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歷史沿革,地理氣候,交通環境,交通概況,交通發展,客運建設,集鎮交通,集鎮公交,文化底蘊,酒文化,紅色文化,宗教文化,鹽道文化,樂門古城,理智宋墓,社會經濟,經濟概況,經濟開發區,名優企業,現代農業,返鄉創業,扶貧工作,人文教育,教育歷史,教育現狀,文化建設,古鎮名人,鄭珍,沈久成,況天爵,劉建勛,城鎮建設,城建概況,城建項目,政府機構,領導班子,職能部門,醫療衛生,鴨溪鎮衛生院,遵義華溪醫院,播州區第三人民醫院,旅遊資源,鴨溪美食,鴨溪涼粉,魏家甜酒,豆豉火鍋,黃家牛肉,祥剛飯店酸湯魚,鴨溪窖酒,
概況
鴨溪鎮是貴州省的革命老區鎮、經濟強鎮、商貿強鎮、能源大鎮,更是聞名全省的“黔北四大名鎮”(一打鼓、二永興、三茅台、四鴨溪)之一。鴨溪鎮是全國重點鎮、中國最具特色魅力鎮、中國特色鎮發展創新最佳案例獎、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全省文明鄉(鎮)、省級生態鄉(鎮)、省列省級示範小城鎮、遵義衛星城、中國涼粉之鄉。
鴨溪鎮位於遵義市播州區西部,處於東經106°37′--東經106°46′北緯27°27′--北緯27°36′之間,國土面積121.4平方公里,總耕地面積52343.85畝,其中田28234.8畝,土24109.05畝,荒山46108.35畝,林地64884畝。全鎮東西長約21公里,南北寬約8公里,東接龍坑、石板,南毗金沙縣,西抵
楓香、
馬蹄,北鄰樂山、
紅花崗區。鴨溪鎮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最高峰為大陽頂。全鎮轄7個村、2個社區,247個村民組(小區),有10個黨總支,45個黨支部,1498名黨員。鴨溪鎮總人口76524人,其中集鎮人口達4.5萬人,集鎮城區面積16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73%,有漢、苗、
仡佬等民族居住在本鎮。“326”國道和 “杭瑞”高速公路貫穿全境,遵義繞城高速一環、二環途經鎮域。鴨溪鎮距區城南白鎮19km、遵義市區20km,地理位置得天獨厚,鎖金沙、茅台、遵義之要津,古今經濟文化發達。鴨溪鎮是遵義市播州區西部的煤電、汽車製造、釀酒和包裝產業基地,是遵義市播州區西部的經濟、文化、商業、教育中心。
歷史沿革
鴨溪鎮,舊名興隆場,又稱鴨子口、財溪、柴溪。鴨溪鎮為唐朝初期古邪施縣的縣城,唐初在老鱉國腹地西境設邪施縣屬今遵義縣、金沙縣、仁懷縣交接地帶。在古代,鴨溪鎮是川鹽從仁懷茅台岸(仁岸)轉運刀靶水、遵義城的“旱碼頭”;光緒年間已成為黔北商貿重鎮,與黔北打鼓新場(今金沙縣縣城)、永興場(今湄潭縣永興鎮)、茅台(今仁懷市茅台鎮)齊名為“四大名鎮”,成為遵義縣西部商品集散中心。鴨溪早期建街於今大嵐村葛麻池南側,因火罄燼,重延勘輿選址於後水河下游鴨子嘴河畔建街,街命名為“鴨溪口”,人覺“口”有贅之嫌,便直言“鴨溪”,鴨溪這一地名由此而來。
鴨溪自古隸屬遵義,商朝鴨溪境屬鬼方。春秋時期,為夜郎東北小君長國鱉國地;秦統六國後,為鱉縣地,直至南北朝未變。隋初為牂牁縣地,唐武德三年,改牂牁縣為建安縣,鴨溪為建安縣地;貞觀十三年,置播州及恭水六縣,十四年,改恭水為羅蒙,十六年改羅蒙為遵義。明萬曆二十九(1601)年五月“改土歸流”,遵義縣置13里,鴨溪大部分屬天旺第二甲,唯高梘、樂民、金刀、理智屬西鄉西隅里第九甲。
清雍正六(1728)年前鴨溪鎮隸屬四川,雍正六年後隸屬貴州。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設鴨溪汛,因諱“鴨”字,曾改名財溪鎮,1950年復名鴨溪鎮。清宣統三年(1911)遵義縣城鄉議事會成立,廢里設區,至民國21(1932)年,鴨溪分屬遵義縣西一區、西二區、西二上區。民國21年至24(1935)年5月,分屬遵義縣第十區、第十一上區。民國24年至30(1941)年,屬遵義縣第六區。民國30年至1949年11月,屬遵義縣鴨溪區(西區)。1949年為鴨溪鎮及樂民城、白臘坎鄉,1949年11月至1953年5月,分屬遵義縣第六區、第十四區。1953年5月至1958年10月,分屬遵義縣鴨溪區、鴨溪鎮、八里區。1958年11月至1961年8月,屬遵義市鴨溪公社。1961年8月至1992年9月,屬遵義縣鴨溪區。文化大革命時期,曾改為紅溪。1984年改置鴨溪鎮及大嵐、白龍、金鐘、樂理4鄉。
1992年9月,建鎮並鄉撤區,鴨溪區鴨溪鎮、大嵐鄉、白龍鄉、金鐘鄉、樂理鄉合併置遵義縣鴨溪鎮。1993年4月3日,將原25個村3個居合併成15個村兩個居。即二、三居並為二居,鳳凰、雷泉併入蘇華村,錫村併入大嵐村,小壩、白龍、白臘坎街道並成白臘坎村,年汪水併入仁合村,芭蕉併入堰坎村,浪頭併入崗村,七里、涼橋併入高梘村,余未變。1994年8月,設大嵐、白龍、金鐘、樂理4個辦事處;1995年2月,撤銷辦事處;1996年3月,恢復辦事處,並增設鴨溪辦事處。2002年3月,大嵐辦事處併入鴨溪辦事處,5月,山王廟村更名為同心村,崗村更名為團結村;2003年9月,撤銷辦事處及蘇華村、一居、二居,建東升、雷泉兩社區,建大嵐、楊柳、白臘坎、仁合、荷莊、底壩、堰坎、同心、金刀、吐魚、樂民、團結、高梘、理智14個行政村。2008年11月,14個村合併為7個村,即理智、高梘、樂民合併為樂里村;金刀、吐魚、團結合併為金刀村;楊柳、大嵐合併為楊柳村;荷莊、底壩合併為金鐘村;堰坎、同心合併為堰坎村;仁合村、白臘坎村未變。
地理氣候
鴨溪地處遵義市播州區西部,氣候與全區一致,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海拔在857—1022米之間,鴨溪鎮群山環抱,氣候終年溫涼濕潤、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年平均日照射時數為1145.87小時,日平均3.14小時,年日照率為25.9%,森林覆蓋率40%,平均氣溫14.6℃,無霜期280天,年降雨量為1043.4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為82%。冬季、秋末、春初,受
