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北地區最大的古舊家具、木雕、石器、古玩集散地,水落坡民俗文化園由鼎龍、盤古、意象、昊天、桃源、克萊斯克等六個民俗文化產業園區組成,是集古典家具收集、整理、觀賞、展銷、製作、民俗文化研究於一體的民俗文化旅遊產業園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魯北民俗文化產業園
- 外文名:Lubei Folk Culture Industrial Park
- 別名:陽信古典文化園區
- 地址:陽信縣水落坡鎮
園區簡介
![魯北民俗文化產業園 魯北民俗文化產業園](/img/d/be9/cjYwYmN4YTY4MWMkF2YygDO0YDO4gDOjFGM3kDNzEDNmFDZmNDZ4EWZxcTY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發展歷史
![魯北民俗文化產業園 魯北民俗文化產業園](/img/d/6bc/cjYjJGZ4IzNzAjNmBTOkVjN1EWM1QTZjdTMlFzYmZ2Y2IjM4kTYzQTN0YjY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江北地區最大的古舊家具、木雕、石器、古玩集散地,水落坡民俗文化園由鼎龍、盤古、意象、昊天、桃源、克萊斯克等六個民俗文化產業園區組成,是集古典家具收集、整理、觀賞、展銷、製作、民俗文化研究於一體的民俗文化旅遊產業園區。
江北地區最大的古舊家具、木雕、石器、古玩集散地,水落坡民俗文化園由鼎龍、盤古、意象、昊天、桃源、克萊斯克等六個民俗文化產業園區組成,是集古典家具收集、整理、觀賞、展銷、製作、民俗文化研究於一體的民俗文化旅遊產業園區。園區...
惠民魯北民俗文化博物館,位於山東省,據2020年9月國家文物局信息顯示,現有藏品507件/套,開展教育活動2次,參觀人數14.68萬人次。 歷史沿革 惠民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名聖賢哲倍出。春秋兵學鼻祖孫武、西漢著名文學家東方朔、隋代大畫家展子虔、清初閣老李之芳等都誕生於惠民這方熱土。 惠民魯北民俗文化博物館...
公司優勢 公司通過考察學習和市場調研,根據旅遊資源的地域組合結構、類型結構、開發利用方向,魏集古村落旅遊總體布局結合袁家村飲食文化和烏鎮水文化的特點,建築採用明清魯北建築風格,因地制宜,融入惠民當地深厚文化底蘊,打造集民俗、民宿、民食、大型演藝為一體的魯北鄉村民俗文化產業園。
結合發展工業網際網路,支持有條件的產業化龍頭企業向平台化轉型, 重點培育利華益集團、聯合石化、科瑞集團、“大胎網”等石油化工、石油裝備、橡膠輪胎行業電子商務平台,加快壯大華東石油交易中心“油品匯”、海科“危品匯”等平台。依託智慧物流總部基地和中心城區、東營港、魯北鐵路、廣饒等物流園區,建設全市一體化工...
通遼市扎魯特高技術煤化工產業園區加大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完善配套設施,推進康乃爾苯胺項目建設進度,加快形成煤制芳烴、煤制烯烴產業鏈。同時,重點引進精細煤化工項目,延伸產業鏈條。到2017年,園區原煤轉化能力達到1200萬噸,實現工業增加值40億元,營業收入100億元。魯北工業園區重點發展農畜產品深加工、裝備製造、...
三次產業結構為1∶35.9∶63.1。 景縣 景縣,隸屬於河北省衡水市,地處河北、山東兩省三市交界處,緊鄰山東省德州市,大運河西岸,地處環京津、環渤海經濟開發地區和京津、石家莊、濟南三角經濟中心地帶,總面積1188平方公里。景縣地處齊魯文化和燕趙文化的結合部,自秦置縣,古稱條縣。截止到2022年3月,總人口53.8萬。景縣...
第一產業 2022年,周村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15.90億元,增長2.8%,其中,占主導地位的農業產值完成11.50億元,增長1.1%。阿里數字農業產業中心、京東海月龍宮綠色智慧冷鏈物流產業園項目順利實施,“六山一台”現代農業產業園414畝西瓜大棚建成運營。米特加年產10萬噸植物基肉製品生產基地開工建設,韓家窩智慧村居...
該公園主要以生態休閒活動為核心同時附有科普教育、採摘露營、垂釣、度假氧吧、運河文化展現等活動。規劃濕地公園分為五大功能分區,以一個中心景觀區為核心區域,通過一條有氧運動路將濕地公園串聯成一個整體,同時帶動利民河東支及六五河兩側的綠色產業帶,從而形成以濕地公園為吸引點的綠色生態產業園。目前,一期工程已經...
截止2019年底,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8家,新增納稅過百萬企業11家,總數達104家。北汽5萬輛新能源乘用車項目、金大路2萬輛三輪棚車項目正式投產;麗馳5萬輛新能源商用車項目進入試製階段;總投資1億美元的韓國世元汽車配件產業園車間主體完工,千億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正在起勢。第三產業 2012年,陵城區規模以上...
第一產業 2022年,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45.86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長12.2%。農林牧漁業增加值為75.94億元,同比增長5.6%。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2.55億元,同比增長6.6%。2022年,前郭爾羅斯蒙古族自治縣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5.3萬公頃,比上年增長3000公頃,同比增長1.2%。全年糧食總...
孫莊村民俗文化資源豐富。深入挖掘蒐集10餘個品種100多個系列的民間傳統手工藝,聚集了40多位民間手工藝人。目前已經形成了集創作生產、展覽銷售、教育培訓、研學實踐等項目為一體的非遺民俗產業。清平沈莊村:沈莊村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種植沙土作物,走出了農文旅融合發展之路。打造薯你甜、花生貝貝、西瓜娃娃等品牌,實現...
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打造五大基地”、“實現五大突破”、“確保四個翻番”,即:把我旗建設成為內蒙古東部重要的風電與光伏發電互補的新能源基地,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生產、加工和集散基地,以汽車配件為主的裝備製造業基地,以孝莊園、哈民遺址為主的文化旅遊產業基地和區域性商貿物流基地;著力在新型工業化、農...
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深入發展,國際國內合作交流不斷加強,產業轉移步伐加快,為黃河三角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提升發展水平提供了有利條件;國家高度重視黃河三角洲開發建設,加大對高效生態經濟發展的支持和指導,為黃河三角洲又好又快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我國正處於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
2023年,茌平區地區生產總值(GDP)394.21億元,比上年增長6.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5.67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26.9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31.59億元,三次產業占比為9.0:57.6:33.4。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茌平區,因區境在茌山之平陸,故名茌平。建置沿革 夏、商,屬兗州。周,屬齊地。秦,置茌平縣...
(省農業農村廳牽頭負責,省文化和旅遊廳、省教育廳、省科協配合)19.搭建現代農業發展平台。深入實施“百園千鎮萬村”工程,加快創建一批國家級、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和農業產業強鎮、鄉土產業名品村。支持創建現代農業強縣和國家級、省級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支持涉農縣開展糧棉油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省農業農村廳...
農業園區標準化提升工程項目(14個):濟南農業高新科技產業開發區、青島農業“新六產”綜合示範區、棗莊國家農業可持續發展試驗示範區、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煙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濰坊國家農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濟寧國家農業科技園區、泰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臨沂國家林產科技示範園、中國(日照)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