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在中日文化交流的坐標上

魯迅:在中日文化交流的坐標上

《魯迅:在中日文化交流的坐標上》是彭定安主編的魯迅研究和中日關係研究類著作,首次出版於1994年5月。

《魯迅:在中日文化交流的坐標上》的題旨以魯迅為焦點,廣泛涉及日本的魯迅研究、中日文化交流、魯迅與日本的文學與文化的關係等內容,將魯迅視為中日文化交流的偉大文化之橋。它起到了開闢新徑、填補空白或深化舊論、充實成說的作用。同時,這部書的出版,也是中日雙方對兩國文化事業和魯迅事業的共同貢獻。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魯迅:在中日文化交流的坐標上
  • 作者:彭定安主編
  • 類別:魯迅研究和中日關係研究類著作
  • 首版時間:1994年5月
  • 字數:93萬字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魯迅:在中日文化交流的坐標上》將魯迅置於中日文化交流的坐標繫上進行研究,既考察從魯迅到中日文化交流,又探討從中日文化交流到魯迅。既闡釋“日本”對於魯迅來說是一座“橋”,又說明“魯迅”對於日本來說,也是一座“橋”,即進行一種雙相和雙向的研究。研究絕不局限在魯迅在日本生活的七年,不僅上溯至魯迅少年時代“日本的陰影”,下延至魯迅回國後的27年的生活,而且一直延續至當今魯迅在中日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作品目錄

題記
-
-
緒論:日本“橋”與魯迅“橋”
一、日本與魯迅:歷史的回顧
1、一衣帶水:華夏與扶桑
2、坐標:魯迅,一個偉大的存在
二、日本與中國:從“脫亞入歐”到“西風東漸”

三、20世紀:世界·東方·中國和日本
1、20世紀:世界的巨變與劇變
2、20世紀的日本與中國
3、在世界文化渦漩面前的中國和日本
四、中國:從日本吹來的“西風”和“東風”
-
五、留學生:人員、組織和書刊
-
六、思維與文化的轉譯:洋學——和學——漢學
-
七、日本橋:形成、功能以及中日文化交流
-
第一章 背景: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中國與世界
一、世紀之交:中國歷史與文化的轉折點
1、近代中國的歷史大變局
2、走出中世紀的艱難歷程
二、西方文化的衝擊與中國人的回應
1、西學東漸的文化運勢
2、抗拒與變遷:兩種回應方式
3、西學東漸對中國現代化的影響
三、走出國門,放眼看世界
1、早期中國知識分子的國外考察
2、近代中國的留學運動
3、在留學日本的熱潮中?
第二章 背景:日本明治維新時代的文化語境
一、日本文化的歷史傳統與表征
-
二、明治維新:日本社會的現代化改造
1、從鎖國到開國:在歷史的壓力下
2、明治維新:日本歷史的轉折點
3、日本社會的現代化改造
三、明治後期日本社會的文化語境
1、從自由民權到立憲政治
2、從產業革命到經濟起飛
3、色彩斑斕的社會思潮和文學藝術
第三章 留學日本:學習、接受、走向世界(魯迅在日本橋上的歲月)(上)
一、日本:多重意義上的“橋”
-
二、扶桑風情志士心:魯迅在“橋”上的三個階段和發展狀況
1、弘文學院:學習日語,了解日本,通向世界
2、弘文十篇試鋒芒
3、仙台醫專:日本的滋養、啟示和激發
第四章 留學日本:學習、接受、走向世界(魯迅在日本橋上的歲月)(下)東京:再度居留賦成長
一、從仙台到東京:終結與開端
-
二、“新的生命”:在海外的殖滅——中國現代文學之預演及其在日本的失敗
-
三、“啟蒙四論”:中國現實、西方之“泉”和日本之“流”
-
四、“文術新宗,始入華土”《域外小說集》在日本出版,在中國室息
-
第五章 中日文化交流:魯迅的接受與民族的接受(留學日本時期)
一、兩國文化傳通中的接受與被接受
-
二、魯迅——日本:啟蒙戰士的接受
1、魯迅的接受視界:范型與歷程
2、弘文時期:渾沌型整體接受
3、仙台學醫:“科學→文學型”接受視界
4、東京:文藝運動發動期的接受體系
第六章 魯迅與日本:“五四”時期的接受與傳播
一、“沉入國民”與“回到古代”
-
二、日本影響的餘緒和延續
-
三、《狂人日記》:日本折射過來的藝術之光
-
四、《苦悶的象徵》:理論的啟迪與創造
-
五、雜感文學:日本影響的足跡
-
六、日本諸文學流派的移入華土:魯迅橋——夏目漱石、森鷗外和白樺派
-
七、五四時期:日本對魯迅的接受
-
第七章 魯迅與日本:上海,30年代
一、30年代:魯迅的新接受
-
二、魯迅的新的翻譯世界:日本左翼文學、俄蘇文學通過日本“橋”對中國的輸入
-
三、日本“普羅文學”與魯迅的接受和選擇:中國左翼文藝運動的發展
-
四、魯迅與日本友人:真情摯誼的新發展(一)——山上正義與山本初枝
1、山上正義與魯迅
2、山本初枝與魯迅
五、魯迅與日本友人:真情摯誼的新發展(二)——內山完造與內山嘉吉兄弟
-
六、魯迅與日本友人:真情摯誼的新發展(三)——增田涉與《中國小說史略》
-
七、魯迅與日本友人:真情摯誼的新發展(四)——與其他日本朋友的友好往來
-
八、日本橋和魯迅的接受:五個方面的作用與效應
-
第八章 中日文化交流:在“魯迅‘三書’”里的映照
一、日文圖書的購藏:通向日本與世界
-
二、書店:橋之橋
-
三、魚雁情跡:在魯迅書信中的中日文化交流
-
第九章 “媒”:魯迅“翻譯世界”中的日本
一、魯迅的翻譯事業
1、翻譯啟蒙時期
2、日本留學時期
3、日本留學歸國後文學活動時期
二、魯迅的譯作及其特點
1、從科學到文學的轉變
2、魯迅翻譯的選材標準
3、魯迅翻譯的風格
三、魯迅翻譯理論探析
1、魯迅對信達雅的理解
2、魯迅翻譯、創作、評論三者關係
四、魯迅翻譯的意義
1、翻譯對魯迅創作的影響
2、翻譯對新學科建立的作用
第十章 魯迅的日文作品
一、魯迅日文作品的目的與意義
-
二、魯迅日文作品的影響
-
三、魯迅的日語操縱自由度

