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足鸌(學名:Ardenna carneipes):鸌科、鸌屬海洋鳥類。體長45厘米,翼展99-107厘米,體重580-765克。全身羽毛呈黑褐色,通常在頭部、頸部、飛羽上部和尾部的顏色較深。腹部比下體其他部分顯得更蒼白並具更淡的斑點。虹膜黑色,喙粉紅色至角色,尖端有一個黑點。腿肉粉色,腳趾的一部分呈灰色。
候鳥。主要是白晝活動。會形成鬆散的群體。食物主要由魷魚和魚組成,經常跟隨拖網漁船進行捕獲被扔到海里的碎片。分布於澳大利亞及附近的島嶼。在非繁殖季節,向北穿過西太平洋到達日本、俄羅斯和韓國附近海域,少數到達北美洲,向北穿過印度洋,向西到達非洲南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淡足鸌
- 拉丁學名:Ardenna carneipes
- 別名:肉足鸌、肉足水薙鳥
- 外文名:英文 Flesh-footed Shearwater
法文 Puffin à pieds pâles
西班牙文 Pardela negruzca, Pardela paticlara
阿拉伯文 جلم لحمي القدمين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 綱:鳥綱
- 目:鸌形目
- 科:鸌科
- 屬:鸌屬
- 種:淡足鸌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亞綱:今鳥亞綱
- 亞種:無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Gould, 1844)
- 保護級別:近危(NT)IUCN標準
- 同義學名1:Ardenna carneipes ssp. carneipes — Christidis and Boles (2008)
- 同義學名2:Puffinus carneipes Gould, 1844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遷徙,行為,聲音,食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
動物學史
淡足鸌(Ardenna carneipes)在2014年之前被歸入剪水鸌屬(Puffinus)。
形態特徵
淡足鸌體長45厘米,翼展99-107厘米,體重580-765克。是一種大型、寬翼的海鳥。全身呈深色羽毛,有著強壯的蒼白色鳥喙。全身羽毛呈黑褐色,通常在頭部、頸部、飛羽上部和尾部的顏色較深。覆羽和尾上覆羽有棕色邊緣,會出現輕微的鱗片狀外觀,這在肩角處更為明顯。飛羽的底面顏色更灰、更蒼白。在某些光譜下,較大的隱蔽體可能或多或少呈現銀色。腹部比下體其他部分顯得更蒼白並具更淡的斑點。
虹膜黑色,喙從粉紅色到角色不等,尖端有一個黑點。腿肉粉色,腳趾的一部分呈灰色。雌雄羽色相同,但雄性更大一些。
幼鳥與成鳥相似,但4-7月的幼鳥羽毛是新長出的,而年長的鳥則已經磨損或換毛。
在南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築巢的淡足鸌比西澳大利亞的大。淡足鸌可能會與粉腳鸌混淆,但較黑的腹部可以識別這兩個物種的不同。許多深色鸌會混群占據相同的區域,但它們的大小和喙結構通常不同。
棲息環境
淡足鸌是一種獨特的海洋物種,棲息在開放的海洋及海島環境中。主要出現在亞熱帶大陸架和斜坡上,偶爾也出現在近岸水域。這些鳥在樹木繁茂的山丘上築巢,尤其是那些長滿灌木和森林的山丘。它們也在面向大海的斜坡或草坡上繁殖。
當遷徙到北太平洋和印度洋時,有些個體也會穿過熱帶和更深的水域。在西南太平洋13-23℃的水域和北太平洋11-16℃的水域都有個體記錄。
生活習性
遷徙
淡足鸌是高度遷徙的物種,是候鳥。每年從3月到9月,來自豪勳爵島的繁育者在韓國過冬。紐西蘭生活的種群範圍向北到鄂霍次克海。有些在暖水年飛到美國西海岸。西澳大利亞的種群遷徙到印度洋和阿拉伯海。它們五月底到達那裡,一直呆到八月。淡足鸌在遷徙期間,在太平洋西北部,它們下降的深度略深於2.50米,而在繁殖開始時,它們能夠達到8.70米的深度。
行為
淡足鸌不太合群,但它們形成鬆散的群體,有時會與其他種類的海鷗混群。這些鳥經常跟隨拖網漁船進行大掃除,捕獲被扔到海里的碎片。該物種主要是白晝活動。
聲音
淡足鸌大多在夜間從洞穴內鳴叫 。它們也在陸地和飛行中鳴叫;偶爾會在白天叫。會發出“gug gug gug”,然後是轉換為“ku-kooo-ah”的悠揚的三音節叫聲。聲音的第二部分重複了5或6次。以慢慢消失的咕噥聲或噼啪聲結束。3個部分合在一起構成一個持續約10秒的鳴叫聲表演。
