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山縣舊城(鳳山舊城)

鳳山縣舊城

鳳山舊城一般指本詞條

鳳山縣舊城位於台灣省高雄市左營區,又稱左營舊城。由於清代左營劃歸鳳山縣管轄,故稱為鳳山縣舊城,並非位於今高雄縣鳳山市,具有許多特殊之處,東門、南門、北門及城牆、護城濠及北門外之鎮福社及拱辰井現為一級古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鳳山縣舊城
  • 地理位置:台灣省高雄市左營區
  • 開放時間1825年
  • 著名景點:舊城
簡介1,改建石城,石城閒置,城池規模,土城時期規模,現今規模,主要建材,城門,簡介2,歷史沿革,古蹟現狀,建築材料,建築風格,指定理由,定著土地之範圍,

簡介1

鳳山縣舊城是道光五年(1825年)所重建。由於後來在埤頭街(今高雄縣鳳山市)又蓋了一座鳳山縣新城,因此相對於“新城”,左營舊城就被稱為“舊城”。左營舊城在台灣的築城歷史中,除了荷蘭人蓋的幾座紅毛城外,台灣的第一座中式城池即為鳳山縣舊城,可謂台灣城池之祖。而鳳山縣舊城不但是台灣第一座土城,也是第一座石城;另外,第二次築城時將一座孤立的山峰(龜山)圈圍在城內,並在北門左右兩側設定泥塑鬥神,在清代台灣的縣城中都是唯一的例子。環顧清代在台灣所築之城池,除恆春古城外,當屬鳳山縣舊城保存最為完整。
建城經過
左營因位於高雄平原要衝,深具戰略優勢,加上左營有龜山、蛇山的屏障,容易防守,因此明鄭時代在此設左沖(左營),以與右沖鎮(今右昌)相呼應,這也是現今地名“左營”的由來之一。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台灣被收為大清版圖,同樣看重左營的戰略地位,將鳳山縣治設在興隆莊(今左營舊城),並陸續設定文廟、縣署等,使其漸具規模。但清初時為防變亂,台灣不允築城,故一直未築城牆。直到康熙六十年(1721年),因為有朱一貴在台灣南部舉事,首先攻破鳳山,導致興隆莊縣署殘破不堪。在慘痛的教訓下,清廷才同意台灣可以築城保護。因此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時,知縣劉光泗就在興隆莊以土埆建築了台灣第一座土城,左倚龜山,右連蛇山,外港壕墊,設東西南北四門。雍正十二年(1734年)在城牆外加築刺竹三重,仍感不足,至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又在四座城門側增建炮台各一座。

改建石城

現在所見的石城,是歷經許多事件衝撞後的轉變。首先在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台灣中部發生林爽文事件,其南部的黨徒莊大田回響,二度攻破縣城。在連年戰火的摧殘之下,這座土城早已面目全非。此時地方官員以為鳳山城倚山而建,易攻難守,又覺興隆莊多兵災,為榜希少不祥之地。於是乾隆五十三年亂平之後,負責重新評估台灣防禦工事的福康安,遂將鳳山縣治遷往當時已相當繁榮的埤頭街(今鳳山市)。無奈該處也不平靜,變更縣治所在並不能改變鳳山縣的惡運。乾隆六十年,當地人士危道陳周全與陳光愛興兵,雖為理藩同知朱慧昌平定,但嘉慶十年(1805年),自封“鎮海威武王”的強盜蔡牽、吳淮泗又攻陷埤頭街縣城。翌年,官員與民間輿論都覺得還是興隆莊好拔旬協,嘉慶十二年(1807年)曾想將鳳山縣治搬回興隆莊舊城,但因舊城已大多殘破,重建新城,財力不堪負荷而未成。直到道光四年(1824年)楊良斌之亂再起,居民大為恐慌,乃思遷回興隆里舊城。於是知府方傳穟乘機倡議官民捐資,集資十四餘萬銀元(民間捐獻約四分之三),由知縣杜紹祁為督建,就地取材,以咾咕石及三合土為主,城池範圍有所變更,捨去蛇山,全圍龜山在城內(所謂放蛇圍龜)。於道光五年(1825年)七月十五日興工,分四組對(拼)場施工,道光六年年八月十五日一座嶄新的石城落城,在當時的台灣,僅整芝煉捉有彰化縣的磚城,可與相比,謂可傲視朵企阿全台。

