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陝甘寧邊區從事美術研究與創作的專業文化研究團體。直屬魯迅藝術學院。由魯藝美術系主任鐘敬之、張映雪等人發起成立。1941年,魯藝美術系改設美術部,並在美術部下設美術工場,鐘敬之兼任美術工場主任。美術工場是一個...
1941年,在成功地舉辦了“魯藝美術工場首屆美展”之後,鐘敬之又調任實驗劇團主任。先後擔任了蘇聯話劇《鐵甲列車》和《帶槍的人》的舞台設計。十三幕十四場的大型話劇《帶槍的人》是“魯藝”的重點創作劇目,表現俄國十月革命的歷史。鐘敬之不僅在列寧、史達林等革命領袖的人物造型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而且在舞台空間的...
1944年魯藝美術工場改為研究室,古元任研究生、創作組長,因歷年在美術創作的傑出成績,被選為甲等文教模範,參加陝甘寧邊區文教代表大會,受甲等獎。這一年他創作了《給老炊事員祝壽》、《人民的劉志丹》等優秀作品。《人民的劉志丹》是一幅描繪歷史題材的圖畫,描寫陝甘寧邊區創造者之一的劉志丹前往新解放的村莊接見...
魯藝美術工場的牆面上張貼過一幅特別漫畫:華君武和米谷的檢討。事情緣由是這樣的:延安的生活比較艱苦,一日三餐都吃小米飯、蘿蔔、土豆。有一天晚上,華君武和米谷開完會回到窯洞裡,肚子餓得慌,看到有一盆糊窯洞窗子的漿糊,兩人分著吃了,為此挨了一頓批評。米谷作了一幅漫畫,畫面是一隻兔子和一頭白馬伸出長長...
1940年7月,調人魯藝美術工場工作。在翌年舉辦的“魯藝美術工場首次展覽會”上,《挖洋芋》《洗衣的女人》《最後的醫治》等木刻作品參展。1940年12月,西北工作委員會、陝北公學文藝工作隊和魯迅藝術文學院,聯合組成蒙古文化考察團,由焦心河與王鐸負責,赴綏德和綏德以北考察蒙古人民的社會文化生活。考察團於1941年春末...
記魯藝美術工場鐘敬之 我在魯藝木刻工作團的日子胡一川 改造”西洋景” 石魯 兩斗小米換—個泥娃娃葉洛 懷念古元同志——記延安魯藝時期的古元同志計桂森 憶石魯李琦 史實與考辨 抗戰時期的延安美術鄭鵬 電影社團 延安影藝生活錄吳印鹹 《延安與八路軍》及其他徐肖冰 關於影片《南泥灣》 錢筱璋 延安電影團的放映隊與...
抗戰後到延安,任魯藝木刻工作團團長。1939年創辦木刻工廠,大量印刷套色年畫、抗日宣傳畫。1930年參加左翼美術家聯盟,在新興版畫影響下自學木刻,作品《流離》、 《饑民》等於1931年參加一八藝社習作展覽會,受到好評。1932年一·二八事變後,他以目睹日本侵略軍進攻上海的經歷刻成閘北風景,並以《失業工人》、《恐懼》...
當時延安物資匱乏,油畫所需的油彩畫布,國畫所需的筆墨紙硯很難尋覓,故魯藝美術系專業課以木刻為主。他刻的第一幅作品是《馬克思頭像》。1938年11月7日,魯藝學員彥涵、羅工柳一起舉行了入黨宣誓。不久,他參加了魯藝木刻團,同羅工柳等一行四人由陝北進入晉南敵後太行山根據地。彥涵等四人剛到,便立即揮起刻刀,...
12月,延安魯藝美術系的胡一川、陳鐵耕、羅工柳、彥涵、華山等組成魯藝木刻工作團,胡一川任團長、赴晉東南開展木刻工作。他們沿途舉行木刻展覽會。冬,賴少其、劉建庵、張在民等在桂林建立了全國木刻協會桂林辦事處。並舉辦了一全國性的木刻作品展覽會,作品300多幅。1939年 4月6日,全木協主辦的《第三屆全國抗戰...
第四章 革命與藝術的深水區——延安魯藝 東望浙江難話別 投入“魯藝”的懷抱 土台子上演“大戲” 美術工場的製造:小八路的神態與領袖的側面 熟悉延安每塊土地的顏色 求實與寫意——幕後藝術家的表達 陝甘寧邊區民政廳“結字409號婚姻證” 舞台設計家的得意之筆——中共“七大”會場 “電影要搞,小米加步槍也要搞...
《大戰平型關》是范雲於1944年創作的黑白木刻版畫,收藏於中國美術館。作者簡介 范雲,山西武鄉縣人。原為國小教員。自學版畫,1940年到延安魯藝分校木刻工場從事版畫創作。後返家鄉。 平型關大戰發生在1937年9月,是八路軍在山西東北部平型關伏擊日軍的一場戰鬥,戰鬥的勝利,鼓舞了中國人民抗日的信心。版畫家范雲曾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