西伯利亞南下冷空氣影響,風向多為偏北風,因地貌複雜多變,地面風主要是東北風,從春末至夏季,西太平洋暖濕氣流北向西伸,南下冷空氣變暖減弱,主要風向為偏南風或東南風。“正月雷打雪,二月雨不絕,三月無秧水,四月秧上節”等是通過長期對氣候進行觀察預測天氣變化的諺語。鴨溪鎮不但是商貿強鎮,也是一個農業大鎮,鴨溪鎮土地肥沃,適合農業種植。清乾隆時,貴州學院政洪亮吉視學各縣,往鴨溪、白臘坎途中,留下了“誰雲播州惡,土脈較疏通”的詩句,說明鴨溪鎮土地適宜種植的條件。
全鎮氣候適中,雨水充沛,無霜期長,雨熱同季。全鎮煤、矽、鎂、鈣等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煤炭儲量達5315萬噸。境內供電、供水設施齊全,南白大墳堡變電站、境內楊柳變電站向鴨溪鎮供電;鴨溪鎮城南部雷家坡,建成80平方公里森林公園供人民娛樂、休閒。鎮內有蓄水量達1300萬立方米的國家中型水庫滸洋水庫和500萬立方米的綠竹壩水庫保障我鎮用水供給。烏江支流偏岩河、樂民河、白臘河、滸洋河、後水河揚波越境,裝機120萬千瓦的鴨溪火電廠,80萬千伏安理智變電站、11萬千伏安楊柳變電站惠及四方,是理想的人居和創業樂園。2014年初,鴨溪鎮籌資1400萬,日處理污水4000噸的鴨溪鎮污水處理廠歷時二年在小平橋興建安裝調試完畢試運行,投入使用後減少了對下游水質和環境的污染。
交通環境
交通概況
鴨溪鎮境內交通方便,地理區位優勢十分明顯,鎖金沙、茅台至遵義之咽喉,距區城南白鎮19km、遵義市區20km。326 國道和杭瑞高速公路縱貫全境,遵義繞城高速一環、二環途經鎮域。遵義到茅台的高速公路,以鴨溪鎮為起點,從鴨溪鎮白臘坎入口,已於2009年投入使用。鴨溪鎮距離市區東北面的
遵義新舟機場為77.2km,距離北面的
茅台機場(仁懷銀水機場)70.2km。2016年3月28日,遵義市巷口經鴨溪至三合一級公路(簡稱“巷三公路”)通車運營,縮短了鴨溪鎮至省城貴陽市的時間,亦為鴨溪至區城南白鎮提供了新的出行選擇。鴨溪鎮距遵義西站(原遵義站)34.2km。2018年1月25日,渝貴鐵路遵義站(高鐵站)、遵義南站(高鐵站)正式開通運營,鴨溪鎮距遵義站35.7km、遵義南站27.4km。鴨溪鎮已形成了以國道、高速為主,省道、縣道、村道相結合的公路交通網路。
交通發展
元至元二十年(1283),建播州西至水西(今黔西)大道,至元二十一年(1284),鴨溪境內始設驛站昌田。清乾隆四十八年(1784),知府焦爾厚集資在鴨溪修建白臘坎樂豐橋。清乾隆五十九年(1795)臘月,鴨溪大嵐村修建“金壽橋”(已毀)。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鴨溪鎮 蓮花寺文會橋竣工,舉人秦三銓撰碑記於橋頭。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鄉人吳正倫、文萬遠等募捐重建萬安橋,橋跨樂閩水,橋中下懸“斬龍劍”一把。
有文字記載史籍可考,鴨溪公路最早可追溯至明初。《遵義縣誌》:“明朝初年,由播州土司楊氏和水西土司奢香各築一段成西大道。道由城西南起馬坎關、八里水、羅蒙城、鴨溪口、白臘坎、馬蹄、泮水、大樓隘入黔境。”播西大道寬為1.6米,可供三四匹馬並馳,歷經幾百年沿此道東南西北分出若干歧道。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326國道基本沿著古播西大道修建,起初叫遵茅公路。1973年進行改造,路寬6.5米。2001年,326國道進行第二次改造,路寬為12米。
客運建設
2007年3月,鴨溪客運站投入使用,年客運量達75.96萬人,客運周轉量近400萬人。2008年開通鴨溪到遵義市的公車路線,並在鎮內投入了30輛出租的士車運營。鴨溪鎮現有到區城南白的專線車20輛,到遵義市區的專線車8輛。2014年,在鴨溪電廠路口鴨溪法庭斜對面的十字路口處設立鴨溪西客運車站,該車站主要停靠客運麵包車,發往方向為楓香、泮水、金竹、偏岩河等地。2018年1月,鴨溪鎮開通了鴨溪至遵義站(高鐵站)的客運班車。
鴨溪客運站自2007年建成投用後,由於客運車輛不斷增加,無法容納167輛營運車進出站。2018年6月5日,籌資3000多萬元的鴨溪鎮中心客運站在商貿城建成啟用。新客運站占地1.2萬平方米,功能完善,可容納200多輛客運車。
集鎮交通
近年來,鴨溪鎮按照“兩軸、兩線、兩翼、兩地帶”的新城區規劃布局,規劃了四縱四橫的城鎮道路交通網,四縱:電廠路、迎賓大道、大嵐路、黎明路;四橫:長征路、酒業大道、內環路、楊柳街。2017年已貫通的長800米,寬40米的迎賓大道是全區甚至全市鎮鄉中最寬的一條大道。新建的酒業大道與迎賓大道十字交叉,形成了帝標大廈、北部新城為中心的新十字商業圈。目前,鴨溪鎮已建成集鎮主幹道2條、次幹道6條。2017年華溪醫院與黎明路之間的十字路口興建的人行天橋投入使用,極大的方便了周邊居民和學生的出行。2018年,鴨溪鎮“組組通”公路建設完成7.85公里。
集鎮公交
為滿足集鎮居民的出行需要,解決集鎮居民乘車難問題,鴨溪鎮於2018年12月28日正式開通2條公交線路。公車運行時間為首班7:30,末班19:30。
1路公車路線:東橋站—鎮政府—子尹廣場—鴨溪國小—煙站—迎新路口—金源山莊—荷莊公社—荷莊叉路口—瓷磚廠—仁合村委會—孵化園區—蓮花寺路口—商貿城客運站—帝標廣場—子尹廣場—鎮政府—東橋站。
2路公車路線:東橋站—鎮政府—糧貿花園—電廠路口—商貿城客運站—興平汽修公司—孵化園區—仁合村委會—瓷磚廠—荷莊叉路口—荷莊公社—金源山莊—迎新路口—煙站—糧貿花園—鎮政府—東橋站。
文化底蘊
酒文化
鴨溪鎮地處中國黔北川南盛產名酒的“金三角”地帶,與
茅台酒、
五糧液、瀘州大麯、
董酒、郞酒同處於長江上游名酒線上,得天獨厚的氣候、水土等自然條件與歷史悠久的傳統工藝及現代科技相結合,釀出了這批璀璨奪目的在全國享有盛譽的名酒,同時也造就了聞名遐邇的獨具風格的“酒中美人”--
鴨溪窖酒。
鴨溪酒歷史悠久。據彝族文獻《獻酒經》記載,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鴨溪鎮的古彝民就開始釀酒;漢武帝時期更有名騷朝野的夜郎國“構醬酒”。鴨溪漢墓出土青銅提梁壺,是西漢
夜郎時代的酒具,這印證了鴨溪鎮擁有兩千多年的酒文化歷史。鴨溪鎮歷代承接精湛的傳統釀酒工藝,屢有名酒。乾隆年間,著名史學家、地理學家、詩人
洪亮吉在品嘗鴨溪美酒後,留下“酒邊人生住,花里徑縱橫”、“客醉連宵雨,花殘昨夜風”的名句。並且還賦詩一首《鴨溪行館》描述當時鴨溪鎮的酒文化:“一巷黃鸝語,多於雞犬聲。酒邊人去住,花里徑縱橫。戍光上樓見,山泉傍榻生。居人勤最力,月黑未歸耕。”
