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鮑永出身仕宦之家,其父
鮑宣,曾在西
漢哀帝時任
司隸校尉,被
王莽所殺。他年輕時亦被
王莽派人追殺,幸得當時的上黨太守苟諫保護,才免於一死。國讎家恨,迫使他走上了反抗
王莽政權的道路。他在
上黨郡為吏時,就常在太守苟諫面前談論西漢末年政局,表示自己反抗
王莽的決心。苟諫死後,鮑永被郡中舉為秀才,但他一心報仇,沒有應徵去做官。
王莽的統治,終於導致了西漢末年的農民大起義,鮑永眼見復仇的時機已到,便迅速參加了“
綠林”農民起義軍。
劉玄更始二年(24年),鮑永被“
綠林軍”起用,任為
尚書僕射, “行大將軍事,持節將兵,安集河東、
并州、朔部,得自置偏稗,輒行軍法。他在河東一帶平定了號為“青犢”的一部農民起義軍,被
劉玄封為中陽侯。
光武帝
劉秀即位後,鮑永又被劉秀徵用,任為
諫議大夫。由於他本是
劉玄的屬將,
劉秀對他並不信任,總讓他在戰爭的前線,去完成一些艱巨的任務。當時,
劉秀坐鎮洛陽,與長安
赤眉軍對峙,急欲攻下關中。向西進軍時,在懷(今河南省沁陽縣)遇到
綠林軍歸部的阻擊,連攻三日不能攻下。於是,
劉秀就派鮑永率軍攻擊懷地.因為鮑永在
綠林軍中威望較高,所以他到那裡後,不費一兵一卒,就說服綠林所置河內太守歸服了劉秀。之後,他又被
劉秀任為魯郡太守,平定了魯地的割據勢力。
劉秀統一中原後,鮑永先後被任為揚州刺史、司隸枝尉,兗州刺史等職,後病卒於究州任上。
鮑永因要為父復仇參加了
綠林農民起義軍,然而,經過戰爭的鍛鍊,他的目的就不完全是為了個人,而是要建立一個新式的國家和政權。他參加了農民的隊伍,就以一個農民起義的首領要求自己,特別注意與他的部屬保持密切的關係。他在擔任
綠林軍的大將軍時, “車服敞素,為道路所識。”說明他對自己的嚴格要求。作為中國歷史上早期農民起義軍的將領,鮑永能這樣做,確是具有一定的見識。
鮑永參加了起義軍,也十分忠誠於這支隊伍。
更始三年(25年)
劉玄敗死於長安,鮑永尚在河東,由子道途不通,他還不知道這一訊息。這時,已在洛陽即了皇帝位的
劉秀派人招他,他惟恐受騙而背叛
劉玄,便先將劉秀的使者囚禁起來,而後派人去長安打探訊息。當他確知
劉玄已死後,又封存了大將軍印綬,解散了他的軍隊,只穿著平常的服裝,幫著他隨身的將領及與他同心的慕僚,一起去投
劉秀。當他見到
劉秀時,劉秀問他的人馬哪裡去了,他回答說: “我不願意以人多勢眾來為自己謀求富貴,都把他們解散了。”
劉秀因此而對他很不滿意。鮑永在做東漢
司隸校尉時,一次出巡,路過霸陵,還親自為
劉玄掃墓,哭拜這位率先揭竿而起,推翻西漢政權的農民領袖,隨從人員惟恐他因此而得罪於
劉秀,勸告他不要下拜,他表示,即使以此獲罪,也不畏避。
憎恨高官者為非作歹,欺凌下屬,是鮑永的一貫態度。他在做
司隸校尉時,也以打擊豪強而著稱。當時,
劉秀的叔父劉良以仗權勢常常凌辱京城官吏。一次,在為
來歙送喪歸來時,與
右中郎將張邯相遇於城門之中,由於城門內道路狹近,劉良一面呵斥張邯回車讓道,一面又召來城門官訓斥,並讓城門官為他磕頭謝罪。鮑永得知此事後,就上章劾奏劉良的強霸行為。由此打擊了貴戚的囂張氣焰,整肅了朝廷法度。同時,他還召辟扶風人
鮑恢為
都官從事,鮑恢也是敢於懲治豪門貴戚的人。所以
劉秀常說:“貴戚且宜斂手,以避
二鮑。”
與打擊豪門貴戚的同時,鮑永也十分支持那些敢於直諫的人物。大司徒
韓歆因直言上諫而獲罪,鮑永就不避風險,反覆為他求情。正因為他這樣做觸怒了
劉秀,被劉秀貶出京城,擔任了
東海國國相,至死沒再回京。
