦、烏賊、小魚、樽海鞘和水母為食。
分布範圍
廣泛分布於太平洋和大西洋,澳大利亞北部、西部和南部,包括豪勳爵島和紐西蘭北部。
繁殖方式
成群繁殖。洞穴挖在排水良好的斜坡或岩石間的黏土中。這些繁殖群落建立在森林中的高大樹木下或較低的沿海灌木叢下。洞穴的地面覆蓋著一層由樹葉、樹枝和礫石組成的精美地毯。孵化室位於洞穴的盡頭,長度可達60厘米至3米。雌鳥每窩產一枚大的白色的卵。雌雄雙方孵化49-51天,每隔4天輪換一次。剛孵化的雛鳥身上覆蓋著灰色的絨毛。成鳥通過反流餵養幼鳥。幼鳥在14周后離開群落,前往大海。
下級分類
保護現狀
易危(VU)——2種;近危(NT)——2種;無危(LC)——3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