光緒年間,商人賴廣興開辦“廣興祥酒坊”,並釀製出遐邇聞名的“雷泉大曲”。20世紀30年代,何清榮、何清華兄弟在其基礎上釀製的“榮華窖酒”,名噪西南,遠銷江蘇、兩廣和香港。民國
浙江大學張其昀教授主編的《遵義新志》記載:“酒為貴州名產,尤以回沙最為馳名,因產地而著稱。茅台為舊府屬
仁懷縣西之村落,釀造最為得法。遵義密邇仁懷,縣西之鴨溪場,亦深得茅台釀造之法,產酒有‘次茅台’之稱,又以‘雷泉’馳名。”鴨溪窖酒又稱“二茅台”,由此得名。
建國後,在原榮華窖酒廠舊址上組建了鴨溪窖酒廠,其生產的“鴨溪窖酒”系列更是聞名全國,並大量出口海外。長期以來,鴨溪酒秉承傳統釀製工藝,以優質純糧為原料,輔以優質礦泉水——雷泉水,在自然天成的釀造環境中,一直保持著“窖香濃郁、綿甜爽淨、幽雅細膩,餘味悠長”的風格,其“濃中帶醬,濃頭醬尾”的風味自然天成,並屢獲國內外大獎。
建國後,鴨溪酒業秉承優良的傳統,不斷開拓創新,先後研製出濃香型白酒鴨溪窖酒、鴨溪酒王、黔酒王等系列產品,蟬聯歷屆貴州名酒,榮獲中國馳名白酒精品、中國文化名酒、輕工部優質產品、輕工部出口新產品獎、中國酒王、全國消費者信得過新產品、普羅夫迪夫國際博覽會金獎、泰國王金像獎等國際國內數十項榮譽。
目前,“鴨溪” 系列產品主要有:“鴨溪酒王”系列、鴨溪青花系列、鴨溪2008系列以及鴨溪窖酒系列等。
紅色文化
鴨溪是紅軍長征途中的重要驛站。1935年春,紅軍長徵到遵義,三進三出鴨溪,歷時84天。1935年1月6日,紅三軍團進入鴨溪。1月10日,恰逢鴨溪趕場,紅三軍團某部打開軍閥侯之坦‘利民’、‘泰和’兩大鹽號倉庫,將鹽巴散發給民眾。1月13日召開民眾大會,成立了鴨溪區臨時蘇維埃政府、土地革命委員會、武裝游擊隊,26名鴨溪青年加入了紅軍隊伍。3月1日,紅三軍團在鴨溪街後湖廣廟前舉行隆重集會,慶祝婁山關、遵義大捷,時稱“萬人大會”。會上,第四師團政委張愛萍現場賦詞《西江月·遵義大捷》和賦詩《悼念紅三軍團參謀長鄧萍同志》哀悼三軍團參謀長鄧萍烈士。1935年3月4日,中央軍委在鴨溪鎮汪家屋基召開軍事會議,成立了“前敵司令部”,朱德為前敵司令員,毛澤東為前敵政治委員,發布了長征以來的首個‘朱毛命令’,這是毛澤東自1932年10月被推行“左”傾路線領導者免除紅一方面軍總政委職務之後,重新擔任紅軍領導職務。1935年3月7日,紅一軍團衛生部,率領傷病員隊伍從鴨溪鎮的水淋岩出發,沿鴨溪的古鹽道向花苗田(今
楓香鎮花茂村)開進,行至白岩溝(今鴨溪鎮仁合村七組)遭到敵機(川軍劉湘)轟炸,犧牲紅軍50多人、重傷40多人、輕傷80餘人。2006年白岩溝遇難紅軍遺骸被發掘出來,中央電視台《我的長征》節目組在崔永元率領下,兩次赴鴨溪專門採訪報導。2009年,投資六十萬元的鴨溪紅軍烈士陵園在原紅軍犧牲遺址處的對面山坡上修建起來。2016年4月,鴨溪鎮投資1200萬元,在迎賓大道上建成了占地3477平方米、建築面積為1330平方米的青少年紅色教育基地。
宗教文化
鴨溪歷史悠久,境內廟宇眾多,香火鼎盛。明永樂四年(1407) 兩湖、兩廣商人在雷家坡北麓建湖廣廟,古廟占地3000多平方米,設有山門和上、中、下三殿。1953年,該廟發生火災被毀。2004年春,湖廣廟重建。明萬曆年間,始建佛興寺(今蓮花寺)。同治三年,孟毓賢等集資重修佛興寺,更名為蓮花寺,後蓮花寺廢棄建群力國小。清光緒年間興建的
佛興寺(原螺祖廟)是目前境內最具盛名的佛教寺廟,每年香客不斷,每逢農曆六月十九時,佛興寺的香客更是人山人海。佛興寺由大雄寶殿、千手觀音殿、地藏王菩薩殿等組成,寺內古樹參天,一片寧靜祥和,還有兩位革命烈士的墳墓。
除此之外,一些小型的佛教寺廟及山神廟、石敢當石像分布在鴨溪鎮的各處,有的天然洞穴和百年老樹因為有神跡的出現和傳說,亦被民眾奉為神樹、仙洞,而香火鼎盛。
鹽道文化
明清時期,鴨溪是川鹽從仁懷茅台岸(仁岸)轉運刀靶水、遵義城的“旱碼頭”。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地方紳士、社會名流、富商巨賈出資修建了茅台至鴨溪的鹽路,路長一百五十里。此路起於茅台,沿途經楊柳村、南坳、爛田灣、石子壩、兩路口、螞蝗溝、懷陽洞、廟林場、雞扒坎、水渡河、壇廠、眀廣寺、壇丫口、三十灣、二郎岩、長乾山、李村、倒流水、青坑、楓香壩、白臘坎、四牙壩、豺狗坳,終點鴨子口(先為興隆場)。清代至民國時期,鴨溪鎮是川鹽經赤水、仁懷由鴨溪轉口至貴陽的必經地。有鴨溪至茅台、鴨溪至烏江、鴨溪至
遵義城等
三條古運鹽大道連線山里山外。一些遵義文人,留有文墨描述鴨溪古鹽道文化。
隨著巴蜀、荊楚商業文化的滲透,鴨溪先後修建了“四川”、“湖南”、“江西”會館。清末,四川自貢井鹽經仁懷到鴨溪集散形成“永興”、“太和”、“席興”、“隆興”四大著名鹽號,每月有鹽夫1500人過往,集散鹽6000擔,每天往來鹽夫、行商坐賈、駐守官兵集於鴨溪。民國時期有鹽防軍之稱的“內二警”的一個連長期駐紮鴨溪。
樂門古城
樂門古城位於鴨溪鎮樂里村。《明史》稱“落濛城”,《遵義府志》稱“樂蒙城”,《續遵義府志》稱“樂閩城”,鄉人忌“閩”有蟲,將“蟲”刪之,後以“樂門城”為名。明天啟年間(1621-1628),遵義兵備道盧安世在此築城駐軍,城建山頂,麓水半環。鄉人云:“先有樂門城,後有遵義城。”城外有單孔石拱橋曰萬安橋,為道光二十九年(1849)鄉人吳正紀、紀文萬捐資修建,護欄刻“喜鵲鬧梅”、“犀牛望月”等圖案。橋東側立碑記。三碑四柱三冠。石柱鐫聯二比。中柱曰:“石赤字青傳古蹟,商車駟馬耀行旌。”邊柱聯曰:“有客欣題柱,臨流莫向津。”同治元年(1862),鄉人文、周、王三姓築城固險,重修寨堡,城四向建來春門、延薰門、月光門、桑榆門,小南門,威西門。構烽火台、炮台。同治二年,石達開率部由湘入黔,路經樂門城,圍而攻之。翌年冬月初二城破,宋玉山部揮戈屠戮,幾無人生還,屍首盡棄威西門萬人坑內,後縱火焚城,樂門古城因歷此兵燹,今余殘垣斷牆不足二里,四門惟東門依稀可見。
理智宋墓
南宋田通庵夫婦合葬墓位於樂理村久莊,建於公元1247年,1957年發掘。墓後石壁刻“淳祐(南宋)七年石匠杜作頭”。平頂雙室,白砂岩磨鑿而成。左右墓壁及後壁雕刻人物花草圖案。墓壁下層素石材質。由外至內層次分明:立柱、几案、花卉、武士、神鳥、雄獅、鸚鵡、竹林、梅花鹿等石刻圖案栩栩如生。後壁龕雕女像,著石榴裙,雙手抄合,髮簪高聳,左右二女侍站立。龕頂石刻仿木建築,重檐覆瓦,闌額、雀替、斗拱宛然。1958年,被列為貴州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此出土的金器、頂棺石刻奴像等文物現存於貴州省博物館。
