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在16世紀末動盪的幾十年間,佛蘭德斯畫派整體轉向無關痛癢和缺乏原創的
手法主義 ,似乎並無誕生大師的土壤。然而
魯本斯 不僅在此接受畫家基本技法訓練,而且確立了對
古典時代 起源的
人文主義 的信仰,貫穿其職業生涯,終生未衰。
繪畫筆法灑脫自如,整體感強,將
文藝復興藝術 的高超技巧及
人文主義思想 和
佛蘭德斯 古老的民族美術傳統結合起來,形成了一種熱情洋溢地讚美人生歡樂的氣勢宏偉,色彩豐富,運動感強的獨特風格。魯本斯終其一生在歐洲藝壇盛譽不衰,各種規格的委託從義大利、西班牙、法國、英國、德國和他的家鄉
尼德蘭南部 紛至沓來。無盡的想像力、持續工作的動力和旺盛的高產出都堪稱傳奇。1621年當魯本斯未滿45歲時,一位英國訪客稱他是“世間大師中的勞工”。
魯本斯 本人也宣稱:“我並非天賦如此雄心。然而數量和題材均過多的委託迫使我毫無勇氣地冒險。”
人物生平 早年生涯 魯本斯1577年6月28日生於德國錫根小城一個律師家庭,具體誕生日期僅見於其死後9年出版的一幅銅版畫,來源存疑,可能是因為6月29日是聖伯多祿和聖保祿的紀念日。
1587年,父親去世後,魯本斯隨母移居佛蘭德斯,定居安特衛普。母親送他進一所拉丁文學校學習,他能閱讀古希臘羅馬書籍原著。
14歲時,魯本斯在一個伯爵夫人家裡做侍童,因此有機會接受正統的貴族式教育,習得上流社會禮儀習俗,而且學會了為人處事,精通多種語言。1592年開始在母親的安排下學習繪畫,先後從師風景畫家維爾哈希特、多才多藝的畫家阿達姆·凡·諾爾特以及Otto van Veen,在他們的門下學習了4年時間,打下了堅實的繪畫基礎,不久又成為從羅馬歸來的維尼烏斯的弟子,使得魯本斯受益很大,也使得他對義大利,特別是羅馬充滿了美好的嚮往。1598年結束學業,加入安特衛普聖路加公會,成為正式畫家。
遊歷異國 1600年魯本斯前往義大利深造,未幾就獲得曼托瓦公爵Vincenzo Gonzaga青睞,待詔宮廷,從而有緣得見密藏。因為魯本斯並不打算終老曼托瓦,所以他開始造訪義大利各地,尤其是羅馬、佛羅倫斯、熱那亞。在羅馬,魯本斯以不懈的熱情研習古羅馬的雕塑和文藝復興全盛期的繪畫,特別是拉斐爾·桑西和米開朗基羅的繪畫風格 。鑒於這兩位大師的很多傑作都是濕壁畫,故而這種經歷是在任何地方都無法替代的,堪稱其畫家修業的完美結束。1601年至1602年第一次旅居梵蒂岡期間為位於羅馬的耶路撒冷聖十字聖殿繪製了3幅祭壇畫(現存格拉斯的醫院)。
1603年公爵派遣魯本斯出使西班牙,期間完成名作《萊爾馬公爵騎馬像》,該畫現藏於普拉多博物館。畫家還籍此一睹西班牙皇室收藏,其中就包括提香·韋切利奧的大批油畫。
1605年底魯本斯再訪羅馬,計畫在此停留3年。他被委託為羅馬的新堂(又名小谷聖母教堂)的主祭壇創作祭壇畫,這對於外邦人是極高的榮譽。在其第一稿中容納了聖母、聖子以及諸位聖人,然而細緻的人物刻畫因為教堂不佳的採光而失去了光彩,畫家又以3幅石板繪畫代替,原稿現藏於法國格勒諾布爾的博物館。
重返故土 在1608年10月祭壇揭幕之前,魯賓斯的母親病危,他立即啟程返回安特衛普,未料此後再也不曾踏上義大利的土地。
母親去世後,魯賓斯在佛蘭德斯開始為大公爵阿爾貝托及其夫人伊莎貝爾·克拉拉·歐仁妮服務。大公爵及其夫人向他訂畫,同時也給他提供了一些參加外交使團的機會。他自身所具備的文化知識、政治能力、以及作為藝術家所享有的聲譽,都使他得以在一些微妙的場合下仍能表現自如。他分別於1603年和1628年兩次遷居到西班牙,另外也曾定居過英國和法國。這些經歷都有助於擴大他的知名度,更有利於推動他的作品廣為流傳,同時,也使他得以藉機欣賞到不同種類的繪畫作品,更有助於他形成自己別具一格的巴洛克式風格並在作品中加以運用。收藏家們都爭相搶購魯本斯的作品,而這些作品也充斥於歐洲貴族和天主教教士們的生活中,並對當時的美學風格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無論是出自畫家自己的筆下、還是由他的畫室協助繪製的畫作,尤其是版畫作品,都充分展現了魯本斯在藝術上的獨具特色的藝術魅力,為他在遙遠的國度,包括美洲大陸,都贏得了廣泛的聲譽。