鮑永從參加
綠林農民起義軍,到東漢初期做地方官,終以忠直政言而著稱,儘管他的行動常常使
劉秀動怒,並遭到豪門貴戚的忌恨。但作為
地主階級總代表的
劉秀,深知這些人才是他
江山鞏固的柱石。還是把他放在重要地位。鮑永也是為東漢政權的鞏固。
相關史料
原文
《後漢書-二十九》鮑永字君長,上黨屯留人也。父宣,
哀帝時任
司隸校尉,為
王莽所殺。永少有志操,習歐陽《尚書》。事後母至孝,妻嘗於母前叱狗,而永即去之。
初為郡
功曹。莽以宣不附己,欲不其子孫。都尉路平承望風旨,規欲害永。太守苟諫擁護,召以為吏,常置府中,永因數為諫陳興復漢室,剪滅篡逆之策。諫每戒永曰:“君長几事不密,禍倚人門。”永感其言。及諫卒,自送喪歸扶風,路平遂收永弟升。太守
趙興到,聞乃嘆曰:“我受漢茅土,不能立節,而
鮑宣死之,豈可害其子也!”敕縣出升,復署永
功曹。時,有矯稱侍中止傳舍者,興欲謁之。永疑其詐,諫不聽而出,興遂駕往,永乃拔佩刀截馬當匈,乃止,後數日,莽詔書果下捕矯稱者,永由是知名。舉秀才,不應。
更始二年征,再遷
尚書僕射,行大將軍事,持節將兵,安集河東、并州、朔部,得自置偏裨,輒行軍法。永至河東,因擊青犢,大破之,
更始封為中陽侯。永雖為將率,而車服敝素,為道路所識。
時
赤眉害
更始,三輔道絕。
光武即位,遣
諫議大夫儲大伯,持節征永詣行在所。永疑不從,乃收系大伯,遣使馳至長安。既知
更始已亡,乃發喪,出大伯等,封上將軍列侯印綬,悉罷兵,但幅巾與諸將及同心客百餘人詣河內。帝見永,問曰:“卿眾所在?”永離席叩頭曰:“臣事
更始,不能令全,誠慚以其眾幸富貴,故悉罷之。”帝曰:“卿言大!”而意不悅。時攻懷未拔,帝謂永曰:“我攻懷三日而兵不下,關東畏服御,可且將故人自往城下譬之。”即拜永
諫議大夫。至懷,乃說
更始河內太守,於是開城而降。帝大喜,賜永洛陽商里宅,固辭不受。
時,
董憲裨將屯兵於魯,侵害百姓,乃拜永為魯郡太守。永到,擊討,大破之,降者數千人。唯別帥彭豐、虞休、皮常等各千餘人,稱“將軍”,不脹下。頃之,孔子闕里無故荊棘自除,從講堂至於里門。永異之,謂府丞及魯令曰:“方今危急而闕里自開,斯豈夫子欲令太守行禮,助吾誅無道邪?”乃會人眾,修鄉射之禮,請豐等共會觀視,欲因此禽之。豐等亦欲圖永,乃持牛酒
勞饗,而潛挾兵器。永覺之,手格殺豐等,禽破黨與。帝嘉其略,封為關內侯,遷楊州牧。時南土尚多寇暴,永以吏人痍傷之後,乃緩其銜轡,示誅強橫而鎮撫其餘,百姓安之。會遭母憂,去官,悉以財產與孤弟子。
建武十一年,征為
司隸校尉。帝叔父趙王良尊戚貴重,永以事劾良大不敬,由是朝廷肅然,莫不戒慎。乃辟扶風
鮑恢為
都官從事,恢亦抗直不避強御。帝常曰:“貴戚且宜斂手,以避二鮑。”其見憚如此。
永行縣到霸陵,路經
更始墓,引車入陌,從事諫止之。永曰:“親北面事人,寧有過墓不拜!雖以獲罪,司隸所不避也。”遂下拜,哭盡哀而去。西至扶風,椎牛上苟諫冢。帝聞之,意不平,問公卿曰:“奉使如此何如?”太中大夫
張湛對曰:“仁者行之宗,忠者義之主也。仁不遺舊,忠不忘君,行之高者也。”帝意乃釋。
後大司徒
韓歆坐事,永固請之不得,以此忤帝意,出為東海相。坐
度田事不實,被征,諸郡守多下獄。永至
成皋,詔書逆拜為
兗州牧,便道之官。視事三年,病卒。子昱。
論曰:鮑永守義於故主,斯可以事新主矣。恥以其眾受寵,斯可以受大寵矣。若乃言之者雖誠,而聞之未譬,豈苟進之悅,易以情納,持正之忤,難以理求乎?誠能釋利以循道,居方以從義,君子之概也。
譯文
鮑永字君長,是
上黨屯留人。他的父親
鮑宣,在
哀帝時候擔任
司隸校尉,被
王莽所殺。鮑永年少時就有志向與節操,學習
