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戈特利布·鮑姆嘉通(德文原名: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公曆紀元1714年7月17日—公曆紀元1762年5月27日,享年47歲),著名學者,主要興趣是哲學和美學。
哲學立場上支持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和克里斯蒂安·沃爾夫的啟蒙主義學派,被稱為“美學之父”。簡稱“鮑姆嘉通”,又譯鮑姆加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亞歷山大·戈特利布·鮑姆嘉通
- 外文名: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德文原名)
- 民族:日耳曼語族(德意志人)
- 出生地:中歐平原(德國法蘭克福)
- 出生日期:公曆紀元1714年7月17日
- 逝世日期:公曆紀元1762年5月27日
- 職業:學者
- 主要成就:開創美學
人物生平,成就及榮譽,個人作品,
人物生平
1714年6月17日鮑姆嘉通生於奧得河畔法蘭克福,在家中7個孩子排行第5,父親雅各布·鮑姆嘉通是新教路德派教區牧師。有記錄可尋的其餘兄弟包括:西格蒙德·雅各布(1706-1754),奧古斯特·約瑟夫(卒於1722),塞繆爾·尤西比烏(卒於1711),納撒內爾(卒於1763)。
1717年母親亡故,鮑姆嘉通兄弟遷往柏林,由外祖母安娜·芭芭拉·韋德曼照顧。1722年父親過世。
鮑姆嘉通8至13歲之際,經聖尼古拉修會院長米迦勒·羅洛夫和克拉考宮廷參贊的批准,接受馬丁·格奧爾格·克里斯特高的家教,後者後來成為法蘭克福大學校長。學習希伯來文,並且愛上拉丁詩歌。
鮑姆嘉通1730年入哈雷大學學習,接觸了克里斯蒂安·沃爾夫的哲學思想。他和高特舍特一樣,都是伍爾夫的學生。1737年他任編外教授,1739年起任法蘭克福大學教授。這段時期他出版了一系列哲學、倫理學、邏輯學和美學著作。他專門的美學著作有兩種:一種是《關於詩的哲學默想錄》,這是他於1735年答辯的學位論文,同年9月該書出版,他在這本書中第一次提出美學是一門獨特的哲學學科的思想;另一種是《美學》,第一卷出版於1750年,第二卷出版於1758年,但是這部著作因作者去世而未能完成。按照鮑姆加登的構想,美學應該包括理論部分和實踐部分。他已經出版的《美學》僅僅占理論部分的三分之一(另兩部分是“方法論”和“符號學”),至於實踐部分(藝術理論),則根本未能涉及。另外,他的哲學著作《形上學》的部分章節論述到美學問題。
成就及榮譽
18世紀以後,隨著歐洲工業革命的發展,自然科學、哲學、倫理學、心理學和文藝學等近代學科進入了逐步形成和發展的時期。尤其是與美學密切相關的哲學,自近代以來發生了認識論轉向,為美學學科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歷史條件。正是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鮑姆嘉通在自己的哲學體系中,第一次把美學和邏輯學區分開來。在嚴格規定了邏輯學的研究對象是形成概念和進行推理的抽象思維的同時,也給美學規定了自己獨特的研究對象。並寫出了美學專著,初步形成了美學學科的基本框架以及探討了美學的一些基本問題。故此,美學學科誕生,而鮑姆嘉登也因此成為美學之父。
鮑姆嘉通不僅僅是美學學科的創名人,而且也在美學史上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注意的美學問題。鮑姆嘉通提出建立美學學科並不是出於盲目創新的激情,而是他對萊布尼茲和沃爾夫理性主義哲學以及全人類全部知識體系進行深刻反思的成果,具有理性派美學的認識論意義。鮑姆嘉通的美學思想對當代實踐美學的建構也有一定的啟示。
個人作品
主要作品均用拉丁文寫就,最初由學生格奧爾格·弗里德里希·邁爾翻譯成德文。
《關於詩的哲學沉思錄》(1735)
《形上學》(1739)
《真理之友的哲學書信》(1741)
未完成《美學》(1750-1758)
《哲學百科全書綱要》(1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