社會經濟
經濟概況
鴨溪鎮自古就是一個經濟比較發達的城鎮。早在清代,鴨溪就是黔北四大集市,每次趕集,人流量在十萬人次以上,是黔北西部最大的集市。鴨溪鎮域經濟發展良好,現被列為
全國重點小城鎮、遵義縣城副中心、遵義市衛星城來進行打造。目前,全鎮有大小企業77家,規模以上企業14家,規模下企業63家。2017年鴨溪鎮完成地區生產總值53億元,同比增長12.7%,完成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31.5億元;完成工業總產值76億元,增長13%;完成工業增加值35.7億元,同比增長6.5%;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54億元,同比增長15%;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22億元,同比增長5%;完成地方財政收入4604萬元,實現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45元,同比增長7.7%;完成招商引資到位資金41.5億元;完成銀行存款18.01億元,貸款8.19億元;增比進位綜合排名一類鎮鄉第一名。
經濟開發區
貴州和平經濟開發區
2013年8月,遵義市委、市政府同意將貴州和平經濟開發區成建制搬到遵義市衛星城市——鴨溪鎮,涵蓋播州區西部8鎮(鄉),以遵義市播州區(原遵義縣)鴨溪鎮為核心區,其餘西部7個鎮(鄉)為拓展區。開發區國土面積942.5平方公里,核心區規劃建設面積8.9平方公里,總人口32.38萬人。開發區現有白酒、電力、煤碳、特種裝備、新型建材等產業,大小企業共206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1家。至2017年底,開發區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8.08億元,新(改擴)建城市道路19.96公里,新建標準廠房35萬平方米,在建樓盤11個51.63萬平方米,工業總產值70.5億元,衛星城功能逐步體現。2017年,開發區結合產業發展態勢,緊緊圍繞“循環工業園、生態示範區”的發展定位,按照“產城綜合核心區、城鄉統籌示範區、酒類循環示範園、煤電循環示範園、中小企業創業孵化機新型加工製造業基地、航天特種車裝備製造及新能源車產業基地”的“兩區兩園兩基地”的產業布局,以“招商曁建設發展”為工作重點,實施“招商、公司、建設、服務”四輪驅動戰略,完善產業配套,拓展產業鏈條。
貴州航天特種專用車產業園
2011年7月18日,貴州航天特種專用車產業園在鴨溪鎮奠基培土開工建設。該產業園由貴州航天特種車有限責任公司投資5.3億元興建,占地1200畝,計畫建設時間為3年。2016年,貴州航天特種專用車產業園建成並通過竣工驗收。
貴州茅台生態循環經濟產業示範園
2014年4月18日,由貴州茅台集團投資30億元建設的、占地4000畝的生態循環經濟產業示範園在鴨溪鎮開工建設。該產業示範園的建立預示著一個以生態、循環、低碳為主題的產業示範園將成為遵義乃至貴州的一個新亮點。茅台生態循環經濟產業示範園是一個集生態、低碳、節能、環保、高新技術於一體的綜合性大項目。項目主要由茅台集團實施,其中生物燃氣和有機肥項目由茅台集團和中節能集團聯袂實施,全部達產後年可產中檔酒8-10萬噸、天然氣4000-6000萬方、固體有機肥15-25萬噸、液體有機肥5萬噸,帶動發展有機高粱10萬畝。項目將涵蓋一二三產業,可創年產值50億元。
名優企業
貴州鴨溪酒業有限公司位於鴨溪鎮東升社區,326國道(二級幹線公路)緊鄰公司廠區。 公司有管理人員及生產工人200餘人,各類工程技術人員18人(工程師、技師)、高級釀酒師4人、高級品酒師2人、省級評酒師3人、公司高層管理人員3人通過全國職業經理資格認證。總資產7100萬元,註冊資金2600萬元,擁有制曲、釀酒、調酒、包裝生產線及先進檢驗檢測等配套完整的設備,年半成品酒生產能力3000噸,年包裝生產能力10000噸。2004年新開發的廣興祥酒與三星酒王經國家質量檢驗檢疫總局檢測,指標全部達到國家優級標準,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評為中國白酒質量優秀產品。在2010年中國白酒企業百強名單中,貴州鴨溪酒業有限公司排名第53名。
貴州鴨溪發電有限公司於2005年2月24日成立,負責鴨溪電廠生產運營管理。鴨溪電廠工程是貴州“西電東送”第二批項目之一,總裝機容量120萬千瓦。首台機組2005年1月19日投產發電移交生產,2號機組6月25日投產發電移交試生產,3號機2005年12 月8日併網發電,4號機組2006年8月8日投入商業運營。截止到2005年12月5日累計發電32.71億千瓦時。 1號機組投產當年連續生產253天,榮獲“2006度第十一批中國企業新記錄”稱號,到2006年12月止,累計發電突破100多億千瓦時,2005年獲全省納稅50強企業之一,遵義市先進企業等。2014年5月31日24點00分,鴨溪電廠年累計發電量20.54億千瓦時,其中5月累計發電量5.72億千瓦時,創單月發電量新高。
遵義南江貿易有限公司,2004年由簡傳剛個人獨資興建、創辦遵義縣鴨溪鎮南江煤炭篩選場。隨著業務量的增加,於2007年11月8日將原篩選場整合,注資2000萬元成立遵義縣南江貿易有限公司。2008年6月,因企業發展需要,公司在鴨溪鎮仁合村(326國道、杭瑞高速公路旁)購地100餘畝,籌建新廠。2011年,我司生產基地占地100多畝,所屬洗煤廠三間,年入洗原煤100萬噸,下屬汽車隊一個,購有大型貨車30多輛,職工人數180餘人,產品以其優異品質遠銷兩廣、兩湖及長江中下游廣大地區,年銷售額5億元,利稅1500多萬元。經過7年的快速發展,公司已經成為遵義市煤炭精洗加工行業的核心企業。