第十一章 日本:魯迅視角的觀照
一、魯迅眼中的日本自然與社會的點點滴滴
-
二、獨特的觀照:西方的醫學與日本的明治維新
-
三、“認真”及其他:魯迅眼中的日本國民性格
-
四、愛與仇:魯迅對日本人民與日本統治階級的不同視角
-
五、崇敬·親近·啟迪·隔膜——魯迅眼中日本知識分子的形形色色
-
六、缺乏“大曠野”的精神及為侵略張目:魯迅對日本文化政策及其某些新聞宣傳的觀照
-
七、通向世界的橋樑:魯迅心目中的日本對外來文化的譯介與研究
-
八、功績與缺失並存:魯迅對日本之中國研究的觀照
-
九、優婉、幽婉及其他——魯迅眼中的日本語言、浮世繪及日本其他當代藝術及藝術研究
-
第十二章 魯迅:日本的解讀、詮釋與接受(上)——日本接受史略
一、青木正兒視野中的魯迅及中國白話文
-
二、清水安三、丸山昏迷的開拓性評論
-
三、中國革命浪潮下山上正義關於魯迅的報導與研究
-
四、日本的阿Q觀及魯迅觀
-
五、增田涉的魯迅研究
-
六、《大魯迅全集》的出版
-
七、內山完造的“魯迅”:知人、導師與民族魂
-
八、小田岳夫的《魯迅傳》:“時代英雄”、“受難者”及“新中國之母”
-
九、竹內好的《魯迅》,第一部學術著作
-
十、侵華年代,野川隆有識於魯迅
-
十一、戰後魯迅潮月
-
十二、新一代魯迅研究者,陣容強大
-
十三、丸山升論魯迅
-
十四、《仙台魯迅的記錄》,考證與調查
-
十五、中野重治論魯迅
-
十六、安岡章太郎小說里的孔乙己
-
第十三章魯迅:日本的解讀、詮釋與接受(下)——日本“魯迅形象”的透析
一、“竹內魯迅”
1、“竹內魯迅”的幾個特點
2、“有關傳記的疑問”
3、魯迅“思想的形成”
4、特性和問題:“關於作品”
5、魯迅的特質:政治和文學
6、魯迅:思想家的特點
7、啟蒙者魯迅
二、“伊藤魯迅”
1、魯迅與終末論:生孕育於死
2、魯迅與尼采:吸取近代歐洲文明的“精髓”
3、魯迅早期宗教觀的本質:在“樸素之民”的“迷信”中,尋求東方從未曾有的“自由精神”
三、魯迅:丸山升、竹內實、增田涉等人的描繪
1、獨立與獨特:丸山升眼中的魯迅
2、多彩多姿:竹內實對魯迅的變視角觀照
3、令人親近的偉人:增田涉等人心目中的魯迅
第十四章 日本魯迅研究之研究:中國的接受及文化效應(上)——事實綜述與微觀考察
一、訪日學者帶回的資訊與報告
-
二、對日本魯迅研究成果的編目與評介
-
三、對日本作家之魯迅評論的介評與辯正
-
四、研究日本的魯迅學家
-
五、對日本見微知著之考訂研究的研究
-
六、“日本比較文學研究中之魯迅”的研究
-
第十五章 日本魯迅研究之研究:中國的接受與文化效應(下)——理論評析與巨觀審視
一、跨向巨觀,上潮歷史(薛綏之)
-
二、比較文學視角的研究(戈寶權)
-
三、對“特立時期的魯迅之研究”的研究(江小蕙)
-
四、日本魯迅研究史(呂元明)
-
五、置於“魯迅與日本文學的關係之研究”之中的日本魯迅研究(劉柏青)
-
六、對日本的魯迅研究之新概述與新評論(張傑)
-
七、評析日本魯迅研究界對魯迅認識的轉變(靳叢林)
-
八、中日魯迅觀比較(張中良)
-
結束語 魯迅與日本:雙向接受、影響和整體效應及其體現程度
一、雙向接受、影響和整體效應
-
二、坐標上的瞭望:已展開的歷史和待展開的主題
1、歷史:已展開的與待開發的
2、主題:已達到的和待開掘的
3、內涵:文化底蘊與文化效應
4、結束:暫時結束與尚未結束
附錄:
(一)曾景雲輯纂:魯迅與日本大事系年(1902-1936年)
-
(二)曾景雲輯纂:日本魯迅研究論著系年目錄(1920-1993年)
-
(三)曾景雲輯纂:日本紀念、學習、研究魯迅諸多方面紀略(含紀念活動、紀念與學習研究專刊、紀念組織以及建碑立石等)
-