石城閒置

興隆莊石城建妥後,因埤頭街新城居府城、屏東平原間交通孔道,較為繁榮,戶口繁盛達八千戶之多,舊城則只有五百戶,且附近山上盜匪出沒,構成重大威脅。又無巧不巧,知縣杜紹祁卻在這個當口得急病死亡。此一噩耗傳出,眾人指興隆莊“煞氣太重”,根本是不祥之地(註:“杜紹祁忽死……”此說有誤,事實應為1826年(道光6年)杜紹祁未死,1827年(道光7年)杜紹祁升任福建台灣淡防分府鳳山正堂,同年引疾歸鄉(江蘇金匱縣),講學鄉里,1850年(道光30年)寇至金匱縣,杜氏拒絕逃離,高壽至76歲。)。因此原先熱切希望能遷移回興隆莊的鳳山縣官民又拒絕搬遷,只空留一座氣派的石城,從此荒廢。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清廷準將縣治遷回埤頭街(今鳳山市)新城,但延至鹹豐三年(迎嫌習元1853年)林拱變亂平定後,文武衙署才正式遷移埤頭街。
根據文獻資料推斷城內建物,當時的重要公共建築有:鳳山縣署、典史署、參將署、守備署等;寺詢境霉廟:興隆寺(觀音亭)、天后宮、慈濟宮、關帝廟、八蜡祠、火神廟、三山國王廟開漳聖王廟、王爺宮等,其中尤以興隆寺、天后宮香火最為鼎盛。重要街道則有:縣前街(又稱大道公街)、下街仔、南門口街、大街、總爺口街、北門內街等六條,而以縣前街最為繁榮。
日本統治初期,左營舊城的命運並未有太大的改變,但隨著軍事南進政策的推展,昭和十三年(1938年)日軍將左營港(原名“萬丹仔港”)建為軍港,且在後勁設第六海軍煉油廠。為了保護左營軍港,居制高點位置的舊城及龜山,於昭和十五年(1940年)時被畫為軍區,將舊城內的左營莊役所、廟宇、舊城教會堂,及居民五十餘戶,全部強制遷出,導致城內文物蕩然無存。
戰後,國民政府還是把舊城之北門、東門及龜山畫為軍區,並在城內設定海光三村、勝利新村與東自助新村三處眷村(北門內舊城巷則未以新村命名)。1985年八月十九日,內政部公告,含東門、南門、北門及城牆、護城濠及北門外之鎮福社及拱辰井為一級古蹟,目前左營舊城的外觀是1991年三月修復完工的。

城池規模

鳳山縣舊城形式左倚龜山,右連蛇山,整座城池大約呈東北-西南走向。

土城時期規模

城周:八百一十丈 城高:一丈三尺 護城河: 寬:一丈 深:八尺

現今規模

城周:一千兩百二十四尺(約四公里)

主要建材

壁體由打鼓山一帶咾咕石砌成 斗拱以來自大陸花崗石條砌成 三合土

城門

城門共四,分別為北門“拱辰門”,南門“啟文門”,東門“鳳儀門”,西門奠海門”。

簡介2

種類 國定古蹟 創建年代清康熙年間(61年,1722)
鳳山縣舊城
鳳山縣舊城
公告文號74台內民字第338095號
公告日期74.08.19
區域 左營
地址 高雄市左營區埤仔頭街一號
建造者 鳳山知縣劉光泗籌建
管理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是否開放是否收費