貴州航天特種車有限責任公司位於鴨溪鎮金刀村,成立於1999年,註冊資本12000 萬元人民幣,資產總額5.7億元,擁有各類先進的設備設施650多台套。現有職工430餘人,其中本科以上學歷職工120人,其中碩士生12人;中高級技術職稱70餘人。公司先後獲得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和貴州省企業技術中心、貴州省創新型企業等稱號。 2010年,公司“退城進園”搬遷至鴨溪鎮金刀村建設貴州航天特種專用車產業園。2016年,產業園建成並通過竣工驗收。2017年,公司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成為國內首批通過國防科工局審查的涉軍混改企業。
現代農業
鴨溪鎮現代農業紮實推進,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核心,依靠龍頭企業和科技帶動”,實行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一體化經營、社會化服務和企業化管理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2014年,重點建成高梘500畝市長菜籃子保供基地及以辣椒、草莓、大頭菜為主導的特色產業示範基地,實現糧經比例調整達4:6。重點扶持四朋獺兔公司、白臘坎豆腐乳廠等市縣農產品企業做大做強,引導扶持培育15家新型農村專業合作組織,新培育種植類“321”工程 5000畝,養殖類“321”工程1000戶以上,重點培育家庭農場6家以上。2014年集中流轉土地達13000畝以上,著力推動農村產權頒證工作。
返鄉創業
2010年遵義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鴨溪鎮仁合村及縣屬其他鄉鎮的三個村各規劃用地500畝,開闢“大學生和農民工返鄉創業園”和“創業孵化園”,以免費或低價租憑方式提供創業場地。以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和大學生創業孵化。
2011年2月23日,遵義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遵義縣人民政府主辦,遵義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鴨溪鎮人民政府承辦的2011年“春風行動”啟動儀式暨現場招聘洽談會在鴨溪鎮隆重舉行。招聘會共提供103家企業,省內44家、省外59家,為各類求職人員提供了7000個崗位,活動當天共接待各類諮詢服務5000餘人次,達成意向性協意1763人。
扶貧工作
2018年,鴨溪鎮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191戶4189人。鴨溪鎮充分發揮交通、區位優勢,按照“易地扶貧搬遷+商貿城”工作思路,將扶貧搬遷安置點選址於鴨溪集鎮中心區域酒業大道旁,並依靠區域交通優勢,在安置點扶貧搬遷安置點配套建設了商業面積8萬平米的商貿城,為搬遷民眾的就業發展提供了平台。此外,鴨溪鎮還積極開展產業扶貧。2018年,鴨溪鎮以龍泉公司為龍頭創辦1320畝城市保供蔬菜基地,解決了11戶貧困戶就業;並著力建設萬畝菜基地,採取免費提供蔬菜苗和定單收購方式,帶動貧困戶種植蔬菜1162.6畝,覆蓋貧困戶312戶;積極引進遵義山中寶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鴨溪新建6條辣椒烘烤線,發展訂單農業,帶動貧困戶669戶種植辣椒2314.4畝。截止目前,鴨溪鎮扶貧攻堅工作取得了極大成就,已累計脫貧667戶2684人,使得鎮內一半以上的貧困人口實現扶貧摘帽。
人文教育
教育歷史
鴨溪重視教育,私塾遍及鄉間。《遵義府志》載:“經行雖僻、無一二里無塾童聲”。清一代,鴨溪教育世家層出不窮,首推河梁莊鄭家。鄭氏家學源遠流長,出現了鄭琯(進士)、鄭菘(處士)、鄭仲僑(文庠生)、鄭希僑(文庠生)、鄭治僑(武庠生)、鄭珍(舉人)等優秀人物。其中鄭珍尤為突出,被尊為西南巨儒,名列《清史稿·列傳二百六十九·儒林三》。清中期至清末,鴨溪出現了舉人趙維翰、李元誠、唐源洪、文化周、文濂、秦三銓、況天爵等。突出成就的秀才有唐成傑、羅大中、劉懷忠、劉顯忠、文崇周、文蒸、文茂春、秦鶴松等。清宣統二年(1910年),境內有官辦學堂五所,至今已為百年老校。民國時期,區長楊維松在白臘坎興辦女子學校,招女學生50餘名。1941年,新一軍後勤部在鴨溪文昌宮辦“誠正中學”,新一軍遷走後,地方人王鶴列、范世英等在此處辦“自強高中”。
教育現狀
鴨溪鎮幼稚園、中國小教育設施齊全。2015 年底,鴨溪鎮現有公辦幼稚園、中國小校 7 所。其中,公辦幼稚園 1 所(即鴨溪鎮中心幼稚園),國小 4 所,國中 1 所,完中 1 所。在校學生數 6618 人,其中,公辦幼稚園在校學生數 390 人,小學生 1952 人,國中生 4276 人;教職工 220 人,其中,幼稚園專任教師 31 人,國小教師 130 人,國中教師 59 人,基礎教育用地總計 181 畝。此外,鴨溪鎮還有民辦幼稚園1所,即鴨溪鎮小雨幼稚園。2014年
遵義縣鴨溪中學(縣直屬中學)與遵義縣鴨溪鎮中學合併,成立播州區鴨溪中學,高中部位於鴨溪鎮鴨中路即原鴨溪中學,國中部位於326國道旁的鴨溪鎮臥龍山路湯家灣即原鴨溪鎮中學。鴨溪中學建校60多年來為復旦大學、中山大學、南開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高等院校輸送了眾多優質生源。2014年,鴨溪中學楊永東以614分獲全縣中考第一名。
2016年12月19日,《遵義市中心城區教育布局規劃(2015-2030 年)》公示。根據該規劃:鴨溪鎮近期規劃鴨溪二小改建;中期規劃鴨溪國小、鴨溪中學國中部、鴨溪中學高中部擴建;近期規劃鴨溪鎮第一幼稚園新建;中期規劃鴨溪鎮第二、第三幼稚園新建;遠期規劃鴨溪鎮第四幼稚園新建;近期規劃了遷建荷莊國小,並更名為鴨溪三小;中期規劃鴨溪四小新建;遠期規劃鴨溪五小、鴨溪六小新建;遠期規劃鴨溪鎮第二中學、播州區第二職業學校新建。
文化建設