創作背景

該書先是由主編彭定安提出題旨和總體構想,並列出詳細的全書結構與分章題目,即全書大綱;有的章,並列出了詳細的章節題旨與綱要。然後,由撰稿人按分工撰寫各章。全書撰寫分工如下:緒論——彭定安;第一章、第二章——武斌;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彭定安;第六章——王俊儒(彭定安增補);第七章——王建中(其中第一節與第八節為彭定安所撰);第八章――彭定安;第九章――馬興國;第十章――劉立善;第十一章――李春林;第十二章――呂元明;第十三章、第十四章、第十五章――李春林;結束語――彭定安。
在撰寫過程中,部分撰稿人員曾在一起討論過有關問題,或者個別同主編商討有關問題。有若干章在完成之後,又經主編與作者商討,作了補充修改。全書分別完稿後,匯總由主編統稿,對全書章節作了適當的調整,有局部的增刪。除了完整而又較長的節段,註明為主編所加,以負文責之外,其它增加的片斷,未一一註明。集體撰寫,總有一些文字風格不夠統一的地方。主編彭定安在統稿時,未作更動,他以為這既保持了各位作者自己的風格,又可使全書在內容、主旨、敘述對象統一的前提下,色彩紛呈。日本國際交流基金為《魯迅:在中日文化交流的坐標上》提供了出版贊助。