歷史沿革

鳳山縣舊城位於高雄市左營區興隆段一五八之一號,範圍包括東門、南門、北門、護城濠及北門外的鎮福社、拱辰井等,面積65平方公尺。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台灣初入清朝版圖,設一府三縣,隸屬福建省,其南曰鳳山縣,縣治在興隆里之地(今高雄市左營區)。然而,當時僅置縣署,並未築城。直至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鳳山縣知縣劉光泗方築土城。此城周810丈,高1丈3尺,東西南北設四門,左倚龜山,右連蛇山,外浚濠塹,廣1丈,深8尺,此乃鳳山正式築城的最初記錄。雍正十二年(1734年),鳳山知縣錢洙於城牆外環植三重刺竹以強化防禦工事。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知縣王瑛曾於四門側邊增建大炮台四座。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林爽文事件爆發,南路莊大田回響,鳳山城被攻破,縣治乃移至陂頭街(今鳳山)的新城。嘉慶十一年(1806年)蔡牽之亂,吳淮泗陷新城。事平後,福州將軍賽沖阿乃奏請移回舊治。十五年(1810年),閩浙總督方維甸至台灣巡視,依地方意見奏請遷回舊城,且建議以石材改建,將龜山圍入城中,以免敵人攻占俯瞰。後因費用過巨,未能實行。道光四年(1824年),福建巡撫孫爾準巡視台灣,適鳳山有許尚、楊良斌等人起兵,將鳳山新城攻破,乃奏準重建舊城。於翌年七月十五日興工,於道光六年(1826年)八月十五日竣工。此次工程以知縣杜紹祁為監督,鄉紳黃化鯉、吳尚新、黃石標及劉仲紳等四人任城工總理,分別就四座城門分段鳩工興建。舊城規模予以擴大,內含龜山,外接蛇山,迭石為城牆,高為1丈2尺,寬1丈5寸,上築雉堞,下開城濠,周長1,224丈。辟四門,東曰「鳳儀」、西名「奠海」、南稱「啟文」、北號「拱辰」,門上各建城樓,高1丈3尺,四隅並築炮台,共費番銀92,100兩。城內又建知縣、典史衙署各一座,參將衙署一座,倉廒、監獄俱備。築城費用,除當時台灣各府廳縣之捐銀外,郡中紳商百姓亦多有捐輸,共捐款14萬餘兩。築城花費番銀12萬兩,余銀3萬兩充作歲修之用。此為台灣第一座以土石建造的城池。竣工後擇吉喬遷時,知縣杜紹其猝卒,眾人以為不祥,官員不願遷入,衙署漸趨荒廢。道光十八年(1838年),曹謹任鳳山知縣時,於新城增建城樓及炮台六座,至光緒二十年(1894年)一直未再遷回舊城。從形態上看,整個城池從東北朝西南走向。易言之,長軸與子午線成45度,龜山的形狀很類似,在台灣諸城中,只有舊城能將一座山納在城內,其目的在於加強防禦功能,居高臨下以制敵。舊城城門之安排,南門為正門,是通往打狗的主要出口,位於城池最南端。北門在最北端,外通市街、文廟及蓮花池,是最繁忙的出入口。東門位於東城牆的中點,為通往鳳山新城的出入口,西門主要聯絡蛇山及打鼓山。舊城城牆的材料,內外以石灰砌成,中腹填土,基礎深三尺。東門共設九個雉堞,排列在外緣上,雉堞每個高157公分,間距46公分。兩隅角處轉成曲尺形,皆辟箭孔,箭孔悉為磚造。後緣設女牆,左右兩緣有磚砌梯階,下通城牆馬道。馬道鋪甓磚,門寬1.79公尺。踏道呈斜坡狀,分作七級,目前台灣僅恆春城與鳳山舊城可見。北門座面與東門幾乎相同,僅台座立分段與東門略有不同。雉堞以下出迭澀,火庫作凹入混線,並施彩繪。四角以泥塑作圭腳,造型簡要。外壁拱洞兩測各嵌有一尊鬥神,屬泥塑加彩作法,為少見之孤例。系以螺殼灰浮塑為底,外施油漆彩畫而成。左像為尉遲恭,右像為秦叔寶。南門曾於1969年整修,四隅加鋼筋混凝土柱,城樓新築。城門座為土石構造,但城樓均為木結構,至1930年代倒塌。城門樓柱位布局十二柱法,乃由角隅四柱簡化而來。其外觀形式,屋頂為歇山式,左右側坡出檐短,脊用三川脊,由線和緩,予人平實感覺。

古蹟現狀

古蹟本體於1989年開始修復,1991年完工,為一開放性空間,平日供民眾自由參觀。

建築材料

石灰、垣面馬道鋪甓磚,箭孔及雉堞悉為磚造。

建築風格

城門座為土石構造,但城樓均為木結構,至1930年代倒塌。城門樓柱位布局十二柱法,乃由角隅四柱簡化而來。其外觀形式,屋頂為歇山式,左右側坡出檐短,脊用三川脊,由線和緩,予人平實感覺。

指定理由

舊城的城壁材料使用咾咕石,三合土,城門洞以來自大陸的花岡石砌半圓拱而成,北門外牆上有神荼及郁迭浮塑彩繪像,況於1989年全部整修完成,城外有拱辰井及土地公廟,東門外有護城河,建築十分完整,為台灣古城中較為特殊者。