鴨溪歷來文化氛圍濃郁。民國時期,花燈劇《月望郎》獲遵義府優秀獎;1959年慶祝建國十周年,花燈劇《牽牛郎郎要結親》獲市級優秀獎,90年代至新世紀多次獲片區、縣級獎。文學創作結出碩果,農民作家宋安然小說《天上人間》和宋先華詩文集《宋先華先生紀念集》先後出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周康堯長篇小說《風流歲月》即將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發行。宋安然中長篇小說《黔北剿匪》也於2012年底付梓。如今,鎮內人才輩出,60餘人分屬國家、省、市、縣各級詩詞、楹聯、書法、美術、音樂、舞蹈等學會成員,多有詩詞、楹聯、書法等作品榮獲國家、省、市各級獎項。全鎮有太極、舞蹈等健身俱樂部10餘個600多人,另有棋牌、籃球、信鴿、釣魚等民間體育組織10餘個300餘人。
2006年國家發展改革委、文化部將鴨溪鎮列為2007年全國農村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試點。2013年,鴨溪鎮被推薦為全省文化教育示範鎮。2013年9月20日,2000多名在外工作或經商的鄉友返回家鄉,參加鎮政府組織的“春暉行動”,現場募捐335萬元,並成立春暉理事會來管理基金,用於教育“獎優扶貧”和教育基礎設施建設。
2015年3月12日,籌劃已久的微電影《愛在鴨溪》在鴨溪鎮仁合村二組開拍。該劇以山東支教大學生海陽與漂亮、賢淑、上進的鴨溪女孩袁夢的愛情故事為主線。鮮活地展示了鴨溪人文底蘊、靚麗風光、建設成就和發展前景。2015年4月29日,微電影《愛在鴨溪》前期拍攝順利完成,現已進入後期編輯製作階段。
古鎮名人
古鴨溪是川鹽入黔必經之地,也是最重要的陸路驛站,受地理區位的影響,黔北文化和巴蜀文化在此交匯融合,歷來文人薈萃、文化底蘊濃厚。清乾隆三年(1738)戊午科鴨溪人鄭益顯四世孫鄭琯中舉人,次年中進士,為鴨溪唯一。鴨溪是清代三儒之一鄭珍的故鄉,鄭珍是沙灘文化的代表之一。除此外,鴨溪在清代還有李元城、秦三詮、楊鈖、文化周、文濂、文蒸、文潘、文經邦、文璩等一批舉人。
鄭珍
著名的西南大儒
鄭珍(1806~1864),字子尹,號柴翁,別號五尺道人,自署子午山孩、巢經巢主、小禮堂主人、五尺道人、且同亭長,是遵義西鄉天旺里荷連莊(今鴨溪鎮荷莊)人。道光十七年舉人,選荔波縣訓導,鹹豐間告歸。同治初補江蘇知縣,未行而卒。學宗許鄭,治經學、國小,為晚清宋詩派作家,其詩風格奇崛,時傷艱澀,與獨山
莫友芝並稱“西南巨儒”。著有《儀禮私箋》、《說文逸字》、《說文新附考》、《果經巢集》等。他與莫友芝共同編纂的《遵義府志》被梁啓超譽為“天下第一府志”。
沈久成
沈久成,又名沈恆先,1887年出生於鴨溪鎮吐流水。16歲時到同鄉陳漢清團長部下當兵,由士兵逐步晉升為排長、連長。其後陳漢清因病去職,部屬擁護沈久成帶領部隊,其帶領部隊入川,參加了護國、護法運動。
1926年參加北伐,1927年1月任國民革命軍第11軍26師76團上校團長,6月任第11軍26師副師長兼76團團長,1928年8月任第4師12旅副旅長。1928年沈部編入張發奎第4軍,1930年6月任第4軍12師34團團長。1934年7月和1935年1月,國民政府進行軍銜制度改革,授予沈久成陸軍少將軍銜。1934年3月任第4軍59師少將副師長,1935年3月任新編第25師師長,10月任第140師師長,1936年10月調任軍事參議院少將參議,12月入陸軍大學特別第三期學習。1939年1月任新編第6軍中將副軍長,9月參加第1次長沙會戰,1942年7月任第78軍中將軍長。1943年6月任第9戰區司令長官部中將高參,1944年8月任第4軍軍長,1946年退役。1948年10月任貴州綏靖公署中將高參,1949年12月逃赴昆明,1951年在昆明被處決。
況天爵
況天爵,字良士,1877年生於鴨溪鎮金刀坑,清末秀才。
貴州大學堂肄業,因成績優異,被清廷官派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留學。在日本留學期間,結識
孫中山先生,雖未參加同盟會,但對革命十分贊助,故國民政府成立後,被委任為國民政府咨議。袁世凱當選總統後,重入東京帝國大學,專攻蠶桑。1916年,謝絕各方邀請,回遵義創辦蠶桑學校,培育實業人才,所織之綢曾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榮獲金獎。1927年至1929年,任水城縣縣長;1932年,任下江縣(今從江縣)縣長。1950年9月病故。
劉建勛
劉建勛,本名劉樹本,字樹熙,1904年生於鴨溪鎮洋汪水上壩。1926年1月入黃埔軍校學習,系黃埔軍校第四期政治科大隊第一隊畢業生。1928年10月,參加黔東之戰。1937年,參加抗戰,任第九戰區某炮兵部隊司令轉戰湘鄂贛三省,與日寇進行防空作戰,1949年4月任國民革命軍第49軍275師824團上校副團長兼第一營營長。1950年臘月歿於金沙縣城外三把車。
城鎮建設
城建概況
鴨溪鎮是遵義市衛星城、貴州和平(鴨溪)經濟開發區核心區域。鴨溪鎮城區面積16平方公里,集鎮人口4.5萬,城鎮化率73%。2013年,鴨溪鎮投資2500萬元,建成了占地10000平方米。其後又先後已建成河濱廣場、雷家坡廣場、新世紀廣場和雷家坡森林公園。
2013年度鴨溪鎮榮獲100個示範小城鎮建設亞軍。2013年,鴨溪鎮投入資金1000餘萬元對後水河中段進行了改造,新建了兩座人行橋,實施了沿岸綠化、亮化等附屬工程。投入資金300萬元對集鎮路燈、黎明路綠化進行了改造,投入資金800萬元對集鎮自來水管網進行改造。2014年鴨溪鎮污水處理廠建設完成投入運行。
完善城鎮管理機制,加大城鎮管理力度,全鎮有保潔工人73人,組建了15人的集鎮交通執法中隊,負責交通秩序管理;組建了15人的城建執法中隊,強化了宣傳,打擊違法建築。2013年整合資金16億元用於集鎮建設,實施了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農貿市場、體育場、敬老院、衛生院、社區服務中心等基礎設施,新建了4公里的市政道路,集鎮區實現“四縱四橫”路網覆蓋,完成了5公里集鎮管網改造,建成了“四廣場一公園”,建設了具有黔北風情特色的美食文化街,建成了10萬平米的安置還房小區3個以及20萬平米的商業樓盤小區3個。通過建設農貿市場、貨運停車場、地下停車場、廣場公園、夜市街、污水處理廠等項目,使集鎮配套功能加強,集鎮管理上了一個新台階。通過建設特色餐飲文化街,北部新城A區商業圈等,進一步填充了集鎮核心區商貿物流、個體工商等產業。