歐陽生的《尚書)。起初擔任郡功曹。
王莽因為
鮑宣不阿附自己,就想滅掉他的子孫。都尉路平揣摩迎合
王莽的心意,打算要殺害鮑永。太守苟諫保護鮑永,把他召來擔任自己手下的官吏,經常安排他在自己的府中。鮑永於是就屢次向苟諫陳說興復漢室,除去篡權叛逆的策略。苟竦常勸戒鮑永說:“你謀劃機密事卻作得不夠隱秘,當心禍患累及家人。”鮑永為他的話所打動。等到苟誄死去,鮑永親自護送他的遺體回到扶風,路平就趁這個機會關押了鮑永韻弟弟鮑升。太守
趙興到任,聽說這事嘆息說:“我接受漢朝廷的冊封,卻不能成就名節,現在
鮑宣為名節而死了,我怎么能害他的兒子呵!”於是就命令縣令釋放鮑升,又恢復了鮑永的功曹一職。當時,有假冒宮中侍中身份的人住在傳舍中,
趙興想要去拜謁。鮑永懷疑其中有詐,勸說
趙興,趙興不聽從仍執意出府,當他駕車前往時,鮑永拔出佩刀割斷了馬胸前的皮帶(當胸:束在馬胸前的皮帶),趙興才沒有去成。幾天后,
王莽的詔書果然下達,要求追捕假冒身份的人,鮑永因此而知名。
更始帝(
劉玄)二年,鮑永被朝廷徵召,連續二次升遷擔任了
尚書僕射,井履行大將軍職務。他到了河東,攻打青犢,大破敵軍,朝廷封他為中陽侯。鮑永雖身為將帥,然而他乘的車輛所著的服裝陳舊而儉樸,憑這一特點,而被路上的行人所辨識。
這時
赤眉軍殺害了
更始帝,京城附近的道路被阻斷。
光武帝(
劉秀)即位,派遣誅議大夫儲大伯拿著符節徵召鮑永到光武所在的地方去。鮑永有所懷疑而沒有聽從,並扣押了儲大伯,派遣使者騎快馬趕到長安去打探情況。這才知道
更始帝已死,鮑永就為更始發喪,釋放了儲大伯等人,封存好上將軍列侯的印綬,全都遣散了士兵,只用幅巾束髮(幅巾謂不著冠,只用幅巾束首)和諸將以及自己的心腹百餘人到河內去。光武帝見到鮑永,問他:“你的士兵在哪裡?”鮑永離開座席叩頭說:“臣侍奉
更始帝,卻不能保全他,我確實為率領他的士兵來求得富貴而慚愧,所以全都解散了他們。”當時漢軍攻打懷而未能攻下,光武帝對鮑永說:“我攻打懷三天都沒能攻下,關東的人都敬畏佩服你,你可以暫且帶你的人親自去城下勸說他們。”於是就授予鮑永
諫議大夫之職。到了懷,鮑永就勸說
更始帝封的河內大守,於是河內太守就打開城門而降。
當時,
董憲的副將屯兵於魯,危害百姓,朝廷就授鮑永為魯郡太守。鮑永到了以後,攻打敵軍,大敗他們,投降的就達數千人。皇帝表彰他的功勞,封他為關內侯,調任楊州牧。正趕上他的母親去世,鮑永辭去官職,把財產全都分給那此貧苦孤弱的弟子。
建武十一年,被朝廷徵召擔任
司隸校尉。皇帝的叔父趙王劉良是尊崇的皇親,位貴而權重,鮑永因事而彈劾他大不敬之罪,因此朝廷上下一片肅然,官員們沒有不小心謹慎的。此時朝廷徵召扶風的
鮑恢擔任
都官從事,鮑恢也剛正直耿而不懼強暴有勢力的人。皇帝常說:“皇室的內外親族應收斂一下自己的行為了,這樣才能免受
二鮑的懲處。”他們兩人就是這樣地被人懼怕。
鮑永巡視郡縣來到霸陵,路上經過
更始帝的陵墓,便要引車進入墓地,隨從的官員都勸說阻止他。鮑永說:“我曾親身面向北而侍奉他,哪裡有經過他的陵墓卻不拜祭的道理!即使因此獲罪,我也不會逃避主管部門的懲處的。”於是就下車拜祭,大哭一場,極盡哀痛而離去。向西到達扶風,就殺牛作祭品拜祭苟諫墳墓。皇帝聽說這事以後,心中不滿,問公卿說:“奉使命出巡卻做這樣的事,該怎么處置呢?”大中大夫
張湛回答說:“仁義是德行的根本,忠誠是道義的主旨。仁義而不忘死去的老朋友,忠誠而不忘故去的君主,這是德行高尚的人呵。”皇帝才心中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