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鳴鉦
- 拼音:míng zhēng
- 注音:ㄇㄧㄥˊ ㄓㄥ
- 出處:《義俠記·奇功》
鳴鉦,是漢語辭彙,讀音為míng zhēng,釋義是指敲擊鉦、鐃或鑼,古代常用作起程的信號,出自明 沈璟 《義俠記·奇功》,柳子戲《孫安動本》。...
民族樂器——鉦[zhēng],亦名“丁寧”。中國古代打擊樂器。銅製,其形狀與小型的鐘相似,可執柄敲擊,幾個大小不同的鉦組合在一起,成為“編鉦”。...
鉦是一個漢字,讀作zheng,本意是指是一種中國古樂器,用銅做的,形似鐘而狹長,有長柄可執,口向上以物擊之而鳴,在行軍時敲打。...
釋義 用敲鉦等發出信號撤兵回營。比喻戰鬥暫時結束。 鳴金,敲鉦,古代作戰收兵信號。...
何處鳴鉦發⑵,春屯又易軍。 [1] 鹿城晚眺注釋譯文 編輯 ⑴鹿城:溫州府城(舊名永嘉郡城)的別稱。據萬曆《溫州府志》記載:“東晉著名學者郭璞到東甌,建永嘉...
狄青戍涇原日,嘗與虜戰,大勝,追奔數里。虜忽壅遏山踴,知其前必遇險。士卒皆欲奮擊。青遽鳴鉦止之,虜得引去。驗其處,果臨深澗,將佐皆侮不擊。青獨曰...
兵智部·狄青,狄青在涇原,常以寡當眾。密令軍中聞鉦一聲則止,再聲則嚴陣而陽卻,聲止即大呼馳突。士卒皆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