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學史
魚龍目自早三疊紀出現,即已特化成魚形,適於海洋生活,侏羅紀最繁盛,少數殘存到白堊紀。祖先可能是某種
杯龍類,或可與水生
盤龍類的蛇齒類(Ophiacodon)等的某種類有關。另外
魚龍超目是由理查·歐文爵士在1840年建立,這名詞現在經常用在提及魚龍類的原始成員時。
發現史
1905年
加利福尼亞大學的恐龍遠征隊在三疊紀是淺海的
內華達州發現了25具化石。一些這些化石今天陳列在加利福尼亞大學的考古博物館中。其它化石今天依然埋在
石床中,可以在奈伊縣的州立柏林魚龍公園裡被參觀。1977年內華達州將
三疊紀的魚龍
秀尼魚龍(Shonisaurus)定為州化石。內華達是唯一一個擁有一具完整的,17米長的秀尼魚龍的州。1992年一位加拿大魚類學家發現了至今為止最大的
魚龍化石,它長23米。
演化史
在加拿大、中國、日本和挪威斯匹茲卑爾根的早期和中早期三疊紀層均找到了早期
魚龍的化石。這些早期的種包括
巢湖龍(Chaohusaurus)、
短尾魚龍(Grippia)和
歌津魚龍(Utatsusaurus)。這些早期的魚龍屬於
魚龍超目,但不屬於魚龍目,在三疊紀晚早期或者早中期演化為真正的魚龍。這些魚龍很快就分化為許多種,其中包括像海蛇的、10米長的
杯椎魚龍(Cymbospondylus),以及小一些的種,如
混魚龍(Mixosaurus)。
三疊紀晚期的魚龍包括
薩斯特魚龍科以及更像
海豚的
加利福尼亞魚龍(Californosaurus)等。
在侏羅紀,
薩斯特魚龍科的動物達到了
魚龍的頂峰。在
內華達州卡尼克階地層發現了多具化石的Shonisaurus popularis達到15米長。在太平洋的兩岸均有卡尼克階的薩斯特魚龍科動物被發現。在西藏發現有
喜馬拉雅魚龍(Himalayasaurus tibetensis)。這些10至15米長的魚龍可能與
秀尼魚龍屬於同一屬。在英屬哥倫比亞被發現的魚龍達到了21米的長度,這是至今為止最大的海棲爬行動物。
侏羅紀早期的魚龍包括四個科和許多種,其長度從1至10米不等。其屬包括
真鼻龍(Eurhinosaurus)、
魚龍屬(Ichthyosaurus)、Leptonectes、
狹翼魚龍(Stenopterygius)和大型的食肉
魚龍泰曼魚龍(Temnodontosaurus),同時也有早期留下的、比較原始的魚龍。
在
侏羅紀中期依然有魚龍,但其多樣性減少了。這個時候有代表性的魚龍包括四米長的
大眼魚龍(Ophthalmosaurus)及其鄰近的屬,它們與魚龍屬類似,擁有流線型身軀。大眼魚龍的眼睛非常大,它們可能在光線比較暗的深水中捕獵。
在白堊紀魚龍的多樣性似乎繼續下降。至今為止白堊紀的魚龍只有一個屬被發現:
扁鰭魚龍(Platypterygius),雖然它在全世界均有分布,但是其種類很少。在白堊紀中期的滅絕事件中這些魚龍消失。
外形特徵
身體呈紡錘形,很像魚類。大小及習性與現在的海豚大致相似。眼大,吻長,有利齒,肉食性,行動依賴於視覺。背部具肉質鰭。脊椎末端向下後方伸延,其上有肉質葉,形成倒歪尾型肉質尾。前、後肢均呈鰭狀,頗像魚類的胸鰭和
腹鰭,其內為多排六角形的小骨所支持。與迷齒類和杯龍類同樣,齒具有迷路狀構造。在德國不僅骨骼,而且身體的外形也在
黑色頁岩中保存下來,已判明是流線型的體型。四肢具有
鰭腳,各有一放
尾鰭和肉質的
背鰭。椎骨具神經棘,呈扁平盤狀。脊椎骨的後部向下側彎成為肉質尾鰭下葉的軸。四肢骨縮短,由扁平六角形的骨骼集合而成。
生活習性
魚龍目因水中生存而如此高度特化,以致不可能冒險登入。假如在海岸擱淺了,就會像現代的鯨或海豚一樣,無力自拔。
生長繁殖
在德國霍爾茨明登(Holzminden)出土的
魚龍化石,發現其腹中及
泄殖孔部位還保存著魚龍幼仔的骨骼化石,表明魚龍為
卵胎生動物。
分布範圍
除南極洲和非洲外,各大陸均有分布。中國的喜馬拉雅龍(Himalayasaurus)、
混魚龍(Mixosaurus)和
巢湖龍(Chaohusaurus)等,均為三疊紀的種類。
下屬分類
魚龍目 ICHTHYOSAURIA
混魚龍科 Mixosauridae
Merriamosauria
真魚龍下目 Euichthyosauria
塊鰭魚龍科 Teretocnemidae
Parvipelvia
Macgovania
Hudsonelpidia
Suevoleviathan
魚龍科 Ichthyosauridae
大眼魚龍科 Ophthalmosauridae