定著土地之範圍

4765平方公尺,左營興隆段150,158-1,161,162地號、含東門、南門、北門及城牆,護城河及北門外之鎮福社及拱辰井。

石城閒置

興隆莊石城建妥後,因埤頭街新城居府城、屏東平原間交通孔道,較為繁榮,戶口繁盛達八千戶之多,舊城則只有五百戶,且附近山上盜匪出沒,構成重大威脅。又無巧不巧,知縣杜紹祁卻在這個當口得急病死亡。此一噩耗傳出,眾人指興隆莊“煞氣太重”,根本是不祥之地(註:“杜紹祁忽死……”此說有誤,事實應為1826年(道光6年)杜紹祁未死,1827年(道光7年)杜紹祁升任福建台灣淡防分府鳳山正堂,同年引疾歸鄉(江蘇金匱縣),講學鄉里,1850年(道光30年)寇至金匱縣,杜氏拒絕逃離,高壽至76歲。)。因此原先熱切希望能遷移回興隆莊的鳳山縣官民又拒絕搬遷,只空留一座氣派的石城,從此荒廢。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清廷準將縣治遷回埤頭街(今鳳山市)新城,但延至鹹豐三年(1853年)林拱變亂平定後,文武衙署才正式遷移埤頭街。
根據文獻資料推斷城內建物,當時的重要公共建築有:鳳山縣署、典史署、參將署、守備署等;寺廟:興隆寺(觀音亭)、天后宮、慈濟宮、關帝廟、八蜡祠、火神廟、三山國王廟開漳聖王廟、王爺宮等,其中尤以興隆寺、天后宮香火最為鼎盛。重要街道則有:縣前街(又稱大道公街)、下街仔、南門口街、大街、總爺口街、北門內街等六條,而以縣前街最為繁榮。
日本統治初期,左營舊城的命運並未有太大的改變,但隨著軍事南進政策的推展,昭和十三年(1938年)日軍將左營港(原名“萬丹仔港”)建為軍港,且在後勁設第六海軍煉油廠。為了保護左營軍港,居制高點位置的舊城及龜山,於昭和十五年(1940年)時被畫為軍區,將舊城內的左營莊役所、廟宇、舊城教會堂,及居民五十餘戶,全部強制遷出,導致城內文物蕩然無存。
戰後,國民政府還是把舊城之北門、東門及龜山畫為軍區,並在城內設定海光三村、勝利新村與東自助新村三處眷村(北門內舊城巷則未以新村命名)。1985年八月十九日,內政部公告,含東門、南門、北門及城牆、護城濠及北門外之鎮福社及拱辰井為一級古蹟,目前左營舊城的外觀是1991年三月修復完工的。

城池規模

鳳山縣舊城形式左倚龜山,右連蛇山,整座城池大約呈東北-西南走向。

土城時期規模

城周:八百一十丈 城高:一丈三尺 護城河: 寬:一丈 深:八尺

現今規模

城周:一千兩百二十四尺(約四公里)

主要建材

壁體由打鼓山一帶咾咕石砌成 斗拱以來自大陸花崗石條砌成 三合土

城門

城門共四,分別為北門“拱辰門”,南門“啟文門”,東門“鳳儀門”,西門奠海門”。

簡介2

種類 國定古蹟 創建年代清康熙年間(61年,1722)
鳳山縣舊城(鳳山舊城)
鳳山縣舊城
公告文號74台內民字第338095號
公告日期74.08.19
區域 左營
地址 高雄市左營區埤仔頭街一號
建造者 鳳山知縣劉光泗籌建
管理單位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是否開放是否收費

