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生命周期,屬種成員,保護級別,地理分布,
形態特徵
鳥翼鳳蝶屬的成員一般體型都很大( 最大的亞歷山大鳥翼鳳蝶體長可達到7.6cm,翼展30cm),顏色奪目(呈綠色、黃色、黑色、白色,甚至藍色或橙色),前翅長,呈矛尖形。除了極樂鳥翼鳳蝶及鉤尾鳥翼鳳蝶外,其他的後翅都沒有鳳尾。蝴蝶的兩性異形在鳥翼鳳蝶屬中最為明顯:雌蝶較大且顏色單調,而雄蝶體型稍小但顏色鮮艷。翼鳳蝶屬與鳥翼鳳蝶屬有親密的親緣關係,養殖者經常會養殖這兩屬的混種。
生活習性
鳥翼鳳蝶屬的成員棲息在大洋州的熱帶雨林中,成蟲一般可 以在雨林周圍見到,但數量稀少。成蟲在清晨及黃昏十分活躍,它們吸食花蜜,蜜源以馬鞭草科、紫茉莉科、錦葵科、茜草科、杜鵑科、豆科及忍冬科為主。雄蝶極具地盤性,它們會趕走敵人。其飛行能力很強,當覓食或產卵時會降下到地面上幾米高。它們是花粉的傳粉媒介。孵化出的幼蟲會在該植物上覓食。它們最初會吃嫩葉,在結蛹前會吃蔓藤,同時取食馬兜鈴屬及擬馬兜鈴屬的植物,如尖葉馬兜鈴(Aristolochia acuminata)、夾葉馬兜鈴(Aristolochia clematitis)、貫葉馬兜鈴(Aristolochia deltantha)、尾葉馬兜鈴(Aristolochia diel siana)、西藏馬兜鈴(Aristolochia griffithii)、印度馬兜鈴(Aristolochia indica)、大葉馬兜鈴(Aristolochia kaempferi)、前脈馬兜鈴(Aristolochia praevenosa)、狹葉馬兜鈴(Aristolochia schlechteri)、他加祿馬兜鈴(Aristolochia tagala)等。由於這些植物的葉子及莖上有毒,所以幼蟲吃後會把產生的毒素聚集在體內,以免脊索動物掠食。鳥翼蝶屬成員的天敵包括大木林蛛及一些小型的鳥類。
生命周期
不同種類的鳥翼鳳蝶有不同的繁殖行為。雌蝶相對為被動,會由一處慢 慢地飛到另一處;雄蝶則很靈敏的在雌蝶上方20-50cm處飛行向雌蝶示愛。交配後,雌蝶會立即尋找合適的寄主植物,馬兜鈴屬及擬馬兜鈴屬的植物。 雌蝶會在葉子底產卵,每塊葉一顆卵。一生會產約20-30枚卵。幼蟲孵化後,會不斷地吃食,但移動緩慢。若因數量過多而使植物減少以至飢餓,它們則會吃掉同類。幼蟲背上有像棘的結節,身體呈深紅色或褐色。一些種類的結節有明顯的顏色或較為清淡的斑紋或斑點以恐嚇掠食者。它們的頭後有可以伸縮的器官,稱為“丫腺”,在受到騷擾時會分泌帶有惡臭的萜烯化合物,大部份掠食者也會因它們的毒性而敬而遠之。由卵至成蛹約需6星期,而蛹期約1個月或更長。鳥翼鳳蝶的蛹偽裝為枯葉或樹枝。幼蟲在結蛹前會遠離寄主植物。它們會選擇在濕度較高的早上破蛹,以避免翅膀乾枯。正常情況下,它們的壽命約為2-3個月。
屬種成員
序號 | 拉丁學名 | 中文名稱 |
01 | Ornithoptera paradisea | |
02 | Ornithoptera meridionalis | 美麗絲尾鳥翼鳳蝶 |
03 | Ornithoptera tithonus | |
04 | Ornithoptera chimaera | |
05 | Ornithoptera rothschildi | |
06 | Ornithoptera goliath | |
07 | Ornithoptera priamus | |
08 | Ornithoptera richmondia | |
09 | Ornithoptera euphorion | |
10 | Ornithoptera caelestis | |
11 | Ornithoptera aesacus | |
12 | Ornithoptera croesus | |
13 | Ornithoptera victoriae | |
14 | Ornithoptera alexandrae | |
15 | Ornithoptera allotei(O. victoriae x O. priamus urvilleanus) | 阿勞泰鳥翼鳳蝶(維多利亞鳥翼鳳蝶與綠鳥翼鳳蝶雜交種) |
16 | Ornithoptera urvillianus | 藍鳥翼鳳蝶(暫時作為綠鳥翼鳳蝶的亞種) |
保護級別
由於人類對鳥翼蝶屬成員的棲息地——熱帶雨林的大肆破壞,導致它們 的數量急劇減少,面臨滅絕的危險,所以十分珍貴。所有其鳥翼鳳蝶屬的成員都受到《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簡稱《華盛頓公約》或CITES)的保護。亞歷山大鳥翼蝶被列入附錄一,禁止貿易;其他成員被列入附錄二,限制貿易。
為了保護鳥翼鳳蝶,有些國家已經開始嘗試人工飼養,且效果較好,促進了它們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