目前有城鎮個體工商戶2800餘戶、個體運輸車輛2000餘台、綜合連鎖超市6家。2014年全鎮最大的歐世華聯生活超市入駐子尹廣場地下商場,此外黃金銷售、手機專櫃、咖啡簡餐、藥房、服裝專賣店等入駐子尹廣場地下商場。2014年12月17日,遵義縣匯隆村鎮銀行首家鄉鎮支行落戶鴨溪。目前,鴨溪鎮共有金融機構6家,其中農村信用社3家、農業銀行1家、郵政儲蓄銀行1家、遵義縣匯隆村鎮銀行1家。位於鴨溪高速公路收費站出口的黃家酒店是鴨溪鎮目前唯一的三星級酒店,四星級的帝標大酒店已建設完成。此外,蘭星賓館、巴厘島商務賓館是鎮內住宿環境比較好的賓館。
2014年計畫編制酒業大道兩側及楊柳街區域詳規、進一步制訂產業規劃。全年城建項目共37個,總投資11億元,其中城鎮基礎設施項目13個總投資4.42億元,新農村建設項目2個,總投資0.42億元,城鎮房屋建設項目22個總投資6.16億元,房屋建設項目中公用、民生類15個總投資3.56億元,城建開發類7個總投資2.60億元。收儲土地200餘畝、整合資金11億元用於集鎮建設。2014年12月起,鴨溪鎮投入62萬元整治集鎮環境衛生,更換街區垃圾箱100餘個、改建垃圾池16個,購買小型垃圾清掃車一輛。
城建項目
2015年,遵義縣鴨溪鎮投入資金34億餘元用於小城鎮建設。2015年4月,鴨溪啟動“鎮村聯動、美麗鄉村”新農村建設升級牌示範點建設,將部分復原鴨溪前身——新隆場古鹽鎮風貌。2015年4月,貴州省信合公益基金會捐助500萬元用於鴨溪青少年文化宮建設。2018年鴨溪鎮在子尹廣場興建公共廁所一座,並啟動實施了集鎮片區城市棚戶區改造項目。2018年9月21日,鴨溪科技館建成並開館。
政府機構
鴨溪鎮人民政府駐地:鴨溪鎮民主路1號
2018年3月30日,鴨溪鎮新的黨務政務服務中心在商貿城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建成投入運行。
領導班子
鴨溪鎮黨政領導班子職數12名(含新增1名副鎮長領導職數,實行動態管理),即:黨委書記1名、人大主席1名、鎮長1名、黨委副書記2名(其中1名同時擔任鎮長,1名同時擔任紀委書記)、副鎮長6名、人武部部長1名、政法委書記1名。內設機構股級正(副)主任(隊長)15名。
張旭,現任鴨溪鎮黨委書記;趙福權,現任鴨溪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羅福軍,現任鴨溪鎮黨委委員、人大主席;毛萬亮,現任鴨溪鎮黨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周顯忠,現任鴨溪鎮黨委委員、紀委書記;李維靜,現任鴨溪鎮黨委委員、組織委員;郭超,現任鴨溪鎮黨委委員、人武部長;蔣孟祥,現任鴨溪鎮黨委委員、副鎮長;李化瑜,現任鴨溪鎮黨委委員、副鎮長;田源,現任鴨溪鎮黨委委員、副鎮長;李永龍,現任鴨溪鎮黨委委員、副鎮長;劉睿,現任鴨溪鎮副鎮長(掛職)。
職能部門
鴨溪鎮人民政府設有內設機構七個,分別是黨政辦公室(法制辦公室)、經濟發展辦公室(環境保護辦公室)、社會事務管理辦公室、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民眾工作辦公室)、衛生和計畫生育辦公室、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辦公室、綜合行政執法辦公室(綜合行政執法隊)。
鴨溪鎮人民政府設有事業單位九個,分別是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畜牧獸醫站)、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科技宣教文化信息服務中心、村鎮規劃建設服務中心、水務站、林業站、政務服務中心、財政所、衛生院(婦幼保健和計畫生育服務中心)。
醫療衛生
鴨溪鎮擁有豐富的醫療資源,是播州區西部的醫療中心。鴨溪鎮擁有擁有全省鄉鎮中最大的民營醫院——遵義華溪醫院,以及擁有鴨溪鎮衛生院、遵義興隆醫院、鴨溪鎮郭氏診所、遵義縣鴨溪鎮徐康診所等眾多醫療機構,有醫保定點醫療機構12家,有32家藥品經營企業。2017年,鴨溪衛生院第二門診部在鴨溪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即鴨溪商貿城落戶。
鴨溪鎮衛生院
鴨溪鎮衛生院是一所集醫療、預防、保健、健康教育、計畫生育、康復為一體的綜合性一級甲等醫院,位於鴨溪鎮華東路16號,業務用房共4200平方米。現有職工170人,其中在職在編正式職工60人,管理人員13人,工勤技能人員3人,退休職工26人,具有中級職稱以上的專業技術人員共31人,於2015年4月30日被批准為全民所有制全額撥款事業單位。
遵義華溪醫院
遵義華溪醫院位於鴨溪鎮黎明路43號,是全省鄉鎮中最大的民營醫院,屬於二甲醫院,現已發展為集急診科、內科、外科、兒科、婦產科、眼科、中醫科、檢驗科、影像科、麻醉科、防保科等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現該院已納入二級甲等綜合醫院打造。全院職工人數100餘人,其中碩士研究生1人、副高以上職稱醫師3人、中級以上職稱醫師8人。華溪醫院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院,城鎮職工、城鎮居民醫保定點醫院,遵義市工傷醫療保險定點醫院,播州區中、小學生醫療保險定點醫院。2012年10月11日,投資4000餘萬元、占地面積5371平方米修建8000餘平方米的綜合性大樓已竣工投入使用,設有病人康復區(後花園)、停車場(1000平方米)、警務室、食堂、職工宿舍、多功能學術交流廳、會議室、病床200餘張。目前,醫院已成為遵義醫學院教學醫院、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療聯合體醫院、播州區人民醫院附屬醫院。
播州區第三人民醫院
位於鴨溪鎮酒業大道南側,投資4600萬元建設的占地50畝、建築總面積30060平方米、規劃床位數324張的播州區第三人民醫院目前正建設施工中。該院一期建設門衛室一幢60平方米;業務綜合樓一幢共14層,建築面積24000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面積16080㎡,地下建築面積7920㎡。
旅遊資源
鴨溪鎮環境優美,南面是綠樹成蔭的雷加坡,北面是鴨溪最高峰--太陽頂,後水河穿過跨鎮而過注入鴨池河。
滸洋水庫風景區距鴨溪鎮集鎮中心5公里,景區由修建水庫築壩形成,水庫四周的森林之中建有人行步梯、亭子等旅遊設施。。
