鳩杖

鳩杖

鳩杖,又稱鳩杖首。所謂“鳩杖”,就是在手杖的扶手處做成斑鳩鳥的形狀。忠州博物館館藏的這件漢銅鳩杖首,2000年出土於忠縣宣公墓,長14.3厘米,寬4.5厘米,高9.6厘米。鳩杖長彎嘴、凸眼、長尾。鳩爪蜷曲,置於筒外兩側,似抓握狀。頭以下通體刻飾羽毛,筆法細膩,栩栩如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鳩杖
  • 繁體:鳩杖
  • 注音:ㄐㄧㄨ ㄓㄤˋ
  • 拼音:jiū zhàng
歷史由來,鳩杖傳說,已出土鳩杖,

歷史由來

根據出土的文物,早在漢代以前就有鳩杖了。《後漢書·禮儀志》記載,漢明帝在位期間,曾主持一次祭祀壽星儀式,還安排了一次特殊的宴會,與會者是清一色的古稀老人,普天之下只要年滿70歲,無論貴族還是平民都有資格成為漢明帝的座上客。盛宴之後,皇帝還贈送酒肉穀米和一柄做工精美的手杖。
鳩杖
公元前32年,漢成帝頒布的詔令中規定,老年夫妻無兒女供養者可獲準經營酒類生意,並且一律免稅。漢明帝還賦予老年人特權,宴會上頒發的王杖就是證明。王杖也稱鳩杖,因手杖的頂端為斑鳩鳥的雕像得名。
但是魏晉以後,壽星的手杖產生了變化,斑鳩的王杖換成了桃木手杖,其政治教化功能逐漸被削弱。據說桃木能祛病強身,延年益壽,過去象徵特權的王杖,成了壽星手中祛病強身的長壽吉祥物。
西漢磨光黑陶鳩杖西漢磨光黑陶鳩杖
明朝政府下令取消自秦漢以來沿襲的國家祭祀壽星制度。壽星被完全去除了政治色彩,從此大跨步進入民間,成為中國古代最具世俗品格的神仙。
1958年,漢墓出土過兩柄這樣的鳩杖,鳩杖下部木製杖身早已炭化無存,而頭部的斑鳩雕像由於有漆膜保護,歷經1800多年仍舊光亮如新。
1981年甘肅武威發現一批漢朝竹簡,上面記載了若干刑事案件,第一樁說的是汝南平民王姓男子毆打持杖老人,後來被判斬首棄市。第二樁說的是一位漢朝鄉級的基層小官,因一位持杖老人有觸犯法律的嫌疑,便擅自扣留老人,雖然沒有毆打行為結果也被處以極刑,斬首示眾。

鳩杖傳說

把手杖的頭做成斑鳩鳥的形狀,漢代學者應劭在《風俗通義》中提供了一種解釋:據說漢高祖劉邦項羽打仗,劉邦被打敗了,項羽緊追不捨,在萬分緊急的情況下,劉邦躲藏在灌木叢中。當時正好有一隻斑鳩鳥落在樹上,而且不斷地鳴叫。項羽的追兵趕到,理所當然的認為樹下無人,否則斑鳩鳥不會自由自在的鳴叫。由於有了斑鳩的掩護,劉邦終於脫了險。等到劉邦當了皇帝,為了紀念這只不同尋常的鳥,所以做了鳩杖用來幫助行走不便的老人。不過這種說法並不可信,因為根據出土的文物,早在漢代以前就有鳩杖了。
鳩杖

已出土鳩杖

1959年,甘肅武威磨嘴子18號墓出土了一根木竿鳩杖,長1.94米,圓徑4厘米,竿頭上鑲有一隻木雕的鳩鳥。出土時,鳩杖平置在棺蓋上,鳩鳥伸出棺首,木杖上還繫著10枚東漢明帝時期頒發的王杖詔書令木簡。棺中的死者是一位老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