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論語,是指在魯國舊地流傳的論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魯論語
- 所屬年代:漢
魯論語,是指在魯國舊地流傳的論語。
魯論語,是指在魯國舊地流傳的論語。...... 在古代,流傳的《論語》包括三個版本,《齊論語》、《魯論語》和《古論語》。分別是在齊國舊地流傳、魯國舊地流傳、...
《齊論語》是西漢時期的三個論語版本之一,已失傳1800多年。西漢時期《論語》分《齊論》《古論》和《魯論》三個版本,漢末魏晉時期《齊論語》失傳。比起魯論...
〖魯論語學派〗創始人夏侯勝。字長公,西漢東平(今山東東平縣東)人。夏侯始昌的族子。...
魯論是一個詞語,拼音是lǔ lún,即《魯論語》。《論語》的漢 代傳本之一。...... 魯論是一個詞語,拼音是lǔ lún,即《魯論語》。《論語》的漢 代傳本...
〖論語魯讀考〗一卷,清徐養原撰。養原字新田,號飴庵,浙江德清人。嘉慶副貢。治學精於禮,墨守鄭玄又多有發明。又通文字古音、歷算、輿地、氏族之學。...
《論語》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結集,由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寫而成,至戰國前期成書。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敘事體為輔,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較...
《論語·公冶長》是《論語》中的第五篇,此篇有28章,以談論仁德為主線,本篇章中孔子和他的弟子們從各個側面探討仁德的特徵。...
《論語·八佾》是儒家典籍《論語》的第三篇。《八佾》篇包括26章。本篇主要內容涉及“禮”的問題,主張維護禮在制度上、禮節上的種種規定。孔子提出“繪事後素...
《論語》在流傳過程中,到漢朝產生了三個流派,分別為齊論語,魯論語,後來漢朝魯恭王劉余在建造宮殿時毀壞了孔子家的牆壁,發現了古文論語。因為上面的文字不是當時...
《論語·鄉黨》是《論語》的一篇,共27章,集中記載了孔子的容色言動、衣食住行,頌揚孔子是個一舉一動都符合禮的正人君子,為人們全面了解孔子、研究孔子,提供了...
論語·顏淵出自《論語》,總計24章。本篇中,孔子的幾位弟子向他問怎樣才是仁。這幾段,是研究者們經常引用的。孔子還談到怎樣算是君子等問題。...
《論語·子罕》本篇共包括31章。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弟子對其師的議論;此外,還記述了孔子的某些活動。...
《論語》成書於春秋戰國之際,是孔子的學生及其再傳學生所記錄整理。到漢代時,有《魯論語》(20篇)、《齊論語》(22篇)、《古文論語》(21篇)三種《論語》版本...
論語·雍也篇是《論語》中的一個章節,共包括30章,該篇涉及到“中庸之道”、“恕”的學說、“文質”思想,同時還包括如何培養“仁德”的一些主張。...
《學而》是《論語》第一篇的篇名。《論語》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個字作為該篇的篇名。《學而》一篇包括16章,內容涉及諸多方面。...
因秦始皇焚書坑儒(雖說是焚書坑儒,但是活埋的其實是一些方士及一些書本),到西漢時期僅有口頭傳授及從孔子住宅夾壁中所得的本子,計有:魯人口頭傳授的《魯論語》20...
《學而》是《論語》第一篇的篇名。《論語》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個字作為該篇的篇名。《學而》一篇包括16章,內容涉及諸多方面。其中重點是“吾...
《論語·子路》是出自《論語》的文章,共有30篇,有關於如何治理國家的政治主張,孔子的教育思想,個人的道德修養與品格完善,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
《論語·憲問》為古代文學作品。憲問篇出自《論語》,總計44章。主要內容有:作為君子必須具備的某些品德;孔子對當時社會上的各種現象所發表的評論;孔子提出“見利思...
《論語·述而》出自《論語》,共包括38章,也是學者們在研究孔子和儒家思想時引述較多的篇章之一。本章提出了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學習態度,孔子對仁德等重要道德範疇的...
魯語有如下幾種解釋: (1)“魯語”即“論語”,因孔子乃出“魯國”,故稱為“魯語”。出自<十三經註疏>下冊2490頁,張伯端在引用時省略了幾個“?”字。 (1....
魯學是秦漢時期的經學派別之—,代表人物為申公、高堂生。春秋時期以來,禮崩樂壞。然而周禮對魯國的影響仍較其他地方濃重。魯人傳授的儒經,學風比較謹守,與“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