雷家坡森林公園位於鴨溪鎮的南面,公園內建有步行梯道、觀景台、亭子等設施,在公園的最高處可以欣賞到鴨溪鎮的集鎮全景。公園內有極富盛名的雷泉,雷泉泉水甘甜、冰涼,受到全鎮人民的歡迎。著名的“酒中美人”--鴨溪窖酒就是因此泉而出名。
牛角洞位於鴨溪鎮堰坎村金星組,是鴨溪後水河與二郎岩兩條河的交匯處。此處離偏岩河只有三公里,此處有瀑布深潭,夏季是人們游泳的好去處。深潭經過幾億年的滴水形成,深不可知。在裡邊洗澡很舒服,還可以跳水,品嘗到在空中的滋味。這裡的果實比其他地方的果實成熟早,是人們首先品嘗水果的好地方。
白岩溝紅軍烈士陵園位於鴨溪鎮仁合村二組。1935年3月紅軍二次入鴨溪時,紅軍某衛生連,在這遭遇敵機轟炸,五十多名紅軍戰士遇難。2008年,在紅軍當年遇難地點的對面修建了白岩溝紅軍烈士陵園。陵園對面是白岩溝山崖,崖底有一天然洞穴可供探險。
桃李石溪景區位於鴨溪鎮樂理村,這裡交通方便,植被豐茂,空氣清新,風光旖旎,還有千畝李園輝映在青山之中。山上植有2000餘畝桃樹和李樹,因而又得美名“桃李天下”。孔府書院坐落在石溪山頂,陳列孔子及其四大弟子塑像、黔北文明的開山祖師尹珍、盛覽、舍人(漢三賢)等聖人的塑像。每到山上李子花開季節,山下油菜花也競相開放,景色十分迷人,當地民眾冠以“金海雪山”之稱。
鄉村風情楊柳村景區位於鴨溪鎮楊柳村大嵐,景區內建有人工湖、水上讀書長廊、五彩櫻花大道、鴿莊、飛鴿大觀園、觀景台、停車場等旅遊設施。
鴨溪美食
鴨溪涼粉、黃家牛肉、魏家甜酒、豆豉火鍋是鴨溪的傳統美食。“美人”作伴(鴨溪窖酒),酒香四溢,牛肉鮮美,把盞言歡,酒至微酣,豈不快哉。曾有食客信口吟道:“黃家牛肉香千里,酒中美人譽四方。如欲伴得‘美人’睡,請到鴨溪來賞光。鴨溪鎮更是因為鴨溪涼粉的聲名遠揚而獲得“中國涼粉之鄉”的稱號。
鴨溪涼粉
做工精細、配料考究、鮮辣可口的鴨溪涼粉是黔北最富地方特色的傳統名優小吃之一,因產自鴨溪鎮而得名,是黔北涼粉的代表。鴨溪涼粉中的佼佼者范家涼粉和徐大嬢涼粉是客人們必先嘗之而後快的首選。2018年9月28日,中國飯店協會正式授牌鴨溪鎮為“中國涼粉之鄉”。
魏家甜酒
鴨溪煮甜酒者甚眾,魏家甜酒算是一絕:入湯不化,瑩白如玉,顆粒分明,粒粒直立,甜而不膩,酸而不澀,蜜香誘人。1964年,毛澤東主席長征時的警衛員陳昌奉以山東軍區司令員的身份重走長征路,過鴨溪時特地拜訪魏家甜酒店,陳司令說:“三十年前吃過魏家甜酒,這次來鴨溪就想吃碗魏家甜酒”。後來創始人魏明德先生故去,魏家甜酒的製作工藝也隨之失傳。
豆豉火鍋
豆豉火鍋是鴨溪名優美食中的後起之秀。20世紀80年代,譚友芬夫婦創辦“譚友芬豆豉火鍋”,採用鴨溪特有的豆豉為原料,輔以美味配料,色鮮而味美,食之回味無窮。價廉物美,鮮辣可口,是過往客商的首選佳肴。現已有連鎖店數家。
黃家牛肉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由黃德培、馮昌榮夫婦在鴨溪鎮新民路75號開辦,至今已有60多年歷史,是具有濃厚的地方風味的特產。黃家牛肉表面為棕紅色,切開後肉質紋絲緊密,不乾、不燥、不軟、不硬。牛肉干而不硬,潤而不軟,剖其橫格,輕撕切面,如銀絲松針相聯,細細咀嚼,其味無窮。從開創品牌至今以牌子老,信譽好,品味高而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黃家牛肉以“黃德培”為註冊商標。2012年,在迎賓大道美食一條街,黃家嫡系傳人投資800萬元,修建占地1200平方米、5層高的黃家酒店。
祥剛飯店酸湯魚
作為1991年才融入鴨溪美食大家庭的祥剛飯店,其獨具特色的酸湯魚,算是鴨溪美食的後起之秀。曾多次代表畢節、鴨溪參加地區和省級烹調大賽,多次奪得桂冠,為鴨溪美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06年,中央電視台著名主持人
朱軍、
董卿等人在祥剛飯店進餐,對這道佳肴大為讚賞。祥剛酸湯魚不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劑和化學製劑,採用純天然小洋海椒、木姜子、野生魚為原料烹製,魚肥肉鮮、酸辣可口、色香味俱全。
鴨溪窖酒
作為貴州八大名酒之一,“貴州鴨溪窖”具有悠久的文化歷史,不論是在品質還是釀製工藝上都屬一流,素有“三百年鴨溪窖酒,五萬里聞名飄香”之說, “酒中美人”是上世紀七十年代人們給鴨溪酒起的雅號。鴨溪酒與茅台酒同源,均出自廣興祥酒坊,《遵義新志》中,稱鴨溪酒為“二茅台”。鴨溪窖酒不但是鴨溪鎮的主打特產,而且也是享譽全國的白酒知名品牌。
1991年至1993年,鴨溪窖酒及其系列產品產量26574噸,比前三年同比增長113%,實現工業總產值1.04億元,創稅7130萬元,躋身全國500強企業行業第30名,並擁有各類科技人員332名,職工1662名。其時,鴨溪窖酒因其獨特美味名揚天下,冠絕九州,引來廣泛讚譽:原
國務委員方毅題詞“香飄萬里”;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王光英題詞“三百年鴨溪窖酒,五萬里聞名飄香”;酒界泰斗
秦含章題“鴨溪有酒名鴨溪,濃香無比真濃香”;著名白酒專家
周恆剛先生題“老窖澄清奪月色,鴨溪味美借梅香”。甚至連美國人彼得·雷徹、新加坡品酒師陳文輝,都對鴨溪窖酒青睞有加。
鴨溪窖酒具有窖香濃郁、綿柔爽淨、甜而不膩、香而不暴,餘味悠長的獨特風格,它雖為濃香型白酒,但卻有濃香入口、醬香回味的特點,有濃頭醬尾 ,被譽為“酒中美人”,多次被評為貴州名酒。
鴨溪窖酒曾榮獲歷屆貴州名酒,中國馳名白酒精品、中國文化名酒、輕工部優質產品、輕工部出口產品金獎、普羅夫迪夫國際博覽會金獎、泰國王金像獎、中國酒王、中國消費者信得過產品、消費者最喜愛產品、人民大會堂國宴指定用酒等數十項獎勵或榮譽稱號。,鴨溪酒業秉承優良的傳統,不斷開拓創新,先後研製出濃香型白酒鴨溪窖酒、鴨溪酒王、黔酒王等系列產品,2009年貴州鴨溪酒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老牌名酒“貴州鴨溪窖”成功上市,並被選定為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指定用酒。2011年,貴州鴨溪酒業公司被國家商務部認定為“中華老字號”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