鱔魚頭

鱔魚頭

鱔魚頭,中藥名。為合鰓科黃鱔屬動物黃鱔Monopterus albus(Zuiew)的頭部。動物黃鱔,除西北地區及東北北部外,各地均有分布。具有健脾益胃,解毒殺蟲之功效。主治消化不良,痢疾,消渴,痞積,脫肛,小腸癰,百蟲入耳。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鱔魚頭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魚綱
  • :合鰓目
  • :合鰓科
  • :黃鱔屬
  • :黃鱔
  • 分布區域:除西北地區及東北北部外,各地均有分布
  • 採收時間:夏、秋季
  • 用量:內服每次5g,每日3次;外用適量
  • 毒性:無毒《綱目》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相關配伍,用法用量,炮製,形態特徵,生長環境,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頭部。

性味

味甘,性平。

歸經

入胃、小腸、大腸經。

功效

健脾益胃,解毒殺蟲。

主治

消化不良,痢疾,消渴,痞積,脫肛,小腸癰,百蟲入耳。

相關配伍

1、治脫肛,鱔魚頭焙乾研粉,用黃酒調服,每日2-3次,每次5g。(《水產品營養與藥用手冊》)
2、治腸癰,鱔魚頭焙酥,研細末,以金銀花100g煎湯送服,每服5g。(《中國動物藥》)
3、治痘狀陷倒靨,鱔魚頭、雄雞頭、筍尖各三枝,生薑三片。煮熟,加酒釀少許,令兒少飲,次食雞冠,筍尖,余不用。(《醫方一盤珠》攻毒湯)

用法用量

內服:焙乾研粉,黃酒沖服,每次5g,每日3次。
外用:適量,焙乾研末,綿裹塞耳。

炮製

採集加工:夏、秋季捕捉,捕後,割取頭部,鮮用或曬乾。

形態特徵

體細長,呈蛇形,向後漸側扁,尾部尖細。頭圓,吻端尖,唇頗發達,下唇尤其肥厚。上下頜及齶骨上部有細齒。眼小,為一薄臘所覆蓋。兩個鼻孔分離較遠,後鼻孔在眼前緣的上方,前鼻孔在吻部。左右鰓孔在腹聯合為一,呈“V”字形。體無鱗。無胸腹鰭,背、臀鰭退化僅留低皮褶,無軟刺,都與尾鰭相聯合。體色微黃或橙黃,全體滿布黑色小點,腹部灰白。

生長環境

為底層生活的魚類,喜棲息於河道、湖泊、溝渠及稻田中。除西北地區及東北北部外,各地均有分布。

相關論述

1、《別錄》:“頭骨燒之,止痢。”又“乾鱔頭主消渴,食不消;去冷氣,除痞症。”
2、《本草蒙筌》:“主咽喉消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