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仙根

鳳仙根

鳳仙根,中藥名。為鳳仙花科植物鳳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的根。具有活血止痛,利濕消腫之功效。用於跌扑腫痛,風濕骨痛,白帶,水腫。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鳳仙根
  • 別稱:金鳳花根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雙子葉植物綱
  • :無患子目
  • :鳳仙花科
  • :鳳仙花屬
  • :鳳仙花
  • 分布區域: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 採集時間:秋季採挖根部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採集加工,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根。

性味

苦、辛,平。

歸經

歸肝經。

功效

活血止痛,利濕消腫。

主治

用於跌扑腫痛,風濕骨痛,白帶,水腫。

相關配伍

1、治跌扑腫痛,紅腫紫瘀,潰爛:鳳仙根、莖搗敷。(《本草正義》)
2、治骨鯁喉:金鳳花根,嚼爛噙下,骨自下。使用溫水灌漱,免損齒,雞骨尤效。(《世醫得效方》)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或研末,3-6g;或浸酒。外用:適量,搗敷。

使用注意

孕婦慎用。

採集加工

秋季採挖根部,洗淨,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鳳仙花又名:小桃紅、夾竹桃、海蒳、染指甲草、鳳仙、旱珍珠。一年生草本,高40-100cm。莖肉質,直立,粗壯。葉互生;葉柄長約1-3cm,兩側有數個腺體;葉片披針形,長4-12cm,寬1-3cm,先端長漸尖,基部漸狹,邊緣有銳鋸齒,側脈5-9對。花梗短,單生或數枚簇生葉腋,密生短柔毛;花大,通常粉紅色或雜色,單瓣或重瓣;萼片2,寬卵形,有疏短柔毛;旗瓣圓,先端凹,有小尖頭,背面中肋有龍骨突;翼瓣寬大,有短柄,2裂,基部裂片近圓形,上部裂片寬斧形,先端2淺裂;唇瓣舟形,被疏短柔毛,基部突然延長成細而內彎的距;花葯鈍。蒴果紡錘形,熟時一觸即裂,密生茸毛。種子多數,球形,黑色。

生長環境

中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相關論述

《綱目》:“治雞、魚骨哽,誤吞銅鐵,杖撲腫瘤。散血通經,軟堅透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