作品思想

這部著作有著多重的比較文學涵義。主編親自撰寫的第5章,乃是全書之“眼”,它包蘊著豐茂的比較文學內容。這裡進一步深化了全書的總體立意:它是通過魯迅這樣一個“放射點”而遍涉整箇中日文化交流這樣一個時間久遠範疇寬廣的研究對象,乃是一種民族文化交流研究。此即為全書第一重,亦是最重要之一重比較文學涵義。該章中關於魯迅作為一個啟蒙戰士對日本接受情況的探討,實際上也是研究日本文化如何影響造就了魯迅的某些方面,這屬於比較文學中的影響研究。可稱之為“內引式”影響研究,這也是全書的第二重比較文學涵義,而該章中又含關於魯迅的“接受視界”的研究,指出魯迅“接受視界”的框架是“以對中國文化主流的儒家文化持此批判態度而對一部分文化持肯定態度的民族文化立場為立足點,以對日本學習西方的成功為前提的自覺學習日本成功經驗並以之為中介,向西方文化學習求舊源之精華更尋覓新源與新泉”。這就使該章乃至全書蘊含著關於魯迅以中國現代化的歷史要求為參照系對日本文化所作的評判的內容,這無疑帶有比較文學研究中的闡發研究的性質。這是全書的第三重比較文學涵義。而著者對於中國比較文學宗師魯迅所進行的這種闡發研究的再闡發,則可視作第四重比較文學涵義。僅第5章一章,就包蘊著四重比較文學涵義,並昭示出全書比較文學涵義的多層面性、積極性。
第12—15章探討的是日本對魯迅的接受與研究,其中包含著這樣的內容:魯迅之於日本,例如魯迅創作如何影響了日本文學,魯迅思想如何影響了日本知識分子的文化人格與價值取向,這可稱之為“外射式”影響研究,這亦為全書的第五重比較文學涵義。而這種“外射式”影響研究又與上述的“內引式”影響研究構成了比照、對話與“交流”,這是全書第六重比較文學涵義。而日本對魯迅的接受與研究,解讀與詮釋,乃是日本人以自己的文化參照系來闡發、評判魯迅。既然是“文化交流”,就不會一次往返即告終止:日本文化對魯迅的評判,勢必引發中國文化對這種評判的再評判。於是這4章中所包蘊的日本的魯迅研究與日本魯迅研究之研究,構成了該書的第七、八重比較文學涵義。而著者又對中國的關於日本的魯迅研究之研究,依自己建構的關於魯迅與中日文化交流的基本框架進行了又一次闡發與評判,從而構成了全書第九重比較文學涵義。
天有九重,《魯迅:在中日文化交流的坐標上》的比較文學涵義似乎可以止於“九重”了。然而不然:魯迅不僅接受與改塑了日本文化,並且通過日本文化(書中形象地稱之為“日本橋”)來接受與改塑西方文化,於是,這種文化交流有了更遠的延伸:即,它要涉及日本文化與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國文化自身與西方文化的直接交流與間接交流,以及這兩種交流方式之比較,這是就空間而言。而日本文化在歷史上又深受中國文化之浸漬,並且日本迄今從未停歇對中國古代文化的整理與評判;魯迅對此又有他自己的再闡發、再評判;著者將此亦納入自己的研究視野,由魯迅這一中日文化文流坐標繫上的一個幅射點進行縱向延伸,形成了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的多層面的、多往復的影響研究與闡發研究。至此,似乎已無法精確地統計全書的比較文學涵義有幾多重、幾多層了。另外,作為著名文化學家的彭定安,又是以文化傳通理論(已是經他本人發展和深化了的)來審現、評判自己的研究對象的,這更加強化了全書總體建構上的比較文學中的闡發研究屬性。若是從全書的具體論述上看,就會發現,其比較文學質素幾乎貫穿於書中的每一章、每一節,諸如19世紀末期中國、日本對西方文化的不同接受之比較,魯迅、胡適對於西方文化的不同接受之比較,中、日語言之比較,日本“浮世繪”與歐洲版畫之比較,日本“浮世繪”畫家及其詩作之比較(這已帶有跨學科的比較研究色彩了),日文本文之魯迅譯文與今日他人譯文之比較,對於魯迅日文作品的總體性評價,迄今為止尚未有人做到,魯迅與廚川白村美學思想之比較,魯迅雜感與日本隨筆的文體比較,中日兩國“心境小說”主題的比較……影響研究既是其題中應有之義,亦不乏平行研究、闡發研究、翻譯研究,並且它們往往是互相交融、滲透的,而關於詩學、主題學、特別是文化學的比較,更使得《魯迅:在中日文化交流的坐標上》帶有濃重的比較文學中國學派之色彩。《魯迅:在中日文化交流的坐標上》確實建構了一座多層面的、多維的、多向的、可以延伸、移動的文化交流之橋,比較文學之橋無論是在總體上,還是在細部上,都閃爍著比較文學之光。
《魯迅:在中日文化交流的坐標上》在深廣的比較文學研究基礎之上對魯迅學作出了許多新貢獻。具體地說,日本對魯迅的接受,中國對“日本魯迅”的再接受,這樣的魯學論題雖不算十分新,但它們畢竟是第一次在《魯迅:在中日文化交流的坐標上》中被置於中日文化交流的整體背景上得到了總結。而從方法論上言之,它進一步展示與表明了比較文學研究對魯迅學的巨大作用,它可以使魯迅學別開新天地。早在1979年,林非杜一白就曾聲言,僅就魯迅研究魯迅難有重大突破。於是比較文學研究作為“先鋒派的魯迅研究”(王富仁語)之一而勃興。《魯迅:在中日文化交流的坐標上》則是近年來用比較文學方法研究魯迅的最大收穫。而此書的立意與建構亦為魯迅學另闢蹊徑:作為世界文化大師的魯迅,本系整個世界文化所養育、所成就,同時又對整個世界文化發生著日益深遠之影響。《魯迅:在中日文化交流的坐標上》將魯迅置於中日文化交流的坐標系中重新燭照、審視,同樣,他也可以置於中俄文化文流坐標系、中國與歐美文化交流坐標系、中國與弱小民族文化交流坐標系……來予以新的揭示。那么,魯迅學就將在保持自己的固有屬性的同時,進一步融進(內引)和融入(外射)文化學中去,融進和融入“世界文學”中去,魯迅學就會牽動整箇中國文化學、中外文化交流學的研究。這或許是魯迅學走出低谷的一條重要途徑。
《魯迅:在中日文化交流的坐標上》由於以理論來審視、切入研究對象,不僅獲得了對研究對象的理性把握,而且在審視、切入、把握的過程中,又對所用理論自身有所砥礪,有所發展。主編提出接受“是一個雙向互勵的創穫過程”將“本文”概念從某一或一批具體作品、著作,擴展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整體性文化“本文”,認為“本文”的意義是由“含義”構成基礎,而又在被接受過程中生成,其意義是生成性的;提出在“本文”被接受者理解、接收的過程中,會產生一種運作程式和接受者的“臨場接受心理”,這兩種因素都會影響到接受者的接受和被接受者的“含義”演化為意義,以至被改塑;認為不同民族有著不同的文化氣質與接受意識,在民族文化交流中,民族接受之不同,決定了主體的接受意識;……這些見解都是基於主編本人在對研究對象進行理論分析時產生的獨特體味與獨到認知,是對已有的接受理論的新發展。顯而易見,這些精闢的見解之意義,絕不囿於《魯迅:在中日文化交流的坐標上》一書,而是有著更高的理論價值,可用來引導人們從事其他方面的文化交流研究。

