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鳧渚村

鶴鳧渚村,位於鳳崗鎮西北部,距鎮政府0.5千米。該村坐落於丘陵地帶,村北有東深河。村東是鳳崗村,西緊靠排沙圍村,北是東深公路。始建於明朝,相傳村邊有兩條小溪交叉流入九江水,村落形狀好似水面上浮起的一塊陸地,村後小山坡上常有鶴群棲息,故名鶴鳧渚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鶴鳧渚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東莞市鳳崗鎮
  • 地理位置:鳳崗鎮西北部
明朝至清初屬東莞縣歸城鄉;清中後期,屬戎廳。民國時期,屬鳳崗鄉。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先後屬竹排鄉、五堂鄉;1961年,屬鳳崗人民公社三聯生產大隊;1983年,屬鳳崗區三聯鄉;1987年,屬東莞市鳳崗鎮三聯管理區;1999年,屬鳳崗鎮三聯行政村。
世居村民有鄭、卓、彭、張、陳、蔡、賴、梁、毛等姓,以鄭姓為主。鄭姓先祖於南宋淳熙三年(1176年)從福建汀州永定遷至廣東長樂(今五華),明萬曆五年(1577年)遷至此地。卓姓先祖於17世紀20—30年代從廣東長樂(今五華)遷至此地。
2015年末,戶籍人口481人,其中男性228人,女性253人;80歲以上14人,最年長者92歲(女)。外來暫住人口約5000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約40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約450人,主要分布在馬來西亞、牙買加、蘇利南、越南、英國、法國、荷蘭等國家。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東莞鳳崗話。
傳統經營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甘蔗、花生、番薯、芋頭、黃豆、木薯等,飼養少量牛、豬、鵝、雞、鴨。2005年,村中有榨糖、碾米、榨油等加工廠。之後,隨著工業化的推進,傳統農業逐漸衰退。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工資性收入、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等。
省道東深公路從村中經過。1992年通電,1993年通自來水,2003年通電話,21世紀初通網際網路。
村有鳳崗鎮中心國小,有鳳暉園、興貿休閒公園各1座。
村內有客家傳統民居160座。
鄭氏宗祠,建於清朝。占地面積115平方米;2015年,仍作宗祠使用。卓氏宗祠,建於清朝,占地面積37平方米;2015年,仍作宗祠使用。鄭氏宗祠,始建於清嘉慶十一年(1806年),重修於2011年,占地面積511平方米;2015年,仍作宗祠使用。鄭氏宗祠,始建於19世紀中後期,重修於2012年,占地面積112平方米;2015年,仍作宗祠使用。
碉樓,建於19世紀末。建築材料為砂、黏土和石灰,用打夯方式建造,占地面積25—36平方米。
關帝廟,始建於清道光十年(1830年),重建於2012年,供奉關帝。村民逢年過節和農曆每月初一、十五,會前往廟裡燒香祭拜,祈求平安。
村里每年大年初一有舞麒麟活動,形成於20世紀初。每年除夕,麒麟隊舉行開光儀式,初一早上,開始逐戶參拜門庭,接著在村里寬闊空地表演舞麒麟,然後是“打功夫”(武術表演),有單人空手拳術、雙人拳術及對打,有矛、盾比拼,長棍、短棍對壘,舞刀、戟等。
1921年,村創辦重賢學校。
2005年,村民以入股形式興建一幢三層高的黃河百貨商場。同年5月,村動工興建鳳崗鎮農貿綜合市場。
2009年7月1日,位於三聯鶴鳧渚村的鳳崗三正財富新地沃爾瑪商場正式開業。
該村代表性人物:
鄭月明(1912—1947),1945年參加游擊隊,1947年9月21日在山東省與國民黨軍作戰時犧牲。
鄭平(1920—),曾參加淮海戰役、濟南戰役和臨沂戰役,後任廣州市第一商業局副局長、黨委第一副書記。
鄭志明(1920—1948),1944年參加游擊隊,1948年在東莞清溪與國民黨軍作戰時犧牲。
鄭學文(1925—),曾參加淮海戰役,後任東莞縣樟木頭林場黨委書記、珠海林場黨委書記、珠海工商局副局長。
鄭茂達(1927—),早年參加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後在空軍某部任排長、副隊長,獲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多枚紀念勳章、東縱紀念章及赴朝和平慰問紀念章。
鄭銳強(1926—1953),1950年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1952年在瀋陽雷達兵部隊任排長,1953年在長沙因公犧牲。
鄭力行(1932—),曾任東江軍分區獨立三營二連班長、海南軍區司令部參謀、湖南懷北縣武裝部副部長、海南澄邁縣武裝部科長、東莞煙花爆竹廠副廠長。
鄭育棠(1948—),曾在東莞縣委辦公室任職,1980年到香港經商,兼任鳳崗駐港辦事處主任,聯繫海外華人華僑,引資回鄉。成立滿建發展有限公司,回鳳崗投資建廠,1998年成立東莞市經緯置業有限公司,投資房地產,建有鳳樂園、鳳天閣、中銀大廈等樓盤。
2008年,被廣東省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授予“廣東省衛生村”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