1608年他回到安特衛普,次年出任佛蘭德斯的統治者伊薩貝拉的宮廷畫家,不久便與人文主義者兼名律師的女兒布蘭特結婚,畫家為妻子畫過不少著名的肖像,過著豪華安定的生活。這種安定的生活使畫家投入更多的創作熱情,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他特別注重帶有旋轉的運動感的結構來表現激動人心的場面,他善於運用對比的色調,強烈的明暗和流動的線條來加強這種畫面的運動感。其間所作一批以宗教和神話為題材的油畫《復活》 、 《愛之園》 、 《強劫留基伯的女兒》 、 《末日審判》等,筆法灑脫自如,整體感強,表明其藝術創作已進入鼎盛階段。特點是將文藝復興美術的高超技巧及人文主義思想和佛蘭德斯古老的民族美術傳統結合起來,形成了一種熱情洋溢地讚美人生歡樂的氣勢宏偉,色彩豐富,運動感強的獨特風格,成為巴洛克美術的代表人物。
由於出色的外交才能和得體大方的儀態,從1621年至1630年間,魯賓斯得到西班牙王室的委任,出訪歐洲多國進行外交工作,其中最偉大的成果就是成功地為西班牙和英國締結了友好關係。為此他被查理一世封爵,並還為倫敦的宮廷白廳做過一幅題為《祝福和平》的天頂畫。魯本斯本人也顯然很喜歡這種外交工作,曾評論說“畫畫是我的職業,當大使是我的愛好。”
晚年生涯 1630至1640年,他已進入老年,因患風濕病而手指成為畸形,但仍堅持作畫。一批出色的風景畫和人物肖像,用色、用筆更加奔放自如,雖然畫作的大部分的要由助手和學生來協助完成,但他親手製作的那些油畫草圖,仍可看出他的繪畫到後期又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魯賓斯一生過著王子般的生活,與愛妻伊莎貝拉育有3個孩子,49歲時愛妻去世。53歲時又與一位16歲的妙齡少女海倫娜·富爾曼結婚,仍然過著幸福生活。海倫娜也成為多幅魯本斯晚期作品中的模特兒,包括了《海倫娜在花園裡》 、 《裹在大衣里的海倫娜》和《皮毛裝束的海倫娜》等。他與海倫娜生有5個孩子,最小的一個直到他去世後8個月才出生。
人物性格 生活中,魯賓斯是一個開朗外向、和藹可親、超凡脫俗、極富教養而又活躍健談的人,他有著令人驚嘆的旺盛的精力,這一點不僅體現在繪畫創作之中,而且也使他能夠在致力於繪畫藝術之餘也參加大量的其他活動。他最初的畫作仍然沒有完全脫離青年時代的浮誇矯飾的風格;義大利之行中,他臨摹了許多繪畫藝術大師的作品,模仿他們的畫作風格,並從中逐漸學習到了一種古義大利革新主義的藝術傾向,但直到這時,他仍然在正確的道路的周邊徘徊。然而,生活中的大量充實的積累鑄造了他強悍的個性,這種現實主義的個性源於佛蘭德斯,融入了他罕見的創造性和豐富的想像中,體現在他巴洛克式的繪畫語言裡,得益於這眾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他在作品中創造出了一種充滿生機、熠熠生輝藝術表現形式,既迎合了天主教廷反改革的口味,也滿足了歐洲的王公大臣們的英雄主義情結的需要,這一點在他的宗教寓言故事畫和異教寓言畫中都有體現。
後人評價 魯賓斯出生於德國,是比利時畫家,早年曾遊歷過義大利,受提香、拉斐爾和米開朗基羅等人的影響很深,同時由於受天主教文化的影響,因此魯賓斯的畫作中融入了其豐富多彩的想像和令人讚嘆的創造性。魯賓斯作為17世紀巴洛克藝術的最傑出代表,擅長繪製宗教、神話、歷史、風俗、肖像以及風景畫。魯賓斯一生的創作中,主要是宗教神話題材,他從威尼斯大師們那裡獲得
色彩造型 的啟迪,他注重運用旋轉的運動感的結構來表現激動人心的場面,善於運用對比的色調,強烈的明暗和流動的線條來加強這種畫面的運動感。這種巴洛克式的藝術風格主宰著他幾乎一生的創作活動。魯賓斯一生創作極為豐盛,作品多具有宏大的場面,對比鮮明、響亮飽滿的色彩。如《十字架上的耶穌》(The Crucified Christ)、《升起十字架》(Raising of the Cross)、《十字架上的耶穌》(Christ on the Cross)、《愛之園》(Garden of Love)等。魯賓斯的繪畫對佛蘭德斯以及整個西方繪畫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18~19世紀大部分法國畫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過他的影響。
魯賓斯的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