出版信息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ISBN
出版時間
《魯迅:在中日文化交流的坐標上》
彭定安主編
春風文藝出版社
7-5313-1312-X
1994年5月

作者簡介

彭定安,1929年出生,男,江西鄱陽人。1949年參加人民解放軍,任第二野戰軍第四兵團文工團宣傳員。1950年畢業於北京新聞學校。1950——1969年先後在《東北日報》《遼寧日報》任文藝編輯,1969——1978年在內蒙敖漢旗插隊,1978——1998年任遼寧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遼寧社會科學學會聯合會副主席、遼寧省作家協會顧問。1989——1993年任遼寧省政協常委兼學委會主任,1993——1997年任東北大學文法學院首任院長。現為遼寧省委、省政府決策諮詢委員、遼寧省文史研究館館員,遼寧省社科聯、文聯、作協顧問,遼寧省老教授協會名譽會長、遼寧省美學學會名譽會長,美國亞洲研究會會員、國際比較文學學會會員。1978年以後,專業從事學術研究,並擔任學術研究方面的領導工作。研究方面較廣,在現代文學、當代文學、魯迅學、文化社會學、美學與藝術心理學等方面均有論著發表。還從事當代文學評論和散文寫作。著有《魯迅評傳》《走向魯迅世界》《魯迅學導論》《創作心理學》和《文化選擇學》等專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