歷史沿革

鳳山縣舊城位於高雄市左營區興隆段一五八之一號,範圍包括東門、南門、北門、護城濠及北門外的鎮福社、拱辰井等,面積65平方公尺。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台灣初入清朝版圖,設一府三縣,隸屬福建省,其南曰鳳山縣,縣治在興隆里之地(今高雄市左營區)。然而,當時僅置縣署,並未築城。直至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鳳山縣知縣劉光泗方築土城。此城周810丈,高1丈3尺,東西南北設四門,左倚龜山,右連蛇山,外浚濠塹,廣1丈,深8尺,此乃鳳山正式築城的最初記錄。雍正十二年(1734年),鳳山知縣錢洙於城牆外環植三重刺竹以強化防禦工事。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知縣王瑛曾於四門側邊增建大炮台四座。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林爽文事件爆發,南路莊大田回響,鳳山城被攻破,縣治乃移至陂頭街(今鳳山)的新城。嘉慶十一年(1806年)蔡牽之亂,吳淮泗陷新城。事平後,福州將軍賽沖阿乃奏請移回舊治。十五年(1810年),閩浙總督方維甸至台灣巡視,依地方意見奏請遷回舊城,且建議以石材改建,將龜山圍入城中,以免敵人攻占俯瞰。後因費用過巨,未能實行。道光四年(1824年),福建巡撫孫爾準巡視台灣,適鳳山有許尚、楊良斌等人起兵,將鳳山新城攻破,乃奏準重建舊城。於翌年七月十五日興工,於道光六年(1826年)八月十五日竣工。此次工程以知縣杜紹祁為監督,鄉紳黃化鯉、吳尚新、黃石標及劉仲紳等四人任城工總理,分別就四座城門分段鳩工興建。舊城規模予以擴大,內含龜山,外接蛇山,迭石為城牆,高為1丈2尺,寬1丈5寸,上築雉堞,下開城濠,周長1,224丈。辟四門,東曰「鳳儀」、西名「奠海」、南稱「啟文」、北號「拱辰」,門上各建城樓,高1丈3尺,四隅並築炮台,共費番銀92,100兩。城內又建知縣、典史衙署各一座,參將衙署一座,倉廒、監獄俱備。築城費用,除當時台灣各府廳縣之捐銀外,郡中紳商百姓亦多有捐輸,共捐款14萬餘兩。築城花費番銀12萬兩,余銀3萬兩充作歲修之用。此為台灣第一座以土石建造的城池。竣工後擇吉喬遷時,知縣杜紹其猝卒,眾人以為不祥,官員不願遷入,衙署漸趨荒廢。道光十八年(1838年),曹謹任鳳山知縣時,於新城增建城樓及炮台六座,至光緒二十年(1894年)一直未再遷回舊城。從形態上看,整個城池從東北朝西南走向。易言之,長軸與子午線成45度,龜山的形狀很類似,在台灣諸城中,只有舊城能將一座山納在城內,其目的在於加強防禦功能,居高臨下以制敵。舊城城門之安排,南門為正門,是通往打狗的主要出口,位於城池最南端。北門在最北端,外通市街、文廟及蓮花池,是最繁忙的出入口。東門位於東城牆的中點,為通往鳳山新城的出入口,西門主要聯絡蛇山及打鼓山。舊城城牆的材料,內外以石灰砌成,中腹填土,基礎深三尺。東門共設九個雉堞,排列在外緣上,雉堞每個高157公分,間距46公分。兩隅角處轉成曲尺形,皆辟箭孔,箭孔悉為磚造。後緣設女牆,左右兩緣有磚砌梯階,下通城牆馬道。馬道鋪甓磚,門寬1.79公尺。踏道呈斜坡狀,分作七級,目前台灣僅恆春城與鳳山舊城可見。北門座面與東門幾乎相同,僅台座立分段與東門略有不同。雉堞以下出迭澀,火庫作凹入混線,並施彩繪。四角以泥塑作圭腳,造型簡要。外壁拱洞兩測各嵌有一尊鬥神,屬泥塑加彩作法,為少見之孤例。系以螺殼灰浮塑為底,外施油漆彩畫而成。左像為尉遲恭,右像為秦叔寶。南門曾於1969年整修,四隅加鋼筋混凝土柱,城樓新築。城門座為土石構造,但城樓均為木結構,至1930年代倒塌。城門樓柱位布局十二柱法,乃由角隅四柱簡化而來。其外觀形式,屋頂為歇山式,左右側坡出檐短,脊用三川脊,由線和緩,予人平實感覺。

古蹟現狀

古蹟本體於1989年開始修復,1991年完工,為一開放性空間,平日供民眾自由參觀。

建築材料

石灰、垣面馬道鋪甓磚,箭孔及雉堞悉為磚造。

建築風格

城門座為土石構造,但城樓均為木結構,至1930年代倒塌。城門樓柱位布局十二柱法,乃由角隅四柱簡化而來。其外觀形式,屋頂為歇山式,左右側坡出檐短,脊用三川脊,由線和緩,予人平實感覺。

指定理由

舊城的城壁材料使用咾咕石,三合土,城門洞以來自大陸的花岡石砌半圓拱而成,北門外牆上有神荼及郁迭浮塑彩繪像,況於1989年全部整修完成,城外有拱辰井及土地公廟,東門外有護城河,建築十分完整,為台灣古城中較為特殊者。

定著土地之範圍

4765平方公尺,左營興隆段150,158-1,161,162地號、含東門、南門、北門及城牆,護城河及北門外之鎮福社及拱辰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