鱘屬,學名:Acipenser (Linnaeus, 1758),鱘形目鱘科的一屬魚類。體被五縱列骨板,魚吻較長,能用尖長的吻來攪動泥沙,口在腹面,善於伸縮,便於攝食,口前面有...
中國黑龍江鱘鰉魚的人工繁殖技術在50年代末即已獲成功。勤得利施氏鱘養殖放流試驗站,於1988年建成竣工,1989年人工繁殖獲得成功,並在黑龍江勤得利農場江段少量放流。...
大家通常所說的鱘魚(Sturgeon)就是指鱘形目的魚類,鱘魚隸屬於硬骨魚綱、輻鰭亞綱、硬鱗總目、鱘形目。我國是世界上鱘魚品種最多、分布最廣、資源最為豐富的...
根據不的鱘魚品種(俄羅斯鱘、 西伯利亞鱘、中華鱘、達氏鰉、羅氏鱘、雜交鱘等)色澤從深綠色到灰色到深棕色不等,在光線足的地放下,會呈現通透晶瑩、淡金宗色的...
魚子醬,又稱魚籽醬,鱘鰉魚卵、鮭魚卵等的醃製品。在波斯語中意為魚卵,嚴格來說,只有鱘魚卵才可稱為魚子醬,其中以產於接壤伊朗和俄羅斯裏海的魚子醬質量為佳。....
中華鱘(學名:Acipenser sinensis):體長平均約40厘米,最長達130厘米,體重最高達600千克。體呈紡錘形,頭尖吻長,口前有4條吻須,口位在腹面,有伸縮性,並能伸成...
龍筋在清朝時便是貢品,專供當時的皇帝享用,龍筋造型美觀,鮮香爽口,龍筋的蛋白質含量比飛禽走獸豐富得多,其肉、魚卵含蛋白質分別高達18.1%和26.2%。...
達氏鰉,俗稱鰉魚。英文名為kalugasturgeon。達氏鰉軟骨魚類,物種起源於距今一億三千萬年的白堊紀,是全世界惟有黑龍江流域才有的珍貴魚類。達氏鰉 Huso dauricus 又...
鱘鰉,拼音是xún huáng,亦作"鱏鰉"。鱘鰉魚學名達氏鰉,系白堊紀時期保存下來的古生物,曾與恐龍在地球上共同生活,有水中活化石之稱,是中國淡水魚類中體重最...
撫遠鰉魚,黑龍江省撫遠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撫遠市地處黑龍江、烏蘇里江交匯的三角地帶,被譽為“中國鱘鰉魚之鄉”和“中國大馬哈魚之鄉”,素有“淡水魚...
《七律 步乾隆<鱘鰉魚>韻並寄張福有先生》,是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孫德振先生於2014年5月27日創作的一首唱和詩。最初發表在2014年《長白山詩詞》4期詩刊,後又被...
撫遠縣鱘鰉魚保護協會成立於2015年8月26日,位於撫遠縣迎賓路一號。 鱘鰉魚原產地考察與保護:鱘鰉魚人工增殖放流:鱘鰉魚的保護教育與倡導:鱘鰉魚保護能力建設等。 ...
撫遠“黑龍江鱘鰉魚”魚子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以黑龍江省撫遠縣人民政府《關於界定撫遠“黑龍江鱘鰉魚”魚子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範圍的函》(撫政辦發[2004]18號)提出的...
而產於松花江的鱘鰉魚,是其中最上等、最重要的貢品,是打牲烏拉貢品之首。鰉魚是皇室祭天祭祖等大祀時的首位供品,也是皇帝萬壽節(生日)和重大節慶的必備佳肴。...
玉板,亦作“玉版”,亦稱“蠟魚”、“鰉魚”。“鱘鰉”之美稱。1 宋·李石《續博物志》卷二:“鱣,黃魚,口在頷下,無鱗,長鼻軟骨,俗謂玉板,長二三丈, ...
鱘:1994年3月18日中國發行一套4枚《鱘》特種郵票, 圖案分別為“鰉”、“中華鱘”、“白鱘”和“達氏鱘”。 鱘是大中型的經濟魚類,也是珍貴的魚種。全世界...
閃光鱘(Acipenserstellatus)自古以來一直是全球最重要的鱘鰉魚類漁業生產對象,並於近50餘年一直是俄羅斯和亞塞拜然最重要的鱘鰉魚類增殖放流對象,於近20餘年廣泛成為...
而產於松花江的鱘鰉魚,是其中最上等、最重要的貢品,是打牲烏拉貢品之首。鰉魚是皇室祭天祭祖等大祀時的首位供品,也是皇帝萬壽節(生日)和重大節慶的必備佳肴。...
紅燒鱘魚是一道美味的菜餚。主料有鱘魚,輔料有蔥,姜、鹽、料酒、蒸魚豉油、紅燒汁。中文名 紅燒鱘魚 味道 鮮香 難度 普通 材料 鱘魚...
撫遠鱘魚,黑龍江省撫遠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不僅是中俄界河,更是中國北方自然漁業的重要水域。這裡特產的鰉魚、鱘魚等珍貴魚類作為白堊紀時期...
撫遠縣鱘鰉魚繁育養殖有限公司始建於2003年,是藉助地緣優勢,建立的股份制企業。經過多年的努力,年生產鱘鰉魚受精卵1000萬粒,培育魚苗200萬尾,銷售商品魚450噸,...
史氏鱘(學名:Acipenser schrenckii):是中國鱘魚中最具有經濟價值的優質珍稀魚類。魚體細長呈細紡錘形,裸露無鱗,背有5行大的菱形骨板,幼魚骨板帶有尖棘,為軟骨...
菜譜名稱紅燒鰉魚唇烹製材料主料:魚唇(鮮鰉魚唇)250克輔料:香菇(鮮)15克,火腿15克,玉蘭片10克調料:醬油30克,黃酒15克,鹽5克,味素2克,白砂糖15克,香菜10克,...
1 詞語由來 2 奎星魚種類介紹 ▪ 鱘鰉魚 ▪ 虹鱒魚 奎星魚詞語由來 編輯 奎星魚是由奎星魚養殖專業合作社創立的自主品牌,它是多種魚的統稱。因該社自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