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鶯歌嶺遺址
- 外文名:The ridge site
出土文物,遺址斷代,史書記載,
出土文物
下層的出土物有:(一)陶器。夾砂紅褐陶為主,手制。器型有罐、碗、杯等,其紋飾以“人”字形為基調,橫劃在直腹罐和折唇平底罐上。還有以篦點紋連成的“之”字形圖案,以及平行線紋、印紋、席紋、回紋等。(二)石器。有肩石斧和板狀砍伐器、亞腰形石鋤等,多為打制。這些工具是原始”鋤農業“的生產工具。鋤農業就是先砍倒森林,其後放火燒光,以木灰做為肥料。然後刨坑播種,直到收穫。
上層出土的有:(一)陶器。以夾砂黑灰陶為主,紅褐陶占一定比例。手制。陶質較粗,火候不勻,陶色不純。器型有瓮、罐、缽、碗、盤、杯、釜、甑等;典型器物有敞口深腹罐、口沿部分有齒狀花邊的深腹罐、折唇罐、碗、釜等。紋飾有劃紋組成的大方格紋、劃紋、指甲紋、繩紋等,但以素麵居多,表面光滑。還有陶紡輪等生產工具。(二)石器。以磨製為主,有長身斜刃斧、錛、鑿、穿孔平背弧刃刀、長方形穿孔刀、矛、鏃、環形斧、齒輪狀石器、杵、馬鞍形磨盤和磨棒等。還有黑曜石製成的石鏃等。(三)骨器。有錐、針、簪、鏃、魚鉤、槍頭、甲片、牙刀和狍角鋤等。(四)原始小型陶製藝術品。有陶豬、陶狗和陶熊等。以上反映了這裡的氏族部落居民用石器、骨器從事原始農業、畜牧業、兼從事漁獵業。農業已進到鋤耕階段,並有了簡單的手工紡織;出土的多個陶豬特別引人注目,這些陶豬外形維妙維肖,頭占全身比例的三分之一,背脊高聳,是帶有明顯野豬特點的家養豬。屬家養與野生的過渡體態。由此可以判斷,這裡的居民已知養豬。養豬必須有較穩定的生存條件,大量的出土農具可證當時的氏族部落已過著較穩定的農業生活。長身打制石斧的出土,可能表明已出現了以耒耜為工具的耦耕。黑曜石壓制的石鏃和青石磨製的石鏃,應為文獻中記載的“石砮”。
在鶯歌嶺下層及上層各發掘清理了兩座房屋。皆為半地穴式。
下層房屋為圓角長方形(或方形)半地穴式建築。東壁方向為8°,南北長6米,東西殘長2—2、7米,西壁高35厘米。居住面上有一層緊密平整的路土。緊靠東南北三壁,發現柱洞23個,直徑9—17厘米,深10—31厘米。柱洞中有12個向房址中央傾斜,其中4個較大的柱洞更明顯,可以推測房頂是四面坡式。在房址中間有一個大灶址,灶址邊緣圍有石塊,中間有一個小坑,深15—20厘米。
上層房屋也是長方形(或方形)半地穴式建築,但在穴壁內側壘起了石牆。它是先從地面下挖深70厘米左右的長方形(或方形)坑,在坑壁內側築石牆,其間以黃土填實。石牆略高於坑壁,殘高0、7—0、9米。石牆用石塊層層壘築,厚25厘米,石塊大小不一,最大的27×16厘米,最小的5×6厘米。大石塊壘築於底部,5—6層,小石塊疊砌約14層,以泥勾縫。東壁保存較完整,長5.4米,方向21°。居住面經過加工,用灰土鋪墊而成,厚約15厘米。發現柱洞18個,靠近東壁分兩排,相距約50厘米,外邊一排10個,裡邊一排柱洞向東牆傾斜。石壁中間嵌立木柱,直徑約14厘米。在居住面上發現一堆壓扁了的炭化樺樹皮,長70厘米,寬20厘米,可能是房頂所用。居住面上還有大量大炭,可能是燒毀的房架。在房屋東1.6米處發現一個屋外灶,為橢圓形燒土面,直徑50—70厘米。應為夏季臨時灶。另有灰坑一個,袋狀,圓底,徑長3.4米,深1.8米。似為廢棄的貯藏窖,後為垃圾坑。小陶豬即發現於此房址和灰坑中。
遺址斷代
根據對上層的碳—14年代測試,樺皮距今為2985±100年,木炭距今為3052±90年(樹木年輪校正值為公元前240±155年),可推定下層在3000年以前,上層時間則與西周相當。
史書記載
《晉書、四夷傳》謂:“肅慎氏,一名挹婁,在不鹹山北。”不鹹山即今長白山。《新唐書、渤海傳》謂渤海“以肅慎故地為上京,曰龍泉府”。上京龍泉府已被考定為今黑龍江省寧安市渤海鎮,鶯歌嶺在上京龍泉府附近的鏡泊湖畔。為此,當今學者多認為鶯歌嶺在時間和地域上與關於肅慎的記載相吻合。先秦文獻對肅慎的記載概略,鶯歌嶺遺址的發掘,豐富了我們對肅慎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