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該書通過探尋魯迅明清小說史學研究的視角、方法與成就意義,梳理明清小說發展至魯迅小說所體現的由中國古典小說向現代小說演進的軌跡,探求魯迅雜文的思想旨歸與明清小說體現的社會關切的相通之處幾個方面,展示魯迅與明清小說的深層關係,探求魯迅的小說史學研究成就、小說創作變遷以及作為知識分子對社會的關切。
作品目錄
第一章 魯迅的明清小說史學研究 | 第二章 明清小說到魯迅小說的現代性轉換 | 第三章 魯迅雜文的明清小說資源及其思想精神承繼 |
---|
第一節 魯迅明清小說史學研究的社會學意識 第二節 魯迅明清小說史學研究的現實主義視角 第三節 魯迅明清小說史學研究方法略論 第四節 魯迅明清小說史學研究的成就 | 第一節 世情人相的繪貌摹魂演繹:從浮世繪到畫魂靈 第二節 人類蒼生的關注叩問變遷:問心、問人、問未來 第三節 情感意蘊的豪情大愛轉換:理想、誠愛、生命 第四節 題旨情懷的幻形寫意比照:批判、建構、詩意棲居 第五節 小說藝術的現代品格形成:從古典走向現代 | 第一節 借古諷今:魯迅雜文批評的明清小說資源 第二節 擔當意識:知識分子批判精神的承繼開拓 第三節 使命情懷:知識分子秩序重建的回應超越 |
作品思想
該書重要觀點有:①作為小說史學研究者,魯迅的“問題意識”非常明確。首先,他以文學與社會學相結合的方式,對明清小說進行了科學的分類與考證,並將其思想內容的解讀與發生學探討和當時的社會思潮及時代特點緊密聯繫,這種探源溯本的研究,無疑具有方法論意義。同時,魯迅還敏銳地注意到明清小說所展示出的現實主義精神,並以此視角對其注重細節的人物形象塑造,所展示的紛繁複雜的社會歷史現狀等加以關注,這一關注也體現出魯迅對於現實主義精神在文學批評中的重視。其次,魯迅研究中運用諸如分類法、實證法、比較法等多種學科方法,對明清小說類型做出恰當命名,並在翔實求證、比較研究中凸顯其發展演變軌跡。如此研究意識、探索精神及其方法論,使魯迅的小說史學研究顯得全面、深刻而富含學理,成就了其小說史學研究的開拓之功。
②在小說創作中,魯迅小說不但承繼了明清小說種種優秀傳統,且在思想內容與藝術手法的開拓中,完成了中國古典小說向現代小說的轉換。思想內容上,從明清小說到魯迅小說,對於社會與人生的展示由描繪外貌與表相走向摹寫本質與靈魂,並且開啟了喚醒現代中國沉睡的國民靈魂的啟蒙文學;在對知識分子、女性與幼者的關注中叩問探尋社會的心靈、人類的走向與未來;在理想的儒家情懷、追尋誠愛的人際倫理與悲憫蒼生的情感意蘊中展示出一種豪情大愛;藝術上,在魯迅小說與明清小說的幻形寫意小說中,在以幻寫真的批判意識與以幻寫意的理想建構中,表達出人類對於心靈詩意棲居地的精神嚮往,而在從古典現實主義到啟蒙現實主義的轉換中,從小說因果框架結構的設定到獨特的“看”與“走”的結構變遷中,再從冷靜客觀的描述到滿含深情悲憫敘寫的諷刺藝術突破中,完成了中國古代小說向現代小說藝術的品格轉換。
③以作為思想家與知識分子的角度來觀照魯迅的雜文創作,其雜文體現出的批判意識和理想建構意識與明清小說有著跨越時空的回應和相通。魯迅雜文在“社會批評”與“文明批評”中不但對於明清小說的思想內容與藝術手段有著直接借鑑,而且魯迅雜文與明清小說所展現的知識分子的批判意識和擔當精神,對社會與人性的肌理洞察與深刻諷刺,對理想的建構意識和使命情懷,在承繼中有回應、在回應中有創新的轉換意識和創新精神,使作為思想家與知識分子的魯迅,作為“歷史中間物”的一環,走向更為廣闊、深遠的精神時空。
作品評價
該書是一部力圖打破古代文學和現代文學之間壁壘的厚重論著,具有以下四個特點:視角獨特,慧眼獨具;論述系統,闡釋入微;回歸文本細讀,植根於翔實的資料;注重研究的“經世致用”。
(遼寧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喬世華評)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吳金梅,女,1975年出生,河北石家莊人,文學博士,大連大學文學院教師,北京大學中文系訪問學者,研究方向為魯迅與中國現當代文學;曾出版《〈西遊記〉的人生智慧》《中國現當代文學中的魯迅因子》(合作)等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