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菊科一年生草本。在上海零星出現在各綠地和草坪之中,常與異型莎草、稗、牛筋草、馬唐等混合危害,是地老虎的寄主。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鯉腸
- 別稱:旱蓮草、墨草、蓮子草
- 科:菊科
- 繁殖:種子繁殖
形態特徵,治理對策,
形態特徵
別名:旱蓮草、墨草、蓮子草
種子繁殖。瘦果楔形,扁狀,長2.2—3毫米,寬1—1.7毫米。頂端截平,其邊緣疏生短毛,中央具不明顯的殘存花柱,圓形,微突起,無冠毛。果體具3—4棱,邊緣延伸成窄翅,各棱間均有明顯的疣狀突起或顆粒狀粗糙面,果皮淺褐色,灰褐色或黑褐色,表面烏暗,無光澤。果臍圓形,微凹,位於果實基端。果內含種子1粒。種子5月出苗,6—7月出苗高峰期。幼苗,除子葉外,全體有毛;上、下胚軸較發達,淡褐色或帶紫色;子葉2,橢圓形,長4—6毫米,寬約4毫米,先端鈍圓,基部漸狹至柄,柄短;初生葉2,橢圓形,葉背被白色粗毛。莖直立或平臥,高20—60厘米,基部分枝綠色或紅褐色,被伏毛,著土後節易生根。根深莖脆不易拔除,莖葉折斷有墨水狀葉汁液外流,故名墨草。葉對生,無柄或基部葉有柄,被粗狀毛,長披針形,橢圓狀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長2—7厘米,寬5-15毫米,全緣或有細鋸齒。花期6-10月。頭狀花序腋生或頂生;總苞片2輪有5—6枚,有毛,宿存,托片披針或剛毛狀;邊花舌狀,全緣或2裂;心花筒狀,裂片4,白色。筒狀花的瘦果三棱狀,舌狀花的瘦果四棱形;種子於8月漸次成熟,經越冬休眠後萌發。
治理對策
- 根據它根深莖脆的特性,用人工清除時,應以除草工具將其莖根部可能再次萌發的部位完全挖淨,以防再生。
- 可在梅雨季節過後,選用11’除草劑,仔細噴灑在該草葉子正反兩面,特別是葉的背面,藥劑吸收效果更好。
- 增加地被植物的密度,減少土地的裸露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