鱗眼鰈

背鰭67~69;臀鰭46~47,胸鰭12(有眼側)、11~12(無眼側);腹鰭I-5;尾鰭4+15+4。 側線鱗54~55,鰓耙2+1+10。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鱗眼鰈
  • 拉丁學名:PLEURONECTIFORMES
  • 別稱:鱗鰈,接眼棘鰈
  • :動物界
  • :鰈形目
  • 亞目:鰈亞目
  • :棘鮃科
  • 亞科:短鰈亞科
  • :鱗眼鰈屬
基本信息,形態特徵,分布範圍,

基本信息

定名人:
Weber
年代:
1913
中文名:
鱗眼鰈
原始文獻:
1913, Siboga-Exped. Fische : 422
模式產地:
班達海基島
生境:
暖水性深海底層魚
國內分布:
台灣省東港
國外分布:
南達印度尼西亞班達海基島, 北達日本本州南側
資料來源:
中國動物 硬骨魚綱 鰈形目

形態特徵

體長為體高2.2倍;為頭長3.1倍。頭長為吻長4.3~4.8倍,為上頜長2.0~2.1倍,為眼徑3.5~3.6倍(下眼)、3.2~3.4倍(上眼)。
體長圓形,側扁。尾柄寬短。頭中長。吻較短,吻長短於眼徑。眼大,兩眼均位於頭右側,下眼稍前於上眼。眼間隔狹,骨嵴狀。有眼側兩鼻孔位於眼間隔前方,前鼻孔短管狀,後緣有1鼻瓣,後鼻孔大,圓孔狀,無眼側2鼻孔近頭背緣,前鼻孔短管狀,後鼻孔有1長形大鼻瓣。口大而斜,兩側對稱。上頜骨後端達眼中部下方,下頜縫合部外側有1骨突。牙小,圓錐形,兩側均發達,上下頜具牙帶。左右鰓蓋膜分離。假鰓發達。鰓耙細長,內緣有多行小刺,第一鰓弓上枝前方尚有3-4短小鰓耙;鰓弓外側有1行結節狀突起。鰓蓋條骨7。
鱗眼鰈
鱗較大。有眼側被櫛鱗,頭部被鱗,吻部、眼間隔、眼球上部及上下頜均被鱗。無眼側被圓鱗。除無眼側胸鰭和腹鰭外,各鰭均被小鱗。左右側線同樣發達,在胸鰭上方有1弓狀彎曲。無顳上枝。
背鰭起點在無眼側後鼻孔鼻瓣後緣上方,鰭條向後漸增長,最後鰭條末端可達尾鰭前1/3處。臀鰭與背鰭同形。背鰭和臀鰭前部鰭條不分枝,後部鰭條上半部分枝。有跟側胸鰭較無眼側胸鰭稍短而薄,中部7分枝鰭條;無眼側胸鰭鰭條不分枝。左右腹鰭幾等大,有眼側腹鰭基底較長,起點稍前,但不達峽部前端,尾鰭圓,中部15分枝鰭條。尾柄長約為尾柄高之半。肛門和生殖突起均偏位於有眼側。有眼側褐色,各鰭褐色。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南達印度尼西亞班達海基島、北達日本本州南側以及台灣東港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