食性
主要通過追逐潛水捕魚,也會潛入水面以下5米的深度。食物主要由魷魚和魚組成,尤其是在繁殖季節。然而,在穩定環境中進行的長時間研究表明,這些鳥類也吃軟體非頭足類無脊椎動物。此時(非繁殖期),消化道內發現的動物主要是燈籠魚科燈籠魚或秋刀魚。還發現了其他種類的魚類,例如鯛魚和飛烏賊。
分布範圍
繁殖地:澳大利亞和紐西蘭。
非繁殖地:印度、日本、韓國、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阿曼、俄羅斯(東亞區)、斯里蘭卡、美國和葉門。
旅鳥:法屬玻里尼西亞和湯加。
留鳥:英屬印度洋領地、加拿大、斐濟、法屬南部領地、馬爾地夫、墨西哥和南非。
遊蕩(非繁殖地):以色列、約旦和阿聯。
遊蕩:印尼、馬達加斯加和塞席爾。
來源不確定(季節性不確定):聖誕島、科科斯(基林)群島、伊朗、吉里巴斯、朝鮮、模里西斯、諾魯、新喀里多尼亞、諾福克島、北馬里亞納群島、巴基斯坦、巴布亞紐幾內亞、留尼旺島、索羅門群島、索馬里、吐瓦魯、美國本土外小島嶼、萬那杜、瓦利斯群島和富圖納群島。
來源不確定:智利和俄羅斯。
這些大型海鳥生活在印度洋和太平洋,澳大利亞南部海岸和紐西蘭北島連線兩大洋,構成了分布範圍的南界。在太平洋,北界由一條相當直線組成,它們從薩哈林島開始,穿過堪察加半島的尖端,連線阿留申群島和阿拉斯加半島。主要的築巢地點是:聖保羅(印度洋南部)、澳大利亞西南部、豪勳爵島(澳大利亞東部)、北島附近的紐西蘭小島和分隔紐西蘭兩個主要島嶼的庫克海峽紐西蘭。
繁殖方式
淡足鸌成對在沿海森林、灌木叢或草原的傾斜地面上的洞穴中的島嶼上繁殖。巢由位於洞穴末端的擴大室組成(長1-3米),入口通常被植物材料覆蓋。
該物種完全是夜間活動,在日落後約30分鐘到達繁殖場。築巢時間於9月底或10月初隨著鳥類返回棲息地開始。第一枚卵產在11月20日至12月12日之間,幼鳥在4月底或5月初孵化。淡足鸌是殖民地,使用與灰臉圓尾鸌相同的洞穴,灰臉圓尾鸌是冬季築巢者。它們在1到2米長的隧道中產卵。每窩產1枚白色的卵,平均大小為7厘米。孵化期約為53天,豪勳爵島的孵化期要縮短9天。
剛出生的雛鳥有灰色的絨毛,它們會被捂熱2天,然後每天由父母餵食。隨著年齡的增長,進餐的食量和數量會增加,但頻率會降低。幼鳥體重迅速增加;當它們有545克的體重時,就會在92天后起飛並離開巢穴。
在幼鳥繁殖期間,為了尋找食物,西澳大利亞的種群會進行遠征,它們飛行到距離出生地近300千米的地方。豪勳爵島的物種進行兩種類型的旅行,最短的不到3天,最長的估計超過3天。豪勳爵島的育雛成功率估計為60%。淡足鸌的預期壽命為30年。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8年 ver3.1——近危(NT)。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種群現狀
淡足鸌在2004年估計全球物種數量超過650,000隻,但已經發現的歷史文獻和2015年的物種數量調查中發現存在一些重大錯誤後,這一數字已被向下修正。總的來說,全球種群數量比之前想像的要少得多,僅包含大約74,000對繁殖對(Lavers 2015年)。在澳大利亞,1978年,估計豪勳爵島上的種群數量約為20,000-40,000對,2003年估計有17,462對。2009年,物種數量估計為16,267對(95%置信區間為11,649–21,250),這表明自2003年以來,繁殖對的數量下降了6.8%,相當於每年下降約1.3%(Reid等人,2013年)。在紐西蘭,1983年估計的繁殖種群數量為50,000-100,000對,而Taylor(2000)認為種群數量為25,000-50,000對。新的調查表明,總量接近10,000-15,000對(Baker等人2010年,Waugh等人2013年)。西澳大利亞數量從無危升級為近危(D Pa W 2015年)。在修訂繁殖種群規模後,該物種在澳大利亞被列入近危(Garne ttetal.2011年),在紐西蘭被列入國家級易危(Robertsonet al. 2013年)。
趨勢理由:儘管歷史記錄不佳且缺乏所有物種數量的數據來評估全球總量,但有足夠的證據證實其物種數量受到澳大利亞漁業的強烈影響(Tuck等人,2003年,Baker和Wise 2005年、Tuck和Wilcox2008年、Richard和Abraham 2014年)以及豪勳爵島和桑迪島以及愛麗絲夫人島(紐西蘭)的數量正在下降(Tuck等人 2003年,Reid等人 2013年,Waugh等人 2013年,Barbraud等人 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